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去日落的地方

👑Alfred.xing

今年4月,从大西北回来了许久。迟迟没有拿笔记录下这一路的经历。也许是浮躁,也许是慵懒。总之一直没能闲下心来去写这游记。今日得一空闲,落笔写下, 文辞粗浅,望各位看官见谅。<div><h3>  4月5日至11日,6天的时间,3个城市。5次航班,10个起落。每天安排的非常充实,与时间赛跑的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那么,让我们开始这一趟旅程吧。</h3><div><h3><br></h3></div></div> 飞机航班表<h3><br></h3> <h3>  上海-银川,2个半小时。一下飞机直奔主题,水洞沟遗址景区。初看景区大门,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5A级景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了常年降雨量低于100mm。水洞沟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h3><h3> 在水洞沟遗址共发现有石制品10000余件,原料以硅质灰岩为主,其次是石英岩,再次为砂岩、燧石等。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h3> <h3>水洞沟遗址景区大门口</h3> <h3>  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河套地区以及今甘肃以南大片土地。如今的明城墙,只留下那高高的夯土墙告诉世人曾经有过的故事。<br></h3> <h3>半只脚踏入内蒙边境,也算踏足一次内蒙了。</h3> <h3>蒙古包合影</h3> <h3>残破的灯笼仿佛无声的诉说着,这片土地2000多年前的战斗有多么惨烈。</h3> <h3>  藏兵洞为明代古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是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长城立体军事防御遗址。据说全长21公里,洞内机关众多。<br></h3> <h3>藏兵洞入口</h3> <h3>出了藏兵洞,差不多结束了水洞沟一天的行程。马不停蹄的回到银川市区吃顿好的。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要吃手抓羊肉。国强手抓在当地还算不错。感谢当地的小伙伴盛情款待,羊肉非常好吃,量也足够多。</h3> <h3>手抓羊肉,八宝茶,沙葱</h3> <h3>离住宿不远处的清真寺</h3> <h3>第二日一早,特地驱车去了有当地特色的餐馆吃早餐。老马家羊杂碎,量很大又不贵。4月的银川还是有些冷,一碗下去,御冷逐寒。所以是当地人早上必吃的早点。</h3> <h3>早餐后的安排,游览西夏王陵。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约2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方圆40平方公里,坐落着9座帝王陵和70多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不知不觉也便到了大门口。</h3> <h3>陵区的大门非常气派,里面的建筑并不多,我们先参观西夏博物馆,看到镇馆之宝,西夏文与汉文对刻的石碑《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文由开国皇帝李元昊让大臣野利仁荣等人创造、文字模仿和借用汉字的笔画,重新组合成全新方块文字,笔画繁琐、结构复杂,每个字大都在10划以上,没有汉字常用的竖钩,而喜用撇、捺。西夏文字形成了完备的文字体系,这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是非常罕见的。<br></h3> <h3>博物馆文物1</h3> <h3>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崛起于我国西北高原上的一个强大的党项羌族人的封建王朝,正式立国一百八十九个春秋。</h3> <h3>博物馆文物2</h3> <h3>博物馆文物3</h3> <h3>从车窗向外望去,公路两旁尽是泛着白花花盐渍的盐碱地,一眼望不到头。贺兰山屏风般地伫立在河套平原上,突兀而奇峻,苍凉而刚悍,像是穿越了无数岁月风尘的巨人,漠视着一切。天空里扬起一层厚厚的灰沙。那原先火盆一般的太阳早已失去了方才的威风,变成一颗悬挂在树枝上萧瑟打颤的干瘪小枣。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越来越多,天幕快要掉下来了。心想,这会该是风儿上场的时候了。<br></h3> <h3>汽车扭扭捏捏地接近了陵园,停在破烂不堪的土围墙外面。再看看那几个土堆,真有点金字塔的形状,怪不得中外史学界认为,它们是中国王陵中唯一具有“金字塔”品格的陵墓。<br></h3> <h3>下了车,方才真正领略到塞外风沙的厉害。它用无形的手击打得人站都站不稳,而且磨了许多柄锋利的小刀,丝丝地刮着人的鼻尖。人只能斜斜地走,东倒西歪地跨进荒芜了的陵园。