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掠影

秦唐山水

<p class="ql-block">  炎炎酷日,漫漫无边。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闹心地让人不愿意待见:自进入7月中旬以来,太阳就象吃了兴奋剂的运动员,浑身充满了力量,温和的性格也就变得格外热情,殷勤地和大地上的万物亲近,毫不保留地把阳情艳光洒向人间。唯我独尊的七色光茫,霸道地将云彩姐妹们驱离的不见踪影,霎时间,关中平原,自古以来的帝都上空就只有蓝天与太阳相映,热浪充斥着这片盆地的各个角落,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就仿佛处在了蒸笼之中,极不情愿地洗着免费的桑拿。</p> <p class="ql-block">  天气热的不行,每天都在炙烤中度过,呆在空调房中,都不敢出去。天还在晴着,每天都有彤云从不同方位升起,铺天盖地的涌向太阳,企图遮天蔽日,荫庇天下苍生,然来热虽猛,却后继无力,终究没有成功,所以龙王也就没有来布雨吐霖,太阳也依旧统治着苍穹。气象局也倾情服务,象极了树上嘶鸣不止的知了,每天都唠叨着高温橙色预警,看着每天近40度的高温,我的心里异常的酌热,也莫明的有些恐惧:呆在家里不敢出去,怕会中暑,怕会晕倒,怕被晒坏。小时候媒体不发达,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就有高温,只知道热了站在渠水里的清凉爽快,以及黑云滚滚电内雷鸣的惊悚,所以感觉夏天是一年里最美好季节,以至于冬天还没到就开始期待夏天了。</p><p class="ql-block"> 蒸笼里吹风降温,不如高原上吐故纳新。进入秦岭山里避暑固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近期多暴雨雷电,肯定是不能去的,所以,经简单的沟通,我们几个发小便达成共识:沿黄河逆流而上,赴塞上明珠榆林,消暑降温,休闲轻游,当然,我们不是乘船(好象黄河里也没有船),而是走沿黄公路,也就是沿黄河边上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八月二日。我们早上7点起床,8点钟沿代新路至新丰,吃早餐,随后北上,沿渭河南岸的河堤观光路,迎着太阳一路东行。河滩很宽阔,里面成片成片地种着玉米,黄豆,象豆腐块似的,很是整齐,不知道有没有种棉花。极目远跳,满眼的都是碧绿,河水形成的银带悄悄地藏了起来,天蓝的不彻底,眼睛没有找到河的对岸。渭河比汉江雄阔,水时清时浑,平时水在河槽里,河槽很深,大概有三五米,水道是湾来绕去,有时就在路也,但更多的情况是不见踪影。观光路限速40,纯黑的柏油马路,双向四车道,也许不逢周末,天又热,路上少见车辆与行人。过临潼零河大桥,经渭南,华县,华阴,沿途看到了最壮观的一片荷园,莲叶铺满了河滩,碧绿的滴油流翠,没有朱自清的"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的感觉,倒是感觉象绿色的流海,绿色中只有零星的白点闪动,应当是刚开的荷花,这片荷园的面积有多大,我没法估计,但我想叫它荷花淀也应该可以的。没有起风,所以也就没有了风撩罗裙舞玉女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   秦岭</h3><h3> 西起天水葱郁翠,太白独耸岭高最。</h3><h3> 绵延纵卧分南北,秀奇淹没褒杨悔。</h3><h3> 棱角突兀斜自出,陡峭险秀岳中魁。</h3><h3> 函谷关外杀声紧,苍龙伏首心力瘁。</h3><h3>注:褒指的是褒姒,杨指的是杨玉环。</h3> <h3>  行至华阴,由于驻军打靶,渭河观光道临时封闭,我们便进入华阴市按路标沿黄河观光道从华山脚下东行到了潼关,看到了三河口,也远观了渭河入黄的壮观景象,其实,渭河水比黄河水更黄,两者融汇在一起向前流去,很久之后,还能由颜色分出彼此。时至正午,阳光正盛,没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感觉,倒是有"日悬天胜火,青黄滚滚来”的味道。</h3> <h3>  三河指的是渭河,洛水河与黄河。</h3> <h3>  在潼关小憩,吃潼关肉夹馍,喝鸭片汤,后沿黄河观光路一路向前,经华阴至大荔,进入黄河滩。车行了很久,竟然没见到河水,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原野,原野上村庄农田错落有致,阡陌道路四通八达,分明就是农耕文明的平原大地,哪有一点河滩的影子。贴身领略河滩的平坦壮阔,对大荔合阳农场的宽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解开了一直留在心底的疑惑:为什么夏天整个关中道上都是大荔的西瓜。渭北平原和黄河西部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自古就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历朝历代都在附近的高地上建有粮仓,派重兵把守。