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山西河南篇)

金刀李华钊

<h3>  2018年7月18日至8月1日,我们一行12人,从广州南站坐高铁到甘肃,然后租乘中巴车开始长达15天的黄河之旅。经宁夏沿黄河北上,进入内蒙古后往东,到达包头市转向南,沿黄河直落到陕西的延川,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从山西的碛口古镇离开黄河,继续往东走,到山西的中轴线太原,再转向南到晋豫交界的南太行山。最后从郑州坐高铁回广州。我们的车从兰州黄河大桥到郑州黄河大桥,穿越六个省,行程四千多公里。</h3><h3> 由于行程长,照片多,所以,这黄河之旅,分为甘肃篇,宁夏内蒙篇,陕西篇,山西河南篇来整理,制成美篇。</h3><h3> </h3> <h3> 从延川到碛口古镇没有高速公路,只能走国道。我们在吴堡县黄河大桥东进山西。</h3><h3> 在碛口古镇周边还有李家山村,西湾村,远一点有黄河画廊。这些景点都在开发建设之中,目前还不用买门票。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去较远的黄河画廊。</h3> <h3> 李家山村,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三大发现之一,中国优秀景观村落。 李家山位于碛口古镇南3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村落远望如展翅的凤凰,又名凤凰山。主体建筑以明清时期窑洞为主,依约七十度的山坡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叠置十一层,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沖刷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是常有的事故,所以李家山村修有大小石质排水沟,最高的落差有30—40米。村内道路也不强调整齐划一,该绕就绕,该转就转,整体构思既宽松又严密,达到了“疏可跑马,密不插 针”的意境。这里风格鲜明的“明柱厦檐高圪台”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砖雕木刻做工精细,外表装修十分讲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桥、庙、房、厅、堂、厦、窑、照壁应有尽有。 李家山民居是黄土高原上人类为中国民居文化重彩一笔的又一奇葩。其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h3><h3><br></h3> <h3> 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br></h3><h3> 所以现在每天都会有人来这里写生作画。</h3> <h3>  一处,一房,皆是景。</h3> <h3> 西湾村距碛口古镇仅一公里之遥,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随行程序、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2003年西湾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br></h3> <h3>  一个有故事的人站在有故事的地方。</h3><h3> “大嫂,想啥呢”。</h3> <h3> 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享有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br></h3> <h3>  在沙坡头的黄河之恋,没有留下照片,来到碛口,古镇之恋,即使是背影也要拍一张留作纪念。他俩常常独自去偷欢。有团友说,他们是新婚(说笑),可以理解。</h3> <h3> 玩了一天,走累了。回到下榻的碛口客栈,大红灯笼亮起来了,坐在门楼上,看着黄河吃晚饭,吹着江风,也是一种享受。</h3> <h3>  领略过古朴的山村小镇,我们暂时离开黄河,沿着青银高速向山西的中心,省会城市太原进发。在广东出省的高速公路上,小车拥堵是常见的事,我们在青银高速公路上,第一次见到几百辆重卡堵上了好几公里。</h3> <h3>  晋祠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除此之外,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铭》碑,十分珍贵。<br></h3><h3> 春夏秋三季的晋祠可看山水和人文景观,冬天晋祠人少,略显得荒凉,但这时的历史感也最为浓厚。<br></h3> <h3>&nbsp;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 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常万已在车辋村建“ 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 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br></h3> <h3>常氏宗祠</h3> <h3>庄园内的大街</h3> <h3>  与江南岭南的庭院相比,常家庄园给人们感觉就是宏大壮观,十分大气。</h3> <h3>后花园</h3> <h3> 平遥古城是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 作为晚清时期中国金融中心,古城内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气息。&nbsp; · 古城街道呈“土”形,游玩时通常从下西门进,沿西大街走到日升昌票号,可以了解古代银行业发展史,可以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最早的汇票方式写张汇票哦。 ·登上平遥古城墙,可以俯瞰古城全貌。南门的城楼最为精美,能看到古城里人们的生活。到了古城中心,景点还算集中,门票是联票,三日有效,景点不单独卖票。景点虽然多,但看多了都差不多,挑几个重点看下就好。没走多久就到了县衙,衙门肯定是要必去一下的,别的不说,单是古代那酷刑的工具就看的头皮发麻,太不人道了。