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24号下午1点30分,在无锡火车站乘坐T204硬卧列车前往甘肃省嘉峪关,开始了古丝绸之路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此次行程安排:甘肃省嘉峪关、敦煌、鸣沙山、莫高窟、阳关。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葡萄沟、高昌故城、火焰山、坎儿井、独山子大峡谷、天山天池、喀纳斯景区、赛里木湖景区、魔鬼城、五彩滩、喀拉峻大草原等名胜风景区,旅游时间15天。</p> <p class="ql-block"> 这次坐火车时间较长,需要坐30个小时,听起来是很长,但一路的自然美景吸引着我们,感觉就不是很辛苦。因为好久没有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了,看着窗外的景色觉得很新奇。</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在1977年,从上海到昆明,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车。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我,抱着没有目标却有满腹心事,外出打工,丝毫没有高兴的感觉。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无心欣赏。对自己的未来难以预测,不管怎样,总算摆脱了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心里豁然开朗。也许这就是我的动力,只要离开农村,那怕是最苦最累,我也愿意。在火车上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就轻松很多。这就是第一次坐火车给我的动力,从此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坐上海到昆明的T79次列车,车厢内人很多。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外出打工,另谋生路,我买到的是站票,没有座位,也就意味着只能一直站着。我只能在车门那边拿着自己的行李,在方便的时候也可以小坐一会儿凑合着。一个晚上过去,我觉得那晚上的时间特别漫长,非常非常的难熬啊!时间一长,什么也不顾,有空间就席地而坐,大部分时间是站着睡的,就这样直到湖南株州站,我才有了座位。老天也在无情地捉弄人,当我坐上位置后,窗外就开始下雪了,而且越下越大,火车肯定要晚点。当时坐火车到昆明只知道两天三夜,六十个小时。火车开一会儿,又停一会儿,我坐瘫了,这火车也瘫痪跑不动了。到昆明火车站整整晚点了12个小时。我的第一次坐火车就是这样的过程。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但当时真的是痛苦,双腿肿得无法走路,自己嘀咕着,这火车再也不能这样坐啊!那年我才只有20岁,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p><p class="ql-block"> 现在坐火车是舒服,条件好,坐累了可以睡觉,与我第一次坐火车时的感觉完全不同。有人说,坐火车时间长,辛苦,无聊,应该要坐飞机。他们要求高,一些慢节奏的交通工具坐不习惯,这也正常,我没有理由去评论他们。但是对于我这次坐火车旅游却意义重大。今非昔比,今天我坐在火车上心情很平静,坦然,知足常乐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 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滩,没有水、没有山、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都是浑黄一体。自己生活在江南水乡,根本不知道大漠深处、茫茫戈壁滩的神奇。大风卷起沙粒在空中飞舞,屈指可数的小草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倔强地挺立着,戈壁滩上的乱石铺满大地,这是一幅荒凉的画面,让人觉得沧桑。</p><p class="ql-block"> 然而, 就在这片荒漠的戈壁滩上,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和阳关西行,前往欧洲、中亚、南亚的一条商贸、文化大动脉。由于这条通道的商品贸易以丝绸为主,故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一条连接中西交通的文化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 在戈壁滩上看日出,8月6日早上6点钟,在火车上被嘈杂声吵醒。睁开眼睛向窗外望去,火车正好行驶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道暗红色的亮带,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逐渐向上蔓延开来,变得越来越绚丽。霎那间,太阳就露出了脸,喷薄而出。空中的云彩也在瞬间被染红了,金光闪闪,那条红带,在慢慢扩大,象一片红海,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这戈壁滩上日出的红艳胜火,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甘肃省地级市,甘肃省政府批复确定的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甘肃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8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7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2万人,城镇人口23.6万人,城镇化率93.65%。</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肃州区,东南距省会兰州直线距离650千米;西北连石油城酒泉玉门市,西北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是中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p><p class="ql-block">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称为“戈壁钢城”。</p><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嘉峪关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8月,嘉峪关市与北京市西城区举行友好区市协议签约仪式,双方正式缔结为友好区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p> <h3>嘉峪关市清真寺外观</h3> <p class="ql-block"> 张骞雕像,张骞(公元前164–公元前114年”,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名,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望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汗血宝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要导演出威武雄壮的戏剧,还得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舞台。这就是平常所谓的“时势造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宏大,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东闸门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门洞高4.2米,宽8.8米,深10.6米,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嵌有36根方木支柱,门顶搭有方木棚架。门上建有闸门楼,红漆明柱,顶盖灰瓦,为硬山顶式建筑,公元1981年对东闸门进行维修,更换了东闸门的立柱。</p>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br>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 <h3>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br></h3> <h3>关帝庙;<br>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筹资金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br></h3> <h3>戏楼,座南向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重修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戏台上部为木格顶棚,绘有八卦图,中间的屏风上绘有八仙图,东西两侧墙内绘彩色壁画,戏台两侧的砖砌屏风上刻对联一副,即“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h3> 嘉峪关东西两瓮城布局森严,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朝宗”两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不忘朝廷和君王。与此相对的“西瓮城”,门额刻“会极”二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西瓮城也劈门南向,不与内城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h3>光化楼又称东楼,楼下为光化门,建筑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楼高17米,底层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一、二层楼外有回廊,楼有木制台阶楼梯,可供攀登。</h3><h3> 光化楼为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兵部备副宪李瑞澄主持修建。</h3><h3> 光化门左题款“知直隶肃州涂跃龙立”,右题款“乾隆多次辛亥孟夏同吉上”。门洞为五伏五劵错层拱劵式结构,基础为条石,门道长22.69米,宽4.15米,高6.48米。用大小不一条石铺设而成,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铁钉黑色双扇门。站在光化门门的入口处有“门中楼”的景象奇观,展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h3> <h3>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h3><h3><br></h3> 罗城初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罗城”是应敌的正面,“凸”字形城墙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罗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是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烽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城墙相接,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长城相联。 <h3>柔远楼又称西楼,楼下为柔远门,建筑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建筑,楼高17米,底层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色彩庄重,美观大方,有雄踞西陲,俯视天下之感。古人赞“磨砖砌成鱼鳞瓦,五彩装成碧玉楼”。</h3><h3> </h3> 天下雄关碑;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p>游击将军府;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p><p>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p><p>游击将军府复原陈列以历史史料为依据,以现有建筑为框架,以超写实主义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为主要形式,展现了嘉峪关游击将军的生活史迹。</p>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br>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瞭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br>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千米。