战国时期,这里被称为河西之地,秦国和魏国为争夺这片肥沃的土地,进行了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争,最终这里属于了秦国。今天,这里依然是全国的主要产粮区,各种瓜果香甜可口,在这里看不到工厂作坊,环境是没有污染的。</h3> <h3>  义仓是旧时各地汉族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隋唐已有。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是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虎”、“龙”二字。丰图义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并重一时,驰名全国。 </h3> <h3>夹在远远对峙的两山之间的黄河。</h3> <h3>   </h3><h3> " 黄河魂"原来是一个风景区,我还以为是哪个名人题的字或写的文章,细看石碑上的字才知道理解错了。这个风景区位于洽川风景区北端,总面积12平方公里,自有记载以来,从未断流,是秦晋的水上交通要道,素有铁码头之美誉。我们在这里没有停留,只在车里进行了观望,闭上眼睛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这里四季慑魂,处处动魄,春回黄河流冰,似万马奔腾;夏归黄河揭底,如惊涛骇浪;秋至黄河地啼,乃洪钟大鼓;冬来黄河凌汛,尤上舞银蛇的宏观场景,于是干脆不想,专心地看远处的河水。</h3> <h3>  对于圣母我知之甚少,只知道骊山老姆就是女娲,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老姆的三女儿脾气暴躁什么的,其他的都没有记住。看到了四圣母故里的牌楼,就进行了了解,原来是把大禹的母亲女嬉,商汤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周武王的母亲太娰,合称‘四圣母’,他们的故里,相传就在今天的合阳。由于时间较紧,附近恭奉圣母的几处庙宇,我们就没有去参拜,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福圣母继续保佑我黄河华夏之民。</h3> <h3>  黄河观光路大荔至韩城段因加固管道泵站临时封道,我们只好绕道,沿国道经高速至韩城,未做停留,顺沿黄公路直接奔向了壶口,一路狂奔,穿行在黄河岸边,河里水似乎不多,没有给我留下水急浪高的感觉。我们没有去参谒司马祠,也没有去党家村领略元代的建筑丰格,没有看到龙门。到壶口镇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走进灯火通明的沿路宾馆,客房早已爆满,焦虑中,一烧水的老者告诉我,你到河对岸山西那边去,房多还便宜。于是,我们又从黄河大桥上过到了山西,很快就找到了宾馆,标间188元,经协商,我们120元住了进去,果然便宜。吃完饭,已是半夜。</h3> <h3>  8月3日。早上起来,吃过餐点,乘车过黄河大桥继续向北,从黄河西岸(陕西)参观壶口瀑布,看惊涛骇浪,洪流滚滚,听闷雷轰鸣,嘶吼阵阵。</h3><h3> 壶口瀑布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瀑布落差大概有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我们这次来,恰逢黄河上游几处地方连日降雨,河水暴涨,很多的观光点都被水淹没,瀑布当然也比我前一次来更加壮观了。</h3> <h3>  离开了壶口很久,黄河的滚滚浪涛还在眼前闪现,河水拍岸激石的咆哮声还在耳边荡起,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不时地在心头萦绕。北上的道路离黄河渐行渐远,已经隔开了好几道山梁。一路驰骋,山川愈来愈宽阔,绿色覆盖了眼前的一切。当一片片稻田玉米映入眼帘的时候,南泥湾到了。从小就听郭兰英唱的南泥湾,还有军民大生产,生产大合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热闹劳动场景深深地刻在脑海,如今,岁月长流,往昔不在,先辈们的奋力拼搏使这里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沿路小摊林立,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才知道,少了的是能引起共鸣的那些熟悉的旋律,还有中华民族在危急存亡关头所凝聚起来的气吞山河的钢铁毅志。</h3> <h3>  一路无阻,没有吃午饭,红牛就着鸡爪下肚后,又上高速,过安塞靖边,颠簸中就到了榆林。红日高照,天气尚早,我们便直奔红石峡。 </h3> <h3>  红石峡也是值得一看的,和众多的摩崖石刻相仿,要看的东西都在悬崖峭壁上,只不过这里最著名的石刻是书法,而不是佛像。榆溪河从石峡中间穿过,由北向南而流,石峡两壁上留下了众多文人雅士与各级官员的笔迹,阳光照在东岸的崖壁上,雄浑有力的大字更是遒劲! 