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环线游记之二

黑白熊

<h3>  D7:7月26日上午,从德令哈出发,经大柴旦穿越无人区的西部一号公路,沿柴达木盆地边缘,抵达阳关景区。这条路,是唯一通向敦煌的必经之路,让你体验大西北戈壁无人区的广阔与荒凉。</h3><h3> 临行前,有朋友听说我们只有一辆车,再三嘱咐,穿越100多公里的无人区,一定要结伴而行。那里是“三无地带”:无人无车无信号。因此,在穿越无人区时,我们小心又小心,生怕车子有丁点闪失,找不到任何可以求助的车或人就惨了。哪知上路后才发现,所谓的无人区,早已变成车辆“重灾区”,无数的车辆来来往往,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h3> <h3>  穿越无人区,重点要提到“西部一号”最美公路。而在这里拍照留影,成了游人的必做项目。</h3> <h3>  上午天气不太好,只能照出灰蒙蒙的感觉。不过就算这样的天气,也挡不住游人特别是美女们的热情。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将拍照进行到底。</h3> <h3>  来张旅行照。</h3> <h3>  一直尝试着拍出跳跃的姿势,但是大哥总是抓不住跳跃的瞬间,每次都是自由落体式。这张还算是百里挑一的。</h3> <h3>  笔直的一号公路,漫无边际。</h3> <h3>  路过阿克塞影视拍摄基地。这里曾是荒凉的西北小镇,却因一部电影而出名!游客常年不断。没错,九层妖塔的拍摄基地,就是阿克塞石油小镇,一个原本已废弃的西北小镇。</h3> <h3>  来个西部牛仔造型。</h3> <h3>  斜立的汽车</h3> <h3>  已现沙漠踪影</h3> <h3>  下午抵达阳关景区。说起阳关,不得不提到那句千古绝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如今,一个手机就能走遍天下,不得不感叹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吃穿住行带来的方便和快捷。</h3><h3> </h3> <h3>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h3> <h3>  出关通牒,相当于现在的护照。</h3> <h3>  夕阳西下</h3> <h3>  阳关道上,黄尘漫漫。</h3> <h3>  苍凉与悲壮</h3> <h3>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里所指的阳关道,即是该遗址。</h3> <h3>  荒凉、孤寂</h3> <h3>  我站在战车上,感概万千。</h3> <h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h3> <h3>  胡杨,被称为“沙漠英雄”,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之誉。</h3> <h3>  当晚入住阳关景区。</h3> <h3>  D8:7月27日上午,从阳关景区出发,前往玉门关景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脱口而出。唐朝边塞的诗歌大多与戍守边境的士兵有关。要么诉说戍边士兵的怀乡情,要么描述士兵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的豪情满怀。王之涣的《凉州词》属前者,而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属后者。</h3> <h3>  上午天气晴朗,继续拍公路照。</h3> <h3>  荒无人烟的公路,尽情拍照。</h3> <h3>  戈壁滩越来越多。</h3> <h3>  相传著名的“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h3> <h3>  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 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h3> <h3>  远眺关外,大地苍茫,人迹罕至,故唐代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h3> <h3>  汉长城遗址,只剩断壁颓垣,残缺的城墙和峰燧孤零零屹立在戈壁,无声地诉说着古战场的峥嵘岁月。</h3> <h3>  下午,从玉门关出发,前往雅丹魔鬼城。据《辞海》解释“雅丹为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这片雅丹地貌群落远远超出了辞书中所定义的规模和形态,其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举世罕见。</h3> 途中地貌<br><h3><br></h3> <h3>  继续各种拍。</h3> <h3>  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比,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h3> <h3>  这片区域因像停泊在港湾的舰队,被当地人称为“西海舰队”。</h3> <h3>  游罢雅丹地貌公园,<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于傍晚时分抵达</span>月牙泉和鸣沙山景区。虽是下午六点多了,但这里晚上九点半才天黑,所以入园的人还是川流不息。</h3> <h3>  沙漠,骆驼🐫</h3> <h3>  月牙泉是茫茫大漠的一处自然奇观。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泉水清澈千年不涸,在灿烂的夕阳下呈现出一幅沙漠奇景。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存有同样的疑问: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包围着,为什么一直没有干涸?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将它掩埋?据说,月牙泉里的自然泉水,其实早就干涸。如今,月牙泉里的泉水,是通过地下管道定期把其它水源灌入进来的。</h3><h3> 我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只愿你以天为友,与沙为伴,千年万年美丽依旧。</h3> <h3>  玩沙的人络绎不绝。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玩滑沙。</h3> <h3>  鸣沙山不容易爬上顶,景区安装了梯子,方便攀登。就算这样,也会经常爬上去又掉下来哦。</h3> <h3>  月牙泉全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月牙泉宛若文静的妙龄女子,千百年来与鸣沙山长相厮守,不离不弃!</span>余秋雨先生曾比喻她是乖巧的女儿怎么会独自跑到这里?我猜想,大概是为了守护鸣沙山吧。</h3> <h3>  俯瞰月牙泉,耳边萦绕着田震的歌“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h3> <h3>  晚归的骆驼🐫</h3> <h3>  像不像金沙?</h3> <h3>  当晚入住敦煌市区。逛敦煌夜市,吃当地美食。</h3> <h3>  谨以此文献给热爱旅行的你。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