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高泉一中78届高中毕业40周年师生聚会有感<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8年7月27日一29日,高泉一中78届高中班举办了《高泉一中78届高中毕业40周年师生聚会》。</span></h3><h3> 27日下午3点报到,此次师生聚会便在奎屯凯悦宾馆拉开了围幕。我们共有来自内地和在疆的22名同学,兴奋的聚集在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我们还有幸请到了内地和奎屯的当年辛勤培育我们的恩师们以及他们的爱人。师生相见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千言万语道不尽师生情意浓。来吧,用相聚的照片为我们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照片中第一排左起: 班新能同学、叶济中老师和师母(上海)、梁永善老师和师母(奎屯)、宣华林老师和沈琪芬老师夫妇(上海)、王智祥老师和师母(奎屯)、蒲仁民老师和师母(奎屯)、马琳琳同学</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二排左起: 谢春、吕国梅、任学兰、何亚辉、郑传英、候新丽、王玲鸽、柴新芳、李富英、吴梅花、薛惠民</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三排左起: 罗广军、杨涵兵、何应华、刘争红、秦明、高卫国、候相成、丁玉营|</span></h3> <h3>班主任老师王智祥及师母与同学们的合影</h3> <h3>班主任王老师与举办此次师生聚会活动的组委会成员合影</h3> <h3></h3><h3> 老同学相聚的感觉真好!</h3><h3> 正如有段歌词写得那样: “老同学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老同学是一个难解的情结;老同学是一坛陈年的酒;老同学是一本共同的作业。回味人生,冷暖重叠,才明白同学真情最纯洁,留住那一段岁月,留住老同学的感觉!”</h3> <h3> 下午7点,聚会晚宴开始了,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和召集人丁玉营同学向老师和同学们致欢迎词。</h3> <h3> 班主任王智祥老师带着回忆,带着祝福,满怀激动的心情向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他的深情厚意!全文如下:</h3><h3>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124团高泉中学78届高中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首先,欢迎並感谢大会筹备组的全体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精心策化,努力工作,默默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个隆重而喜庆的聚会。第二,欢迎並感谢,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同学,为了四十年的同学情,师生谊,怀着一颗诚挚的心,一路鞍马劳顿,来到了奎屯,你们辛苦了。第三,欢迎並感谢,乌市,伊宁市,高泉双河,奎屯地区,前来参会的所有同学,你们是主力军,你们的到来,使大会更加隆重,丰厚而充实,充满着喜庆的色彩,你们辛苦了。第四,真诚欢迎並感谢,前来参会的所有老师及各位师母,正是由于你们辛苦的培育和付出,才有学生们的今天,同学忘不掉你们,你们辛苦了。难忘的同学情谊,难忘的师生情谊,让我们欢聚在一起。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欢迎高泉78届高中班,毕业四十年,师生欢聚大会,胜利开幕!
风雨人生,岁月如歌,我们走过了四十个春夏秋冬,而今又相聚了。多么激动,多么兴奋。虽然,岁月苍老了我们的容颜,但是,却苍老不了我们一颗真诚年轻的心。一声老同学,怀着满腔的激动,一声老师好,怀着满满的感恩。在聚会的这几天里,让我们畅所欲言,畅叙友情,尽情地快乐,开心地交流吧。
回忆124团的教育事业,第一届高中,师范班,是1975年。1976年,是高中农业班,机务班,文艺班。78届,应是第四期高中班。由于文革的影响,初中阶段,你们劳动很多,文化基础课,受到很大影响,当时上高中时,高泉下双河3个初三班的学生,只选拔了你们一个班。应该说,你们都是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才能上高中的。当时,学校领导跟我说,你带文艺班挺好,这个班就交给你带吧。我也给学校提出了要求,说:“这一届学生,初中阶段劳动太多,文化基础普遍差,我要选最好的数理化老师,尽快弥补上他们的课程。”学校领导答应了。所以说,教你们数理化的老师,都是学校最棒的。尽管老师们都很辛苦地教,同学们都在努力认真地学,当年应届高考,也就考上了一位同学,他就是吐尔逊同学。就是去年大年初一,冒着纷飞的大雪,独自开车,从乌市赶来奎屯,专程看望老师和在奎的部分同学,班新能专程到奎屯路口迎接,我和他畅谈了大半夜,许多高中时的同学回忆,老师的教导,许多细节,他都记忆犹新。吐尔逊不愧为班里一名德才兼备,事业有成的好学生。因为时间有限,仅举一例,其实,优秀的同学还有很多。
没几年,我就调回奎屯了,后来,我就听说,部分同学当了兵,在部队表现很优秀,很多同学都考上了成人大中专,走上了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些同学还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大户,有些同学也离开了新疆,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总之,大家都在不同的各自岗位上,辛勤努力地工作,为祖国的进步,繁荣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78届高中班的同学们,你们个个都是很优秀的,我赞美你们!