<br></h3> 可以听到风声,不远处的贺兰山脉清晰可见<h3><br></h3> <h3>那个最高最大的土堆,该是属于李元昊的了。我这次西行,是冲着李元昊心中的沸腾的热血而来的。因为在那些可以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年代,陕北高原上崛起了上有赫连勃勃,下有李元昊、李自成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生动的一笔。<br></h3> <h3>土堆历经了千百年的腥风血雨,已经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了:上面满是一个个黑幽幽的小洞,仿佛遗弃几个世纪的蜂巢;下面撒着牛羊的粪便,唯有一块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在陵前寂寞无语。如果没有此标识,也许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一千多年前曾在中国西北角称雄立国的西夏皇帝的陵墓。<br></h3> <h3>贺兰山的风,吹灭了西夏王朝的灯盏,吹痛了游客的心。无法相信一座没有香火的王陵称得上宏伟。无法相信贺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br></h3> <h3> 下午的行程是参观镇北堡影视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过去是一个边防要塞,现在这里已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最佳外景基地。 镇北堡影视城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非常具有西北特色。 著名影视片《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绝地苍狼》、《红高粱》等六十多部影视剧都在这里取景。 影城内很多地方都有服装和道具出租,可以在体验一回紫霞仙子或者至尊宝,要么当一回被吊起来的唐僧也不错</h3> <h3>这城门楼大家是否似曾相识?《大话西游》最后一个场景,夕阳武士拍摄地。</h3> <h3>时间是不是一下子拉回了80年代?</h3> <h3>还原了当时普通人家的家居用品</h3> <h3>这户人家貌似条件还不错,很早用上了冰箱</h3> <h3>这个场景也是大话西游景点场景之一吧</h3> <h3>  本来我以为会成为城墙上站着的人,却活成了下面的观众,指点着别人的爱情,回忆着自己的曾经。<br></h3> <h3>新龙门客栈合影</h3> <h3>  从影视基地回到市区已是黄昏时分,找了一家当地网红小吃店。价格不贵,当地特色还不错。</h3> <h3>高担凉皮和灰豆子是当地特色</h3> <h3>价目表一撇</h3> <h3>  这个叫什么名字,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了。各位看客如有知道的,可以下面回复下,感激不尽。</h3> 银川的地标,和北京一样,都有一座“天安门”。<span style="font-size: 17px;">南薰门为银川老城六大城门之一,是至今保存下来的唯一城门,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之为“南门楼”。</span> <h3>  在路旁吃了个炒酸奶,回到酒店已是11时,匆匆洗澡睡去。</h3> <h3>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飞西安,再转机去西宁。答:因为机票便宜啊😂</h3><h3> 第二天一大早,收拾行李河东机场直飞咸阳机场。因为转机有16小时空闲,正好可以去西安市区转转。之前一年来了3回西安,差不多都逛完了。这次主要去吃点东西,看一下永兴坊。</h3> <h3>永兴坊正门</h3> <h3>本来想凑个热闹去看一下网红摔碗酒,还没到由于人太多,无奈作罢。</h3> <h3>马不停蹄赶往回民街,来之前就想吃灌汤包。这次总算如愿以偿。</h3> <h3>八宝粥,灌汤包,冰峰</h3> <h3>撸串也是小时候的味道</h3> <h3>  去年冬天回西安,环城公园还在整修。如今已经可以进去看看了,环境还不错,装了很多装饰灯。在这个古都看起来别有一番特色。</h3> <h3>  每个城市,都会有它本身附属的故事和我们大家发生的故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抬头看着远处在凝思,这个城市发生过你的,我的,他们的故事。<br></h3><h3> 走了!🛫西安</h3> <h3>  西宁-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h3><h3> 这次是我第二次踏足西宁,第一次是去年从拉萨回来的时候,青藏线途径西宁换车。这次总算可以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了。</h3> <h3>这是我的早餐,一碗牛肉面7元。牛肉好多,量也大。鸡蛋一元,一顿早餐8元。</h3> <h3>西宁第一天的晚饭,肉好大块</h3> <h3>价目表奉上</h3> <h3>  早饭过后,出发去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h3><h3> 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拥有六大著名寺院。