景区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内容。 石关峡又名水关峡,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高耸入云的黑山。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br>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千米处,距嘉峪关关城8.4千米。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有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和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br>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贯穿整个景区,有“丝绸古道”雕塑群。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有悬壁长城、水门和古代兵器展览等内容。新建长城,即悬壁长城与水门之间的长城,全长158米,由黄土片石夹沙夯筑而成。<br>古丝绸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张骞两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军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入中原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史迹。 嘉峪关西城门留念 <h3> 嘉峪关自建以来,屡有战事,明正德年间的1515-1522年,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掠夺附近民众牛羊。直到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阴边陲,又有明墙暗壁相合,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h3> 团队全体人员在嘉峪关西门合影留念 <h3>万里长城遗址,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址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古罗马斗牛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h3> <h3>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上。<br></h3> <h3> 嘉峪关门为关城正门,也叫西城门,门洞为五伏五劵错层拱劵式结构。基础砌三层条石,门扇为木质外包铁皮铁钉黑漆双扇门。门道长25米,宽4.2米,高6.3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数百年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h3> 冰道运石;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h3> 现在嘉峪关经过修复。仍可见当年雄险的边关气势,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瀚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楼,或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h3> 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嘉峪关防线明朝经营了200多年,至明代万历时期有60里长城和边墙,近70座墩台,多座军事营堡(卯来泉堡、嘉峪关、寺营庄子、野麻湾堡、新城堡等),是明国家西端防御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天险,长城、墩台、营堡倚凭天险而设,在这个狭小的区域有如此众多的国防设施和军事工程,世界罕见,充分证明这里曾经何其重要,嘉峪关防线是世界上利用天堑最经典的国防工程。在河西和中亚范围,再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适合建立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戍守成本最低)的国家防御工事。<br>嘉峪关防线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它的外围,还有更大的天险和天堑保障,就是祁连山和黑河流域及其两岸巴丹吉林沙漠。古代,人类无法绕行祁连山和黑河,嘉峪关就是中原文明西出和西域文明东进不二的通道。防线上的天生桥口、小钵和寺隘口是要塞。嘉峪关防线处在16世纪世界前后两大帝国的分界线上,处在影响欧亚大陆经济商贸的丝绸之路的要冲上。嘉峪关防线对明朝、蒙古国、西域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嘉峪关防线是人类文明的拐点。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知期,为诸侯各国防御之用。秦统一中国后,在原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新的长城。汉代在道阴山以北修筑了一道“外长城”。明朝前后历时200年筑成了西起嘉峪关,东抵鸭绿江,全长12700多里的明长城,其中嘉峪关至山海关一段,版由于工程质量较高,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娘子关、嘉峪关等是长城最著名的关隘。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俗称“不到长城非好汉”,愿天下有志者竞游长城。 如今,因这座河西走廊上的关隘,经过六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最终有了嘉峪关市。随着岁月匆匆的脚步,这里已是高楼大厦,成为一个繁华的现代城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高铁、高速公路、飞机现代化工具,早已代替了过去的马匹,赤脚奔走在丝绸之路的历史。<br>抚今追昔,怀想时光。曾经的明朝征西大将军冯胜,他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嘉峪关,在他建造这座关隘之时,这里会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他的功绩,不仅延续了数百年,还带给了后人和平与怀念,让后世永远铭记这一段段历史。<br>而今天,我和所有的人一样,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来到嘉峪关。在这里,我看见了历史遗留的痕迹,看到了古人狙击外敌的拼杀身影,听见了那一声声厮杀与抗敌的号角,听到了悲戚的风声和雨声……<br>嘉峪关,生生不息,万世永存。成就了一座城,铸就了一部辉煌的历史。 <h3>敦煌,由甘肃省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br>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r>2018年,敦煌市下辖9个镇、另设有1个农场、1个基地 ,常住总人口达到19.1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8.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1800元(全市平均常住人口按19.07万计算)。<br></h3>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br>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 ;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 ;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 ;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总之,“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br>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4.5%。<div>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 。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br></div> <h3>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h3> <h3>坐摩托车在起伏连绵的鸣沙山上冲沙,惊险、刺激!</h3>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祖国西北,敦煌城南5公里(坐标:北纬40°05’ 东经94°40‘ ),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甘肃旅游景点。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br><div>“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首生动的咏景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br>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东枕著名甘肃旅游景点——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15米。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多少甘肃旅游的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br></div> 鸣沙山气候特点:一是日照充分。年日照时数达3200小时,无霜期150天,年均气温9.3℃,7月平均气温24.7℃,一月平均气温—9.3℃。二是干燥少雨。敦煌鸣沙山上空经常维持着一支偏北下沉气流,属干旱少雨地带,年均降雨量只有39.9毫米,夏季降雨占63.9%,冬季只有7.5%,年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三是四季分明,且冬长于夏,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披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一说。气温年较差达34℃,敦煌常年多为东风和西北风,近地面平均风速为3米/秒,干热风和沙暴为主要的自然灾害。<br>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金龙,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br>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br> <p class="ql-block">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p><p class="ql-block">据《沙州图经》记载:敦煌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敦煌鸣沙山形状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敦煌鸣沙山虽然不高,可山势陡峭,那些甘肃旅游的游客要登上敦煌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很多各地前来甘肃旅游的观光者发现,敦煌鸣沙山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p><p class="ql-block">天地奇响,自然妙音,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它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极目远眺,敦煌鸣沙山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站在沙海中,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耳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正是这奇妙的声乐吸引了无数游人来甘肃旅游,使敦煌鸣沙山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代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牙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还不错。