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中的构图精粹(一) 构成的基本型

世双速写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水平线</b></span><br /></h3><h3> 水平线在所有的线中是最基本的,它可以表现出大自然那宽广而平静的感觉在表现辽阔的大海和延伸的丘陵时,如果在横画面上用水平线进行构成,可以表现出大自然的广袤;在画面过大而变得不安定时使用水平线,能够起到协调或稳定的作用。但要注意,使用不当便会让画面缺乏紧凑感。</h3><h3> 另外,笔直的水平线是现代绘画的特征。在现代绘画中,画家喜欢使用好像依靠尺子画出来的笔直的水平线。这样的线在画面中具有无机性,它消除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其固有的冷静特征更为清晰明了,往往表现了静止了的时间。</h3> <h3>德艾夫海/德拉克洛瓦(1852年)</h3><h3> 由于水平线在构成中的作用,作品生动地表现了大海宽广辽阔的情景,画面虽满但很舒展,充满舒畅.恬</h3><h3>静的感觉。</h3><h3><br /></h3> <h3>弧的增值/唐居伊1954年<br /></h3><h3> 超现实主义的作品,画中抽象的.毫无生命力的冰冷物体与阴沉沉的天空被一条地平线分割为两半,让人感到这似乎是没有时间感的梦境。</h3>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垂直线</b><br /></h3><h3> 如果把几条垂直线并列起来,就会产生出有韵律的动感。在风景画中,它正好同那种融进大地的宽广、平静感觉的水平线形成对照,显示了从大地到天空间的"抗争"。运用垂直线,等于人为地创造出强烈的紧张感。垂直线因此既是具有理性的,也是具有人为的强度感的。</h3><h3> 如果将垂直线倾斜,则是运用于形被破坏的时候。正因为垂直线的紧张感很强烈,如果使用在画面前景,不但会使画面整体紧张而且还会孤立了其他的形。因此,画家大都利用树形的变化和枝叶等去减弱垂直线。或者让建筑物的棱线稍稍倾斜,使画面的其他要素与垂直线成为一体。</h3><h3><br /></h3> <h3>女人与阶梯/希勒梅尔1925年</h3><h3> 希勒梅尔将自然形象予以抽象化,用垂直线与弧形为主导,简化为静止的几何形的组合。就构成而言,成为一种纯粹的绘画形式。</h3><h3><br /></h3> <h3>丛林深处/康卞当克1919年</h3><h3> 并列安排的垂直状的树形,表现出有韵律的远近</h3><h3>感。</h3><h3><br /></h3> <h3>街头五女人/基希纳1913年</h3><h3> 人物的动作用垂直的、像是干枯的树桩般的造形来表现。这种效果又进步在脸上得到了刻</h3><h3>画冷冰冰的神态,使画中的气氛显得凶险邪恶。作品显得太过于理性化。</h3><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水平线与垂直线的组合</b></span><br /></h3><h3> 水平线与垂直线的组合是构成的基础。画家们运用水平线、垂直线的组合把辽阔的大地和海洋,把向天空伸展的树木和群山等等大自然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h3><h3> 绘画者有这样的经验,在进行素描时,运用水平线和垂直线变换主体的结构和位置是非常容易把握的。进行画面构成时也同样,以水平线和垂直线为基础,容易取得长度或面积的均衡。对于表现节奏感和均衡感的构成练习,也只有使用垂直线与水平线的组合才容易理解。</h3><h3><br /></h3> <h3>大时钟河岸/维凡19世纪<br /></h3><h3> 画家使用一种近乎童稚的手法,以水平和垂直</h3><h3>线条为基调进行构成,一层层地堆叠成为一种富于感性色彩的线性构图,并以此图为背景,以衬托其中像卡通似的人物及车船等。他创造出一幅近乎于透明的、童话般的世界。</h3><h3><br /></h3> <h3>哥伦布之梦/达利1958年~1959年</h3><h3> 作者用垂直线条绘制了象征着生命中所蕴含的深邃哲理的纵深感,而水平线则表现了到达彼岸后的平静。</h3><h3><br /></h3> <h3>厄普德地方的白杨/莫奈1880年</h3><h3> 垂直线有力地向天空伸展,水平线又使得画面显得宁静,画面舒畅地表现了空间的广阔。