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河流被喻为大地的血脉,它哺育并记载着两岸人民的历史变迁。冀南鲁北系郭氏族人的祖先在鬲津河、无棣沟两岸繁衍生息600年,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p><p>距今8000年前,黄河在沧州孟村附近入海,冲积形成以孟村为顶点的三角洲。4000年前,《尚书·禹贡》所记禹“疏九河”以泄洪水入海,其九河为: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那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河流两岸并无堤防,每每洪水来袭,任其漫流,各条河流、尤其是黄河下游的河道很不稳定,常常南北摆动。</p><p>西周末年,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并大量使用,各诸侯国相继筑堤,“壅防百川,各以自利”。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由于堤防约束,泥沙沉积使河床淤高,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今浚县)宿胥口决徙,黄水东行漯川,经沧县后,在天津以南入海,这是有史记载的黄河第一次改道。此后2000多年,黄河决口1500多次,水利问题成为历代政府和人民不得不认真考虑的最重大的问题。</p><p><br></p><p><b>一、鬲津河的演变</b></p><p>(一)古鬲津河 古九河之一,故道在西汉鬲县(今山东平原西北)附近。胡渭《禹贡锥指》据唐宋后地志所载,以为鬲津故道系自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境入海。”《畿辅安澜志》载:“老黄河古鬲津河也。首起直隶元城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入山东冠县,循陈公堤而北,经山东馆陶县至临清州,逾会通河,……入清平县(今临清市),又北至夏津县入恩县境,始有河形,东北流经平原县“转入德州,”“又东北流经甜水铺至九龙庙,”“又东北至避雪店,行五十六里入直隶河间府吴桥县之西南境,”“东北流经玉泉莗。”“又东北经黄家镇入宁津县西境,”“又东北经县西北隅之冯家莗入天津府南皮县之东南境,”“自南皮县东北流经盐山、庆云并山东乐陵县境凡五十四里又东流入庆云县西境。”“又东北流入盐山县东南境又东北……入山东海丰县境”,“又东北合无棣沟,”“又东北经三官庙至马谷山(今无棣县大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古鬲津河在西汉时即已淤塞,后历经三国、晋、南北朝,到隋代河废而成古河道。</p> <p>(二)老黄河 唐宋时,黄河夺鬲津古河道入海,一度成为宋辽、宋金之边界。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此河遂逐渐湮没,变为废黄河。</p><p>(三)四女寺减河 明永乐十年(1412年),开挖了四女寺减河,除减河上口(今德州西北)以东6公里的河道外,全部利用了鬲津古河道(废黄河)。弘治三年(1490年),又将四女寺减河上口移至四女寺镇(位于德州西南约12公里)。开挖后的四女寺减河全长228公里,东北流经吴桥、宁津、乐陵、庆云、无棣、自大沽河口入海。</p><p>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已平”,“闸座废坏不修”,因而山东、直隶一带运河经常泛滥。康熙年间,引河早已淤平,河道已为百姓佃种。四女寺减河在明、清两代虽曾多次维修,但有效的维修只限于上游5公里余长的引河,其下游200公里余河道不设堤防,河水漫流,一旦分洪,下游一片汪洋,甚至“鱼游屋顶,船行树梢”。光绪年间,四女寺减河全部淤废。</p><p>(四)漳卫新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于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数次对四女寺减河河道进行了治理,使全河行洪能力达到每秒3500立方米。1972年,四女寺减河更名为漳卫新河。</p><p><br></p><p> <b>二、无棣沟的变迁</b></p><p>(一)古无棣沟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在今南皮、孟村、盐山县境内,有一条古河道称为无棣水。据史籍记载:“此为大禹所开之导河”。《盐山县志》载:无棣沟“亦名老黄河,三代(指夏商周)以前在九河之列。知其为黄河所夺。入海处有一无棣山,借此取名无棣沟。”