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我们班开始办“班级周报”,到现在办了一年了,出去中间的过年那一星期没发,目前总共发行53期。其中正刊48期,增刊一期,个人专刊4期。</h3><h3> 开始办报脑袋短路,给报纸取了一个很俗的名字——“雏鹰起飞新周刊”。这学期我想换换名字,让孩子来取,最后大家投票选择。把一切权利交给孩子们。</h3><h3> 报纸不是说办就办,它有一套操作系统。我在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要办报得有稿件,稿件怎么来呢?没错,孩子们写的,多久写一篇呢?报纸一个星期一期,周六周日写,周一交。周六周日写不出来咋办啊?没关系,我们周一到周五每天一篇小日记,字不要求太多,两三行到四五行都行,你爱写,写两三页也可以。怎么会有爱写的呢?你夸他啊!开始写,都挺费劲,不过不排除每个班都那么几个同学天生就会写的,只是你没给他机会而已。这几个人就是你表扬的榜样,榜样有了,其他同学就好操作了,写着写着能写的就多了。你就可以换着表扬。问题是始终还是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没关系,开始办报时,热情一定要高,一天表扬那么三四个,开心了,想写了,还有四五十没受到表扬的呢?没关系,口头表扬不过来,书面表扬啊!我在每天批孩子小日记时都给他们留言。就像微信私聊一样,孩子们都很期待,也都不会失望,口头表扬没有的,书面表扬指定少不了。(举例:吴沛泽)</h3><h3> 这样每天的小日记就会成为周末班报素材的来源。这一个星期记下五件让你情绪波动最大的事儿,入股。到了周末,如果你没事情可记,就可以从里面任选一篇,加工一下就成了。到目前为止很少同学没事儿可记,大家基本都在周末时写新的内容。可能是二年级没那么多的写作技巧,他不知道咋把几句话变成一篇文章,要么就是想不起来这么做。我也没有强化他们。总之,就这么写着写着,班报就办起来了。</h3><h3> (示小日记、大日记图片)为了激励他们,我在网上统一定的这种薄薄的小日记,一共十多张,30页作业。一天一页,一个月一本,学生没啥负担,月末你写没写完一本,我都收回,发新本。如果中间就有写完的,奖励一本。我班目前最快最多的是一个月写两本。周末用这种本来写,也是在网上找的。这个日记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写还能画,所以除了写之外,我还鼓励孩子给自己的文章配上相应的插图。所以我班的报纸就比较漂亮。其实也是因为孩子们刚写,字数太少,插图用来占版面的。没想到后来成了我们班报的特色,孩子的绘画技术也越来越好。(出示作品)</h3><h3> 我班孩子特爱画画,可能小孩子都爱画。从一年级入学,我们有校本课,背古诗加上课本里的诗,平时班级再另外积累的,一学期下来也有二十多首,每学期都不一样,年纪高就多一点。这么多诗,孩子背起来费劲,你讲完内容他也不明白。我就挑一些画面感强的,让孩子画。画得过程也是对诗的理解过程,慢慢的,我班还自发画诗,学完就画。无意中我就成了一个语文老师里教美术教得最好的了。</h3><h3> 报纸插图刊登要求不是选谁画得最好,只要你画出来,人家能看懂,并且涂满色,就可以上报。这个能坚持下来的可不多,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作量了。画得越来越少,不过到目前为止我班仍有那么五六个同学仍坚持一周一篇文章一幅画的投稿。全凭爱好,也不会坚持这么久啊?!咋整的?表扬啊!口头表扬,不够,没关系。咱来个仪式——(图片)我在学期过半时开了一次招聘会。聘请这些画插画超过五次的同学为“班报特聘插画编辑”。这个表扬没有文章表扬那么频,因为不能舍本逐末。一个是孩子的能力、精力有限,都去画画,文章就写不好。另外孩子们文字越写越多,画那些画占了文字的版面,文字就少了。基本上半学期鼓励一次。在这次招聘会之后,我有给坚持下来的孩子颁发过奖品等。这学期开学,还要奖励。</h3><h3> 画画要鼓励,写文章就得更需要鼓励了。之前说了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可是孩子的持续力,写作热情不会一直如此,慢慢就会淡化下来。因为写作确实是个苦差事。再说老师不可能天天和孩子私信。还有别的工作要做,那只是开始而已。咋办呢?先是把一天一篇日记降低到一周最少两篇,多了不限。你们才还有没有一天写一篇的?有,当然有了。就是他(于瀚杰——个人专刊)我班第一个出个人专刊的。