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盏昏黄的洋油灯

墨舞芊芊

<h3>提起洋油,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恐怕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洋油灯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所指何物。他们现在的条件都太好,对于洋油、洋油灯之类的东西,他们会觉得遥不可及甚至闻所未闻,但对于我们这些六零、七零后来说,洋油灯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曾经是我们非常亲密的伴侣,根本就离不开,在那个家家户户还没有用上电灯的年代,晚上主要就是用洋油灯来照明的。所谓的洋油,说穿了就是煤油,解放前后,我们国家贫穷,很多用品都是舶来物,比如铁钉被称作洋钉、火柴被称作洋火、棉布被称作洋布、煤油被称作洋油等等,自然,洋油灯也就是煤油灯了。<br></h3> <h3>那个时候,家家都有各式各样的洋油灯,我们家也不例外,有两三盏吧,最常用的就是麻灯去了罩的那种了。我用的洋油灯则是我自己用墨水瓶做的,小巧玲珑的,虽然现在想起来有点老土,但在那时却感觉既漂亮又实用。我首先是把空墨水瓶子洗干净,晾干,再找一块薄铁皮,把它剪成一个比墨水瓶口径稍微大一点的圆形 ,然后再拿另一块大一点的薄铁皮,剪成长方形卷起来,有筷子差不多粗细,再找来些棉花或者棉线,捻成细捻儿,串在卷好的细筒里,然后比划着在事先剪好的圆形铁皮中央挖一个圆孔,把带捻儿的细筒串过三分之一,镶紧,直接盖在墨水瓶口上,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瓶子里倒上多半瓶洋油,这样一个完整的洋油灯就诞生了。然后把它端到学校放在课桌上,晚自习时和同学们的油灯一同点亮,那点点亮光聚在一起,映红了一张张稚嫩的脸,映红了井然有序的教室,也映红整个校园。<br></h3> <h3>上完晚自习回到家里,我们还会点上洋油灯,趴在桌子上写会儿作业。此时,无论你到哪家,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围坐在桌子前,认真地写着作业,桌子中央放着一盏冒着烟的洋油灯,妈妈则坐在旁边,一边做针线,一边不时地会用剪刀剪掉捻子最上面的灯灰或者是用针把捻子再往上面挑点,这样的煤油灯会更亮些。彼情彼景,其乐融融,至今仍不时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br></h3> <h3>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每年的冬天,我们都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下了,母亲仍旧在灯台上点着灯,熬夜给我们做衣服纳鞋子,一针一线的,那种感觉岂止是温馨,岂止是幸福,是用任何字眼都难以描述的。<br></h3> <h3>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现在家家哪里都有灯,各种电器摆满了家,就是想找一盏洋油灯也难以找到了,不过,总有那么一盏洋油灯,却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孩提时代,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