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偶然的发现</h3><h3>2006年12月17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突然在互联网上发现一个来自于河北省海兴县郭桥村关于寻找冀南鲁北系郭氏之族源的帖子。</h3><h3>“郭桥村”——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小时候听爷爷讲,郭家桥村(今郭桥村)地处渤海之滨、一条大河之畔。一望无际的古黄河冲积平原上,土地辽阔坦荡,洪涝灾害频繁。</h3><h3>爷爷出生于清末,兄弟四人,在家里排行最小,因生活贫困,爷爷的大哥、二哥都未曾上学读书。爷爷从小聪明伶俐,最受他老父亲的疼爱,老人家希望小儿子能出人头地,他在村里开了一个铁匠铺,并时常走村串乡到处去给别人家的马匹钉马掌,省吃俭用攒下来一点点钱,都供爷爷上学用了。</h3><h3>爷爷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年仅17岁时就背井离乡,从郭家桥村去闯关东,先到双鸭山,不久后到临江,从此在东北安家立业。</h3><h3>仔细看过郭桥村在网上发布的消息,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郭桥村郭姓村民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先祖郭存武、郭存周、郭存铭、郭存洪、郭存五、郭存六、郭存仁、郭存真、郭存荣、郭存志、郭存礼等诸公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九月,奉诏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北端广济寺大槐树下移民到渤海之滨的鲁北鬲津河故道两岸定居。</h3><h3>起初,先祖们居住在鬲津河故道南岸,后来搬到了河北岸,为了生活及生产方便,先祖在河上架起一座土木结构的大桥。后来,村庄因此桥而得名为郭家桥村。至今,郭桥村的祖坟仍在今漳卫新河南岸的山东省无棣县境内。</h3><h3>嗣后因族繁土寡,为觅新生活,族人迁徙散落至冀鲁交界处十余县。近百年来,又有大批乡亲陆续远迁至东北双鸭山等地,唯有第六门郭存六及其后人定居郭家桥村六百年不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郭桥村是著名的武术之乡,郭桥武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康熙时期,九世腾宇公曾从军南征吴三桂,经校场比武夺得先锋印以军功授三品游击参将。</h3><h3></h3> <p>郭家桥村行政隶属沿革</p><p>(一)、关于无棣</p><p>周灭商后,姜太公封齐君建国于今山东营丘。无棣邑为齐国北疆,是华夏古老城邑之一。今盐山县、宁津县等地当时均属无棣邑。无棣县始建于公元586年,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为避讳朱元璋儿子朱棣的名字,无棣县改称为海丰县。</p><p>冀鲁系郭氏始祖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到渤海之滨的鬲津古河畔时,此地隶属山东省武定府海丰县,1914年海丰县改回原称无棣县。</p><p>无棣县碣石山镇有一小山,海拔63米,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华北平原上惟一的一座山峰。唐虞时期称此山为碣石山,又因山上林木不生,春秋时称无棣山,魏晋时称盐山。无棣县、盐山县均由此山而得名。秦始皇、汉武帝、曹操都曾到过碣石山。留下了许多美丽而又古老的传说,为后人所传颂。</p> <p>▼碣石山(无棣山、盐山) </p> <p>竭石山顶附近有一碑记上面写到“山神庙遗址”,说明此山神庙是当年林冲发配的草料场所在,“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由此杀死陆虞候夜奔梁山。 </p><p>▼山神庙遗址</p> <h3>(二)、关于鬲津河</h3><h3>鬲津河,为古九河之一,大禹曾在此治水。古鬲津河在西汉时即已淤塞,后历经三国、晋、南北朝,到隋代河废而成古河道。唐宋时,黄河夺鬲津古河道入海,一度成为宋辽、宋金之边界。后黄河南移,夺淮入海,此河遂逐渐湮没,变为废黄河。</h3><h3>明朝永乐年以后,人们将来自山西的漳河水和来自河南的卫河水汇入鬲津河故道,河流改称为四女寺减河。到清代,四女寺减河又淤塞填平,一旦上游分洪,下游一片汪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河成为河北省和山东省的界河。1972年,再次大规模疏浚河道,同时更名为“漳卫新河”。</h3><h3>几千年来,鬲津河数次淤塞湮废、又数次被疏通而获得新生,它哺育并记载了两岸郭氏族人的历史变迁。现今的郭桥村位于漳卫新河北岸。<br></h3> <p>▼漳卫新河,河北省与山东省的界河</p> <p>(三)、关于盐山</p><p>盐山战国时属齐国饶安邑(在今盐山县千童镇),秦时方士徐福在千童城募千名童男童女沿无棣沟入海东渡寻长生不老之药不归。</p><p>▼千童祠</p> <p>▼千童镇望亲台 </p> <p>西汉时刘邦在盐山设县曰高城,隋朝改称盐山县。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在今盐山县千童镇设置沧州州治。 </p><p>▼沧州古城</p> <p>▼建于后周郭威帝时期的沧州铁狮子</p> <p>1952年10月,政务院批准,将原属山东省的吴桥、东光、盐山、南皮、宁津、庆云6县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后改为沧州专区),郭家桥村从山东省无棣县划归河北省盐山县。</p><p>▼郭桥村</p> <h3>(四)、关于海兴</h3><h3>1965年,由于盐山县辖域过大,不便管理,析出其东北境置海兴县。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的高树勋建议:因新设之县地处渤海之滨,即取靠海而兴,繁荣发达之意为名。根据国务院3月27日决定,郭桥公社由盐山县划归海兴县。</h3><h3>现在,郭桥村归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乡管辖。</h3><h3>注:高树勋(1898-1972,盐山县人),高的爷爷是郭家桥村的女婿。