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后山古村游记>>
图 文• 吴良宝</h3><h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每当我读起这首田园风光的诗,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故乡,位于闽浙边界的一个小山村-----后山古村!</h3><h3>
要说后山古村,首先要说的就是历史悠久的古民居建筑群和古廊桥了。后山村依山傍水,海拨600多米、常住人口800余人,沿204省道往南漫步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工艺建造而成的石拱桥,穿过石拱桥后踏着鹅卵石铺设的巷道走入古村中央-----就是大庴!此时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抬头第一眼看到一口很大的天井,天井一般都是用来排水和采光的,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从乌黑的瓦房流到天井,站在天井旁,四面都是水帘,看上去特别壮观美丽!我最喜欢的是木屋建筑和古石子路了,古宅的门前大都有一排排青石板路和石头雕刻,门楼的顶上和窗户上有许多木雕的花纹图案古色古香,精美得连画都难以画出来。鹅卵石铺成的巷子路极具特色,每一颗石头都差不多大小,整齐排列、富有灵气!低头仔细观察却会发现其实有许多不同的造型,每条巷道看似纵横交错,却又条条相通相连,使整个古村就像个迷宫,让人留连忘返!</h3><h3><br></h3><h3> 后山村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村里的一些角落还能见到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留下的笔迹,古村的中心其实是一幢历史悠久的大宅,这里是老一辈村民聚居生活的家园,一幢大宅虽居住了大大小小几十户人家,但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亲如一家。</h3><h3>
相传在战乱年代,睿智的后山村先辈们为了保护村庄的安宁,沿整个村庄四面修建了高高的城墙,将村内的道路打造成错综复杂又巧妙相连的巷道,那时候的村庄,外人未经允许很难进入村内,因为整个村庄宛如一个八卦阵,已经具备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功能,就算私闯入了村内,也会很快迷了路,根本找不到出口。如今,饱经岁月的洗礼,古村周围的城墙遗址依然清晰可见,但对于许多初来乍到的人们而言,还是很容易在村头巷尾的某个拐角迷了路。</h3><h3><br></h3><h3> 绕着村庄走一圈,满满的都是儿时的回忆,望着那一段段古老的城墙,会不知不觉放慢沉思的脚步,历史就像一位老人,在慢慢的诉说古村的沧桑巨变,正是有了一代代先辈们深谋远虑的智慧,才呵护了一代代后山子民的传承、繁衍和生息。</h3><h3>
沿着奔腾的河流向北步行十分钟,就可以看到巧夺天工的后山古廊桥了,远远望去的古廊桥气势恢弘,尤如一条黑色的巨龙矗立在乐溪河之上,威武壮观!据吏料记载,后山古廊桥始建于明朝,清朝嘉庆1799年重建,2001年重修,至今已有210余年历史,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单,廊桥全长41.50米,净跨32米,矢高11.15米,面阔5米,廊屋15间,是闽北单孔跨度最长的木拱廊桥。桥两侧高大桥墩由石头砌成,作为桥的支力点,桥的主要部分全部都是用古杉木交叉搭拱建成。无论岁月变迁和历经无数次巨大山洪的冲击考验,古廊桥总是牢牢的矗立在乐溪河中央,成为连接两岸行人往来的重要纽带。后山古廊桥是人类传统造桥工艺的集大成之作,是闽北一带地标性的古文化建筑工程,也是默默地守护着后山村人民安宁的风水桥。</h3><h3>
从山脚下的水渠路往南走大概十里路,远远地,就能听到瀑布哗哗的声音,一眼望去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和林立的奇石,在三面环山的大山深处,一条清澈的河流弯弯曲曲沿山脚穿行而过,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水牛潭了!水牛潭是离村庄不远的深山脚下的一口瀑布潭,因潭中一只造型奇异形似水牛的大石头而得名,每当潭水漫过水牛的半个身子时,碧波荡漾的河水让水牛看上去栩栩如生,尤如一只真正的水牛在沐浴悠闲!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传说有关水牛潭和仙翁的故事,古老的传说绘声绘色,为水牛潭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平添了几许童话的色彩,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牛潭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气候怡人,是休闲避暑的绝佳胜地,若能隔三岔五约上三两好友前往露营野饮,实为生活一大乐事。</h3><h3>
我对家乡后山有着深厚的情感,特别是那古朴的乡俗、传统的美食、甘醇的乡情、亲切的乡音,还有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背影,在现代生活中,都让我在浮躁的城市里始终回味着过去的生活,反刍着生命的滋味。</h3><h3>
近些年,村里一些敢闯敢干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因地制宜办起了竹木加工厂等企业,使过去大量闲置的毛竹资源得到了重要拓展,过去普普通通的竹木资源,摇身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销往海内外,也带动了一大批村民走上了勤劳致富路!如今的后山新村,早已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落后农村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的新房,街道两侧整齐的绿化,交通便利、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的新农村气象,后山村的经济产业也逐渐由传统的农业耕作向商业化模式转型,与时俱进的后山村明天将更加的美好! </h3><h3>
2017年12月15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批后山村籍有理想、有抱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青年才俊发起和创立了后山村公益事业协会,秉承着“厚德励进,聚善达仁”的宗旨,欣起了全村热爱公益、无私奉献的热潮,接连举办了迎新春晚会、体育健身活动、慰问村里老人及需要帮助的人们,放生鱼苗旨在提高村民维护生态平衡意识,还为小朋友购置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礼物,捐赠书籍成立了全民阅读图书室等等!种种公益之举,都是旨在促进后山村村民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邻里和睦、乡风和谐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h3><h3>
朋友,你想来看看后山古村落吗?来吧,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因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这里的人们也特别的热情好客。我爱我的家乡--- 美丽的后山古村!<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