</p><p class="ql-block">关于月牙泉、鸣沙山的形成,当地有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p><p class="ql-block">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p> <h3> 月牙泉古代建筑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历经二百多年,从东到西共有130多间楼阁,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91年到1999年间,在原址上陆续进行了修建,月牙阁四层大方,翅檐斗拱,是月牙泉中最高的建筑。</h3>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20世纪40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比2000年高出10米左右,在这种较高水位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br>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br>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这一话题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为了补救这一景点,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br>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br>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导致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已经开展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沙山动态变化及环流特征研究。这一研究将为保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br>根据媒体报道,这项研究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范围野外调查,选定监测地点,建立控制网,对区内不同发育阶段沙山进行监测,辅助沙丘体微气象特征观测,进行室内风洞模拟实验;第二阶段是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监测,提交最终研究成果。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究员屈建军介绍,他们将应用遥感和非地形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手段,对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内沙山形成发育进行动态过程监测;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解析处理,建立区内沙山形成演化动态数据库及数字地形模型;采用不同时期趋势面的动态数字空间分析,从动力学机制研究区内沙山形成发育的风沙物理学过程,开展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沙山动态变化及环流特征研究。 <h3>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h3><h3>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99毫米。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和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h3><h3>“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徒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刀石、石斧和陶器、铜器。</h3><h3>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h3><h3> 敦煌经历了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经历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h3><h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h3><h3>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的历史孕育着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古迹、浩瀚的典箱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h3><h3><br></h3> <h3>敦煌大剧院位于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内,北临314省道,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主要场馆之一。<br>场馆于2016年8月全面竣工,新落成的敦煌大剧院将依托国内外剧目资源,打造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最大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当地市民的公益文化活动中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演出市场开发的产业平台以及丝绸之路文化和敦煌文化的品牌推广中心。<br></h3> 地下部分共2层(局部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为舞台台仓及设备用房。地上部分均为钢结构,舞台区域为1层,建筑高度30.2m;其他区域共4层,建筑高度23.9m。建筑基底面积9609.50㎡,地上建筑面积25591.55㎡,地下建筑面积:12626.33㎡,总建筑面积为38217.88㎡。为营造仿汉唐风格建筑形象,建筑在结构屋面上又设置了双层钢结构坡屋面,金属屋面正脊标高:H=35.00m。<br>剧院设计为大型乙等剧场,以出演歌舞剧为主,兼顾戏曲、话剧、会议等其他功能。歌舞剧能满足国内外著名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剧的演出需求,同时满足大型歌舞节目的演出要求。设计座椅数量共计1206位。其中池座部分共24排:共计880位,贵宾席48位(位于第7、8、9排),楼座部分共7排6个包厢,共计326位。<br>敦煌大剧院共有不同规格贵宾厅4间、VIP化妆间6间、化妆间5间(其中36人化妆间1间、34人化妆间2间、16人化妆间2间)、排练厅7间。 敦煌大剧院作为敦煌市的文化地标,在发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促进城市艺术水平提升方面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大剧院将举办符合大剧院层次的丰富多彩演出和艺术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走进大剧院。如开办普及音乐会、艺术课堂、艺术讲座、户外演出、艺术展览、公开彩排及工作坊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公益活动和教育普及的形式,使敦煌大剧院成为老百姓自己的剧院。<br><div>在拥有了演出剧目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和营销策略是剧院运营成功的关键。敦煌大剧院将逐步建立完善专业化、数字化的演出服务系统,整合敦煌乃至甘肃省的文化演出资源,实现演出市场的综合开发。通过建立方便快捷的票务系统和客户服务体系,实现票务销售自动化,为剧院的营销策略提供数据依据,逐步开发形成以敦煌大剧院为中心的丝绸之路演艺网络和枢纽。<br></div> <h3> 我们观看了大型情景舞剧(丝路花雨),是以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为原形,按照旅游驻场演出需要改编而成。它所讲述的是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中国父女为救助外国商人,所发生的亲人悲欢离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丝路花雨》是中国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由《丝路花雨》创作组编剧,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2017年5月,大型情景舞剧《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常态化演出。</h3> <h3>该剧为六场历史舞剧。在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神笔张找到了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掌管贸易的市曹企图霸占英娘,英娘跟伊努思到波斯避难。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伊努思奉命率商队使唐,英娘也相随回到祖国。市曹唆使戏班拦劫商队。神笔张点起烽火报警救下商队,自己却献出了生命。</h3> <h3> 它是一曲中外友谊的颂歌,弘扬了丝绸之路友好通商、互惠互融的大爱篇章,践行了一带一路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它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艺术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辉煌景象。</h3> 丝路花雨是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剧是首创于1979年,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丝》“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 此后多年,此剧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期间还先后到中国香港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拉脱维亚等国家,至今已演出了1800多场,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h3>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br>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br></h3>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br>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br>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br>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br>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br>隋唐时期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p>敦煌阳关博物馆位于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的阳关景区。于2001年4月21日动工建设,2003年8月28日正式开馆。该馆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由两关汉塞陈展厅、丝绸之路陈展厅、阳关研究所、汉阙牌楼、仿古兵营、阳关都尉府、仿汉阳关关城、仿汉民居一条街、旅游工艺品展销中心等九部分组成的砖混结构仿汉城堡式建筑群。</p> 馆内现存馆藏文物近4000件,包括青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毛麻丝织品等,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487件,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冷兵器,主要有弓、箭簇、弩机、钺、戈、矛、戟、啄、斧、剑、刀、短剑、鞭、锤、叉、削刀、匕首等。其中戈,矛,斧箭簇,削刀,短剑具有各种式样,且数量之多,又自成体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基本反映了春秋,秦汉,魏晋,唐宋等历史时期的兵器演变过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丝绸之路边塞地区多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h3><br></h3> 汉唐的阳关,地处茫茫戈壁大漠边缘,现在已被流沙掩埋。