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水车附近是古城最繁华的所在,中间流水潺潺,杨柳垂枝,流水两边就是各个在丽江颇具名气的酒吧。白天这里很安静,流水、鱼群、杨柳、老街、三三两两的行人,完全就是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景致,导致游人很难把酒吧一条街这样喧闹的名称和它联系起来。<br></h3> <h3>丽江古城的美景吸引了我们,尤其是这里的客栈,家家小院春意盎然<br></h3> <h3>毎一个客栈各有特色<br></h3> <h3>美女们正在考察客栈<br></h3> <h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 因山体 宛如一头睡卧的狮子而得名,古城建筑群就依山随势环绕在狮子山脚,是观赏丽江古城全景的最佳去处。<br></h3> <h3>一路走到了木府。木府门前的石牌坊,用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br></h3> <h3>木府是云南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有34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而成,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占地46亩,中轴线全长369米,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 <br></h3><h3>它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有学者指出,"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留于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筑,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br></h3> <h3>走在雨后的麻石街道上,空气清新,空中弥漫着花香。<br></h3> <h3>看到这美丽的风景,美女注足观望,留一张美照<br></h3> <h3>
</h3><h3>万古楼
丽江狮子山万古楼,木府的后花园。
古楼位于丽江县城狮子山顶,楼共五层,斗拱重檐,用16根22米高的木柱贯通各层,总高度30多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第一楼。万古楼飞檐翘角共有13个,比喻玉龙山雪岳十三峰。楼体雕饰中披星戴月等2300个吉祥图案,象征在丽江居住的23个民族。以龙为装饰雕刻形象者,共有9999个,合楼顶藻井一龙,则成万龙万古之盛。楼高33米,象征着33万丽江民众。楼门口的石狮,各富情态,恭迎来自八方的游客。登上万古楼,可以将整个丽江坝尽收眼底,脚踏狮子山漫漫林海,北望玉龙十三峰,东俯丽江古城以及气势辉煌的仿故宫建筑群木府,风景实为壮观游客抵达丽江,即可一览位于狮子山顶的万古楼的雄姿,在万古楼上可以将整个丽江坝尽收眼底。 脚塌狮子山漫漫林海,北望玉龙十三峰,东俯丽江古城以及气势辉煌的仿故宫建筑群木府,风景实为壮观。<br></h3> <h3>听说万古楼可以看丽江古城美景,我们决定去看看<br></h3> <h3>站在万古楼上,古城美景尽收眼底<br></h3> <h3>走着走着,我们看到王丕震纪念馆,进去看看吧<br></h3> <h3>王丕震纪念馆
纳西族作家王丕震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的奇人。王丕震(19222003)出生于丽江古城一个纳西族书香世家。他酷爱诗书,特爱读中国历史。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在18年间创 作了142部长篇历史小说,他披肝沥胆,全力拼搏,每年平均写7.8部。2008年3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王丕震全集》80卷,计127部长篇历史小说。王先生被文学大家誉为"文坛奇才"、"文学昆仑"。<br></h3> <h3>这是王丕震作品<br></h3> <h3>我们走到古城科贡访<br></h3> <h3>这个字您认识吗<br></h3> <h3>这里的水果你都吃过吗?</h3> <h3>这个书店很有特色……可以吃的书几个大字吸引我<br></h3> <h3>写生<br></h3> <h3>大冰的小屋,网上特别火。路过,小屋确实小,十余平米,座无虚席,外面还好几个人等着进去,都是小年轻,听吉他手弹唱,至于有木有贴心讲故事环节,就不得而知了。<br></h3> <h3>这位大哥画像画得挺像的,哦,不能叫大哥,应该称为民间或者街头艺术家,在丽江及其它古城古镇乃至有文艺气息的巷子里都有这类街头艺人或者原创音乐,有一定实力有一点点随遇而安有一点点怀才不遇…<br></h3> <h3>饿了吗?我们去滇西王子歺馆觅食去吧,也许会有奇迹哟…….呵呵😄</h3> <h3>咋的,这俩师兄妹又在商量着合伙把谁灌醉?👍</h3> <h3>哇!这么优美的环境怎不让人味口大开</h3> <h3>瞧这吃货队长为我们点的美味佳肴😋</h3> <h3>吃饱喝足,奔向下一个站点一大理古城
</h3><h3><br></h3> <h3>不知不觉,我们到大理<br></h3> <h3>这是我们在大理入住的客栈,与大理大学、清真一条街相邻<br></h3> <h3>我们住在二楼,很温馨吧</h3> <h3>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给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文献楼楼上有两对楹联,其中之一为近代大理文人周仁撰写的长联: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攮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这幅时联简单明了地介绍了大理古国风情。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文献楼历史上几毁几修,最近一次是1999 年投入巨资进行重建,阳光照耀下,更显得金壁辉煌。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h3><h3><br></h3> <h3>在这里,就适合慢慢地逛,慢慢地拍,慢慢地享受当地的美食<br></h3> <h3>松梅岭食府就是我们这群吃货的目标</h3> <h3>余光中说:
"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旅行中会有很多变化,这一刻朦胧的景色,到下一刻就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充满着变数。
旅行会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做出新的尝试和改变,走出心中的困惑和迷茫。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