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意大利》

其乐榕榕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座座历史与时尚柔美交织的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首首需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段段在内心激荡碰撞的乐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捧捧被风吹落于尘世的沙</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意大利</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一眼</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便永远</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时尚之都米兰篇</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她拥有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时尚之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世界足球之城、世界天主教重镇等等。然而,最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当属米兰大教堂了。</h3></font></h3> <h3>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意大利著名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是米兰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占地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总共历时五个世纪。米兰大教堂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市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br></h3> <h3>米兰大教堂整个外观极尽华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有"大理石山"之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之为"大理石的诗"。 <br></h3> <h3>米兰大教堂的外形由尖拱、壁柱、尖塔组成,是世界上雕塑和尖塔最多的哥特式建筑。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都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3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加上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数千个雕像,全是宗教故事里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br></h3> <h3>教堂顶部的大理石尖塔,令人叹为观止。尖塔之林直立挺拔,给人以飞腾升华、超脱尘世之感。<br></h3> <h3>教堂内外无处不在的精美雕刻,着实令人叹为观止……</h3> <h3>米兰大教堂的中央塔高108米,也是教堂的最高点,建于15世纪,由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建造。中央塔上的圣母玛利亚雕像于1774年才建成,高4.2米,为镀金铜像,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叶片,重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在阳光下光辉夺目,代表爱,是所有米兰人的共同标记。</h3> <h3>米兰大教堂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哥特式。所谓 “ 哥特式 ” 最初是一种贬义,“ 哥特 ”是指野蛮人,“ 哥特艺术 ” 就是野蛮艺术,中世纪欧洲人视罗马式艺术为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是非主流艺术,被贬为“哥特”(野蛮)。 哥特式教堂的特点就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飞券以及新的框架结构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高耸而富有空间感,再结合镶嵌有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br></h3> <h3>果然,一进入米兰大教堂后就马上感受到一股强大庄严的宗教气氛。这就是哥特式建筑艺术起的化学作用,阳光从镶嵌有彩色玻璃的长窗透入教堂,很容易就出现“耶稣光”,营造出一种宗教的感觉。与其说这是神迹,不如说是设计者的巧夺天工!<br></h3> <h3>米兰大教堂正面就是建于1862年的开阔的米兰大广场,广场中央威亚地矗立着意大利王国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让世人口口相传、代代铭记。<br></h3> <h3>在这时尚之都,连鸽子与人也如此和谐,无论你离它们多么近,这些小动物们都不会受惊而去。</h3> <h3>建于1865年的埃曼努埃尔二世长廊位于米兰大教堂一侧,长廊呈十字形,长196米,高47米廊顶呈拱圆形,顶上装有彩色玻璃棚,是米兰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其地面是用彩色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整座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br></h3> <h3>拱廊内有Armani、Versace、Prada,DOLCE&amp;GABBANA、Valentino、Gucci、Moschino等等等等国际名牌和奢侈品的专卖店,是各国土豪和中国大妈的血拼之地。