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泳的往事

春荷晚晴

<h3>  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热,全球性的暴雨、高温、地质灾害频发,北京在数伏以后就进入了潮湿闷热的桑拿天,白天都不敢出门,晚上出去走步遛弯,回来也是大汗淋漓,这让我想到了游泳和有关游泳的一些趣事。<br></h3> <h3><ul><li> (一)<br></li></ul> 我游泳的启蒙老师是爸爸,那时我家住在东四六条,距离工人体育场游泳池比较近,第一次和爸爸去游泳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那次去工体游泳池游泳是爸爸骑自行车带我去的,妈妈用一条大红色带白点的裙子给我改成了一件游泳衣,那时候能穿游泳衣游泳真的是很不错了,很多像我一样大的孩子都是穿背心裤衩游泳的。第一次和爸爸去游泳很兴奋,我把我的游泳衣,爸爸的泳裤和毛巾都放在一个塑料网兜里,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就直奔工体游泳池了。 到了游泳池大门口,爸爸存了车,买了两张游泳票,每张票两角钱,可以游两个小时,超过15分钟按半小时补票。到了泳池的入口处要出示经体检合格的游泳证,然后男女分别进更衣室,我就和爸爸分开了,我一个人进到女更衣室换上游泳衣,这时才发现爸爸的泳裤放在网兜里被我带进女更衣室忘记给他了,只能拿着他的泳裤往泳池走,在更衣室进入泳池区的门口有一个消毒池,水到脚腕处,池水中散发着浓浓的氯气的味道。每个人都要光脚趟过去,进到游泳池的场地里,我看到有两个露天的标准泳池和一个蘑菇池,游泳池里人声鼎沸,游泳的人非常多像煮饺子一样,爸爸在女更衣室门口等着我,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换衣服,只是光着脚,因为要趟过消毒池,不能穿鞋。爸爸从我手里接过泳裤又赶紧去男更衣室换好了泳裤很快就出来了,带我向泳池走去。 蘑菇池水很浅,都是学龄前的小朋友。两个标准泳池,一个是深水池,要有深水合格证的才能进去,一个是浅水池,最深的地方也就到爸爸的胸口,大概有一米二到一米六左右的深度。在泳池边上,爸爸撩起一些泳池里的水拍在我的胸口上,我打了个激灵,好凉啊!爸爸说要先适应一下再下水,可我感觉水很凉,不敢下去。</h3><h3> 爸爸先下水了,然后鼓励我下去,我壮着胆子也下到泳池里了。泳池里人很多,爸爸插空在人与人的空当里游了几下,快撞上人了就马上站起来。看着爸爸游泳,觉得他真棒!看着游泳池中的孩子们都在快乐的扑腾着,我也想游,但是不会呀,还冻得嘴唇发紫,上牙打下牙的直发抖。爸爸就带我上岸了,趴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下面是滚烫的地面,上面晒着太阳,一会儿就不发抖了,再看泳池中人们嬉戏打闹,听着高音喇叭里不断传来现在是几点几分了,几点几分入场的该退场了的播音,感到要抓紧时间了,不然就到时间了,于是又下到泳池里,练憋气,脑袋一扎进水里,所有的喧闹声都听不到了,憋一会儿再把头露出水面嗡的一声所有人的喧闹声,水声又震耳欲聋了。爸爸耐心地拉着我的手,让我把头扎进水里,两脚练习蹬水。慢慢的我不再惧怕水了,还非常想像爸爸和其他会游泳的人一样游起来,这当然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 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们得提前上岸换衣服,怕出去晚了超时补票,我和爸爸分别向更衣室走去,在更衣室,我学着别人的样子,在淋浴喷头下冲了个凉水澡,还把泳衣也在淋浴喷头下洗了洗,水很凉,开始我不敢冲水,但看到别人都不怕凉,有的人还用冷水洗头呢,我也试着到喷头下冲了一下,感觉很刺激,于是也忍住冷,冲了一回,然后哆哆嗦嗦的擦干了身体,换上了衣服。从更衣室出来,等了爸爸好久,才看见爸爸从男更衣室出来,脚上没穿鞋,光着脚丫走过来了。我非常惊讶,一问才知道,爸爸的鞋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又怕我等着着急,只好光着脚走出来了。就这样,爸爸居然光着脚骑着自行车把我带回家了。</h3><h3> 后来游泳池通知我爸爸说他的鞋找到了,原来是在他进泳池找我拿泳裤时,把鞋脱下来没放更衣柜,被其他人误穿走了,发现后又给送回游泳池了。这次游泳的经历既有趣又难忘。</h3> <h3><ul><li> (二)<br></li></ul></h3><h3> 自从爸爸带我去游泳后,我就喜欢上游泳了。放暑假了,天气炎热游泳是最好的解暑纳凉的去处。我经常约上院子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去游泳。我们很少去工体的人工泳池游泳了,主要是太贵了,两个小时就要两角钱。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去处:“什刹海天然游泳场”。 什刹海游泳场的门票只要三分钱,而且不限时间,如果凑够五个人还可以买集体票,每人2分钱。