现在能看到的是一座烽燧遗址,耸立在阳关旁墩墩山上,是阳关唯一的实物见证。登临烽燧旁,远近百里尽收眼底。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墩墩山旁的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后来,时间推移,西土沟时有山洪暴发,大量泥沙顺流而下,形成条条沙垄,同时伴随着历史的变迁,阳关古城逐渐不复存在,只留下丰富的历史内涵…<br> 阳关留下的诸多诗篇中,最有名气的当属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谓是千古送别绝唱,为世人传诵。这亦是我最早对阳关的听闻,后来我喜欢上对此艺术升华的古琴曲“阳关三叠”,经古琴名家管平湖演奏后,听来可谓是荡气回肠。现摘录清光绪二十年(1894),陈世骥撰辑《琴学初津》中阳关三叠的曲词如下,体会阳关的深邃。<br>阳关三叠<br>初叠;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麈,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闗津。惆怅役此身,歴苦辛,歴苦辛,歴歴苦辛,宜自珍,宜自珍。<br>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涙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懐,感懐,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br>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艸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駰,载驰駰,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逺津,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br>尾泛;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賔。 阳关景区现存有汉唐时期的古关、古城、古烽燧、古水源、古道、古塞墙、古墓葬、古陶窑等众多文物遗址。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文物遗址、承传发扬敦煌文化,景区内兴建了阳关博物馆。阳关博物馆整体呈现仿汉建筑风格,占地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能够系统的反映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华与变迁。 游客游览阳关景区,通过参与凭吊古迹、参观展览、登城远眺、持牒出关、饮酒壮别、骑射练兵、刻石留名、漫步阳关道、攀行独木桥、沙漠探险、品尝农家餐饮等特色活动,可以亲身领略大汉盛唐历史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欣赏大漠自然风光的奇险与广阔,体验风土人情的淳朴与自然。 <h3> 伴随着蓬勃而出的大漠红日,一座诺大的边塞关城横亘在戈壁、沙漠之间。雄关高耸箭楼巍然,战旗猎猎,鼓角相闻,让人刹那间梦回汉唐,这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阳关景区。</h3> <h3>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愁,寂寞荒凉。然而,今天的阳关、南湖,已是花红柳绿、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州,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h3> <h3> 景区现存有古阳关、龙勒城、阳关古道、汉长城塞墙等许多汉代时期的众多文物遗址。景区内兴建的阳关博物馆占地约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景点式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陈展风格新颖,系统地反应出汉唐时期敦煌及阳关的繁荣与变迁。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极具大汉雄风。披挂着千年铜锈的铜马、战车、兵器、书写着陈年旧事的敦煌汉简,牵引着我们近距离地接触阳关。恍惚间、丝路驼铃,金戈铁马、胡笳羌笛踏梦而来。</h3> 碑文长廊;<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 </span> 汉代烽燧;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br>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 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h3> 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面。清朝政府于乾隆五年(1740年)镇压苗民起义领袖粟贤宇为首的湘桂边界农民起义后,整修和增建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在边远山区快速传递军事情报,形成军情传递网络和报警系统。</h3><h3> 当时,清政府以黄桑营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面开辟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线路,沿古驿道直达县域边境。</h3><h3> 现在到哪里去追寻这历史千年的风霜,到哪里去聆听(阳关三叠)的激情和离愁,看不到飞沙走石的壮景、猎猎飘扬的旌旗,听不到千军万马的呐喊厮杀。静穆之下,阳关无语,古道犹存,斯人已去,维有阳关之巅,一座颓废的古烽火台无力地瘫坐在哪里,发出撕人心的哀鸣。</h3> 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说到阳关,就不得不提它和丝绸之路的关系。丝绸之路开辟时,商队从长安出发,到敦煌进行补给后,再从两个关口出发,阳关就是其中一个。经过阳关后,商队穿过沙漠,到达鄯善(今新疆若羌),再到于阗,接着经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后,和从玉门关出发的商队会合,再到塞琉西亚,最远到达土耳其南部和埃及地区。<br> <h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br>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br>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br></h3>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br>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br>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br>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h3>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br>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br></h3> <p class="ql-block">壁画艺术;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p><p class="ql-block"> 由于窟内禁止拍照,内部的佛像和壁画也只是看看而已。</p> 建筑艺术;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br> 彩塑艺术;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br>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br>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三层楼;洞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br>其中,第十七窟(晚唐,848~906)又名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晚唐。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去声,上"巩"下"言")的影窟。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br>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br>敦煌遗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 藏经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为了将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改建为道观,而进行大规模的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br>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比丘尼等图像,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br>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的画师;创造了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一旦完工,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可想而知这个巨大的绘制工程,一定是令许许多多的画工,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走进了这状如蜂巢的石洞,恐怕就再也没有走出莫高窟了,正是这样一批优秀而又伟大的无名者,为后世留下了,人类辉煌的丝路文明的影像。<br> <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简称“乌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是沟通新疆南北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中亚及欧洲的交通和通信枢纽,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排名第十六的新兴城市,同时也是中亚五国第一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面,准噶尔盆地南面。西部和东部与吕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融合处。乌鲁木齐地下煤炭储量丰富,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称。市区有著名的红山、鉴湖、阅徽草堂等“八景”,市郊有南山风景区等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点天山博格达峰顶,海拔5445米,最低处在猛进水库的大渠南侧,海拔490.6米。两地水平距离75公里,高差4954.4米。山地面积占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市区平均海拔800米。</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辖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分为三个梯级,第一级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级为山间盆地与丘陵,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为平原,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下。</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雨量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气温为25.7度,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5.2度。极端气温最高47.8度,最低气温零下41.5度。</p><p class="ql-block"> </p> <h3>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br>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br>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br></h3> 汉代尤其是汉武帝的主要功绩之一是开发了广大的西北地区。