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设计意图:
幼儿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自发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停留在浅显层面上,这种兴趣极易转移也极易波动,因此,激发兴趣,动机呼唤,触发创新活动成为了艺术活动的目的。随着本次影子主题的开展,幼儿对影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轻松的“玩”影子,我将理论性的科学知识与创新性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设计本次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影子世界。
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影子大小的关系,协调画面的整体感。
2.能根据背景进行自主创作,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相互配合,合作画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探索物体与光源的距离所产生影子大小的关系,协调画面的整体感。
难点:能根据背景进行自主创作,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海洋生物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海洋背景板、手电筒、花泥、图片(蝴蝶、长颈鹿、大树、花草等)、黑色签字笔人手1支、彩纸人手1张、小木棍人手1根、双面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画导入,探究影子特点
1.出示两幅图画(一幅实物,一幅影子)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以为小客人,她还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们猜猜它的好朋友是谁啊(影子)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她的影子呀?(轮廓一样)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影子没有嘴巴、眼睛、鼻子、头发,影子是黑色的)
师:你见过自己的影子吗?在哪里见过?没有光影子会怎么样?(有光的时候,没有光,影子就消失了。)
小结:影子是没有眼睛、嘴巴的,它只有一个轮廓,而且影子是黑色的,影子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
二、出示影子画,探究物体和光源的距离与产生影子大小的关系
1.出示影子画,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的不协调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影子组成的画,你们观察一下这幅画,觉得怎么样?(蝴蝶影子和大树影子一样大,不好看······)
师:对呀,这幅影子画里的影子都一样大,一点也不好看,那你们有没有办法把这幅影子画改造一下,变好看呢?你们有什么办法?(改正影子的大小)
2.自主探索,协调画面整体感
师:那快来试一试你们的办法吧!(幼儿动手操作)
师:哪个小朋友做到啦?来和我们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把物体靠近光,影子变大,物体离光远,影子就变小。)
小结:原来影子不仅很神秘,还非常神奇,当这个东西离光越来越近,它的影子就会越来越大,而当这个物体离光越来越远,它的影子就会越来越小。
三、出示海洋背景板,合作创作影子画
1.出示背景板,引导幼儿发表想法
师:经过小朋友们改造的影子画看上去漂亮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影子画板,可是这上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看,你们有信心画出好看的影子画吗?你们想给这个海洋里添上什么呢?(鱼、虾、贝壳······)
2.提供材料,供幼儿自由创作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些工具,待会请小朋友们把想要添加的东西画好后,再用剪刀剪下来,把它黏在小棍子上,插到这个绿色的花泥里面,创作出一幅漂亮的海底影子世界好吗?注意啦,画出你最想画的一样东西,画好了你就可以开始剪了!音乐结束,你们就要停下来哟!
3.合作创作影子画,协调画面整体感
师:已经制作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插在花泥上咯!要注意,你的作品影子不能挡住别的小朋友的作品影子,也不能跑到画板外面去哟!
4.欣赏影子画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创作的海底影子世界可真丰富啊!影子画好玩吗?其实影子神奇的地方还有很多,小朋友们还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去教室里玩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