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巡礼06】卢森堡公园.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

保哥

<h3><b> --巴黎之卢森堡公园、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 这次在巴黎安排了两天时间,一是倒好时差,二是把巴黎该看的多看一些。因为之前把在巴黎的住宿地从十六区调整到了六区,位于巴黎的中心地带,所以早晨又可以晨游了。一夜的休息基本算倒过时差,出宾馆门顺着米歇尔大道不远就是卢森堡公园,欧洲的夏天天亮得早,已有不少晨跑的人在公园周边锻炼了。 </b><br></h3> <h3><b>  卢森堡公园,名字是有点怪怪的,好像这个公园应该在卢森堡才对,哈哈!其实它在法国巴黎,从前这里不是公园,而是一座私人的皇家园林,是属于法国波旁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亨利四世的王后,也就是路易十三的母亲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édicis)。 玛丽德美第奇与亨利四世的婚姻是一桩典型的政治联姻,策划者是玛丽德美第奇的堂叔克莱芒七世(原名朱利亚诺·德·美第奇)1513至1523年间担任红衣主教,联姻的目是联合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抗衡圣神罗马帝国对意大利的垂涎。</b><br></h3> <h3><b>  来自意大利的玛丽王后14岁就嫁入法国宫廷,在法国生活的十几年间,非常怀念故乡佛罗伦萨的风景与庄园,便在1614年到1631年间,买下了卢森堡公爵的一块领地,并命人仿照她在意大利居住的彼提宫修建了府邸,以及有着意大利风格的花园,这就是最早的卢森堡宫。</b><br></h3> <h3><b>  卢森堡公园后来几经改建,特别是二战期间德军进驻花园,战后花园已面目全非,通过法国政府的全力修复,才有了今天的样子,花园的格局也变成了典型的法式花园。在巴黎心脏地带占地224500平方米的卢森堡公园,成为巴黎民众豪华的实在福利。日本导演樱井弘明执导的动画片《悲惨世界少女珂赛特》中的马吕斯与珂赛特就是在卢森堡公园相遇,把西方的文化元素纳入日本艺术之中,这个方面日本艺术家是做得比较好的,在之后的旅途之中还会遇上。</b><br></h3> <h3><b>  卢森堡别宫如今已成为法国参议院,公园实行时间管制,早晨7:30开门,并在卢森堡宫四周架上了电网派驻了岗哨。但也不妨碍公园的功能,公园内环境优美,有鲜花、草坪、水池、雕塑、喷泉、梧桐树。据说还有从国外引进的许多珍贵异域的树木,如美国弗吉尼亚的鹅掌揪,古罗马皇家气派的泡桐,中国的皂角树,法国普罗旺斯的朴树,甚至还有一棵巨杉被称之为世界之爷,游人行走其间怡然自得。</b><br></h3> <h3><b>  早出游归来,在宾馆的对面有一家面包店,里面烤制的牛角面包最为好吃,要一杯咖啡,加上现烤的面包,象法国人一样在街边看看风景边享受美味。 今天的重头戏是参观雅克马尔-安德烈博物馆,这是一家比较小众的私人博物馆,从进去到出来没有看见国人朋友。这座私人博物馆,被誉为“法国人最喜爱的博物馆”。参观这家博物馆的目的是探寻那个时代法国上流社会的真实生活写照。</b><br></h3> <h3><b>  博物馆位于巴黎8区的奥斯曼大街,这里是当时贵族们聚居的区域。司导小熊猫说:这个地方很多导游都不知道,因为他是学法国历史的,所以有幸之前来过并有所了解。这里原先是银行家爱德华-安德烈(EdouardAndré)与夫人奈利·雅克马尔(Nélie Jacquemart)的私人府邸。1913年,奈利将这座建筑移交给法兰西学院作为博物馆时,他们的藏品也才公开露面。</b><br></h3> <h3><b>  在这家博物馆的门口参观的人排成两行,起初不知道,在小熊猫的提醒下,并且进到院子里才明白过来,原来在一楼,原银行家住宅的餐厅现在是一间有名的餐馆,很多人是来喝咖啡用餐的,而这里最为有名的就是“brunch”,这是什么鬼呢?通俗一点说就是对于慵懒的人来说,周末睡觉睡到自然醒,一看十点多起来早点时间已过,中午饭还早,那就来个brunch吧,说它是具体什么吃的东西也不是,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还是有点绕,好嘛,用个等式这样可能好点:breakfast + lunch = brunch对了,专指周末的那顿早中餐,哈哈! 