</h3><h3> 接下来咱们就得说说评价机制了。每天小日记批改,为星星等级评改制度——最少,一颗星,最多三颗星,偶尔四颗星(批完能坚持认真修改的)。月末进行统计,根据星星颗数发“星卡”(图片)。星卡根据现实生活中星星的亮度划分为六等星~零等星(自然界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最亮的是零等星,依次排序,肉眼刚能看见的,最弱的就是六等星)。这些星星等级对应孩子们的得星数量——二十颗星一下,包括20颗,你就得一张六等星卡,之后每十颗提高一个等级,最高就是零等星卡,两张低一级的卡,可以换一张高一级的卡。两张零等星的卡,可以换一张“免写作业卡”。就是可以不写作业一次,一学期只能用一次。孩子们老喜欢了。而一个月小日记都得三颗星以上,这个不能以星星等级来算,必须以质量来衡量了,就有机会发表个人专刊了。</h3><h3> 这是小日记,班报呢?也有评价制度啊。累计在班报发表五次就被评为“班级写作小能手”,再五次就被评为“班级小作家”,再五次就是“班级诺贝尔奖”……以此类推。小孩子,总是看中这些虚无的称号。写作热情就在不断地持续中。</h3><h3> 报纸是办了,还有一些孩子上不了报,或者上报的次数不那么多,他对报纸的关注热情不那么高,怎么办啊?每期报纸上我还会设置一个“最佳文章”栏目。孩子们看报,可以在报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作者和文章。我会在下期报纸上公布五篇上期“最佳文章”,你对上三篇以上,就有一次抽奖机会。评上“最佳文章”的同学,多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是“才运卡”,两张才运卡,可以换一张“免写作业卡”。大家都很喜欢抽奖环节。从这个假期开始,我在喜马拉雅FM(一个APP)申请了一个账号,让我们班评上“最佳文章”的孩子,把自己文章的录音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发表意识和修改意识(出示图片),感兴趣的同行可以关注我们。</h3><h3> 另外为了培养孩子认真修改的态度和能力,以及对班报阅读的重视。报纸发下来,孩子们可以自行找错误,找到一处错误,月末“星级评比”加一颗星。被找到错误的同学就扣一颗星。这样错误率就小了。家长输入文章时也认真多了。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修改意识。大家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修改需要能力,能力就要掌握相关知识。</h3><h3> 我们的班报,周末写稿,周一投稿,周二至周四都是修改时间。周五发报,周六周日回家看报,写稿。周一我会对上期班报进行讲评,还有抽奖环节也在周一,颁奖环节也在周一。每一类奖项的第一次颁奖都很隆重,拍照,合影。领奖时,同学们大声喊出获奖者名字,孩子们的脸上永远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就是写作带给他的荣耀。</h3><h3> 这样一系列制度运行下来,孩子们的进步,我们用肉眼是可以看的见的(同学们的作品)。</h3><h3> 做这些事,不是我突发奇想,我没有这样的本事。这些想法都来自这个男人(图片)我我师傅——管建刚。我讲的这些都记录在他的著作里(图片),比我说的好。</h3><h3> 班级周报毕竟不是正式、专业报刊,它要为教学服务,所以一定要倾向那些写困生,均衡调配学生的上报次数,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改进。另外,要想孩子文章写得好,必须让他们写真话,写心里话。就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写作环境。我班孩子谁都写,写我,写科任老师。我必须要说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宽容的教育胸怀,我班学生怎么写,写他们什么,没一位老师生气、恼怒的。在此我要特别谢谢我班所有任课老师。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该为孩子营设的一个教育环境,我得说我班孩子非常幸运,遇到这么多好老师。</h3><h3>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