<br></h3> <h3>埃曼努埃尔二世长廊的造型和装饰都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尝,仰望那圆形的天幕,令人仿佛置身于建筑艺术的宫殿而不是繁华的商业街!<br></h3> <h3>米兰真不愧为国际时尚之都,街上美女随处可见!</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航海之都威尼斯篇</font></h1> <h3>二十多年前上中学时就知道,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一座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威尼斯有 “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 的美誉,享有 “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 等美称。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让人掂念不忘……<br></h3> <h3>二十多年后的我站在船上,当远远地看到它那若隐若现、漂浮在水面上的轮廓时,顿感一种奇妙的力量吸引着我——海风拂过,时而传来优美的歌声,时而看到飞翔的水鸟……当我终于踏上这块与众不同的土地时,仿佛走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梦境 : 熙熙攘攘的人流,来来往往的贡多拉,时柔时亢的歌声,这一切使周遭的气氛达到极致,坐在船上的我好似被包裹在一个气泡里,在水面飘来荡去……<br></h3> <h3>威尼斯是由一百八十个环礁湖岛组成的,连接这些大小岛屿的水网则是由四百多座桥梁和一百七十多条河道、两千三百多道细窄的水巷构成。开门即是水,出门就乘船,这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景和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br></h3> <h3>通体黑色、两头尖翘的“贡多拉”是威尼斯的一张名片。船夫们统一服饰、统一戴有飘带的平顶草帽。他们会一边摇船、一边唱着世界人民熟悉的意大利名歌《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等。他们会把自己的小船打扮得精致优雅,就像迎接十四世纪贵族太太、小姐们那样来取悦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观光客。<br></h3> <h3>坐上贡多拉,在威尼斯纵横交错的幽深的水巷中悠然徜徉。两岸的建筑有宏伟,有别致,有沧桑,也有破败……拐弯抹角处,时不时现出一座小桥,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在船与桥之间不期而遇。<br></h3> <p class="ql-block">我们坐着贡多拉从“叹息桥”下穿过看风景,而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们。</p> <h3>穿过弯弯曲曲的水巷,我们终于见到了里亚尔托桥。这座质朴低调的廊桥,是威尼斯大运河上最大的桥梁,与住岛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br></h3> <h3>船坐乏了,我们就上岸走走,然后又跳上船……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直进入到这座水城的灵魂深处。<br></h3> <h3>掉了皮的墙体和淹了久远的基石就这样被完好地保留着,坚挺着自身无可复制的精神价值,这就是威尼斯独有的灵魂,独特的美!<br></h3> <h3>逐渐衰败给了威尼斯一股惆怅的气息,因此衰败也是一种意境。威尼斯的美,就在这些僻静水巷里的静水和几个世纪都守在水边的一砖一石、一桩一桥上。<br></h3> <h3>威尼斯太古老了,千年的水中浸泡,成就了今天这副模样。据说,威尼斯以每年一公分的速度下沉着,也就是说,一百年后就会下沉一米。到那时,水城还会在吗?这双正奋力托住老房子的大手,到那时还能托得住这座水城吗?<br></h3> <h3>曾经,以为威尼斯的美在于她的浪漫;然而现在,当我真正深入到她的骨髓之后,才切身感受到,威尼斯的美,是一种没落的极致,一种把握不定,随时消失,随时毁灭的末日美!<br></h3> <h3>游走了一天再回到圣马可广场,已是华灯初上。爱极了欧洲日落后的天穹,蓝得如此纯粹!</h3> <h3>站在大广场,地面有水迹,我还傻傻地以为是洒水车的杰作;再仔细一看,广场中间的水迹越来越大,地上的窨井不断地突突冒水。猛然觉醒:这是大运河的水倒灌进广场了!<br></h3> <h3>站着许久不愿离去……圣马可大教堂在水中的倒影如梦如幻!似在天上宫阙,不知今夕是何年!<br></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最后的最后,还是要离去的。带着“宫阙”,带着留恋,我们穿过弯弯曲曲的水巷,再从大运河西去。在月色里,在思绪中,我仍旧飘荡在威尼斯的小桥小巷,荡漾在水巷的飘摇里……</span><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千年古都罗马篇</font></h1><h3><br></h3><h3>罗马就像一口老汤,底料很足,水火交融咕嘟了上千年。为了好好咋嘛这滋味,去之前把欧洲简史速读了一遍,回来之后再次整理相片和资料,我还是没有捋清楚这座多次易主身世复杂的千年古都。可能真的要像在许愿池前许下的愿望那样: 让我再次重返罗马吧……<br></h3> <h3>条条大路通罗马,穿越半个地球终于抵达了罗马,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既古老神圣而又浪漫满满的气息!是的,似乎从来没有哪一座城市,有着罗马那样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悠远历史,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去探寻。从现在开始,就让法拉利带着我去行走罗马吧!</h3> <h3>西班牙广场,是我们到达罗马后行走的第一站。由于西班牙使馆坐落于此,故而被称为西班牙广场。西班牙广场以蒙太圣三一教堂为端点,本身没有太大的亮点,但是却因电影《罗马假日》而变得家喻户晓,罗马城从此被幻化为极致浪漫的代名词!这里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拍照景点。美丽优雅的奥黛丽 · 赫本与潇洒迷人的格利高里 · 派克在《罗马假日》里表演得酣畅淋漓,情真动人,演绎了一场经典唯美的爱情神话。那永恒的浪漫不知撩动了凡尘世俗里多少痴男少女的心扉!</h3> <h3>然而现实中,我眼睛里的西班牙广场却是这个样子的!