我已经去了3个寺庙,这是我的第4个。<br></h3> <h3>寺内一景</h3> 信徒们的转经筒<h3><br></h3> <h3>由于寺内有些地方不对外开放,和导游商量过后,领去木质坛城处参观。之前一直听说坛城是沙画,木质坛城也是第一次见到。寺内大多地方静止拍照,请各位看客见谅。</h3> <h3>坛城简介</h3> <h3>寺内一景</h3> <h3>最后和门口如意塔合个影吧</h3> <h3>下午抽时间参观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每周五有10万人会来做礼拜。</h3> <h3>礼拜照片</h3> <h3>这是我住的青年旅社,干净整洁。很怀念那个时候,累了一天回到旅社,就像回到了家,小而温馨。我住的是单间,带独立卫浴。</h3> <h3>2楼是个小酒吧,夜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这里把酒言欢。</h3> <h3>第二天一早,出发去青海湖景区和茶卡盐湖景区。路上随拍的寺庙,依山而建。</h3> <h3>途径拱海门,出了海门关,就是塞外风情了。</h3> 拱海门城门楼一景<h3><br></h3> <h3>视野豁然开朗,异域风情有没有。这便是青藏线,唯一一条可以和川藏线媲美的国道。</h3> <h3>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br></h3> <h3>  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br></h3> <h3>其实去青海湖之前,还怕4月初的青海湖还没有破冰,等到了才发现自己多虑了。湖面已经破冰,虽然气温很低。</h3> <h3>  青海湖时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湖泊地域面积辽阔,环湖一圈约360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湖的周围被群山环抱,而贴近湖畔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壮观优美,可供观赏的地带和景观很多,是游玩青海最重要的景区。<br></h3> <h3>  山脊对着镜子梳头抹红,白云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真应该叫它“清海湖”,青海湖像大海一望无际,真不愧是青海湖。<br></h3> <h3>  青海湖的蓝,蓝的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 </h3> <h3>不知道大家此刻都在想着什么呢?</h3> <h3>小伙伴们湖边合影</h3> <h3>湖边租了一辆自行车环湖30公里,在这海拔3300米的高海拔地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自行车有助力模式。</h3> <h3>湖边的海鸥也不怕人,零距离拍摄。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吧。</h3> <h3>接下来是茶卡盐湖景区,运气很好的我,在4月初的时候,宣传推广期,没有买门票直接进入景区。</h3> <h3>  天空很低,湖平若镜,云朵触手可及,湖面在白色盐晶体之上,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天空之镜,亦梦亦幻,这个童话般的世界,就是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茶卡盐湖。<br></h3> <h3>  这里的风景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原生态,空气纯静,天很蓝,大片云朵就浮在头上,几乎伸手可触。<br></h3> <h3>  茶卡盐湖最吸引人的除了湖面,还有那条通往湖心的铁轨。废旧的铁路在白茫茫的盐湖中向远方延伸,望不到尽头,如同在梦境中一般。工业化的遗迹和自然风光的结合也可以如此迷人。<br></h3> <h3>夕阳下的铁轨</h3> <h3>  这里有点独特,有点神秘,有点粗犷,有点忧郁,有点寂寞,有点颓废..... 就这样安静地美了数千年。<br></h3> <h3>旅行,会遇见更好的自己</h3> <h3>最后奉上茶卡盐湖的夕阳,无人机航拍视频。</h3> <h3>  旅行还在继续,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又孤单的。我提着行李,独自一人向远方走去,夕阳将我的身影拉得斜长,可我,仍在旅行的路上徘徊。等待着每一辆经过的车,让我走到更远的地方。<br></h3> <h3>  一个人,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或有时孤独,如果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梦想自会引路,有多远,走多远,把足迹连成生命线。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