<h3>
成年人之间的疏离,都是有礼貌而默不作声的,小孩才会耿耿于怀你怎么不和我玩了。
有时候,你认为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走向终点,必然是经过一场伤筋动骨的争吵,或者是一番撕破脸皮的纠缠。
但其实,毁掉一段关系很简单,<font color="#ed2308">有意为之的忽视、不经意的冷淡,就足以累积成致命的伤痕。</font>
到最后,慢慢地便不再联系,彼此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从此陌路。
<font color="#ed2308">再好的感情,如果一方不懂珍惜,最终也会消亡。</font><br></h3> <h3>喜欢一个人,是慢慢积累的,不再喜欢也是慢慢积累的。
<font color="#ed2308">没有谁会一直等你,攒够了失望自然就会放手。</font>
曾有网友提问:
为什么人会陷入“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的模式?
最初,你不主动找我,我还是会主动找你。
可是如果你自始至终都不曾主动找过我一次,我也就不会再找你了。
得不到一点温暖回应的关系,没有人会一直卑微地死撑下去。
《郎先生》里面有一句话:
有时候如果和喜欢的人发微信,他一直没有回复我,我就会删了那个对话框,总感觉看见了那个对话框,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卑微和讨好。
喜欢一个人会变得小心翼翼,辗转反侧,鼓足勇气联系,满怀期盼等待。
但如果对方一直不回你微信,就不用再给他发了。
有时候,不回复就已经是一种回复。
既然是不在意你的人,又何必自讨苦吃。
<font color="#ed2308">任何一段感情,重要的都不是用力维系,而是适可而止。</font>
</h3><h3><br></h3> <h3>之前和朋友出去吃饭,期间他的手机不断收到新消息提示。
但朋友只是瞄了一眼,便继续聊回刚才的话题。
我问他不用回复真的没关系吗,他摇摇头,说没什么要紧的事情,等会儿再回。
原来,有时候发消息给对方,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或者甚至不回,并不一定是有多忙,而是不想回复,或者想着等会儿再回,之后就忘了。
想起姜思达说过的一句话,我忙我没有时间回你,我不忙我更没有心思回你。
回不回信息,取决于你在对方心里的重要程度。
所谓的忙得忘记回复了,其实就是不够在乎而已。
在对方看来,你没有那么重要,甚至不值得他敷衍地回复几个字。
网上有个关于在乎你的人与不在乎你的人不同表现的段子:
前者对你说我去洗澡了,之后还会告诉你我洗完了,而后者说完之后就像死在了浴室里一样;
前者对你说我去吃饭了,之后还会对你说我吃完了,而后者说完之后就像死在了餐桌上一样;
前者对你说我去睡觉了,之后还会告诉你我醒了,而后者说完之后,也好像从此死在了床上。
心里有你的人,忙完之后,会记得打个电话,回个信息。
即便有时候真的无暇回复,也会告诉你晚点回复,把对话标为未读并置顶,以提醒自己。
真的想着要回复,又怎么会想不起来呢?
《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里面有一句台词:
他不是太忙,也不是受过伤,不是有心理阴影,也不是手机掉进了马桶或者患了失忆症。
他只是没那么喜欢你而已。<br></h3> <h3>既然如此,为了不让自己受伤,那就不用再给对方发微信了。
《我的前半生》唐晶给贺涵留言,这十年,我一直学着怎么离开你,希望从此以后,算是学会了。
<font color="#ed2308">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是缘分就到这里了。</font>
希望你也能学会及时放手,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资源有限,不要浪费。
<font color="#ed2308">时间、精力、真心都是你最重要的资源,应该留给对的人。
</font>
所以,与其苦苦等待不会回你微信的人,不如寻找真正在意你,能够一直陪伴你的人。
及时回复信息,是现代社会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发信息的人也要尊重对方的时间,调整自己的表述方式。
现代人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简洁明确对等快速的交互,才能降低沟通成本。
比如说,发微信最好是有事说事,别总是问“在吗”。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