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印象

勇士

<h3>早就想到云南石林景区,今日终于成行。</h3> <h3>下车沿清幽道旁树渐近景区大门</h3> <h3> 瞧,在豪华的地质博物馆内外比比皆是石头:石墙、石柱、石门、石屏、石桌、石凳……就连遍地摆摊的石砚、石雕,也成了游客的宠儿。</h3> <h3>  巨大的石雕书写着国家石林地质公园的发展历史。</h3> <h3>  到了景区,导游指着桥下的流水向我们介绍说:“1962年周总理陪同外宾来石林,看到这么好的山石没有水,提议说有山,就该有水,于是便有了这个当代老百姓称为”恩来湖”的水域。  </h3> <h3>石林地质公园入口留个影。</h3> <h3>虽未入主景区,但路边到处都石头的尊容。许多时候,石头多为林地草坡之点缀,在这里巨石当之无愧成为主角,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h3> <h3>云南石林被列入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公约的石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步入了石林,期待着这世界自然遗产的五A级旅游风景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神秘的面纱将被我一一揭开。 </h3> <h3>在这里所有的女导游都称为阿诗玛,所有的男导游通称为阿黑。</h3> <h3>据说,李子营石林最美的一处称为大石林,狮子亭、剑峰池、望峰亭、莲花峰等等是其中最为佳妙的景观。<br></h3> <h3>步入石林,在一根巨大的石柱上,“石林”两个鲜红的大字抢入眼帘。据说,这两个大字是1949年前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彝族干部龙云所题。</h3> <h3>这里真是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寸步难移。人们都想一睹石林芳容。</h3> <h3>  无数巨石顶天立地,巨石上留下很多名人墨宝,为石林石光增色。其中“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钢劲有力的大字是1962年6月朱德委员会长挥毫题写的,再回头看还有“天造奇观”“南天砥柱”“大气磅礴”“天下第一奇观”等 </h3> <h3>石林之中留个影吧</h3> <h3>  继续沿游路前行,在一旁坐落于石坑基部内凹的石屋里,设有石床。石桌。石凳。石壁上书“且住为佳”四个大字。传说只要在石床上一坐就可百病全消,屋外有水一泓,清明透亮。迷人心扉。    </h3><h3>  </h3> <h3>石林之石,可说没有一块是重复的,真是千奇百怪!</h3> <h3>云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h3> <h3>  变幻无穷的石头,有的似摘星巨手,有的如探海蛟龙,有的像大海狂澜,有的犹如轻悠的飘带要乘风飘去。<br></h3> <h3>这款悬空的巨石,据说心术不好的,专干坏事者路过,就会突然落下,致残致死。这种传说不必坚信,但却教人向善!</h3> <h3>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h3> <h3>这款巨石,突兀嶙峋,高耸入云。</h3> <h3>行进中仰望高处,望峰亭上风光无限,于是,攀过天桥,再蹬莲花峰。此峰出水十于丈,石片叠翘,瓣瓣向心,簇成盛放的素洁莲花,素闻:巧夺天工”其实天工之巧,又岂是人力可夺?</h3><h3></h3> <h3>自峰底向东,曲径通幽,移形换位、象据石台、凤凰梳翅、双鸟踱食、羔羊跪乳,直如异境天开,更有那妙趣横生的钟石,游客叩击时,回响着悠远的钟鸣,令人心动神驰。</h3><h3></h3> <h3>一线天</h3> <h3>这奇观能不心动?</h3> <h3>登高眺望去,林林总总的石头高低错落。</h3> <h3>有的壁立千仞,箭一般深深刺向辽茫的天空,倔强中透着凛然之气;有的墨色陡立的岩石中间,一道金黄色的岩石像一屏静止的瀑布一直悬垂到地面;有的身躯庞大,脖颈绳细,头上顶着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那顽石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扑跌下来,让人看了心惊胆战,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h3> <h3>剑峰池景点,石美水美影更美!</h3> <h3>郭沫若打油诗有证:</h3><h3>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h3><h3>果然大石头,石头果然大。</h3> <h3>小石林与大石林截然不同。这里多是单个巨石或几个巨头并立于绿坪之中,不若大石林石石相连,连绵不绝……</h3> <h3>绿茵巨石相映成趣……</h3> <h3>小石林的感觉也不错!</h3> <h3>蓝天,白云,黑石,绿水,碧草,红色,人在画中游……</h3> <h3>来云南的人如果不游石林是一大憾事,可说没有看到这云岭以南的秀美河山的精粹!游过石林后,只见奇石成阵拔地而起,虽然被这鬼斧神工的奇异景色所炫惑,长久徘徊,不忍离去,游罢归来又觉得茫然若有所失! <br></h3> <h3>实际上,石林不单纯是一群奇峰异石,它有着自己的古远历史和随着历史演变的大量史料和民间传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