今天,我们能欢聚一堂,我十分高兴。能够当你们的班主任,我十分荣幸!能够有这么多懂礼貌,人品好,有事业心,上进心强,珍惜同学友情,感恩老师教诲的优秀学生,我感到光荣和骄傲!
亲爱的同学们,参会的和有事不能来参会的全体同学们,老师向你们深情地问一声好!祝你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全家幸福!
同学们,遥记当年,你们天真烂漫的青春,与老师丰华正茂的年轮,一起成长,你们多才多艺的表现,与老师爽朗欢快的笑声,一並飞翔。
让我们珍惜缘份,珍惜相遇,同学之情源远流长,师生之谊,万古流芳!·<br></h3><h3> 2018年7月27日</h3> <h3> 同学们怀着感恩之心,向老师们献花,“老师好,您辛苦了!谢谢您!",老师们手捧同学们敬献的鲜花,为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瞬间。</h3> <h3> 老师们也好长时间没相互见面了,感谢同学们搭建了这个平台。</h3> <h3>从无锡来的沈老师满脸笑容在说心里话。</h3> <h3> 上海来的叶老师,无锡来的宣老师,奎屯的梁老师,三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看!他们多上心呀!</h3> <h3> 同学们好!高中毕业四十年后再相聚,好激动啊!可惜房间小,灯光有点暗了。</h3> <h3> 文艺节目开始了,配乐诗朗颂"老师、同学,当我想起您!”,作者:罗广军</h3> <h3> 文艺节目主持人班新能满怀深情带头独唱“老同学"。还有一首"天之大“也唱出了大家对母亲的热爱。</h3> <h3> 女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四十年前受老师们的教育和培育,如今仍怀感恩之心,师生情意永难忘!老师请多多保重!</h3> <h3> 罗广军班长一曲"今日同饮聚会酒,……,……"唱出了大家的心声。那首"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京剧味还满浓的。</h3> <h3> 高卫国同学演唱《呼伦贝尔大草原》,邀请女生伴舞。跳得不好,让老师和同学们见笑了!没关系,开心就好!</h3> <h3>高卫国同学演唱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好有气派呀!</h3> <h3> 四十年前,同学们高中毕业后,各奔东西;今天,为了师生情,又相聚在一起。 何亚辉(湖南)、马琳琳(武汉)、王玲鸽(河南)、高卫国(上海)、秦明(伊犁)、乌市的同学、高泉的同学和奎屯等地的同学相互诉说衷肠“相逢是首歌,……,……。"</h3> <h3> 薛惠民同学学唱现代京剧“梨花颂”。</h3> <h3> 蒲仁民老师摄影技能超高,还高兴的告诉大家,他将为此次活动义务为大家制作光蝶。老师啊,您辛苦了,我们感谢您!</h3> <h3> 王老师和同学们尽情地跳起了维族舞。掀起了晚会的高潮!</h3> <h3> 70多岁的王老师,那舞姿不减当年,大家看了就是享受呀1</h3> <h3> 向王老师学习!并祝王老师身体健康!平安吉祥!青春永驻!</h3> <h3> 包括宣华林老师在内的当兵人,高唱一曲“打靶归来"好响亮,女生也积极配合起来,来段“女兵"舞吧!怎么样?还可以吧!可惜房间太小,示展不开呀!</h3> <h3> 文艺节目,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青春永驻!老师们再见!祝同学们在后期的活动中开心快乐!平安顺利!<br></h3> <h3> 王建河同学没赶上前期合影照,老师和同学们又专门为他补照了一张"全家福"。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谢谢老师们!谢谢同学们!”</h3> <h3> 晚上住宿时,每个标准间里,都挤了三个人。同学之情说不完,夜里二、三点了,还不能入睡。</h3> <h3>多年不见了,总有说不完的话。</h3> <h3> </h3><h3>看着这张高中毕业集体照,还能认出他们吗?</h3><h3> 第一排左起: 谢春.王素芝.吕国梅.李建平.马琳琳.陈霞.王凤喜.刘翠英.何亚辉.任学兰.薛惠民.陶小谷
第二排左起(校领导及老师): 柯水敬(校长).冯学武.宋久如.王智祥(班主任).张国庆(指导员).祁全应.崔广银(主任).顾妙宝.金荣秀(已故).梁永善(副校长).何海如(已故).刘竞(已故)
第三排左起: 王玲鸽、柴新芳.黄卫兰.李富英.班新能.丁玉营.王建河.侯新丽.施长征.郑传英.吴梅花.王新平.张丽平
后排左起: 金星堂.卜村庆.高卫国.何应华.扬涵兵.苗晓春(已故).刘争红.杨贵祥.侯相成.秦明.杨建国.何新龙(已故).李新林.闻国营.关军.罗广军.
