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宝玉和黛玉这对冤家,不管分离聚合,总有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去复来的爱恨情仇。这两颗年轻的心灵,一下子贴得那么近,任你怎么拆也拆不散;一下子又离得那么远,好像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也正是这样,这两位少男少女,在小说中演绎了一出又一出令人掬泪的动人传奇。
<br></h3> <h3> 比如第32回,听到宝玉在别人面前说自己不“生分”,一点也不回避与自己的“亲热厚密”,在外面偷听的黛玉可以说是悲喜交加。而当黛玉抽身离去时,刚好被“忙忙”走出来的宝玉见到了,两人于是又有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对话,那段对话让黛玉“如轰雷掣电”,又泪如雨下。这一场景自然又成为了堪与共读西厢媲美的经典。两个人说的话虽然不一样,但两个人表现出的情状、动作和神态却是惊人的默契与一致,而这种默契与一致却是宝钗和湘云遥不可及的奢望。
</h3><h3><br></h3> <h3><b><font color="#39b54a">默契之1:“拭”,你为我“拭”,我为你“拭”。</font></b>
那边,黛玉悄然抽身离去;这边,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走出门来的宝玉见到了前面正“慢慢”走着、“似有拭泪之状”的黛玉,便急忙赶上来,关心地连问3个问题:“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黛玉不想告诉真情,便撒了个谎说自己没哭。听到“勉强笑着”的黛玉这样回答,宝玉一语戳穿了黛玉的谎言,并“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面对宝玉在大庭广众如此亲热的举动,黛玉自然予以拒绝。但当黛玉发现自己一句话也把宝玉说急了时,她便一面赔笑,“一面”也“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两个人都是去替对方拭泪、拭汗,两个人做出的动作都是情不自禁的“禁不住”。这样的“禁不住”,在宝钗与宝玉、或者湘云与宝玉之间,都从未发生过。<br></h3> <h3><b><font color="#39b54a">默契之2:“急”,你被我“急”,我被你“急”。</font></b>
在这个场景中,两个人有都显得特别温情的时候,也有都被惹“急”了的时候。黛玉的“急”,是因为宝玉不但戳穿了她的“谎言”,而且还在公众场合竟然来替自己“拭泪”;所以,她急忙“后退了几步”,并骂他“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的“急”,是因为黛玉又开始耍小性子,语中带酸,说出了“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这样的讥讽之语;所以,他“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急得再“赶上来”反问黛玉到底是在“咒我还是气我”。<br></h3> <h3><b><font color="#39b54a">默契之3:“怔”,我因你“怔”,你因我“怔”。</font></b>
这个短短的场景,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并不仅仅因为两个人共同的“拭”和“急”,更是因为那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同的“怔”。什么是“怔”?怔,就是呆的顶峰,就是痴的极致;怔,意味着情郁乎中而不能流于言,情交于心而只传于眼。
黛玉为什么“怔”?因为当她给宝玉拭汗时,听到宝玉说出了“你放心”这3个字。这3个没头没脑却石破天惊的字,让黛玉猝不及防,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然后,当宝玉叹着气说出缘由、表明心迹时,黛玉顿时“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便“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宝玉为什么“怔”?因为他看到黛玉“怔怔的”望着自己、想说而什么话都说不出时,他的“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这样的两人“怔”望场面,恰似柳永词中那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感天动地的辉煌瞬间。
作者的过人之处还在于那个“两个人怔了半天”后的收场之笔。这样的场景如何收场?柳永的处理方式是:让船离岸,四手分开而两心依然相念。雪芹的结束方式则是:让黛玉珠泪滚眼、回身便走,宝玉便上前拉住想再说一句话,而黛玉推开宝玉的手,一边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一边“头也不回竟去了”。
赏读这样的场景,赏玩这样的文字,真是“读你千遍都不厌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