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华东五市六日游,2018年4月22日——27日。美好的回忆!

小红

<h3>转眼间从华东五市旅行回来已经两周多了,旅游时的好心情还一直伴随着我,心里的感触很深。这是我又一次快乐的出行旅游,同行的有我的妹妹。</h3><div><br></div> 2018年4月22日下午3点30分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集合,由导游讲解出团注意事项,并帮助办理登机及托运手续,准备搭乘春秋航空公司9C8850客机飞往上海。 <h3>上飞机走进机舱,我看了看手表,时间正好是北京时间下午19点50分,我坐在座位上朝窗外看了看,天已经黑了。飞机开始起飞了,当飞机终于飞到万米高空,飞行在云端之上的时候,又平稳得如家里的客厅一样,坐在飞机的座位上像靠在家里的沙发上一样舒服,让你的身心放松,昏昏欲睡。经过2小时20分的飞行,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已经是北京时间22点10分。我们在机场休息一会,然后坐上中巴车,到上海格林豪泰酒店入住。</h3> <h3>第二天吃完早餐,我们坐上中巴车前往南京。先到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指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河一带,包括两岸的街巷、民居及附近的古迹、风景点等。刘禹锡《乌衣巷》中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便是说的这里。</h3> 中午11点多,我们来到了夫子庙。这里有古今文明的乌衣巷,更有孕育江南千年文化的秦淮河。站在桥上,北面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所,南面是美人歌妓缠绵之地,使人不禁联想起多少歌舞升平下的风花雪月之事。 <h3>小街不是很长,中间的古代贡院是显眼,能容纳两万人的号舍气势之极。</h3> <h3>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东水关,是秦淮河在南京城的入口,背倚六百年前的明城墙。一带碧水,蜿蜒而去,秦淮犹如一叶弯曲的眉梢,石头城的无限风情,攒聚在这里。<br></h3><div><br></div><div><br></div><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div>灯火阑珊的夜晚,永远属于秦淮河,川流而至的游人,古意悠然的建筑,还有,藏在灯影暗处清寒阴碧的河水……</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div>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终于再现在我的面前。几座画舫,泊在岸边,铺张着复古的优美。</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举目,皆是青砖黛瓦的岸上人家。俯首凝视波痕,道道水纹勾断一帘幽梦,在粼粼碎影中,极力拼凑水月镜花。水流脉脉,画舫来去,一切,不过是秦淮人家窗前,淡去的风景。</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站在经历了沧桑和风雨的小桥上,依栏而望,秦淮河上烟雾徐徐,蜿蜒朦胧;远处岸边的人家屋角隐隐约约,幻影幻现。</h3><h3><br></h3><h3><br></h3> <div>微风缓缓吹来,丝滑细腻。我仰起激动得有些微红的脸儿,闭上眼,静静地感受秦淮的柔弱,秦淮的浪漫,秦淮的诱惑。</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秦淮永远像一位附着面纱的神秘而传奇的女子,温婉忧郁,时痴时怨,秀美旖旎,风采非凡。她的每一个回转都让人留恋而牵挂,每一处吟沉都让人心醉而忘情。<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秦淮河依旧绕着南京,静静的流淌,载动历史的沧桑,每经一处,都留下它的气息,属于秦淮特有的气息。<br></h3> <h3>余秋雨说过,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传奇和典故,写下南京的沧桑;江河和湖泊,铸就南京的魂魄。</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中巴车缓缓停下,我们到达此次旅行的又一个景点——中山陵。陵园的主路是一直向上延伸的,途中我们经过“博爱”坊,“天下为公”雕像大厅,每到一处,导游详细周到的解说更是增强了我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h3> <h3>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h3>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h3>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岭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h3> <h3>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h3> <h3>我们一步一步地爬到了最上面一个台阶,中间不敢有半步跨越。虽然我们上去了,但是这天是周一,孙中山先生的墓室闭馆,通过导游讲解,提醒后入不要忘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忧国忧民、为国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h3> <h3>第三天吃完早餐,我们坐上大巴车来到了鼋头渚。鼋头渚横跨江、浙两省的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鼋头渚是无锡西南部太湖之滨的一个状如鼋头的半岛,这里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古代吴越史迹,及吴越历史人物的传说。</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沿湖峭壁上有著名的“包孕吴越”题刻。 始建于1918年的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每年4月份樱花盛开,吸引大量游客观赏。