无棣沟东西走向,是华北平原上通向渤海的一条大河,也曾为黄河故道,亦是后来齐燕两国分界处。</p> <p>千童镇位于沧州盐山县城南25公里处,现今的“秦千童城”碑、望亲台、千童祠后的无棣沟,即老黄河遗址传说为当年的训童港。齐国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时,在原无棣沟南岸二百多米处,特修建一座土台,称秦台,现在遗址尚存,面积约半平方公里,比周围地面高出一米多。山东省《无棣县志》载,“秦台,在县东北五十里,相传秦始皇遣徐市入海求神仙,筑此台望之。” 公元前209年,徐福率千名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从这里启航, 沿无棣沟出海,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不归。</p><p>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在《水经注》中对无棣沟的流经区域作了详细考察,指出:无棣沟“迳南皮县故城南,又东迳乐亭北,《地理志》之临乐县故城也”“又东迳新乡城北,即《地理志》高乐故城”,又“迳乐陵郡西,又东南,迳千童县故城东”,又“迳盐山东北入海”。</p><p>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无棣沟于隋朝末年淤废。</p><p>(二)无棣沟再生 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沧州刺史薛大鼎组织民夫对无棣沟进行疏浚借以运输鱼盐,大致在旧县镇以下利用了鬲津古河。当时百姓称赞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该河的大致走向是西起泊头市附近南运河东岸,向东南流至今庆云县城北,然后折向东北,在今海兴县城东入海。唐开元16年(公元723 年),又对无棣沟进行过一次开挖,把鱼盐运往内地,对当时的水路运输发挥过一定作用。唐朝诗人刘长卿《晚泊无棣沟》诗云:“无棣何年邑,长城接楚关。河通星宿海,云过马谷山。僧寺白云外,人家绿渚间。晚来潮下满,处处落帆还。”刘长卿是河间人,距离无棣沟很近。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无棣沟的壮丽景色以及潮满船归的场面。诗中提到的“长城”,即现今旧县镇以北二十里的古代齐堤。</p><p>北宋时,黄河东流又夺无棣沟在辛集以下河段入海。后黄河改道南移,无棣沟变为废黄河故道。到了元、明时期,无棣沟在地图中消失。明朝王铎《过南皮二首》中称:“徘徊感慨寻无棣,纱帽戈巾日欲斜。”也可佐证,当时无棣沟已经湮没。</p><p>(三)宣惠河 乾隆五年,以南北朝时期的无棣沟为基础开挖宣惠河。现今的宣惠河流域包括宣惠河干流及龙王河、沙河、宣南干沟、宣北干沟、无棣干沟等20条主要支流,宣惠河与漳卫新河交汇于大口河并在此入海。</p><p><br></p><p> 河流系统的演进过程,是河流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现状河流是从上一代河流那里继承下来并被人们改造过及发生变化后的河流。鬲津河与无棣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数次迁徙演变、数次淤塞湮废、又数次被疏通而获得新生。因此,我们今天说到这两条河流时,应同时指明它的时间和空间才更加严谨和确切。</p><p>鬲津河与无棣沟像一对孪生姐妹,亲密无间,她们陪伴流域两岸人民共同度过发展、融合、壮大的艰难岁月。在她们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们肩并肩地共同流经冀南鲁北的吴桥南、南皮南、乐陵北、庆云北、盐山南、千童城旁、最后从无棣碣石山北入渤海。她们相距仅仅一、二十公里甚至几公里,她们也曾在某段时间内共用同一条河道,她们甚至有幸张开臂膀、敞开胸膛,接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与黄河同流。她们长得太像了,以致于在人们不小心时,竟误把她们当成同一条河流。</p><p>千百年来,鬲津河与无棣沟,以她博大的胸襟和温柔的情怀养育着数以万计的冀南鲁北系郭氏族人,书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如果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鬲津河与无棣沟无疑是冀南鲁北系郭氏族人的母亲河。如今,饱经沧桑的两河已经远离了我们,她们的后代——漳卫新河和宣惠河还默默地流淌在冀南鲁北大平原上,继续向人们诉说着祖先那不尽的往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