什刹海离我们住的地方比工体远,更衣室的条件也不如工体,没有那么多更衣柜,更衣柜不够时,衣服直接脱筐里。因为是天然游泳场,水质也比较差。但由于便宜,我们还是愿意去那里游泳。水面开阔,不限时间又便宜,容易凑齐小伙伴。 什刹海天然游泳场位于北海后门的对面,旁边是什刹海体校。从我家到什刹海,要从六条先走到十条张自忠路,再从张自忠路一直往西走大约五站地就到了。从张自忠路就有好几路公交车都能到什刹海,比如13路、118路、103路等都能到,车票5分钱。但我们为了省钱,一般都步行去。真的挺远的。我们几个小孩边走边玩要走好久才能走到,到了什刹海买了票进去还得走好远才到换衣服的地方,更衣室是露天的,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都事先把泳衣穿在里边,到那把外面的衣服一脱放筐里,拿了手牌就可以直接下水了。 什刹海的水是天然的湖水,水在阳光照射下晒得时间长又不需要换水,所以水温比工体的人工池水温高,不用做准备动作就能扑腾扑腾直接往水里跳了。在什刹海游泳,水面宽阔,人再多,也能施展得开。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足玩儿,不用担心超时。由于游得次数多了,我的游泳技术也提高了,憋一口气可以游上一段了,但把头抬出来换气是一个难关,每次头一出来,身子就往下沉,只好站起来。为了能把头抬起来换气,我练了好久,终于有一天我能够头出来换气了,当然也呛过水,喝过水。现在想起来我们也是够皮实的,喝了那么脏的水居然也没有什么事,现在的孩子恐怕早就生病了。 在什刹海我学会了蛙泳换气,学会了仰泳,学会了踩水,还敢在岸边往下跳冰棍儿呢。而且游得距离也越来越远了。游泳真的很锻炼人的毅力,为了提高耐力,我每次游到快要游不动了想站起来时,都默默的想:再游一段,再坚持一下,结果发现自己能够越游距离越长了。</h3><h3> 是游泳使我锻炼出了做事能够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我在什刹海游泳长进不小,但非常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游到过什刹海的湖心岛,那时候谁要是能游到湖心岛那就是太牛了。 每次游完泳我们都玩得精疲力尽了,上来用凉水痛快的冲个淋浴,因为游泳场的水很脏,所以必须认真冲洗,我们还带了肥皂,头发要洗干净,泳衣也要洗干净。那时我们都住平房大杂院,在家里根本没有洗淋浴的条件,什刹海的淋浴水很冲,有的水管子上根本没有莲蓬头,直接水管子的水泻下来,洗的很过瘾,凉水冲头,激的脑仁疼,但洗完很舒服,全身的汗毛孔都紧紧的闭起来了,很久都不会感到天气热。 每次在水里玩儿了一下午,回家的路就显得特别漫长,坐车回家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还是很少坐车,省下的钱通常是买一根三分的红果冰棍,大家你吃一口,我嘬一下的给吃了,小孩子还是挺馋的,为了吃根冰棍,宁可走六站地。<br></h3> <h3><ul><li> (三)<br></li></ul> 上了高中,学校夏季的体育课就是游泳课,所以,我最爱上体育课,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游泳了。那时女生的游泳衣都是花布的,里边用松紧带抽成皱皱的,看着很小,但一撑起来很大,因为有松紧,在水里也能紧贴皮肤。好羡慕别人穿着这样的游泳衣游泳啊! 我的老姨是中学老师,很爱运动,也爱游泳。一次,她把一件穿旧了的浅粉色的皱褶游泳衣给了我,我如获至宝啊!这种游泳衣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啊!从此,我每次游泳都有皱褶的游泳衣穿了,得意得不行。但那件泳衣因为使用的太久了,粉色已经褪成了肉色,里边的松紧带有好多根也没有松紧了,每次游泳回来把湿漉漉的泳衣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水的重力会把没有松紧的泳衣拉的很长,有一次姥姥看见了说:我还以为咱家晾衣绳上有一挂大肠呢!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我觉得姥姥太会比喻了,确实有点像。 上高中时,有几个同学相约去考深水合格证,有了深水合格证就可以进深水区游泳了,深水区人少,水也相对干净一些。小时候非常羡慕有深水合格证的大人,觉得他们特别牛,一般有深水合格证的男人都是宽肩窄腰,戴着墨镜,泳裤上别着深水合格证,迈着非常骄傲步子走入深水区,有深水证的女生比男生少,所以更羡慕那些泳衣上缝着深水合格证的女生。深水合格证是我非常想要的,经过多年浅水区的修炼,对自己的游泳耐力和距离有了一定信心,于是我也积极参加,和同学一起去考深水合格证。 记得我们考深水合格证是在一个叫红领巾公园的地方,我们住在东城区,红领巾公园在朝阳区,我从没有去过,倒了几趟公交车才到,感觉好远呀!红领巾公园的深水合格证考场也是一个天然水域,印象中和什刹海的形式差不多,也是一大片湖水,不是人工标准池。不同的是湖中用浮漂拦出了一片水域,也用浮漂划出了几条泳道。参加测试的人要带一张照片,测试合格了办证用。测试的距离是200米,不管用什么姿势,只要能游200米就行,中途不可以休息。