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漫记之五:遥想京都

谷雨溪

<h3>七月流火,暑气蒸腾,火炉武汉,热浪滚滚,这样的天气,恐怕只适宜神游了。于是常常忆起春季去日本的情景,脑海中浮现最多的,便是京都的画面了。</h3><h3>京都,是我们日本自由行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行走东瀛十天,在京都就盘桓了五天。对京都的念想,其实从启程时就有了铺垫。那是4月4日中午在河口湖候车时,我们已经退房的旅店老板的儿子匆匆赶到车站找到我们,将两件小物品交到我手上。原来离开旅店时疏忽,我把相机的电池和充电器遗忘在房间了。感谢这位日本年轻人,他的举动让我们的京都之行有了一个愉快的开始。</h3><h3> <br /></h3> <h3>从河口湖乘坐巴士到三岛,在那里转乘东海道新干线去京都。</h3> <h3>我们在三岛火车站购的是非指定座席票,上车后随意拣空位坐下。坐定后打量车内,粗略看与中国高铁并无二致,不同之处在细节上,如车箱内设有吸烟处,还设有"多功能室",为有哺乳、换衣需求的旅客提供私密空间。日本新干线是世界高铁的先驱。曾看过一份资料:当年邓小平访日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京都,陪同的日方人员问邓感觉如何,邓缓缓吐出两句话:"快,就是快。就像有人推着跑一样。"回国后不久,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高铁成为国家名片。</h3> <h3>今天,高铁已成为中国大众交通运输工具,乘坐日本新干线已经没有新奇感,虽然如此,作为一名退休的中国铁路人,心中仍然存有几分对先行者的敬重。</h3><h3>沿途驶过名古屋市。</h3> <h3>名古屋站台上候车的旅客。</h3> <h3>大约两个半小时后,我们抵达京都。一下车便感受到浓郁的充满日本民族风情的画风,以及氤氲于城市空间的传统和古典气息。</h3> <h3>京都市坐落于日本关西的盆地中,三面环山,一面与大阪府相接;在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被称为所有日本人的故乡。其中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也超过了千年(794—1868),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都。</h3> <h3>京都在古代称为平安京,历史上,京都作为日本首都的历史,称为日本的平安时代。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和洛阳,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h3> <h3>作为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这里人虽很多,但却感觉不到其它现代化大都市常见的拥挤、躁动与浮华。老式的公车穿梭在景点之间,高架的电线切割了城市的天际线,街上,穿和服的女子优雅走过,路边书店里陈列着线装的古本。</h3> <h3>浓郁古朴的风情和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一直是京都人的骄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京都是日本城市中较少遭到美军空袭轰炸的都市,因而大批古建筑和老房子得以保存。与许多现代化大都市不同,京都基本没有超高层大厦和巨兽般的建筑体。在传统的棋盘式城市布局中,除著名的古代寺庙和神社以外,随处可见传统的江户时代建筑,给人以和风微熏的感觉。</h3> <h3>为保存古都风貌,京都是日本国内对大型商业设施管制最为严格的城市,同时也是日本便利店、商店街数量较多的大都市,四条河原町和京都站地区都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抵达京都的第一天晚上,我们专门去四条河原町一蘭拉面馆,排队等候一个多小时品尝美食。因为有这样一种说法:"虽然在全球很多城市都已经可以吃到一蘭拉面了,但不在日本吃还是会感觉有点怪怪的。"</h3> <h3>京都的一些景区内,同样有摊贩。但全都干净卫生,而且十分安静,别说国内常见的高分贝音响了,连摊主说话都是轻言细语,做生意微笑鞠躬,彬彬有礼,买与不买都让人心情愉悦。</h3> <h3>与东京俨然一副大都市的模样相比,京都更像一座平民化的城市。街上的行人不像东京黑衣族那样正装严谨,而是多了几分随意从容,连公交车都很少有满座的现象。以前听在东京生活的人说,感觉日本就像一部大机器,所有人都迅速地按部就班运转,挺可怕。在京都却没有这样的感觉。盘桓古都的日子,我见到清晨的街巷中打扫卫生的坊间老人,从老宅门里走出来的背包提壶的能干小女孩,清幽小路上边走边聊的母与子,到神社祭拜的新婚夫妇,还有宅院门前与女童嬉戏的年轻妈妈。这些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画面,与古都的风景名胜一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的回忆。</h3> <h3>鸭川是代表京都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流过城市的中央,从古时候起就有居民生活在河流的两旁。鸭川河的左岸有许多特色餐馆,人们可以在享受日本料理的同时,体验鸭川的静谧。</h3> <h3>鸭川还是京都最受欢迎的慢跑胜地,每天都有人在河边的步道上慢跑;最喜爱这条跑步路线的名人是出生于京都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他以京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曾获日本销售总量冠军。