仔细一数,照片中还缺少吐尔逊、许风莲和扬森林(已<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故)三位同学呢。当时照集体照,都要请照像馆的人来照,错过照相时间就不好办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虽然己故的老师和同学离去走远,但我们永远把你们铭刻在心,深深地把你们怀念!</span></h3> <h3> 他,你认识吗?他就是王老师在聚会晚宴上,向大家讲述的咱们班唯一考上国民教育高等学府,后在日本工作十年,又回国任教多年,现任哈萨克斯坦高等学府"阿斯塔纳大学"终生"客座教授"的吐尔逊同学。</h3> <h3> 这三个当年的"小矮个子",如今已"长高了",并且……,……。我清楚记得,上学的时侯,下课该回家了,她仨一路走,总要在篮球场的篮球架下说笑一会,才各自回家。</h3> <h3> 因事缠身,未能来疆参加师生聚会的关军同学真心地关注着此次活动,他在微信里,述说了他的感悟。</h3><h3> 他说: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夜我看到王老师在师生聚会上的讲话内容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然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入眠了。特别是第一次看到老师回顾四十年前的教育历程,学校对我们这界高中班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王老师担任我们这界学生班主任的背景时,激动之心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四十多年前的许多往事浮现在了眼前……</span></h3><h3>现代的通信工具真好!我们这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主要靠书信来往来表达师生情,偶尔有一次相聚也是很难得很不容易的事情,毕业后同学老师有很多都失去了联系。智能手机微信近年来发展很快也很发达,在疆的几位同学建起了同学微信群,才使大家慢慢串了起来,才使失联多年的同学老师经常在微信群里见面了!师生情就这样在这样的平台上延续着。师生之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这份友谊和情义直到永远……
四十年前我们走出校门,四十年后我们欢聚一堂,看到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听到大家的欢声笑语我心已飞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身傍并与大家一起激动开心高兴!有说不完的话汇成一句:老师同学们你们好!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天天开心!“<br></h3><h3> </h3><h3> 关军同学谢谢你!祝你健康快乐每一天!</h3> <h3>28日,奎屯大峡谷,我们来了!</h3> <h3>来吧,大峡谷跟前留个影。</h3> <h3>“年轻的大姑娘"们,如同天女下凡呀!</h3> <h3>唉!看这里!</h3> <h3>来个统一的动作呀!</h3> <h3>八音沟牧场蒙古包前留个影。</h3> <h3> 虽然我们已是当姥姥或奶奶的人了,但我们仍拥有一颗年轻心呀!</h3> <h3>年轻的帅哥们,也来个合影。</h3> <h3>在看什么呢?坐得这么整齐,笑得那么灿烂!</h3> <h3>一、二、三,自己表演,自我欣赏。</h3> <h3>手心手背,童趣回忆。</h3> <h3>有我在,你倒不了!</h3> <h3>好美的风景,有我们真好!</h3> <h3>在蒙古包内吃手抓肉和烤内别有一番风味。</h3> <h3>大家各自准备节目,一个都不能跳过。</h3> <h3>表演开始,扬涵兵来一个。</h3> <h3>男女声二重唱。</h3> <h3>看节目也挺认真的。</h3> <h3> 别忘了,个自表演完节目后,都要敬大家一杯酒哟!</h3> <h3>何应华,"酒文化’开始了。</h3> <h3>侯相成表演的有形有色</h3> <h3>丁玉营,歌唱的挺好。</h3> <h3>谢春唱歌,音特准,歌词也记得好。</h3> <h3>何亚辉,来段湖南民歌。</h3> <h3>我们三个来个合唱吧!</h3> <h3>四人表演也行呀!</h3> <h3>看,吴梅花唱歌,多投入呀!</h3> <h3>李富英,大胆点,放声唱。