太多的人慕名而来,以至于广场从早到晚都是人头撺动,相依相偎而坐的热恋中人随地可见……</h3> <h3>看过《罗马假日》的文艺青年们,应该会对女神奥黛丽 · 赫本坐在西班牙广场台阶上,美美地吃着手里的Gelato这个场景有印象吧,是不是也想在此摆出同样的造型拍照留念呢?</h3> <h3>我也想!不过想在这么多人的台阶上脱颖而出,要么模特造型够美貌独特,要么摄影师取景够犀利牛掰。然而我两者皆无!只能仰望台阶,悲叹一声,绕着人群悻悻然爬上去,怕踩到人再小心翼翼地走下来,终于我也算走过女神赫本走过的路了!<br></h3> <h3>最著名、也是游客最多的景点——特莱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喷泉于1762年建成,是罗马市里3000多座喷泉中,最负盛名的一座喷泉。"特莱维" 是三岔路口的意思,但它更声名远扬的叫法是"许愿池"。据说,只要背对喷泉,用右手通过心脏从左肩膀上方向后扔一枚硬币,硬币投到池中许愿便可以再次重返永恒之城——罗马,重复同样动作投两枚许愿将有艳遇,投三枚许愿则爱情梦想成真。我也不能免俗地照此投了三枚硬币,希望自己……</h3> <h3>这座巴洛克式风格的喷泉池,巧妙地借波利侯爵府的后墙面为背景,喷泉的中心是站在海贝中间的海神尼普勒,褶皱的衣襟栩栩如生;海神脚下有两匹骏马,被两个人身鱼尾的男子所牵引,分别象征着平静与汹涌的河流;海神尼普勒的左右还各有一位女神;背景墙的顶部,有四位女神各持不同神器,象征着四季,而整个画面气势恢宏,令人震撼。<br></h3> <h3>破船喷泉位于西班牙广场的正中心,在十七世纪由意大利最伟大的艺术家贝尼尼所建,并且由贝尼尼的父亲彼得贝尼尼再次改建。原先的喷泉小小的并不起眼,而且由于水压小的缘故,就连喷泉的水都是细细小小的。彼得将原来的喷泉外围作了一条半淹在水池中的船,喷泉的水于是先流入破船,再从船的四边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喷泉几乎只和街面一般高,感觉就真的很像是漏水的船即将沉入地底下。<br></h3> <h3>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圆形广场。这个广场的正面是绰号叫"结婚蛋糕"、"打字机"的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维托里奥·埃曼努埃尔二世纪念堂。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托里奥·埃曼努埃尔二世。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的代表"劳动的胜利"。</h3> <h3>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h3> <h3>位于罗马市中心始建于公元前27年,哈德良皇帝重修于公元120年的万神殿,是古罗马保存最完好的建筑,若非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个看起来完好无损的建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br></h3> <h3>万神殿最令人赞叹折服是,其建筑设计散发了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它的前脸是典型希腊建筑特有的三角门楣和柯林斯立柱的组合,像积木一样整齐拼搭,而它背靠着的竟然是一个高度与宽度相等的圆柱体,殿顶上面覆盖着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其直径 43.3<span style="font-size: 1em;">米,顶高也达43米的巨大圆形神殿内竟然没有一根柱子。更有意思的是,穹顶</span>正中还有个直径 8.92米用来采光的圆洞。穹顶内部还做了五层凹格,凹格的面积逐层缩小,但是数量相同,因此更加衬托出穹顶的巨大,并给人以一种向上的感觉。宠大的建筑内没有柱子也没有窗户。光线从顶部泄下,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在没有钢筋水泥的远古年代,就连后世的米开朗基罗都叹此为“天使的设计”!</h3> <h3>从万神殿向西,穿过两条小巷,就到了号称罗马最漂亮的巴洛克风格广场------纳沃纳广场,因为这里拥有三座出自著名艺术大师之手的喷泉:海神喷泉、四河喷泉和摩尔喷泉,其艺术价值远超西班牙广场。 在这三座喷泉中,广场正中央由贝尼尼设计的四河喷泉最令人震撼。</h3> <h3>四河喷泉是贝尼尼为罗马篷·腓力教皇的宫殿设计的喷水池。四河指人类征服的四条大河:多瑙河、恒河、尼罗河、里约·德·拉·普拉达河,同时这四条河流又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四块大陆:多瑙河表示欧洲,恒河表示亚洲,尼罗河表示非洲,里约·德·拉·普拉达河表示美洲。在这里,贝尼尼用四个大理石人体雕像象征了四条河流,中间是假山和一个埃及式的方形花岗岩尖塔,寓意着天主教在全世界的胜利。四河喷泉雕塑的下方环绕着巨大的水池,水池中央用石灰岩堆砌成假山,喷泉的出口都设置在其中。在假山上,四个老人朝向四个方向坐成不同的姿态。</h3> <h3>圣天使城堡和圣天使桥都在《罗马假日》中长时间出镜,过了几十年,连桥上的路灯都没有变,还跟当年电影中的一样!已经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古桥,至今依然承载着朝圣者的脚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得不夸夸欧洲人,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和维护,他们做得比我们好太多,满大街的房子随便一座便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不像我们,恨不得把房子扒了建,建了再扒……十二尊形态各异、精湛无比的巴洛克式雕刻作品赫然屹立在桥梁两旁,因此圣天使桥被誉为“台伯河上最美丽的桥梁”。</h3> <h3>修建于1656年的圣彼得广场是意大利建筑大师贝尼尼亲自设计并督工的杰作。这个能容纳30万人的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叹!</h3> <h3>广场中间这尊25米高的方尖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0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派人远从埃及运来。</h3> <h3>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世界上第一大教堂。