</h3> <h3>京都是座朴素的市民城市,同时它又与巴黎、伦敦和罗马齐名,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古城之一。全城拥有17处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600多座佛教寺庙和400多座神社。始建于778年的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h3> <h3>清水寺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它是一座用139根高度约13米的巨型榉木柱并排支撑的"悬造式"建筑,没有使用一枚钉子。从舞台上可俯瞰京都全貌,十分宏伟壮观。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清水舞台"整体维修,被脚手架和网纱围起,暂停开放。</h3><h3>维修前的"清水舞台"照片(网络下载)。</h3> <h3>"清水舞台"下方就是日本著名的音羽瀑布。瀑布有三道源流,分别代表长寿、事业有成和爱情顺利。祈愿时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并且只能饮一口,否则愿望不会实现。</h3> <h3>清水寺中有一座祈求姻缘的地主神社,香火十分旺盛,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睐。地主神社中有两块大石,如果可以闭上眼睛从一块走到另一块的话,就寓意可以和意中人缔结良缘。</h3> <h3>清水寺内的"西门"处是京都有名的观赏夕阳地点,每到日落时分,许多人在此伫立,眺望西边被夕阳染红的天空。</h3> <h3>日本的寺院建筑吸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思想,十分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同时在一些细节上又展现出日本的特色,如宽大的飞檐,靓丽的红色等。倚山而建,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的清水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h3> <h3>时值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间商铺悬挂的灯笼告知游人,清水寺夜间开放特别参拜。想来以夜幕为背景,在灯火阑珊的清水寺观赏缤纷的夜樱,又是一种别样的风情。</h3> <h3>去清水寺时听从了大妹的安排,起了个大早;待大批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时,我们已结束了寺内的游览。出得寺门,沿台阶下来便是二年坂和三年坂。走在年代久远的石板坡道上,眼前连绵着红壳格子和虫笼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筑,极具韵味。</h3> <h3>二年坂和三年坂被誉为"最京都的街道",街道两侧都建有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开设着许多个性商铺和饼店茶屋。商铺出售的西阵织、人型烧、清水瓷、艺伎人偶、京扇子、纸油伞等,都保留了日本传统工艺。如纸油伞在日本称"和伞",是平安时代同佛教、茶与汉字一起由中国传入的。京都的和伞完全由手工制作,色彩、图案都极具日本特色,用料、工艺也十分考究,一个制伞师傅两个月才能制作十到二十把,所以价格昂贵。</h3> <h3>在京都,身着一袭精美的和服,漫步在老街小巷,感受古都别样的风情,已成为游人喜爱的一种观光方式。</h3> <h3>被列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服可以称得上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匠心的织染工艺和刺绣图案,还有穿戴时的规矩讲究,处处彰显着日式美学。</h3> <h3>如果说,穿着租赁和服散步的游人为景区增添靓色,那么,民居深巷中和服女人的身影才是京都古韵的生动体现。</h3> <h3>前往八坂神社的路上,迎面走来两名身穿华丽和服盛装打扮的日本女子,来不及细看样貌,细碎的脚步便擦身而过。这便是日本有名的一种古老行业的从业者—艺伎。人们对日本艺伎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她们的脸涂得格外白,其实这是因为过去没有电,只能靠蜡烛照明,只有涂成那样才显得漂亮。这两位艺伎大概是去附近的衹园上班的。</h3> <h3>日本艺伎是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职业,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大坂。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性,18世纪中叶,艺伎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一直延续至今。京都是日本艺伎最集中的地方,衹园花街一带,曾汇集了三千多名艺伎。今天,和许多传统艺术一样,艺伎文化也在走向衰落;如今在京都,艺伎已不足200人,她们工作和生活都集中在衹园一带的街区。</h3> <h3>艺伎虽已成为夕阳产业,但衹园仍风情依旧,特别是樱花烂漫的季节,这里的艺馆、花店、茶楼、酒肆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样的季节里,街,成了风情街;花,成了解语花;人,也成了画中人。