</h3> <h3> 傍晚,苹坪上音乐响起,三步、四步、秧歌、哈萨舞、维族舞等,大家尽情跳呀!不会就跟着走,没有什么死规定。</h3> <h3>看,她俩跳得好闲熟呀!</h3> <h3>看,湖南女子在学新疆舞呢,好投入哟!</h3> <h3>来,我教你。</h3><h3>我这怎么没有男同学跳舞的镜头呀!对不起了,男士们!</h3> <h3>睡觉前,咱们来几首歌吧!</h3> <h3>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h3> <h3>几曲过后,最后,来首《军港之夜》。</h3> <h3>29日,吃过早饭,就要下山了,再来合个影吧!</h3> <h3>来,合个影</h3> <h3>王建河,你永远都要高出我们一大截呀!</h3> <h3>准备好了吗?该下山了。</h3> <h3> 下山回奎屯的路上,一路歌声,一路笑,好开心哟。以班新能和罗广军为首的两支队伍,两辆车,通过手机展开了拉歌赛,还有京剧、儿歌、唐诗等,大家都好有才呀!真好!</h3> <h3>29日中午,午餐过后,聚会就要结束了,大家再来合个影。</h3> <h3> 举杯吧!庆贺高泉一中78届高中毕业40周年师生聚会园满成功!</h3> <h3> 广军班长: 感谢此次活功的发起人和召集人丁玉营同学;感谢大家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积极参与!</h3> <h3> 文体委员能能: 感谢大家对聚会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支持和参与。</h3> <h3>为同学友谊干杯!</h3> <h3>就要分别了,说点什么呢!</h3> <h3>此时无声,胜有声。</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是啊,同学之情,最纯洁,最朴素 ; 最平凡,最高尚; 最动人,最浪漫; 最坚实,最永恒!</span></h3> <h3> 聚会活动发起人,劳动委员丁玉营: 来,干杯!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来年再聚!</h3> <h3>下次我还来!</h3> <h3>好吧!期待下次再聚!同学们再见!</h3> <h3> 此次聚会活动结束后,广军班长、薛惠民、侯新丽、王玲鸽陪同何亚辉去高泉老家看了看。</h3> <h3>家乡的商业街街道上走走。</h3> <h3>公园里坐坐</h3> <h3>小胡杨树下的草坪上留个影</h3> <h3>亚辉家曾经住过的老房子还未拆出</h3> <h3>广军班长母亲家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也未拆出</h3> <h3> 学校曾经的模样找不到了,原来的小学教室和大礼堂现在已是学校橡胶地面体育场了。高泉第一幢楼房"科技楼“于98年落成在我们高中班教室的位置上。</h3> <h3> 原来的体育场于2002年左右建成了现在的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等。</h3> <h3> 能能的这张老照片上的房子好像是原来学校大礼堂北边的办公室吧,前面是东西方向的土公路,广军班长说,我们还给它上过房泥呢。是啊,那时,拾棉花,割马草,维修教室,上房泥,建校园,咱们都经历过。</h3> <h3>在如今的教学楼大门口留个影。</h3> <h3>见到了刘翠英同学</h3> <h3>见到了工作中的杨贵祥和卜树庆同学</h3> <h3>高兴之中,来首歌,跳个舞吧!</h3> <h3>别忘了,还得来个合影!</h3> <h3>再见了,高泉!再见了,同学们!</h3> <h3> 就要离开奎屯了,又一次要说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健康快乐!一路平安!顺利到家!来年再聚呀!</h3> <h3> 杨涵兵同学有个摄像机,在整个聚会的过程中,也主动承担起了照相和录相的工作。辛苦你了,老同学!</h3> <h3> 这招式专业吧,班长罗广军抓排镜头好捧呀!同学们照的照片经过他的手整理,效果更好了!谢谢你,国家级摄影师!</h3> <h3> 聚会期间,候新丽、班新能、吴梅花、秦明、何亚辉、王玲鸽、吕国梅、马琳琳、薛惠民等同学都用手机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为丰富多彩的照片内容增添了光彩!谢谢各位同学了!</h3> <h3>丁玉营好!班新能好!大家谢谢你俩了!</h3> <h3> 2018年8月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