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西亚八国游记30亚美尼亚埃里温歌剧院专辑

SUV1维

<h3>2018年6月15日 D17 亚美尼亚 埃里温</h3><h3>埃里温(Yerevan),位于拉兹丹河畔,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外高加索古城之一,是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h3><h3>国家歌剧院采用木质建材,所以当歌唱家歌唱时无需扩音设备也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佩服设计师Tamanian精妙的设计。<br></h3><h3>歌剧院舞台前方是乐队坐席,所有的表演都是现场的,所以整体的视听体验非常棒。<br></h3><h3>能在国家歌剧院演出的剧目无论在艺术性还是观赏性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因此来此欣赏一场演出能为亚美尼亚的旅行增添很多艺术色彩。<br></h3><h3> 编辑摄影 维SUV1 网络 百度百科 百度地图 新浪博客 - 知乎 蚂蜂窝 优酷 乐秀视频编辑 等 音乐 优美的小调 放广告启动时先看下列画面,稍后再看视频。<br></h3> <h3>亚美尼亚国家歌剧院 位于埃里温市中心的自由广场,离共和广场1公里的距离,建于1933年,该剧院由亚美尼亚建筑师亚历山大·塔马尼扬设计。它包括两个大厅:拥有1400座位的阿拉姆·哈恰图良音乐厅和拥有1200座位的亚历山大·斯潘迪亚里扬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br></h3> <h3>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苏联作曲家,指挥家。亚美尼亚族人,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以《钢琴协助曲》和芭蕾舞曲《加雅涅》(1942)而知名,流行的节奏活泼的《马刀舞曲》即出自该剧。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国籍/苏联/出生日期 1903年6月6日 逝世日期 1978年5月1日 个人经历 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先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37年作为研究生毕业。1951年成为该两院的教授。<br></h3> <h3>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青年时期,受西方现代音乐,特别是莫里斯·拉威尔的影响,他的作品还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后来对亚美尼亚民族音乐、以及格鲁吉亚、俄罗斯、阿塞拜疆、土耳其的民间传统发生兴趣,1935年的《第一交响曲》和其后的作品即体现这一兴趣所在,其独特的旋律音调,强烈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型态等,都与亚美尼亚的民间音乐有着血肉联系。1943年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同时也是纪念十月革命25周年。 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幸福》(1939年)、舞剧《加雅涅》---代表作有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即出自其中,《假面舞会》(1944年)《斯巴达克斯》(1953年)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还有《第三交响曲》,一首大提琴交响曲、一首小提琴交响曲和无数短小作品。曾两次获得斯大林奖金。1948年和肖斯塔科维奇和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一起受到批评,罪名是音乐中的资产阶级倾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显赫的地位得以恢复,但1956年斯大林死后他否认了对自己的一切指控。 除从事音乐创作外,他还从事指挥和教学活动。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和格涅辛音乐师范学院教授。1954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59年获得列宁勋章。 主要作品 《幸福》(1939年)、舞剧《加雅涅》---代表作有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即出自其中,《假面舞会》(1944年)《斯巴达克斯》(1953年)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br></h3> <h3>名曲,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 哈恰图良是亚美尼亚人的骄傲,首都埃里温的亚美尼亚国家歌剧院里,经常上演哈恰图良的音乐会,歌剧院前的塑像就是哈恰图良。<br></h3> <h3>一曲指的是 亚美尼亚 的作曲家哈恰图良于创作的【马刀舞曲】,就是大家现在听到的我配置的背景音乐。