</h3> <h3>我们在京都住宿的地方离衹园不远,夜晚也曾来这里漫步,衹园街区的夜色之美让人流连忘返。迷离的灯光下,樱花的枝条在夜幕中摇曳,身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与同伴轻声问候,夜行的男女在深巷中搭臂而行,晚归的白领在路灯下留下长长的投影……如果说,京都是最具日本风情的古都,那么,衹园就是最具京都风情的老街。</h3> <h3>岚山是京都西郊的著名自然风景区,以春季的烂漫樱花和秋季的如火红叶而闻名日本。自平安时代以来,这里就是王朝贵族的别庄所在地,被视为这座名城精神与秘密的守护者。</h3> <h3>整个岚山地区是以横跨桂川的渡月桥作为中心,这座桥的命名起源于龟山上皇的一句"似满月过桥般"的诗作而得名。</h3> <h3>桂川流淌,岚山叠翠,不由人凭阑远望,发思古之幽情。</h3> <h3>岚山竹林小道是京都乃至全日本的著名景点,被誉为"世界上十条最美树隧道"之一。在清幽的竹下行走,时光仿佛回到幕府时代,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忍者迅速地在林中穿梭,亦或是和服美人的回眸一笑。而这条小道最有名的除了风景,还有声音,即清风从大片竹叶间拂过的天籁之音,被评为"全日本100种最值得保留的声音"之一。当然,如今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是游人如织,人们纷纷慕名而来,似乎没有在竹林小道里走过一遭,京都之行就不完整。</h3> <h3>竹林旁边是建于1339年的天龙寺,当初是为供养醍醐天皇而建的。寺内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日本特别的历史遗迹,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去时天龙寺没有开放,只遇见寺内的人推着自行车出来,游人则在门外留影。</h3> <h3>绝大多数中国游客来岚山都要去参观周恩来诗碑。周恩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四次游览岚山。1919年4月5日,正是农历清明节,日本樱花盛开,周恩来游览岚山后,触景生情,在这天一连写了三首诗。岚山周恩来诗碑所刻的是其中一首《雨中岚山》。</h3> <h3>1978年10月,为庆祝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缅怀周恩来总理为中日友好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京都总局局长吉村孙三郎的提议下,日中友协等十个友好团体自发集资,在岚山圆山公园建造了周总理诗碑,并请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书写了周恩来诗词。1979年4月16日,邓颖超赴日本为诗碑揭幕。</h3> <h3>从岚山乘坐京福电车(更多的人喜欢称它为"岚电")去世界文化遗产仁和寺观赏著名的御室樱,途中下起小雨,撒落的樱花和西西的头发都被细雨淋湿。</h3> <h3>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代表作《古都》中写道:"京都,一个细雨的午后,我坐在窗畔,看着雨丝丝落下。时间仿佛静止。就是在这里,我清楚地意识到,宁静这种感觉,只属于古老的日本。"岚山那个细雨的午后,我分明也感觉到了这种宁静。</h3> <h3>春季日本自由行其实是女儿一手策划的,因为她喜爱京都,所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这座古城。当时我不以为然,待去过以后便深以为然了。行走京都,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和怀旧感。不论市井巷弄,或是山野古刹,所见之景,常常令我想起少年时手抄的唐诗宋词,还有那时读过的明清小说的雕版插图。那种只能遐想的唐宋气韵和古典气息,居然在京都得到渲染和印证。</h3> <h3>京都的寺庙神社,三步一间,五步一座,为数不下数百。杜牧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恰可作京都的写照。</h3> <h3>&quot;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处虽是樱花,那意境却也贴切。</h3> <h3>在圈起一片风景便能收钱的今天,唐诗宋词中描写的山色郊景、城廓风光,以往只能在想象中浮现,不曾想在京都竟能悄然相遇。</h3> <h3>即使是背街上的寻常小店,也是布帘微掩,古风盎然。</h3> <h3>当然,京都的风物又不能完全用汉唐风格来形容。当年邓小平访日到京都参观时,日本友人介绍道:"您在此看到的所有文化都是我们的祖先从中国学习而来,随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逐渐改造而成的。"(这一点日本人确实比另一个邻居强,后者恨不能把中国的全部文化说成是他们的遗产。)邓小平当时回答说:"现在我们的地位(老师和学生)颠倒过来了。"</h3> <h3>东瀛归来,似乎有些理解近代文人,包括鲁迅、郭沫若等对日本的感情;因为那里收藏了古老中国的一部分。</h3> <h3>离开京都的那天,忽然有些不舍。很早就起来,在酒店附近散步,拍下了刚醒来的京都的一角。回国后断断续续整理了几篇东瀛漫记,最后一篇,便是遥想京都;想起京都,就会忆起它的宁静,它的古朴,它的悠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