实际上水平线与垂直线不是单纯的构成,它们相互弥补不足,发挥各自的长处,使画面构成更完整更深入。</h3><h3><br /></h3> <h3>  仅用水平线、垂直线构成的画面,表现出理性的、冷静而稳定的感觉;而用斜线或曲线所制造出的构成是有对象性的。即使在以人物为主体的画面构成中,如果强调了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成,仍能够表现出空寂的感觉和时间的相对静止。</h3><h3><br /></h3> <h3>圣殇图/毕费1946年</h3><h3> 画家以平面化的形体、黑色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来驾驭整个画面,描绘出一个悲剧性的和绝望的场景。</h3><h3><br /></h3> <h3>桌上静物/司各脱·威廉1951年</h3><h3> 好像用尺子画出来的规规矩矩的水平线和垂直线,表现了静止的空间。这种构成在现代绘画中是多用的手法。</h3><h3><br /></h3> <h3>大碗岛上星期天下午/修拉1884年~1885年</h3><h3> 修拉除了运用点彩技法之外,还使用了有力的横直线条的造型,人物僵直的正侧身形采用多重透视法组合排列在后缩的层面上,取得了构图的稳定感和冷静性。</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斜线</b></span><br /></h3><h3> 在画面中,如果倾斜水平线,其成为斜线后,使得画面整体出现了动感。而仅用斜线进行构成,能够表现出轻快的、引人注目的动态画面。与水平线或垂直线所具有的&quot;静&quot;的性格相比,斜线具有&quot;动&quot;的性格。如果斜线的量在画面中占得很少,动感就少;如果斜线多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就会变得很强烈。另外,斜线的倾斜程度不太大时,动感也就变得缓和了。</h3><h3> 虽然斜线能够制造出生动的动感,但是对斜线的控制也很困难。动感一旦产生在画面上,就一定要对它进行恰当的调整。在以斜线为主体的绘画作品中要很好地控制起主导作用的线,这样才能掌握好均衡的感觉。</h3><h3><br /></h3><h3><br /></h3> <h3>白色钉刑/夏加尔1938年</h3><h3><br /></h3> <h3>  比较两幅作品,希望能感觉出斜线与水平线的不同之处。就构成而言,用水平线表达的感觉与用斜线制造出来的气氛完全不同</h3> <h3>钉刑图/苏哲尔1946年<br /></h3><h3><br /></h3> <h3>苹果和橙子/塞尚1893年</h3><h3> 这两幅都是塞尚的杰作。可是以斜线为主的</h3><h3>左图同以水平垂直线为主的右图是完全不同的左图带有强烈的动感。</h3><h3><br /></h3> <h3>樱桃、桃和花瓶/塞尚1885年</h3><h3><br /></h3> <h3>休息的舞女们/德加1881年~1885年</h3><h3> 德加不仅描绘舞台上舞女们的优美舞姿,她们那高强度的激烈运动情景也被他尽收眼底。这幅作品表现了两个舞女在休息时的神态。她们身上华丽的服装与疲惫的神情形成鲜明的对照。画家利用长凳把画面斜着切开,这种大胆的构图给人以如下的印象舞女如同在电线上歇息的小鸟似的。</h3><h3><br /></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曲线</b></span></h3><h3> 般地说,曲线与直线相比,具有温柔而恬静的意蕴,最适于表现舒畅、宁静、优美的风景或者温柔、秀美的女性。可是它容易放任,使画面传达的感情失控,因此要求把握好曲线,使之具有准确的均衡感。曲线带有的感情色彩的性格与直线带有的刚毅和理性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曲线被进一步强调时,画面就变成为强烈的感情表现。</h3> <h3>波摩娜/达利1973年</h3><h3> 即使是同样弯曲的曲线,如果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分有正负,单一个方面是不能成立的。</h3><h3><br /></h3> <h3>浴女/雷诺阿1891年</h3><h3> 曲线是热情、柔和的。