中国第一家票号,银行鼻祖的日升昌也是肯定要去的,日升昌分号曾遍布各地,业务远至欧美,曾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这种带有历史底蕴的景点,还是要听讲解,人多的时候到处都可以蹭蹭听一听,人少的话还是建议请讲解,会有意思的多,自己是看不出啥东西的。<br></h3> <h3>  南大街,白天是人满为患。</h3> <h3>  晚上也一样热闹。</h3> <h3>平遥县署</h3> <h3>古代钱庄的银票</h3> <h3>镖局行为规范</h3> <h3>跳龙门</h3> <h3>  城南门,来往的马车在石板上留下深深的车辙,见证历史。</h3> <h3> 平遥古城的主要景点,城墙(防御工事),县衙(集行政和司法于一体),城隍庙(宗教),文庙(教育),钱庄(金融),镖局(运输物流),雷履泰故居(民居),还有大街小巷众多的商铺(商业)和小作坊(手工业)。这是一座功能十分齐全,并能完好地保存至今的古城池,在世界都少见。</h3> <h3>  无论是在碛口古镇,还是平遥古城,以前有钱人家的房子格局都差不多。</h3> <h3>  最后的两天,我们在南太行山来回穿越晋豫两省。</h3><h3> 我们是住在山西的王莽岭锡崖沟的乡村旅馆。我们的中巴车在那里休息一天,改为乘坐当地的小车,穿越昆山挂壁公路,从昆山进入河南省的万仙山景区(包含南屏和郭亮村两个景点)。</h3><h3> 昆山挂壁公路比郭亮村挂壁公路还要长,但窄很多,弯也多,只能走小车。</h3> <h3>  脚踏晋豫两省。</h3> <h3>  大多数游客都是从河南新乡进入万仙山景区,参观郭亮村。而象我们这样住在山西这边的,就从昆山进入。要换乘两次景区内的区间车才能到达郭亮村。</h3><h3> 沿着这条盘山公路下去就是南屏。</h3> <h3> 绝壁长廊又称郭亮洞,被称为世界上最奇特的十八条公路之一,号称“太行隧道之父”。在绝壁长廊未修建之前,郭亮村的几十户人家通向外界的路只是一条最宽处仅有1.2米、最窄处仅容两只脚的天梯小道。村里贫困落后,百姓生活艰辛,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时任村支书的申明信立志要开凿一条属于郭亮人自己的路。于是,从村里挑选了13条硬汉组成了“十三壮士队”,于1972年二月初二开始动工,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之后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没有现代大型机械,没有测绘工具的情况下,郭亮人将民间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浴血奋战五年零两个月,终于在119米高的绝壁中间凿出了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通途。当初为了清渣、通风、透光而在长廊外侧开凿的35个天窗,现已成为游客欣赏风景的窗口。后人慨叹郭亮人修洞的艰辛,又佩服太行人民的智慧,又把郭亮洞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h3><h3><br></h3> <h3>  在南屏乘坐景区的大巴车,穿越这条挂壁公路就可以上到悬崖顶上的郭亮村。</h3><h3> 在郭亮村看过来,可以清晰的看到汽车从悬崖峭壁上开过。</h3> <h3> 在郭亮村看完挂壁公路后,就沿原路走路回到半山腰的乘车点,对挂壁公路做一次亲密接触。</h3> <h3> 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由晋城市兰花集团2003年开始经营开发。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风光秀 丽,景色诱人。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 "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毛泽东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须五岳攀。"<br></h3> <h3>  王莽岭众多景点,最大的卖点是云海上看日出日落。在这里晒两张从网上下载的照片,让亲们饱一下眼福。</h3> <h3>  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这般仙境。只能看到朦胧中露出半边脸。</h3> <h3>  虽然远山看不清,但眼前满山的野花却吸引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追逐。</h3><h3> 蓝刺头。</h3> <h3>瞿麦</h3> <h3>沙参</h3> <h3>牛扁</h3> <h3> 由于这里气温低,空气清新,所以很多老年人到这里的乡村旅馆住上一两个月,避暑。住客不断增多,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都跟不上,觉得很乱。再加上饮食习惯差异较大,所以还不能激发我在这里多住几天的欲望。</h3> <h3>  这是结束本次黄河之旅的收官之作。红石崖全景。</h3><h3> 拍完这张照片,我们就驱车前往郑州,再一次穿越黄河,结束我们的黄河之旅。</h3> <h3> 附上这次黄河之旅的行程 D1:广州市(高铁)——一天水市(甘肃) D2:游麦积山景区,天水(高铁)——兰州市(甘肃) D3:兰州市(租中巴及司机)——黄河石林景区(甘肃)住在龙湾村 D4:黄河石林景区——中卫市(宁夏)游沙坡头景区 D5:中卫市——青铜峡水库(游108塔)——石嘴山市(宁夏)游沙湖景区 D6:石嘴山市——途经苏泊罕大草原(不进去)——包头市(内蒙古)游响沙湾景区 D7:包头市——.榆林市(陕西)游镇北台景区、红石峡景区 D8:榆林市——延安市(陕西)游甘泉雨岔大峡谷、杨家岭 D9:延安市——延川市(陕西)游壶口瀑布景区、乾坤湾和青水湾景区 D10:延川市——游李家山村、西湾村、碛口古镇景区(山西)住碛口古镇 D11:碛口古镇——游晋祠景区、常家庄园、住平遥古城(山西) D12:游平遥古城——陵川王莽岭锡崖沟(山西),住在那。 D13:坐当地的小车(旅馆老板帮找)穿越昆山挂壁公路,从昆山进入河南的万仙山,游郭亮村景区(河南),我们的车休息,仍住在那。 D14:游王莽岭景区(山西)——郑州市(司机空车回程) D15:郑州市——广州市(高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