曾任国民党班长、排长、营长、团长、青海省代省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1945年10月,率新8军起义,11月由邓小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br></h3> <p>▼大槐树的传说</p> <h3>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里的贾村西侧广济寺旁,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br></h3><h3>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h3><h3>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他英勇善战,才能出众,被郭招为婿。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统其军,经过长达22年的明初统一战争,终于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h3><h3>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与明朝建文皇帝在山东、河北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造成“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华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目惊心”,满目荒凉。</h3><h3>而在元末明初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h3><h3>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冀鲁系郭氏先祖与太原、平阳二府的泽、潞、辽、沁、汾五州,洪洞、赵城二县共计一万户人氏一起于明永乐二年九月分别迁移到北京、河北、山东、河南。</h3><h3>据记载,明朝时洪洞城北的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h3><h3></h3><h3></h3> <h3>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要去的地方再好,也舍不得世代居住的故乡。人们恋故土,念亲人,生离死别,肝肠寸断。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鹳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h3><h3>山西洪洞距鲁北古黄河冲积平原有两千里路,移民们几十个人为一组,扶老携幼,肩扛手提,在官人的伴随下往华北平原上走。一路上都是移民,有哭的、有病的、也有倒下的,每天走两个驿站约五、六十里。出发时喝几碗菜粥算是早饭,中午、晚上两个玉米面饼子一碗干菜汤。从洪洞大槐树出发一路东行,郭家兄弟就这样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在渤海之滨的鬲津古河畔落了户。</h3><h3>传说当年移民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的手绑起,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h3><h3></h3> <p>为避免迁入地的不稳定因素,官方安排移民实行了同姓同宗分路而迁的办法,致使迁入山东境内的郭姓族人居处分散,因此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同宗兄弟们很难取得联系。冀鲁系郭氏在迁入鲁北若干年后才逐步相互得知对方下落,后来他们以同迁郭姓为一世始祖,修成《郭氏族谱》。</p><p>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p><p>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p><p>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在洪洞古大槐树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些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移民后裔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的,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p><p>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p><p>悠悠六百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全国有近二亿人口为大槐树移民后裔。</p><p>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鹳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p><p><br></p><p>冀鲁系郭氏世系命名</p><p>冀鲁系郭氏第一世至第七世的世系用字:第一世存、第二世化、第三世广、第四世进、第五世守、第六世家、 第七世志。第一世的世系用字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带来的,往下的字估计也是从山西老家带过来的。假如果然如此,那时候山西也应有人用这些字取名,以此为线索,可以追根溯源。</p><p>1936年,冀鲁系郭氏十县联谱,辑为巨著12卷,首卷规定:21—30世取名用字,采用庆云、海丰(今无棣)、盐山、新海(今黄骅)、静海、乐陵、天津、沧州、沾化、宁河十县名称,即“庆丰山新静,乐天州化宁”顺次序排。同时又指明:二十一世以下之族人起名时亦不必拘守此格,但需熟悉己身占某字为某世以论辈行。迄今70载,族人循规不逾。</p> <p>▼郭桥村是著名的武术之乡,郭桥武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冀南鲁北系郭氏六门十九支世系略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