对于女人体的表现离不开曲线。</h3><h3><br /></h3><h3><br /></h3> <h3>星月夜/凡高1889年</h3><h3> 强烈的曲线能够表现强烈的感情世界。画面中躁动的造型和阴暗天空中色彩浓烈的旋涡状的曲线,制造出一种激烈的气氛,使观众的心也进入到了其中。</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三角形</b></span></h1><h3> 金字塔式的三角形在所有的形之中稳定性最好。如果以三角形进行构成,画面既稳固又安定。但是,过分的控制会使画面失去动感,变得古板陈旧,因此要注意避免这种倾向。</h3><h3> 如果描绘人物的半身肖像,应按照三角形的构成,因为这种半身像自然而然地包含着三角形的构成。除了出现特别的动态外,人物肖像应是一种最稳定的构图。在画肖像时,如果把描绘的角度稍稍倾斜些,这样既能维持稳定又能破坏平衡,还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神情、形态。</h3><h3><br /></h3> <h3>卡勒斯王子骑马像/委拉斯贵支1634年</h3><h3>这幅作品完全是古典式的构成,画面沉</h3><h3>稳、安定。</h3><h3><br /></h3> <h3>绿色背景的少女/季斯 制作年不详</h3><h3> 少女展开的裙子边缘成为典型的三角形构图。由于三角形的左侧增加了斜度,从而避免了正三角形,所以产生了少许动感。脸和手在画面的1/2处,左右的空间是按照黄金率分割的。</h3><h3><br /></h3><h3><br /></h3> <h3>莫奈夫人与儿子/雷诺阿1874年</h3><h3>花园里的莫奈一家/莫奈1874年</h3><h3><br /></h3><h3>这两幅作品是因为雷诺阿和莫奈一次友好的绘画比赛而产生的。这两幅画的构图几乎一样,都是角形的稳定构成,但就整个画面来说,处理得还不一样。</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中空三角形</b></span></h1><h3> 如果把三角形的内部处理为中空,会使画面的构成一方面保持住三角形所产生的稳定感,另一方面又消除了三角形所容易产生的古板与陈旧等缺点,从而创造出新鲜、轻快的空间。</h3><h3> 假如在这种中空的三角形之中再加进个三角形的构图,那么所形成的构成会更具复杂感。</h3><h3><br /></h3> <h3>塞尚/浴女们 1898年~1905年</h3><h3> 依靠树叶制造了中空的三角形,透过树干之间可以看到另一种风景。但是在画面的构图中,读者除了发现它是中空三角形的构成外是否还注意到隐藏在其中的女性面部的线条?</h3><h3><br /></h3> <h3>圣赛巴斯蒂安/波拉幼奥洛,安东尼</h3><h3>奥及皮耶罗1475年</h3><h3> 手持弓籥的,姿态各异的人物与主体人物形成了中空三角形的构成。</h3><h3><br /></h3> <h3>维纳斯的诞生/博蒂切利1846年</h3><h3> 根据左右人物的安排,构图上产生了空白所构成三角形,在这空白之中又包含着主体。</h3><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倒三角形</b></span></h1><h3> 上下颠倒的倒三角形,虽然没有正三角形所具有的厚重感,但也是很安定的,也容易取得平衡感。由于它接地的一点是在三角形底边的垂直线上,因而不会成为不稳定的形如果上部没有安排具有重量感的内容,构图就显得既不呆板又很平衡;如果把下部接地部分的形处理得既大胆又细致的话,整个画</h3><h3>面会显得很活泼。</h3><h3><br /></h3> <h3>长颈瓶上的花束/雷东1912年</h3><h3> 这是以1/2的分割线为画面基准的构图。由于花瓶的瓶颈细长,画面显得很轻松。相反,如果花瓶很粗的话,反而会使画面显得呆板,均衡也不会好。</h3><h3><br /></h3> <h3>人们将莫知其然/恩斯特1923年</h3><h3> 用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构成的画面。它具备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所有特征:梦幻般的气氛,无理性的物体并能引起各种想象。