<br></h3> <h3>这个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大教堂内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h3> <h3>大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大气华丽,真的是亮瞎了我的眼!<br></h3> <h3>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有三件,称为圣彼得大教堂三宝……</h3> <h3>第一件宝 : 贝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精美绝伦。这是贝尼尼花了九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巴洛克式装饰性建筑杰作。它由四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五层楼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h3> <h3>第二件 : 圣殇。这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刻的作品。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伟大作品,而且是他唯一一件签名作品,其名字就在圣母身上横跨胸前的饰带上。1971年有个疯子敲坏了圣母面部,所以现在罩上了玻璃罩。</h3> <h3>第三件 : 贝尼尼的不朽杰作——彼得宝座。这是由贝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h3> <h3>很遗憾因篇幅有限,大家领略到的只是圣彼得大教堂宝库里的冰山一角角……</h3> <h3>圣彼得大教堂由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名师布拉曼特设计,由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主持工程,历时120年才修建完成。许多艺术家贡献了毕生的心血,真不愧为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建筑艺术瑰宝!在大教堂里徜徉了几个小时的我,久久不愿离去!<br></h3> <h3>乘地铁B线从Colosseo站走出,古罗马斗兽场就这样毫无预兆地赫然入目。很难去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内心的震颤,宏伟的瓷白色大理石圆形建筑岿然而立,波浪般的拱门环绕排开,半侧已经倾颓的身躯丝毫难掩它的万丈豪情。这里曾是这个世界的中心!</h3> <h3>在进入斗兽场之前,我们先从空中来看看斗兽场吧(卫星照片)。这个椭圆形的庞然大物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7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个的观众。古罗马斗兽场从诞生至今,一直都是罗马的象征!</h3> <h3>我们跨过陶立克柱支撑的拱门,缓缓拾阶而上,登上竞技场高层伫足远望。温暖的阳光,虽给这座废墟镀上了金色,却掩盖不住它曾经的凄凉和悲壮,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当年的恢弘与沧桑。斑驳古老的城墙和砖瓦诉说着历史的烽烟。这里曾经上演了多少出角斗士血腥肉搏的悲壮场面,让人不觉有一种时空错落的悲伤与孤独感。</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历史记载:两千年前,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span></h3> <h3>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罗马人相信:罗马存在则世界不灭,斗兽场存在则罗马不灭。虽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斗兽场还在,但罗马帝国早已飞灰湮灭。<br></h3> <h3>斗兽场旁边还有一处举世瞩目的景观就是君士坦丁凯旋门。这座公元315年就建成的高达25米的拱门建筑,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战胜了他的对手马克森提乌斯(前任罗马皇帝,由于施行暴虐统治而不得人心),统一了西罗马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拿破仑来到罗马,见到了君士坦丁凯旋门之后大为赞叹,后来便以此为蓝本建成了著名的巴黎凯旋门。</h3> <h3>随处可见的古罗马遗迹。</h3> <h3>从卡比托利欧山上远眺古罗马遗址。这里就是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br></h3> <h3>比利时作家在《罗马时光》中说:罗马是一个适合于远观的城市。近看都是一些废墟。果然如此。罗马就在这两千年来的废墟上,继续生存发展了两千年。与我们那些埋在地下的陵墓,拆光的旧城,和圈起来少得可怜的古迹相比,两千年来罗马人好像从未离开过,一直就在祖先们生活的地方延续着他们的生活。<br></h3> <h3>几缕残阳残照在罗马废墟上。面对断壁残桓,一片衰败景象,但那高大,那雄壮,那磅礴的气势,如大河奔流,如大山的层霄,震撼着我。罗马帝国灰飞烟灭了,但留下的建筑瑰宝,让人看到伟大的罗马人曾经有过的伟大辉煌。时间就像大浪淘沙一样,过滤掉无关轻重的细枝末节,而留下来的,注定成为永恒。<br></h3> <h3>两天来,怀着如愿以偿的满足,徜徉在罗马悠悠岁月的不朽遗迹中,无论是惊鸿一瞥或是凝眸远望,都有一处古迹映入我的眼帘,精神在现实与远古神话的辉煌交响曲中穿行。漫步在这<span style="font-size: 1em;">座没有所谓时间界限的千年古都,我穿越了各个时空,从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建筑成就到文艺复兴时期精美绝伦的雕塑艺术直到新世纪的后现代会展中心。但是这座城市似乎永远都不会老,回顾经典影片《罗马假日》你会发现50年过去,曾经的景观仍然在那里伫立,你会发现曾经的咖啡馆仍然贩卖着卡布奇诺的香甜!</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em;"><br></span></h3><h3>再见了,Roma!</h3><h3><br></h3><h3>“只要你在年轻的时候去过罗马,你心中就会有一场盛宴,以后无论你去到哪里,心中的这场盛宴永远不会消失!”<span style="font-size: 1em;"><br></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