找点话题来扯扯这件事,社会学家FarhaTernikar在其著作《早午餐的历史》中指出:早餐breakfast和早午餐brunch的分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工作天的开始,而后者却是周末的欢颂。专家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复杂的事情感情化。</b><br></h3><h3><b> 好了,各位,以后别人约你“brunch”就不应再纠结啦!(其实,我总觉得这个“brunch”不就是广东的早茶嘛)<br></b></h3> <h3><b>  进家之前先听一下发生在这个大宅子里的故事,前面提过宅子的男主名叫爱德华-安德烈,女主名叫奈利·雅克马尔。男主人出生于银行世家,从小酷爱艺术,成年之后喜爱艺术品的收藏。在那个时代,有钱人都喜欢请有名的画师为自己画上一幅漂亮的肖像油画悬挂在家中,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爱德华-安德烈也不免俗,在为他画像的画师中一位颇有品味的女画师在他39岁那一年(1872年),为他画了一幅确定这座宅子未来女主人的重要画作。</b><br></h3> <h3><b>  之后你懂的,1881年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对爱好相投的伴侣没有后代,而是情有独钟艺术品的收藏于鉴赏。婚后几年便开启了环球旅行买买的模式,几乎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大量的艺术品被运回住宅,为了让这些宝贝有合适的地方安放,豪宅的主人聘请了著名建筑师亨利帕朗(Henri Parent)为他们改建新宅,经过6年的时间打磨后终于落成,落成典礼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一件大事。</b><br></h3> <h3><b>  这对崇尚艺术情侣的新宅落成举办了精致的舞会,舞会轰动了法国媒体,当时的杂志是这样记载的:“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完美的了,安德烈的舞会令人炫目。这里有代表时尚和优雅的所有名流……所有这些人身上都闪闪发光……安德烈的舞会拥有这一时代特有的华丽,镀金的双舞厅在上千盏蜡烛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法国杂志《lIllustration》</b><br></h3> <h3><b>  既然是私家博物馆,实际上参观路线就可以很随意的,从中央的迎宾前厅开始,不过估计你在前厅就被这家“土豪”,的财产震慑鸟。严格来说不应该称为土豪,因为这家人太会玩了,一点不土。这间前厅的墙上挂着名家名画,精雕细琢的桌子、瓷器,房间正中间的台上摆着精美的雕塑。</b><br></h3> <h3><b>  迈过前厅后是宅子的大客厅,是一个半圆形的接待室,可以想象每到庆典之夜,男女主人就在这里接待他们的客人。门上装饰着细木护壁板,顶部是威尼斯杰出艺术家提埃波罗洛可可风格的天顶画,周围丝绸墙纸装饰的墙壁上,悬挂着18世纪法国代表画家的作品,还有窗边的大理石半身像,整个房间金碧辉煌又透露着典雅气息。</b><br></h3> <h3><b>  之后的路线你可以向左向右自己挑,向左沿长廊走入,分别会经过壁毯室(Le Salon des Tapisseries),工作室(Le Cabinet de Travail),卧室(Le Boudoir)和图书馆(La Bibliothèque)。向右侧走,则会经过音乐厅(Le Salon de Musique)、冬季花园和楼梯(Le Jardin dhiver et lescalier)、吸烟室(Le Fumoir)。 我是先向右走的,原因是左边有一个老外的团队,并有导游在慢慢讲解。右边的音乐厅放着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似乎是要让你感受当时的那种气场,音乐厅装饰着第二帝国时期典型的红墙和深木色家具,暖暖的阳光从窗户投入让音乐厅萦绕在和蔼却神圣的氛围中。</b><br></h3> <h3><b>  穿过音乐厅,你可以看见冬季花园和楼梯(Le Jardin dhiver et lescalier),花园法语叫Jardind'hiver.