红石峡谷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东崖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在东崖石壁上参差着大小不一的多处石窟。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旧时边将、文人来榆林,多在雄山寺豪饮唱和,留下了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每当夕阳西照,红石映日,格外美丽。“红山夕照”被誉为榆林八景之一。我对书法不懂,但也怀着敬仰之心,虔诚地浏览了所有镌刻。噢,差点忘了,只所以叫红石峡,是因为这个石峡是由红色的沙岩构成的,这种沙岩很容易风化,刻上的东西不易保护,所以,年代久远的文字上面是没有的。</h3><h3> <br></h3> <h3>  红日消失的时候,我们沿榆溪西路一路向南进入了榆林城。晚上就住在了瑞林大酒店,标间148元含早餐。晚上吃饭很晚,小酌后已是半夜。</h3> <h3>  8月4日。早上起来,直奔镇北台。镇北台与嘉峪关和山海关是明长城上最雄伟的三大关口。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明延绥镇长城的哨楼遗址,延绥镇又称榆林镇,是明朝在河套南部设立的九边重镇之一,它东起符谷的清水湾,西抵宁夏的花马池,途径陕西的神木、符谷、榆阳、横山、靖边、吴起、定边七县区,全长1170公理。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曾先右登上镇北台,缅怀先祖的功绩,瞭望祖国的大好河山。</h3><h3>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观察所之一,是西北地区长城要塞。台呈正方形,分四层叠起,总高30余米。</h3><h3>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继续北上,没多久就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大漠。今日的大漠已得到了较好的治理,虽然沙丘还随处可见,但上面已有沙柳绿草覆盖,平坦处玉米已吐缨待穗,只见荒沙起,不见人踪迹的荒凉景象早已不再。大漠无垠,绿草如茵,天边之际,有海依存。两小时车程,我们便到了塞上明珠红碱淖。</h3><h3> 红碱淖,中国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内一淡水内流湖,面积67平方公里,属神木县尔林兔镇管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陕蒙交界处,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水草丰盛,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是旅游度假的理想水上乐园。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h3> <h3>  这个美女叫王嫱,也就是王昭君,端装美如画,俗媚荡然无,琵琶半遮面,裙裾抚江山。昭君出塞的故事人皆尽知,但塞在哪里,看下面的图片,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相关的演义传说。走近红碱淖,感受海之无疆。</h3><h3> 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现在就有了七条季节河同时流入“昭君泪”。</h3><h3></h3><h3><br></h3> <h3>  下午3时南返,至榆林进餐,上高速,于晚上7点50至靖边县城之雅和酒店。高中同学在此工作,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久别后于异地重逢,自然是格外亲切,小酌是肯定的。</h3> <h3>  8月5日。早上8点在酒店吃完早餐,同学带我们直奔此次旅途的最后一个景点波浪谷。波浪谷是众多丹霞地貌的总称,面积很大,我们只看了三个区中的一个,这里的美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能亲身感受,看下面的照片,加上你丰富的想象,或许能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靖边县波浪谷位于距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 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在那个时候,这里的地貌好像撒哈拉沙漠一样,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h3> <h3>  别惊奇,这就是黄土高原,高原上的水是否也灵秀呢?</h3> <h3>  途经延安,专门找到了宝塔山,弥补了前次留下的遗憾!,于是,车行高速,返回家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