测试前我还是有些紧张,不知道能不能游下来,但一下到水里就不紧张了,湖水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游起来很舒服,200米的距离顺利游下来了。取得了深水合格证我非常开心!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的红色的褶皱游泳衣,我把深水合格证缝在了游泳衣的左胸前,多年来想到深水区游泳的梦想实现了,每次挺胸抬头的走进深水区,想着深水区外没深水证的人们向往的目光,心里有一种小小的得意。 高中毕业后,老师组织了一次全班去密云水库玩儿的活动,我还穿着这件泳衣在密云水库游了泳,留下了宝贵的照片<br></h3> <h3><ul><li> (四)<br></li></ul> 1977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恢复了高考,我在平谷插队期间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被北京财贸学校录取,上了两年的商业企业管理会计专科。那时北京财贸学校的校址在宣武区枣林前街,离陶然亭游泳池不远,我们会利用下午两节自习课的时间,中午和几个爱好游泳的同学一起去陶然亭游泳池游泳,同学曲燕玲也是插队考回来的,游泳特别棒,姿势标准速度快,我们都有深水合格证,所以下水就游五六个来回,然后上岸晒太阳。最有意思的是,我们都觊觎那个十米跳台,因为有深水合格证,我们可以上跳台,一次,老曲说要上十米跳台,我也跟在后面一起上去了,到了跳台顶上,从上面看,下面的游泳池好小啊!看下面的人都是一个小点,别说跳了,往下看时腿肚子都要转筋了,我俩又灰溜溜的从原路退回来了。</h3><h3> 游泳回来,我们都累成狗,下午自习课先趴在课桌上,哈喇哈喇的睡一觉,口水流了一下巴颏。</h3> <h3><ul><li> (五)<br></li></ul></h3><h3> 毕业后分配到丰泽园饭庄做会计工作。工作单位在宣武区珠市口,离陶然亭游泳池也比较近。我们的上班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中午一点,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中午一点到四点之间有好长一段休息时间,我和单位的同事就会去陶然亭游泳池游泳。那时候年轻,24岁,精力旺盛,中午去游泳,下午上班也不觉得累。 一次,我们的上级,北京饮食服务总公司要组织下属企业举行游泳比赛,我和单位的年轻人也报名参加了比赛,我单位一个同事张秋英家住在育才学校里边,学校里有游泳池,我们就去育才学校的游泳池练习,她的泳姿非常正规,不像我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换气姿势不正确,影响速度上不去,我就认真和她学习,纠正自己的泳姿,提高速度。那时候真是有体力,插队劳动锻炼了体魄,又正值年轻。结果,参加比赛,我们单位只要报名的,一下水就捞上一个奖,都得了名次得了奖。记得我好像是得了一百米蛙泳第二名和接力赛的名次。张秋英得了百米第一名。 <br></h3> <h3>  在单位工作到第三年1983年我结婚了,婚后和公婆住在一起在宣武区虎坊桥,离单位非常近,一站地的距离。那时,我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住一间16平方米的南房,我和老公住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小东屋。夏天来了,小东屋热得进不去人,太阳一落山,我们就跑到院子外的大街上去乘凉,因为院子非常小,只能搬个小板凳到大街上马路边乘凉,到夜里12点暑气消了再进屋睡觉。那时没有空调,屋子小,一个落地扇整宿对着屋里的大衣柜吹(这样折返回来的风比直接吹在人身上好点)。那年夏天也是非常的闷热,我和老公早上六点起来就骑车直奔陶然亭游泳池了,游一个多小时的泳,才觉得凉快点。然后回来上班也不晚,单位九点上班。如果不游泳,那个炎热的夏天还不知道怎么熬过来呢。<br></h3> <h3><ul><li> (六)<br></li></ul></h3><h3> 再后来,随着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我们在海淀区大钟寺太阳园买了房,住房宽绰了很多,最让我满意的是小区里就有游泳池,办张卡就可以畅游了,泳池是室内的,冬夏畅游无忧。这时我已经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多年,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琐事,使我虽泳池近在咫尺却无暇去光顾了,办的游泳卡也没有去游几次。 人生是短暂的,转眼间我们已迈入暮年,人生是漫长的,从幼年到少年,从青年到中年,从壮年到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事情都随风飘散,而游泳的往事却深深的留在记忆里,每每想起,仍历历在目。 </h3><h3> 2018.7.22.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