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雅服饰制作人柯帝·忠布杰的故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h3>木雅服饰的传承人柯帝·忠布杰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忠布杰,于1945年出生在康定市沙德镇上赤村吉绒组柯帝家,现年73岁。就老人家名字的由来说起,由于柯帝家中孩子寿命均不长,家中老人为了能顺利带活忠布杰大叔,所以经过讨“百家饭”,养活了大叔,直到10岁,才为大叔正式定名为忠布杰(“忠布”在藏语中意为乞讨、“杰”在藏语中意为儿子)。由于柯帝家中孩子寿命不长,所以大叔的母亲将其寄养在娘家(捏崩)家中,所以自幼受其舅舅布扎(当时为木雅一带有名的裁缝)的影响下,对针线活十分感兴趣,自记事起便在舅舅的指导下,慢慢的接触针线活,至十一岁正式拜入舅舅门下,做了十年学徒。之后学成回家、娶妻生子。于1966年,大叔告别家人,放下襁褓中的女儿,到当年康定县皮革厂做了一名藏靴指导师,教授徒弟约20人。历时五年后,由于大叔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工资收入(一个月约32元),无力承担家中的经济开支,于是离开了皮革厂,回到家中,在距离老家17公里的桂花桥开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小店铺,直到16年前大叔身体欠佳,家中又生变故,于是大叔搬回家中,直到今日一直未放弃自己的事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直到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当家人围坐火塘时,大叔语重心长的对家人说:“现在我的双眼视力大大下降,四肢关节也开始不听使唤了,人们对制作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如果德吉(儿媳)你对裁缝有兴趣,就跟我学吧,这样的话一来有人传承我的手艺;二来你的腿脚现在也不大灵活了,这活路也不算累,你做好了也有了点收入”。就是父亲的这番话,感动了儿子,也启发了一直在外做小买卖的儿子,他便想到了成立公司,通过公司将父亲的这份手艺传承和扩大,于是儿子扎西让布便为成立公司的事忙活了三个多月。公司自2016年10月成立至今,儿子遵从父亲的教诲,借助公司的订单和作坊,无偿培养本土裁缝22人,让他们学会了制作木雅服饰“巴果”、男女藏靴、皮质马搭、皮质糌粑袋、日常背包、藏式垫子(布凳)、羊毛垫子等手艺,现已有5名学徒出师,自立门户。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忠布杰大叔无论是在教育家人还是教导学徒时,他都会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无限的事业上”。一直以来老人家也是这样做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