当时把移民实边和修渠屯田作为抗击匈奴侵扰的组成部分,这时西北地区成为仅次于关中的水利重点地区,水利工程技术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儿井也创始于西汉。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宣帝时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 ,三国人孟康注解 卑鞮侯井 说: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可以看出。这个工程有6个竖井,井下通渠引水,显然是近代的坎儿井。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br>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是比较方便的。而井渠技术已在龙首渠的施工中应用,新疆劳动人民大约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并将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br>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h3>竖井深度一般为8-10米。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州外围的戈壁滩上,就可以看到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h3> <h3>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br>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br>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br>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br>暗渠还有不少好处是,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br></h3> <h3> </h3> 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br>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米,从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离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约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差不大,这就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吐鲁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br><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span> </h3> 新疆吐鲁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自治区中部,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辖1个区、2个县,总面积69713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63.73万人。<br>吐鲁番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乌鲁木齐的门户,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吐鲁番机场、G30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和便捷交通优势,实现了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西气东输一二三线、亚欧光缆、第二条出疆光缆、西电东送750千伏输变电线路横贯全境。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br>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br>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br>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之地是开辟西域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br>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遣将军赵破奴及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姑师改称车师,臣属于西汉王朝。车师以博格达山南北形成车师国。不久,匈奴又控制了车师。<br>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9年),汉以匈奴降将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救援,汉兵败归。<br>汉征和四年(前89年),汉又派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投降汉朝。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匈奴重新占领车师,派四千骑兵在此屯田。 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吐鲁番盆地经历了地质年代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逐渐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以艾丁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地形,由三个环带组成。最外一环由高山雪岭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南边有库鲁塔格山;西面有喀拉乌成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绿洲平原带。<div>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br></div> 吐鲁番市有14条主要河流,其中:发源于境内的河流有9条(大河沿河、塔尔朗河、煤窑沟河、黑沟、恰勒坎河;二塘沟、柯柯亚、坎尔其;柯尔碱沟),主要发源于北部天山山区;发源于境外的河流有5条(白杨河、阿拉沟、鱼尔沟、乌斯通沟、祖鲁木图沟)。吐鲁番盆地西、北部的中高山区,是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平原区降水极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是水资源的散发区。 <h3>吐鲁番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维吾尔族把葡萄沟叫做布依鲁克,意思是又多又好的葡萄地;葡萄沟内栽种的无核白、马奶子、白加干、红玫瑰、索索等近百种葡萄,使其形成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馆。2007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h3><div>葡萄沟游乐园;它始建于1981年3月,是葡萄沟景区最早的景点,历经20年的变迁,这里有幽深的葡萄长廊、神奇的千泪泉瀑布、百年古桑和琳琅满目的珍珠玛瑙——葡萄。1988年3月,彭真委员长亲笔题书“葡萄沟”,成为葡萄沟游乐园的标志。葡萄沟游乐园中的自然水体“千泪泉”是游客最佳拍照点。夏季,“千泪泉”的山崖旁就流出的滴滴清泉汇集成一股泉水,水质清澈甘甜。据说喝了“千泪泉”的水,吃了用千泪泉水浇灌和清洗的葡萄,可以使姑娘更温柔漂亮,小伙子更加勇敢、更加善解人意。所以,常见游客用矿泉水瓶在此取水。<span style="color: inherit; line-height: 1.5;"> </span></div> <h3>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驰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椭圆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如玛瑙,而有的绿如翡翠。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含糖量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h3> <h3>优良品种,果实累累,香甜可口。游客吃了赞口不绝!</h3> <p>杭州美女在新疆葡萄沟与小男孩合影留念</p>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这里的葡萄可是名驰中外,享有盛誉。4月底就有葡萄熟了,到了8月,葡萄就可多了,满大街都有卖的,你到葡萄沟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吃葡萄,那可就是享受。<br>这里的葡萄都特别甜,糖份含量特别高,这是由于吐鲁番的独特气候所导致的,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是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少,气候非常干燥;晴天多,日照充足。虽然气候干燥、降雨少,但由于日照充足,使高山冰雪消融,给农作物输送来宝贵的水。白天温度高,可以加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养分的积累。夜间温度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瓜果、蔬菜长得特别大也特别甜。宁夏、甘肃的气候也和新疆相同,所以甘肃的白丝瓜、宁夏的西瓜和新疆的西瓜、哈密瓜一样.同为受人们欢迎的果中上品。葡萄也是这个原因才甜的。这里的葡萄更是其他地区的葡萄所不可比拟的。葡萄品种有马奶子葡萄,没有子白葡萄(又称小葡萄),红葡萄。<br>吐鲁番的葡萄沟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市区距乌鲁木齐市184公里。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隶属于吐鲁番市吐鲁番县城东北15公里的葡萄乡,距城市中心10公里,海拔300米。<br>葡萄沟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0.6-2.0公里,沟谷狭长平缓。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 <h3> 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这么甜?这是由于吐鲁番的独特气候所导致的,这里的葡萄更是其他地区的葡萄所无法比拟的。</h3><h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是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少,气候非常干燥,晴天多,日照充足。由于高山冰雪消融,给农作物输送来宝贵的水资源,白天温度高,可以加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夜间温度低,农作物的吸收作用减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瓜果、蔬菜长得特别大也特别甜。</h3> 吐鲁番的夏天可是出了名的热,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br>但在葡萄沟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br>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br>一是葡萄沟接待站。这是为中外宾客开辟的游览场所,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长廊尽头碑石上葡萄沟三个鲜红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游人争先恐后在此照相留念。园内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卖工艺品的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是葡萄山庄。这是葡萄沟里设备齐全、级别较高的度假村。这里有高档次床位120个,有供120人就餐的饭厅,还有卡拉ok厅、游泳池等。三是吐鲁番葡萄展览馆。四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是葡萄乡的度假村。 <h3>小女孩跳起来采摘葡萄的精彩瞬间,很有美感,她也想尝尝这吐鲁番葡萄的美味。</h3> <h3>在维吾尔族村民家中,我们品尝他们家中的各种水果。</h3> <h3> 村民在给我们介绍他家里的葡萄干产品,看了眼花撩乱,大家纷纷购买这新疆纯天然的葡萄干,一致认为与内地市场上的葡萄干不一样。