</h3><h3><br /></h3> <h3>立像/莫迪利亚尼1912年</h3><h3> 前后人体的姿势构成了倒角形。</h3><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复合三角形</b></span></h1><h3> 如果把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在画面中重叠、复合,能够产生厚重而强有力的动感。如果在两个三角形之间制造出新的力的关系,也许会使画面出现紧张感。但是要注意,一旦动感的力量太强烈了,将会失去的则是作为现代绘画的表现方法。</h3><h3><br /></h3> <h3>林中午餐/马奈1863年</h3><h3> 画中的人物被画家安排在一系列复杂而相互交错的三角形构成结构中。</h3><h3><br /></h3><h3><br /></h3> <h3>弓形的尖头/康定斯基1927年</h3><h3> 画家以数学的比例和黄金率为基础借助几何形体构成形式来描述事物的本质,画面中充满了秩序和规律。</h3><h3><br /></h3> <h3>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德拉克洛瓦<br /></h3><h3> 这是复合三角形构图的代表作。在近代的绘画中,以此为规范,产生了众多的作品。</h3> <h3>疆界/希勒1918年<br /></h3><h3> 变形了的复合三角形构成,重复的效果产生节奏。</h3><h3><br /></h3> <h3>黎明之歌/毕加索1942年</h3><h3> 像是用纸糊出的裸妇,散开黑发躺在带有格纹图案的床上;床旁立着像手工折纸般的女人在弹奏着乐器。画家大胆地以三角形为基础,使构图富有装饰效果。整个画面表现了夜与昼交替的时刻。这是黑暗与光明、死亡的无情与生命的光辉交融在起的瞬间。继《格尔尼卡》后,这是毕加索对当时时代的变化所作的又一曲挽歌。</h3><h3><br /></h3><h3><br /></h3> <h3>  &nbsp;圣维克图瓦山的山路/塞尚1870年 &nbsp;</h3><h3> 这幅风景画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具有宏大气势</h3><h3>的构图。前景的黄色和褐色的土地似带子左右延伸,其上是白色的山路。蓝色的天空占了近一半的画面,深蓝色的水平线成为一个窄小的三角形。左侧的褐色小屋与右侧的山峰遥相呼应。由颜色和三角形分割成的山丘成为了构图的中心。</h3><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三角形的变形</b></span></h1><h3> 如果将一个倒三角形组合成V形,将两个或几个倒三角形组合成W形,就能够产生类似正像与负像在同一画面中并存的空间效果的组合。这样的安排可以保持住画面具有稳定的构成。</h3><h3><br /></h3> <h3>&nbsp;飞入意大利瑞士风景/霍克尼1962年</h3><h3><br /></h3><h3> 角形变形构成所产生的W形的构图。画家精心设计的画面与视觉律动的效果可以引起观众强烈感受。这是现代绘画的特征。</h3><h3><br /></h3> <h3>奥林匹亚/马奈1863年</h3><h3> 人物呈V形构图加强了背景的印象,前景与背景用明暗对比进行了强调。</h3><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菱形</b></span></h1><h3> 构图中的菱形其实是三角形的变形,其性质与倒三角形相似。当地面与菱形的接触点很小,会成为安定或轻快的构成。这种两头细中间鼓起的菱形构图,好像两臂平伸的不倒翁似的,在有运动感的形中间隐藏着安定与平衡的作用。</h3><h3><br /></h3> <h3>唐·吉珂德/杜米埃1870年<br /></h3><h3> 驮着唐·吉珂德的马的腿很细,表现出有趣的均衡。如果马腿很粗的话,虽然增加了稳定感,但动态就停止了。</h3><h3><br /></h3> <h3>瓦兰斯的罗拉/马奈1862年</h3><h3> 人物穿着的蓬松的裙子产生出动感与安定感。</h3><h3><br /></h3> <h3>鸢尾花/凡高1888年<br /></h3><h3> 画面中,由菱形组成的构图显得轻快、优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