这是哈恰图良1942年是为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是一首战斗曲风的舞曲,乐曲描述了 高加索 地区 库尔 特族出征的场面,明快的节奏和即兴多变的演奏风格是次乐曲的特点,把 库尔 特族人剽悍粗犷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哈恰图良(1903~1978)其代表作有【加雅涅】和【第二交响曲】等。哈恰图良是 亚美尼亚 人的骄傲,首都 埃里温 的 亚美尼亚 国家歌剧院里,经常上演哈恰图良的音乐会,歌剧院前有一尊哈恰图良的塑像,经常有人在塑像前摆放鲜花。 马刀舞曲受到音乐爱好者的广泛喜爱、在世界个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世界名曲之一,特别是手风琴和小号爱好者的最爱,也是管弦乐队经常演奏的曲目。<br></h3> <h3>亚美尼亚作曲家阿鲁秋年的《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 新浪博客 这是一部为所有小号演奏者所熟悉和热爱的作品,它非常浪漫、华丽、充满激情,以及具有大量优美的律! ——艾丽森·巴尔松(Alison Balsom) 阿鲁秋年《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 独奏:肖凯文 指挥:杨力 协奏:EOS 交响乐团 北京音乐厅现场录音 如果突然被问起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四首,估计不少乐迷或者发烧友能逐个数出: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但如果被问到三大小号协奏曲是哪三首?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回答出来,也包括在下。当初有朋友向笔者推荐阿鲁秋年(Alexander Arutiunian, 1920-2012)《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时候,笔者对此曲以及其作者尚一无所知。但搜索资料后,让笔者大吃一惊,此曲竟然名列世界三大小号协奏曲!另外两首是:海顿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和胡默尔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海顿和胡默尔的这两首小号协奏曲早就驰名世界,是何等优秀的作品!而阿鲁秋年创作于1950年的作品为何能跟海顿和胡默尔的作品相提并论?它凭什么能名列三甲?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创作此等作品的作曲家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艾丽森·巴尔松最近出版的唱片中,就收录了这首曲子,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一下这部作品,以及与这部作品相关的故事。<br></h3> <h3>在南高加索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高山小国——亚美尼亚。那里有着异常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因其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于公元301年),其音乐文化中的圣咏传统与欧洲是一致的。而其又处于丝绸之路边上,则其民俗音乐中又带有浓烈东方的色彩。到了近代,在亚美尼亚近代音乐之父——柯米塔斯神父(Komitas ,1869–1935)努力下,亚美尼亚音乐逐渐为世人所了解。而哈恰图良(Khachaturian, 1903-1978)的成功,使得高加索地区的音乐受到强烈的关注 。在哈恰图良的光环下又诞生了“黄金一代”的亚美尼亚作曲家,其中就包括了“黄金三杰”——阿鲁秋年、巴巴扎年(Babadjanian, 1921-1983)和米尔佐扬(Mirzoyan, 1921-)。 阿鲁秋年(Alexander Arutiunian, 1920-2012) 去年刚刚逝世不久的当代著名作曲家阿鲁秋年在1920年出生于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他于1927开始就读于埃里温国立音乐学院的少年班,在14岁就师从巴尔胡达(Barkhudaryan)学习钢琴,并师从塔里扬(Talyan)学习作曲。在1941年前苏联卫国战争前夕,阿鲁秋年毕业了。阿鲁秋年的同辈(甚至包括姑娘们)几乎人人上了战场,而年仅21岁的阿鲁秋年却被列在政府天才音乐家名单之上,被免除兵役留在当地的一个歌舞团担任音乐指导。此时,正被转移前往乌兹别克的钢琴大师伊古姆诺夫(Igumnov, 1873-1948),中途决定留在埃里温。阿鲁秋年成为了伊古姆诺夫的学生,从此技艺大增。在1942年,阿鲁秋年在埃里温演出了自己创作的钢琴协奏曲。而在1944年,此曲又在莫斯科上演。演出后,阿鲁秋年留在了莫斯科深造,并于1948年创作了《祖国大合唱》,此曲于次年获得斯大林奖金,成为自哈恰图良之后第二位问鼎前苏联最高音乐奖的亚美尼亚作曲家。阿鲁秋年在1954年回到埃里温任亚美尼亚爱乐协会艺术指导,并在1965年成为其母校埃里温国立音乐学院的教授。<br></h3> <h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来讲一下小号的故事。小号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乐器,在古埃及的法老墓里就出土过小号。到了巴洛克时期,小号作为独奏乐器由于其辉煌璀璨、典雅飘逸的音响,曾被众多作曲家所喜爱,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号协奏曲和奏鸣曲。