这个名字与以色列歌手Keren Ann有一首老歌的名字一样《Jardind'hiver》,查了一下资料意思大概就是《冬日花园》之类的。这种冬季花园在拿破仑三世时代是最为流行的风格。</b><br></h3> <h3><b>  冬季花园和楼梯设计得非常的融洽,花园的玻璃屋顶透着天光、浅色大理石墙壁、清新的绿植,带有精美扶手的双楼梯,精致却得体的装饰,像是为这栋豪华私宅做了画龙点睛的一笔。</b><br></h3> <h3><b>  在楼梯间的旁边是吸烟室,这是为男士餐后吸烟交谈而存在,这里装饰着来自神秘东方的壁灯、瓷器和雕塑,威尼斯的壁炉,英国的肖像画,看来这对夫妇的旅行攻略是做足了,这一切都是两人在旅行之中买买的结晶。</b><br></h3> <h3><b>  沿楼梯往上,看到的是意大利博物馆(Le Musée Italien),这里有四面墙布满各式各样雕塑的雕塑厅(La Salle des Sculptures),有以宗教为灵感的佛罗伦萨厅(La Salle Florentine),有连天花板都挂满画的威尼斯厅(La Salle Vénitienne)。</b><br></h3> <h3><b>在这座私人宝库中有几件作品值得一看,一是伦勃朗的《医生索林克斯的肖像画》(Portrait du docteur Arnold Tholinx)。</b><br></h3> <h3><b>和《艾玛乌斯的朝圣者》(Les Pèlerins dEmmaüs)。伦勃朗以擅长使用光线而著名,伦勃朗光之后成为了影像界的三大用光之一。</b><br></h3> <h3><b>  二是意大利画家瓜尔迪(Francesco Guardi)的《威尼斯柱廊》(Portique de fantaisie)。他擅长刻画威尼斯的风景,在过世一个世纪后受到法国印象派画家的追捧。</b><br></h3> <h3><b>  三是提埃波罗(Giambattista Tiepolo)为威尼斯孔塔里尼别墅创作的巨幅壁画和天顶画。壁画《 亨利三世来到威尼斯》 Larrivée dHenri III à Venise, 1745年后被主人放在冬景花园的旋梯旁,一睹了其风采,但装饰在饭厅里的天顶画则因为进餐厅时,没有抬头看而被失之交臂。</b><br></h3> <h3><b>  看完右边作品,从意大利博物馆出来沿楼梯往下走,再进左边的房间,这一间是挂毯收藏室,作为挂毯爱好者,这对夫妇做了一件十分疯狂的事情,他们根据挂毯的大小设定墙板的尺寸,为挂毯量身打造了这样一间壁毯室。</b><br></h3> <h3><b>  工作室则布置着男女主人最喜欢的艺术品:精致的画像和雕塑、雕刻着精美花边的桌子和吊灯,无一不透露着他们的高尚审美。</b><br></h3> <h3><b>  男女主人的卧室和一间侧厅,华丽又舒服的房间装饰似乎在提醒着游客:这幢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曾是私人住宅!流连于此,似乎还能感受到夫妇俩当年在这里生活的气息。</b><br></h3> <h3><b>  图书馆的装饰是经典的路易十四时期的风格,墙上数幅精美绘画,中间则陈列着男主人去世后奈利独身前往埃及带回的木乃伊面具。</b><br></h3> <h3><b>  最后进入的是安德烈夫妇当年用餐的餐厅,如今已改为咖啡馆,天花板上装饰着提埃波罗作品,四周挂着五幅18世纪在布鲁塞尔编制的挂毯。这样一间被艺术气息所环绕的咖啡馆被巴黎人称为城中最美的咖啡馆之一。</b><br></h3> <h3><b>  在这家私人博物馆里,除了前面提过的伦勃朗和波提切利的作品,还收藏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的多那太罗、曼特纳、德拉·罗比亚和乌切洛的作品。佛兰德斯画派的孟陵、马西斯和范·戴克的作品也有收藏。之外荷兰油画家雷斯达尔,法国油画家兰克累、夏丹、布歇、福拉哥纳德和大卫等人的大作也囊括其中。</b><br></h3> <h3><b> 走出这座琳琅满目的宝库,静静坐在花园里的长凳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面对如此丰富的私人藏品,因为自己知识的贫穷限制了无限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学习永远在路上。</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