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 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干中的珍品。</h3> 每年八月,吐鲁番都会举办葡萄节。吐鲁番葡萄节最早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100年而举办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长达4000多公里,仅在新疆境内就有2000公里长,南、中、北三线横贯新疆全境。吐鲁番位于丝路中道要冲,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自西汉以来,长期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葡萄节期间还举办各种丰富多彩文化活动,诸如专题文艺晚会、民族歌舞、消夏晚会、名优葡萄酒品尝会、风味小吃一条街、科技、商业一条街,葡萄瓜果一条街,每年的葡萄节都吸引了大量中外宾客前来旅游观光和进行经贸洽谈。 <h3> 在吐鲁番葡萄沟建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它的四壁都是用土坯叠砌,但在墙上蜜蜜匝匝布满气孔。较大的房屋有两层楼高,远望像个古城堡惹人瞩目。置身跟前,又觉得它像养蝈蝈的方形巨笼,十分别致、奇特,这就是晾葡萄干的房子。这种房子,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作“群结”,汉语叫作“荫房”。荫房为葡萄沟诱人的风光增添了奇异的色彩。荫房里,屋顶上每隔半米左右架着一根碗口粗的圆木。每根圆木上,每隔半米吊着一个插许多有筷子来长、指头粗细的木叉,这就是挂葡萄用的木构。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把新鲜葡萄一筐筐运来,自上而下往木叉上挂上一串串葡萄,在整个荫房挂满后,将门关死,凭着从气孔吹进来的吐鲁番盆地特有的热山烘烤,40天左右、鲜葡萄就变成了葡萄干。这种天然晾制的葡萄干,颜色呈黄绿半透明状,干韧绵软,蜜甜鲜香。</h3> 绿洲葡萄庄园;沿着葡萄沟路段缓缓前行1公里,我们来到葡萄沟景区的第一个观赏区---果树植物观赏区(绿洲葡萄庄园)。观赏区占地255亩,是集餐饮、住宿、民族歌舞、果树植物观赏、采摘品尝为一体的大型旅游观光区。<br>来到观光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是一座高15米、宽18米的西域第一堡,构思精巧、造型独特,外观用维吾尔族花砖雕刻而成,顶端有清真寺和葡萄晾房标志的泥土色大门门楼。在本景点内可以参观的地方包括:杏园、阿凡提故居、巴依豪宅、葡萄晾房、千米葡萄长廊、斗鸡场、古县长办公点等等。杏园里除了杏子外还有一些桑葚树和核桃树,吐鲁番除了葡萄以外杏子和桑葚也比较多,杏子分毛杏和李光杏、白杏等等,里面最甜、最有名的还是库车的小白杏。杏子新鲜的时候果肉非常好吃,杏干、杏仁也是营养丰富,味道极美的干果。吐鲁番的桑葚属于果桑,叶子小,不宜养蚕,分粉、紫、黑色,5月份成熟,味道非常甜美,还有安神补脑,利于睡眠、美容养颜等功效。<br>观赏区内,有很多极具民族特色的参观项目,比如巴依豪宅:巴依指的就是地主,解放前,过着三房四妾,富足奢侈的生活,他们土地成片,牛羊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贫苦农民则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解放后这里发生了深刻变化,葡萄沟农民依靠勤劳种植葡萄率先脱贫致富过上了富裕生活。葡萄沟这个庄园原本就是本地大地主的私家园林,解放后收归集体,土地分给农民,豪宅留供参观。 <h3> 我们在吐鲁番葡萄庄园里看了高空走钢索表现。高空王子卡米力,现年45岁,是一位出生在吐鲁番亚尔多的达瓦孜传人,曾在英国、法国、韩国多次创造世界吉尼斯记录,在中央电视台及国内各大风景区挑战不可能、随国际马戏团全球巡回表现。他深爱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如今回到自己的家乡,在木卡姆葡萄庄园传承达瓦孜技术,为各位来自四面八方的贵宾一展吐鲁番最高空的风采。</h3> <h3>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br>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内城和宫城(可汗堡)3重城,城址内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遗址和宫殿遗址 。寺院建筑内有摩尼教壁画和佛教壁画、塑像等。城内遗物丰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书和经典。宫城在最北面,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2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1座不规则的方形宫城,俗称“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 。<br>1961年3月4日,高昌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高昌故城列入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br></h3> 高昌故城奠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br>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高昌故城“置高昌郡,立田地县”,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 。<br>南朝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在高昌故城建立了流亡政权 。<br>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高昌故城) 。<br>南朝宋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140余年 。<br>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高昌故城),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5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3.7万 。<br>唐朝(公元8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 。<br>唐末(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 。 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古城建筑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5子,并下嫁公主 。<br>南宋(公元13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属于元朝的回鹘高昌国 。<br>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一次出兵12万围攻火州(高昌故城)达半年之久,后来亦都护(高昌王号)火赤哈尔的斤终于战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这场战火延续40余年之久,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br>元延祐三年至五年(公元1316年—1318年),受元仁宗册封继承高王位的火赤哈尔的斤的儿子纽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领兵重新夺回城池。由于高昌城在战火中毁坏过甚,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旧址,而在原高昌城西(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统治瓦解后,火洲部割据处称“地面” 。<br>1955年春,考古工作者在高昌故城中发现10枚萨珊王朝银币 。<br>2005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护城河遗迹进行了局部考古勘探,发掘结果证实高昌故城外确实存在护城河、壕一类遗迹 。<br>200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进行了第1次考古发掘,发掘地点有外城西门和大佛寺等2处 。<br>2007年3月—6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进行了第2次考古发掘,发掘地点有大佛寺东北排房和外城西门南、北两侧各200米城墙等3处 。<div>2008年4月—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进行了第3次发掘,发掘地点有东南小佛寺、护城河和窑址等3处。<br>2008年11月—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进行了第4次发掘,发掘地点有大佛寺东南排房、大佛寺北佛塔、内城西墙等3处 。<br>2009年2月—4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昌故城进行了第5次发掘,发掘地点有内城南墙南门段、1、2、3号民居、外城西墙西门南2段、重要遗迹和可汗堡遗址200平方米试掘等7处 。<br></div> 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5.4千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布局分外城、内城、宫城3部份。外城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夯层厚8厘米—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的夹棍眼,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全城有9个城门,南面有3个城门,其余3面各有2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平面呈方形,城墙全为夯土城,西、南两面保存较好,其建筑年代较外城为早;宫城在最北面,城内有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建筑。外城的北墙就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南墙 [6] 。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高昌故城出土遗物主要有陶、铜、铁、木、石器等。陶器为大宗,多为陶器残片,根据口部特征可分为瓮、缸、罐、盆、钵、碗和盏等,以盆、罐和瓮所占比例较大。1号民居F1室内出土的壁画残片内容为千佛,佛陀圆脸胖身,发髻高耸,身着通肩衣,身下有覆莲座。身躯挺直、少曲线,形象丰满,与唐代佛像特征比较接近,符合唐朝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念。绘画笔触轻盈圆润,显然是唐代艺术风格。1号民居南侧地层中出土“开元通宝”1枚。3号民居西半部分建筑叠压在东半部分建筑之上,二者之间存在早晚关系。在东半部分建筑之一佛寺附近出土唐代“建中通宝”钱币,在上部坍塌土中出土宋代“皇宋通宝”钱币 。 <h3>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玄奘为提高佛学水平,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由于取经之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他只能混在商人中出行,因为没有政府发的公文,路上还曾受到缉拿。途经伊吾(今属哈密)时,他的“待遇”骤然发生了变化,高昌王麴文泰得知东土大唐不远万里来了一位求法的高僧,便派人把玄奘请来,安排在王宫内居住,并与玄奘结为兄弟。<br></h3><div>据史书记载,高昌王对玄奘赞赏有加,苦口婆心地劝说玄奘留在高昌当“国师”,被玄奘婉言拒绝后,无奈的他提出请玄奘讲经一月后再走。玄奘离开高昌的时候,高昌王为他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玄奘大师失声痛哭,并亲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br></div><div>也许,正是有了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之间的这段佳话,后世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才以火焰山等为场景衍化出一个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br></div> 高昌故城,在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也是古代西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中心,为研究古代西域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资料。 <h3>高昌故城保存完好的部分是外城墙,结构完整,宏伟壮观。</h3> <h3>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纪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h3> <h3> 外墙西南的一所寺院,占地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金堂、大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其建筑年代约在公元六世纪。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一13世纪)的建筑。</h3> <h3> 这就是高昌故城讲经堂遗址,也是当年玄奘讲经的地方。</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5;">1961年3月4日,高昌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1999年8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高昌故城四至边界:北至外城北墙基线外扩150米;东至二堡乡公路西缘;南至南门800米;西至外城西门外100米与现有道路的平行线。总面积459.97平方米;缓冲区四至边界:北至火焰山北侧山脚线;东至吐峪沟东侧2000米;南至吐峪沟乡北侧;西至穿越库鲁克艾格孜沟谷的汗迪克里克路。面积:51203.28平方米 。</span> </h3> <h3>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3–4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四层的宫殿遗址。</h3> <h3>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出入口,规模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年菹渠安周造寺功德碑。菹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h3> <h3> 登高望远,故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墙、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约200公倾。外城墙1.2米,高大约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0.8–1.2米,间杂少量土胚,有清楚的夹棍眼,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南面有三个城门,其余三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面的城门保存完好,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城墙全为夯土城,西、南两面保存较好,其建筑年代较外城为早。宫城在最北面,外城的北墙就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南墙。</h3> <h3>新疆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h3>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9℃,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br> 高温纪录;2015年6月14日下午,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录得2015年6月最高气温41℃,距离吐鲁番市区40多公里的火焰山风景区,当天高温时段的地表温度高达68℃,但仍有众多游客不惧热浪到景区游览,大家争相在火焰山下巨大的“金箍棒”温度计前拍照纪念。据了解,当天景区的游客达到3000余人次。<br>2015年7月15日,新疆吐鲁番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6日至17日,吐鲁番市高昌区、托克逊县将45℃以上高温天气。7月15日,巨型金箍棒造型温度计显示的地表温度为72℃。<br>2017年7月11日,火焰山景区巨型金箍棒温度计测得地表温度为89℃。 <h3> 我们在火焰山游览时的最高温度达到59度。</h3> 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19年)已经有11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br>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br>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h3> 火焰山 山长为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不见。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的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炙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h3> <p>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p><p>话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路阻火焰山,遇一长者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不敢再问……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初到火焰山时便遭遇这一段对话,从此引出了铁扇公主、牛魔王以及三借芭蕉扇的故事。</p> <p>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2008年的煤田灭火工作者显然没有找到芭蕉扇,不过他们却有着另一套更为实际的办法。首先用推土机把火区作业面推平,然后用水管往火区注水。待温度降到70摄氏度左右之后,开始用钻机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往钻孔里灌黄土泥浆,用泥浆把地下裂缝堵住,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以彻底使煤层脱离氧气。“现代铁扇公主”——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日前已经表示,最迟到2015年,新疆境内的全部煤田火灾将被扑灭。到那个时候,新疆境内将不会再有燃烧着的“火焰山”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游上篇的总结;</p><p class="ql-block">行程路线;(甘肃嘉峪关景区,鸣沙山景区,阳关景区,敦煌莫高窟,新疆坎儿井,吐鲁番葡萄沟,高昌古城,火焰山)。</p><p class="ql-block">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称雄,闻名天下。 嘉峪关是钢铁之城。镜铁山孵化亿万斯年的矿石,成就了一座工业新城的卓越。 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的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长城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代以后长城沿线的...。</p><p class="ql-block">来到嘉峪关,才真正体会到"雄浑"、"壮阔"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这里是真正的大漠戈壁,如果是下雪天,就可以亲身领略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就会明白什么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万里长城由此向东向南蜿蜒而去,背负着历史的沧桑,肩负起未来的希望。在天地交接的尽头,祁连山终年积雪,绵亘千里,恰如银龙飞舞,牵引着人们的目光。戈壁大漠,除了生命力极强的红柳之外,就是一些耐旱耐寒的骆驼草,一蓬一蓬的妆点着苍茫大地。这才叫天宽地阔,这才叫西北的大气。这种品味,在我们的细雨江南是无法真正体味的。</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地孕育着这样的天,这样的天覆盖着这样的地,在天地之间活动的嘉峪关人更是雄壮豪迈。如今的嘉峪关,虽不说四季常青,但也鸟语花香。漫步在宽广整洁的街市,耳边是路人的欢声笑语,眼前是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到处是荫荫如盖的绿树,风中不时飘来淡淡的花香,怎不让人感觉恍若进入了世外桃源?清朝的一位诗人写道:"种得杨柳千万条,引得春风度玉关。"如今的嘉峪关,早已是春风骀荡,春色满园。</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雄居祁连山与黑山之间,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正是因为它浑厚的历史气息,造就了它悲壮,苍凉,神秘而又宏伟的美。而这种美,它有着一种强烈的感召,每走近一次,都会让在历史与今朝之间,穿越厚重。</p><p class="ql-block">触摸关城。城门上斑驳的锈迹、门洞中低凹的石条,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当时明王朝割舍西域的无奈。每踏过一块青砖、每走过一个幽深的门洞,怀古的感觉就会愈发强烈,因为这里的每一方瓦、每一块砖、每一个门洞、每一座楼阁,甚至包括流动的空气,都仿佛有光阴的痕迹和味道,都有故事蕴含其中,好似我们轻轻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湿漉漉的历史一样。那些古香古色的楼阁上的红漆木柱、雕花木窗、彩绘屋顶、那些环绕的回廊、飞耸的檐翼……无不透着幽幽的古意。</p><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那望不到边的大漠,苍茫的在祁连山的延绵不断中,伸展远去……在那些朔风裹着尘沙的咽呜声中,甚至能听到曾经寒夜刁斗、霜落铁衣、马鸣风萧萧的铿锵岁月,正穿越这厚重的城墙,从历史的扉页中走来。矗立在落日,余晖,白雪,尘烟中,嘉峪关就像一条腾飞的玉龙,傲啸着祁连山颠的云起月落、回眸着大明皇朝的兴起,追忆着康乾盛世浮华背后的不堪岁月。浮云怀山,百峰披银,皑皑的白雪照着的似乎就是征人寂寞而疲惫的身影。苍茫的大地再充斥着战争的苍夷和民生的凋敝。嘉峪关,这个被大刀操练过的历史,有多少个民族在这里站立成峰峦,又有多少个民族在这里溃倒成了江河。那些在残阳里饮过血的沙石,见证了一个征伐的开始,也见证了一个盛世的开循。</p><p class="ql-block">斗落星移,当年的雄关古道,漫漫黄沙,斑斑血泪,多少忠魂铮骨、多少烽烟狼藉,已在岁月的磨蚀中不留痕迹。铅华洗尽,当今天这座严关高楼,矗立在丝绸古道边上,用文明,用现代,用发展,用和谐给长城这个举世瞩目的奇观续写新的篇章的时候,"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碛皆白草"的苍凉已经不复存在。绵延的公路、铁路犹如缎带起舞在莽原,洒向沙漠瀚海,洒向帕米尔高原。</p><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当我再一次眺望祁连雪山的时候,我知道,它的沧桑,它的宏伟,它的壮观,它的神秘,会一如既往的守望着这座古老的城楼。把它的历史凝成泪,把它的今朝写成诗,把它的明朝绘成画……</p><p class="ql-block">走进雄峻的铁制闸门,迎面就是一个长长的坡道,不禁想起演义小说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描写,"一声炮响,城门大开,杀出一彪人马",想来这个坡道就是为了增加兵马从城内冲杀出时的气势吧。走完坡道,我们就踏进了嘉峪关的关城。关城呈不规则四边形,除城门、城台、敌台、垛口等部位用青砖包砌外,其余部分皆由黄土层层夯筑而成,约有两丈多高。几百年风霜雨雪的侵蚀下,城墙早已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面上满布着深刻的皱纹,躯体上的创伤更是纵横斑驳,让人沉思。</p><p class="ql-block">坡道尽头处,右首就是长长的碑廊。从这些表面斑驳脱落,字迹模糊不清的古碑中,我们知道了嘉峪关初修、重修的经过,我们也知道了戍边将士们的功过赏罚,我们还知道了曾有无数的先人也曾和我们一样在此凭古吊今,直舒胸臆。"建筑是历史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只要嘉峪关还屹立在这里,它就不会缺少它应得的朝拜者!</p><p class="ql-block">我站在楼头,极目远瞩。顿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守城的士兵,身负保卫国家重任。其实,当年的敌人如今已是我们的民族兄弟了!南北城墙上中间建有敌楼,两敌楼的屋顶形式并不同。敌楼不是关押战俘的地方,而是暸望或休息之处。在敌楼上观望长城,若隐若现,有如游龙。