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由于怀定格(Anton Weidinger,1766-1852)的乐器改良,加上了阀键的小号能演奏半音音阶,极大地提升了该乐器的灵活性和表现力。海顿和胡默尔创作的小号协奏曲使小号音乐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黄金时代。这两部作品,旋律典雅,节奏欢快,非常有活力。然而,好景不长,小号的协奏曲,在胡默尔之后就几乎没人写了,辉煌而典雅的音色似乎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的步伐是越来约沉重,作曲家的手法是越来越内敛,音乐是越来越趋于浪漫主义,越来越容不下个性张扬、霸气外露的小号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小号手们只能作为配角,等待着交响曲的高潮,以此“大出一口气”。 小号的复活或许应功于爵士乐。又或许归功于,20世纪初,故纸堆里大量乐谱的重见天日。当时另大家惊讶的是,面对着巴赫的《第二号勃兰登堡协奏曲》时,却发现如此高专业技术的小号演奏家已经难以寻觅!而笔者认为真正把小号复活的人,应该是阿鲁秋年,他在1950年创作的《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使得这种被废弃多时的音乐体裁得以恢复其活力,并加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阿鲁秋年的《降A大调小号协奏曲》的之于小号协奏曲贡献,就类似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之于吉他协奏曲贡献。<br></h3> <h3>阿鲁秋年的这首小号协奏曲篇幅不大(总长为17分钟),为连续的三段。第一段为“行板-有活力的快板(Andante - Allegro energetico)”,乐曲的开始,在略带紧张的弦乐的烘托下,小号彪悍地冲了出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具有异国风情的引子。这个略带即兴感觉的前奏,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非凡的气质,并需要独奏家具备高超的技术去展现和把控。在此,乐手精湛的技术和独到的魅力早已展露无遗。随后,活力四射的快板旋律就像中亚荒野中的骏马奔腾而出。独奏小号嘹亮的主旋律,仿如一道道银光,从色彩斑斓的管弦乐队中射出,熠熠生辉,耀眼夺目!这段旋律无疑是让人振奋并刻骨铭心的,阿鲁秋年自己评论道:“这风格可以说是我的一般作品中所特有的,这里没有使用任何民间旋律。所有音调和主旋律特性都力求使这部作品具有普遍的人类价值,能被全世界的人所理解。”但在那活跃音乐的里还是充满了亚美尼亚的血液,让笔者不禁联想起自己所喜爱的哈恰图良作品芭蕾舞剧音乐《加雅涅》。 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远处为阿勒山(据《圣经》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停于此) 接下来是速度转慢的第二段“稍慢(Meno mosso)”,这是精华中的精华,在此更是充分地表现出小号少见的另一面——柔美细腻。加上了弱音器的小号在秋蝉般丝鸣的弦乐伴奏下,低吟浅唱着一段感人的旋律,不禁让人如痴如醉,浮想联翩。阿鲁秋年的故乡埃里温就在终年覆雪的阿勒山脚下,许多神话、传说中都提到阿勒山,圣经就记载,著名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后,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阿勒山上。而在1950年,身处莫斯科的作曲家,是否在寒冷冬夜的明月下,也想念着故乡那高耸的雪山和那一弯同样的明月?而此时,笔者又想起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这曾是马勒《大地之歌》最后乐章的歌词的原出处之一。但马勒的作品却无法让人体会到原诗淡然的意境。而此时,笔者在阿鲁秋年的作品中得到了相通的感觉,或许阿鲁秋年所谓“普遍的人类价值”就在于此,这毫无疑问是全世界的人都能理解的。 最后是热烈奔放的第三段,第一段的那个主题旋律又在此重复,而此时则更加热烈,在不断地推高之后,迎来了结尾那段辉煌的大华彩乐段。阿鲁秋年其实很早就酝酿此曲,本想写给亚美尼亚爱乐乐团的小号首席瓦塔萨里扬,但不料此人死于战争。在1950年写成此曲时,阿鲁秋年并没有把此曲题献给任何人。直到1977年前苏联小号演奏大师多克希泽(Dokschitzer, 1921-2005)谱写了一段优秀的华彩后,阿鲁秋年才决定把这部作品题献给多克希泽。正是由于多克希泽的大力推广,使得阿鲁秋年这部作品享誉世界。成为公认的三大小号协奏曲之一,也是跻身经典行列的极少数20世纪作品之一! 为什么这首曲子能得到如此的评价呢?纽约爱乐乐团小号首席史密斯曾这样描述这部协奏曲的魅力:“这部作品在小号手中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是一首华丽的曲子。它非常具有吉普赛、俄罗斯、亚美尼亚的风格特征,配有感情充沛的美妙旋律,并且充满激动人心的诸如快舌音那类的技巧。”无论是作曲家本人的高度忽悠、还是艾丽森·巴尔松和史密斯的热情评价,都只能作为参考,而想真正领略此曲的个中魅力,则一定要去听一下,而艾丽森·巴尔松的版本无疑是一个演录俱佳的好选择,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亚美尼亚作曲大师亚历山大.阿鲁秋年于2012年3月28日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去世享年91岁。 ——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