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启源·意境国学——开笔礼活动规划

一道浅浅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b></h3> <h1><b>轻点朱砂始破蒙,凝听圣训下初笔。</b></h1><h3>孩童出世,便可习音学语。但,人的一生当然并不能单纯的止乎于此。若成人,必学文,若学文,就得识字提笔。所以,历代以来,孩子接受教化,去除蒙昧,就得从开笔开始。那,开笔到底是怎样的传承?又是怎样的流程呢?在此,我们福启源教育愿与大家一探究竟。</h3><h3><b>一、开笔简述:</b><br></h3><h3>开笔,又称开笔礼,虽然古来有之,各地均有,但各地风俗不一,方法各异。一直以来,虽然意义重大,但并未真正统一。直到现代,作为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开笔礼才算是真正走向规范。目前所有现在的仪式均根据一些传统的习俗构拟而来。</h3><h3> 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h3><h3> <b> <font color="#ed2308">那我们怎么才能合理得体,不失规矩,不失内涵的完成开笔礼呢?</font></b></h3><h1><b>二、开笔礼准备:</b></h1><h3> 在参加开笔礼的服装方面,应使用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汉服。老师可穿上朱子深衣,男学生可穿直裾,女学生穿上襦裙;启蒙老师在做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时,老师不是直接诵读古文,而是将文章讲解的比较通俗易懂,迎合孩子的需要。在开笔礼的最后,学宫还安排学童们看了木偶专场表演,动静结合。</h3><h3><br></h3> <h1><b>三、开笔礼流程</b>:</h1><h3>1.正衣冠<br></h3><h3>着汉服、正衣冠:</h3><h3></h3><h3>主持云:程门立雪立志于学</h3><h3></h3><h3>眾生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h3><h3></h3><h3>主持云:正衣冠(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h3><h3></h3><h3>《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参加入学礼的学童首先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换上汉服,整理好衣冠,穿戴整齐。</h3><h3><br></h3> <h3>“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h3><h3>2.朱砂开智</h3> <h3>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其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h3><h3>3.击鼓明志</h3> <h3> 由长辈对孩童进行鼓励、告诫,以自己人生的经验对孩童提出人生建议。教授孩子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启发孩子心智,让孩子完成从顽童到学生的心理转变。</h3><h3>4.赠送礼物</h3> <h3> 长辈为孩子赠送孔子书包开笔礼大礼包。礼包包含开笔礼仪式所需用品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学所需要的文具、用品等。</h3><h3>5.描红启智</h3> <h3> 让孩子在长辈的指导下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h3><h3>6.合影留念</h3> <h3>全家合影留念,把合影、长辈赠言卡,封盒留存纪念。可以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如小学毕业后拆开,重温这一美好时刻。</h3><h1><b>四、最终:</b></h1><h3>木偶剧表演</h3> <h1><b> 五、结尾</b></h1><h3> 依照以上流程,我们便可完成孩子的开笔礼了。</h3><h3> 开笔,作为孩子去除蒙昧的开始,也是继承传承的开始。饱含了人们对于文化重要性的认同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福启源教育的初衷也是让国学走进千家万户,让幸福洒满人间。对于传承,对于继承,对于我们与您一并认同的目标,我们深知,并必将永远坚持。</h3>

开笔

衣冠

孩子

朱砂

福启源

汉服

长辈

学童

老师

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