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教材,上好科学课

新城实验学校 崔晓玲

<h3>8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度山东省小学科学新教材备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对青岛版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的小学二年级《科学》进行了充分研究,通过学习使我对小学科学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开设科学课程,为孩子们创造了动手动脑的环境,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h3> <h3>本次研讨会由省教科院学术委员会卢巍主任主持。临沂市教科研中心陈为词主任为老师们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讲师李昌旺为到场老师们讲解了创客思维的培训方法,并现场互动,引领老师们做发散思维相关练习。<br></h3> <h3>并不是只有发明家、专家才会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创新的五个步骤:发现问题——想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做出来,最后把做出来的与大家交流展示。</h3> <h3>李昌旺老师认为,创新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和发明家,而且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完善学生人格,使之成为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李老师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了许多像索元震、李应心这样的创新型人才。<br></h3> <h3>烟台的吕晖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怎样有效备课</h3> <h3>淄博的王海明老师在说课《太阳与生活》前向我们介绍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科学的四大核心素养</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宪芳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春夏秋冬》的说课,王宪芳老师认为低年级的教学活动要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前提,以培养兴趣、能力和习惯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010101">滨州的田丽霞老师为们带来的说课是《种大蒜》,田老师在说课中提出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三原则:具体、可测、可评价。该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备课中,科学、准确、高效地确定教学目标,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田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探究过程完整,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完成观察日记,保证了课后拓展任务的顺利完成。</font></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white-space: normal;">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span><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