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去东北(三)——哈尔滨之行

安安

<h3> 第二天</h3><h3> 太阳岛是哈尔滨的著名景点,是必去的地方。</h3><h3> 据说太阳岛上有块太阳石,相传,太阳石为太上老君炼丹时遗落的仙丹。</h3><h3> 好吧,就去看看这颗美丽的仙丹!</h3><h3> 乘船过江,近百人陆续上了船,而且还是比较豪华的游轮。船开了!游动的视角观览江岸美景,别有一番感觉!</h3><h3> 往返双程仅仅10元钱,怎么样,小赚了吧?</h3> <h3>  看看船上的标语:</h3><h3> “严禁勿动”————</h3><h3> 呵呵,典型的病句修改题!!</h3> <h3>  上岸后,就到了钢琴广场,一架超大的‘’钢琴‘’供游人玩赏。</h3><h3> 其实太阳岛的闻名还缘于一首歌曲——</h3><h3> 1979年,著名歌唱家郑绪岚一曲《太阳岛上》让太阳岛名扬海内外。当年来太阳岛观光旅游者骤增,当游人乘舟登岛后,都要问:“太阳岛在哪里?”</h3> <h3>  早就听说过俄罗斯小镇,这次终于来到了她的门前。</h3><h3> 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跟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去看一看喽!</h3> <h3>  门票20元,有意思的是,买了门票后每人给了一本护照,呵呵,我们也是有护照的人了!</h3> <h3>  进了小镇,随时可以看见俄罗斯美女帅哥, 他们站在路边用蹩脚的中国话招揽生意:‘’拍照吗?十元。‘’</h3><h3> 还真有不少人跟他们近距离合影,呵呵,各取所需吧。</h3> <h3>  小W煞有介事的坐在路边凳子上,摆着动作,干啥呢?</h3><h3> 原来手机屏幕上显示“照相十块”,哈哈,也试图招揽生意啊!一时逗的我们哈哈大笑起来!</h3> <h3>  小镇里面有各种俄式建筑、展品、雕塑等等,一切都在模仿俄罗斯的风情,不过感觉跟我的期望值还是有差距的,不如想象的那么好!</h3> <h3>  关于中东铁路————</h3><h3>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丁”字形铁路。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1年11月滨州线建成通车。</h3><h3> 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哈尔滨由此发展起来。</h3><h3> 由于铁路的修筑,大批的俄罗斯人不断的涌入又不断的离开,哈尔滨的历史是中国百年历史的一隅风景,哈尔滨离不开这段灰色与绚烂并存的记忆,开放、包容与进取,便成了哈尔滨人的特点。</h3><h3> </h3> <h3>继续走一走……</h3> <h3>  顺着动听的歌声,来到这里,看到了一个潇洒的团队,大约有10多人,自己带来了各种菜品、啤酒🍺、饮料、西瓜🍉、矿泉水,摆了满满一桌待享用的午餐,在树荫下临时搭建了小舞台,四五位年轻人唱歌跳舞嗨翻天,另几位热火朝天打扑克,还有几位中年男人餐前喝小酒聊天,引得路人驻足观看。</h3><h3> 我猜想可能是一大家子来此野餐吧,小W说应该是一个公司团队……</h3><h3> 总之,潇洒得很哪!</h3> <h3>太阳岛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不过大多数都像公园的景致,所以选了几个典型的走一走,然后我们就离开了。</h3> <h3>  下一站去哪里呢?小W坚持要去哈尔滨大剧院走一走,他说那座建筑很有特点。</h3><h3> 车程来回需要三个小时,我心里想不就是一座建筑吗?也就是到那儿拍个照而已,既然他想去,就去吧!</h3><h3> (矫情一下,呵呵) 我只想采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h3><h3> 本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却给了我们震撼的美!</h3><h3> 澄澈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大片的湿地,唯美的建筑,醉在其中……</h3> <h3>  沿着外沿的步梯拾级而上,围着整个建筑环了一圈,在顶上可以远观松花江和整座城,吹着凉爽的风,竟然还有微冷的感觉!</h3><h3> 见惯了千篇一律的方方正正的楼房,这样别具一格的建筑,还真是头一次见,为设计师别出心裁的构思点赞!</h3> <h3>  返回路上,看到一片白桦林,一向拒绝照相的大W喊到:</h3><h3> “白桦林——,来,照张相吧!”</h3><h3> 竟然主动要求白桦林留影,那得有多深的白桦林情节啊!呵呵。</h3><h3> 他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没看过吗?《静静的白桦林》啊!</h3><h3> 白桦林象征着坚强的意志、高洁的品行呢!</h3> <h3>  今天的最后一站,去老道外逛一逛吧!</h3><h3> 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历史老街区,随处可见建于20世纪初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经过全面维护和改造后的老道外,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它位于哈市道外区中部核心区域,与中央大街一带欧洲人所建的老建筑不同,老道外的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华商所建。老道外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雕刻细腻、色彩浓烈。这里的建筑同时也掺杂着不少中国元素。现在的老道外,不仅众多老建筑保护完好,在街区的各个角落还能看到许多后来放置的民俗雕塑,很容易让人置身于老电影的片段里。</h3><h3> 虽然是同一片建筑但却仿佛能带你穿越一个世纪的时间,此外,这一带还有不少老字号,比如张包铺、张飞扒肉等餐馆,逛累了可以坐下品尝哈尔滨美食。 </h3><h3> </h3> <h3>  当时已近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这一片老街区,每一座建筑似乎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h3><h3> 缓步走在每一条街道上,抚着路边百年的老柳树,摸着每一块青色的砖,与历史握手,倾听历史的呢喃…………</h3> <h3>  摔碗酒,这名字有意思,近前看一看! 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土家族的两个族长或是兄弟之间有了恩怨,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两人决定尽释前嫌,于是共饮一碗酒,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饮过之后,将碗摔碎,以泯恩仇,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但是从今天的摔碗酒看,已经完全转化为一种友情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心与心贴的更近了。<br></h3><h3> 池子里全是摔碎的瓦片,想想都觉得带劲! 喝酒到兴头——</h3><h3> 高兴了,喝——摔!</h3><h3> 烦恼了,喝——摔!</h3><h3> 许多人一起,大口喝完使劲摔,该有多豪放啊!哈哈哈——</h3> <h3>  天色渐晚,回“家”了,今天的行程结束,休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