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多科协作

梦与海

<h3>新生儿胃穿孔是一种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是导致新生儿胃穿孔并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胃壁肌层缺损其病因存在多种学说,大多倾向于胃壁先天发育异常,胃壁缺血,胃内压增高。胃壁肌层发育始于胚胎早期,自食管下端胃底及胃大弯部发展,此过程如出现发育障碍,会造成胃壁肌层缺损。由于这种发育异常发生于局部胃壁,不波及整个胃体,有学者认为胃壁肌层缺损可由围产期缺氧引起。缺氧时机体血流代偿性重新分布,使胃肠道血流供应减少而导致局部缺血坏死穿孔。胃内压增高学说认为胃内压增高是促使胃穿孔的主要因素,有报道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等致使近端肠管及胃严重扩张,可致胃壁穿孔。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拒乳症状,腹胀不明显者多有禁食、胃肠减压病史;查体可见腹肌紧张,腹壁肿或红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前无前驱症状,诊断极为困难,误诊率高达57%,往往穿孔时被发现。穿孔后腹部直立位X线片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典型表现为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胃泡消失及横贯全腹的大气液平。该病属危重急诊,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探查,彻底清除病灶,结合有效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新生儿胃穿孔的存活率75-80%,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导致的胃穿孔属其严重型,预后更差。早产、低体重与死亡率增高相关。</h3> <h3>于2018年8月4日由某县级医院上转一名患儿,男性,年龄4小时,以“面青、呻吟、发吭4小时”为主诉收住院。入院后立刻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片示白肺,给予PS气管内注入治疗,患儿仍在积极抢救中。</h3> <h3>入院后急诊胸片示ARDS。</h3> <h3>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h3> <h3>入院后59小时,出现明显腹胀,急诊拍片示大量气腹,急请普外科会诊,行急诊手术(腹部探查+胃大部切除+胃修补+腹腔引流术)治疗。</h3> <h3>术后12小时,尿管、气管插管、 腹腔引流管、胃管。再次白肺,血小板10*10^9/L。</h3> <h3>术后36小时,病情相对平稳。</h3> <h3>术后第三天,已撤离呼吸机及拔除尿管。</h3> <h3>术后第三天,外科医生换药中。</h3> <h3>患儿腹部手术切口。</h3> <h3>术后第四天,主管医师查房中,患儿已改吸氧,病情相对平稳。</h3> <h3>手术中切除病灶的胃壁组织病理报告。</h3> <h3>护士在做PICC维护。最后祝宝宝早日康复。在此感谢魏晓明主任及普外科、放射科和电生理科的同仁们、以及新生儿科的美医护们的辛勤付出和守护。</h3> <h3>在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宝宝今天(9月4日)出院了,家长深表感谢。你若信任,我必坚守。</h3> <p>  今天(2020年5月21日)特别高兴,在保健楼门前突然听到有人叫“王主任,你是王主任?”,我是啊,脑子在飞速旋转和回忆在家长的提醒下,想起是这个宝宝,用曾经的美篇向家长确认后,拍了这张照片(现1岁8个月),曾经父母和医护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可爱宝贝。</p> <p>  满满的成就感,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也有同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