南边长城好像要延伸到远方的祁连山。祁连山雪峰起伏,如一群奔驰的白马;而城下的一片戈壁纹丝不动,似乎大敌当前,静观其变。横穿戈壁的长城实际上是一片土墙——我们都疑惑,关城虽然坚不可摧,但跨过这片"土墙"何其容易!——不过据说嘉峪关段长城建好后,此处再无战事。足见长城的威力!阳光下,六合茫茫,天地苍苍,巍巍耸立着这一庞大的关城,本身就是一尊历史的风景。只觉得时光、岁月、历史,从那厚重古拙的城砖缝隙里丝丝地流淌,浸满我的全身,使我感到一阵阵惊悸。月光下,那蜿蟠绵延的长城,起伏跌宕,隐隐远去。那是龙的狂舞,还是电的长鞭?鞭打历史,横扫尘埃,激荡时空。文明化为碎片,岁月铸成悲伤。在狂舞中,掀天揭地之文,震星惊月之字,暴风雨般地倾注在荒原阔野。顽石凝铸痛苦,飞沙激扬愤怒,边草的枯荣化为历史的沧桑。在荒原上,在群山间,在无边无际的砂碛里,生与死都是一行悲怆的史诗……真是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敦煌文化: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天下奇观,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探险家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p><p class="ql-block">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p><p class="ql-block">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我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栗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敦煌壁画、敦煌剪纸、敦煌飞天图、敦煌反弹琵琶、那些古代文献堆满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那就是“敦煌学”。</p><p class="ql-block">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p><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各式各样:有的伸开双臂,迎接客人;有的应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有的手提果篮,采摘仙桃。,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那时候条件艰苦,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把这些宏伟壮丽的彩塑和壁画修建起来的?如何使它经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不退色,依然色彩丰富?望着精美的彩塑和壁画,我深深思考着,那里的每一件艺术品的制造,都要花去七八个月甚至一年的时刻,能够想象,如此巨大规模的佛教艺术地,要花去他们多少心血啊!</p><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持,故名。又因为在甘肃省境内,也称甘肃走廊。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陆盆地:玉门、瓜洲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p><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兰新铁路、兰西客运专线也有此通过。</p><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p><p class="ql-block">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可达2500-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农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特别是瓜果糖分的积累。</p><p class="ql-block">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州主要的分布地区。</p><p class="ql-block">对戈壁滩的认识:</p><p class="ql-block">戈壁在蒙古语的意思是指“土地干燥和沙砾的广阔沙漠”。戈壁滩东西约1600公里、南北约970公里、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沙漠。戈壁也是蒙古帝国的老家,也是匈奴和突厥的活跃地点。古代自秦朝以来,汉字史书里以“大漠”之称。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p><p class="ql-block">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按成因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风成的三种。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风起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戈壁是沙漠的前身,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就会演变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即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戈壁一词源于蒙古语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戈壁沙漠地区气候环境恶劣,降雨量少,昼夜温差悬殊,风沙大,风速快,持续时间长。</p><p class="ql-block">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戈壁就不会那样的,因为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山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出来的动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的葡萄驰名中外,我们抵达时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途径之处,藤架遮天蔽日,硕果坠满枝头,路旁叫卖葡萄的摊贩鳞次栉比,品种琳琅满目,令人馋涎欲滴。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一户果农院中。这个院落很大,上面是一层把院落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葡萄藤架,下面正中间放着一张能睡下二十多个人的大床。我们坐在床上边品尝美味的葡萄边欣赏优美的歌舞,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神话世界。</p><p class="ql-block">火焰山自东面西横亘在吐鲁番盆地中部,为天山支脉之一。亿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的的闪光,炽热气流滚滚上升,云烟缭绕,犹如大火烈焰腾腾燃烧,“火焰山”之名由此而来。山体长约98公里,宽约9公里,海拔高度为831.7米,火焰山上高温干旱,但其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大坝。 </p><p class="ql-block">火焰山的景点主要集中在一座叫做“馍馍山”的主峰下,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新建雕塑,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优美传说中。山脚中央矗立着一块巨大的中国地图牌,正中间镶嵌着巨型温度计,我们到达时上面所显示的温度为摄氏五十九度。 </p><p class="ql-block">高昌故城坐落在火焰山脚下,木头沟畔的哈拉和卓乡。下了区间车,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换乘观光车进古城游览,但见城墙高耸,昔日雄风犹存,城垣保存较好,有极清晰的夹棍眼。下车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行走游览间,导游告诉我们,全城总面积二百二十万平方米。外城墙基厚十二米,高十一点五米,周长约五千四百米。城墙都由夯土筑成,夯层厚八至十二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据史书记载,高昌城当年城墙上共有十二重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城市中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购物区。城内的建筑布局与当时长安城相仿。全城人口达三万,僧侣三千。现在,城内建筑遗址遍布,尤以西南最为密集,当年的庙宇、佛堂、街道都历历在目。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盘桓过一段时间,还为高昌王讲过经。</p><p class="ql-block">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三百二十七年设高昌郡。公元四百五十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百六十年成为高昌国都城。六百四十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九世纪后成为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公元一千二百七十五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叛乱时率领十二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长达半年,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英勇战死,高昌城就此毁于一旦。曾经如此辉煌繁荣的一座城市,现在却满目断壁残垣,寸草不生,沙尘飞扬,我们不禁为历史的沧桑感到一阵凄凉。</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西域之行,看到了许多美景,知道的故事也很多,收获不小。旅游,是我喜欢的字眼,它可以使你中断每天周而复始的凡人琐事,对平凡俗气的生活,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旅游观光,领略山山水水,感受每一处的风土人情,不仅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使自己的胸怀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净化!</p><p class="ql-block">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跋山涉水,才能体会到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迈,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一旦大自然别样的风景去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处处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游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绮丽,塞北的广漠,能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如果你能和此地人沟通结识,赋美景以人文,还自然以生命,你会觉得,还有比自然景观更深刻的领悟――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真是一花一世界,万花装扮春。</p><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旅游是锻炼身体、开阔眼界、游览风光、广交朋友、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最好时机,也是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一种需要。但不管旅行多么美好,生活是常态。旅游的时间毕竟是暂短、有限的,它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途中的美景,可以欣赏,不必流连。我们必须记住,旅行不是探险,代价不宜太大。这么多年,真正把旅行当一生追求的,中国好像只有一个徐霞客。每当完成一次旅行,应该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加了油就该继续努力,继续打拼,毕竟这人生,还有更好更多的风景等着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