鼋头渚风景区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中犊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 <h3>鼋头渚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是无锡最大的水上乐园。今天,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欣赏优美的湖景,并体验坐游船的快乐。<br></h3> <h3>从鼋头渚公园大门到太湖三山,一路都市连绵的山脉,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湖面波光粼粼,让我们沉醉其中不能自拔。</h3> <h3>我们坐船游太湖仙岛,我在船上就被那里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了,在船上听到水的声音,听到远处小鸟的歌唱声,与远处那银河飞瀑的声响相映衬,还可以看见远处一座座青山。真美!</h3> <h3>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来到太湖边,一下子就被眼前洒满银辉的湖水吸引住了。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太湖水明亮如镜,春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荡起微微的涟漪,风儿携着朵朵细浪跃到湖面上。画面轻柔美丽,富有诗情画意,令人感慨万分。</h3> <h3>沿着湖边小径,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长春桥。这座桥坐落在纵横湖面的堤岸上,它建于1936年,位于涵万轩和绛雪轩的一泓水池中,桥的前后筑湖堤同太湖水分隔。</h3><h3><br></h3><h3><br></h3><h3><br></h3> <h3>桥的两旁翻滚着层层白浪,晶莹如玉,洁白似雪。“长春”,顾名思义,桥不宽,却颇长。桥呈拱形,仿佛颐和园中的玉带桥,桥洞映日成浑圆形。</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当我立足桥上,放眼望去,真是满眼春光:那无数小巧玲珑的樱花瓣把湖面点缀得别有一番诗意。红梅也不甘落后,一朵朵俏立枝头,有的仰望天空,有的俯视湖水,有的孤芳自赏,有的簇拥一团……风姿绰然,妩媚动人。</h3><h3><br></h3><h3><br></h3><h3><br></h3> <h3>而那丰腴的白玉兰又是一番情调,在油亮的绿叶的簇拥下,那朵朵清纯得纤尘不染的素花傲立枝头,宛如出水芙蓉,如绢、似纱、像玉……这一树树、一丛丛、一簇簇、一朵朵的鲜花,仿佛是心灵手巧的春姑娘为长春桥编织的一件色彩斑斓的长披风。</h3><h3><br></h3><h3><br></h3> 这件绚丽而又充满芬芳的“长披风”把鼋头渚的湖光山色渲染得是多么鲜明,多么浓艳啊!缓步向前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的万花筒,又似在花的长河中遨游。 <h3>登上鼋头,绕过矗立的灯塔,只见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立于绿树丛中。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秦敦世所写。游人到此,纷纷摄影留念。反面“鼋渚春涛”为清末唐陀手笔。</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离此循山向左,可登飞云阁,劲松楼。一路直上。则可到广福寺,万方楼,万浪桥一带。如从七十二峰山馆、小南海,陶朱阁则可到达鹿顶山的最高处光明顶,俗称“海龟之背”。</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不知不觉,该返回了,我们意犹未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鼋头渚,迷人的鼋头渚,真是令人流连忘返。</h3> <h3>我们离开了鼋头渚,坐上中巴车又来到了盘门景区。苏州盘门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州古城墙的西南角,东大街2号。有著名的“盘门三景”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城楼。</h3><h3><br></h3><h3><br></h3><h3><br></h3> 古运河水上游是观其胜景的较好方式。始建于春秋(前514年),重建成于元末。城楼为1986年初夏重建。盘门是苏州古城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它由两道水关、三道陆门和瓮城相互组合而成。 <h3>盘门风景区位于苏州城西南隅,是以瑞光塔、水陆城门(盘门)、吴门桥等千年历史古迹为背景而建设的园林式景区,既有传统古典园林的格局,又有2500年的历史风韵,特别是水陆并联的古城门更是全国现存唯一的建筑典范,因此,有“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h3><div><br></div> 盘门水路并联,是苏州城的“路八门、水八门”之一,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八门现仅存盘门,其余诸门早已灰飞烟灭。<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盘门因“刻木作蟠龙向北镇越”得名,大运河在此环抱城垣,水陆萦回交错,是苏州的水陆交通要道,今存的城门虽为元朝之物,但仍不失春秋大气,巍然雄峙。</h3> <h3>盘门不仅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而且其水陆城门并存的结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古城墙已经矗立了3千多年,是公元1351年所建,比水陆成门还要古老一些。</h3><div><br></div><div><br></div> <h3>斑驳的城墙如果千年的岁月一样历尽沧桑。水城门是沟通西南角城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内外两道水城门全用花岗岩石构筑,高大的城门洞,可容两船并列而过。</h3><h3><br></h3><h3><br></h3><h3><br></h3> <h3>作为大运河的咽喉要道,这里曾经无比繁华。而这里收取的厘金曾是姑苏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h3><h3><br></h3><h3><br></h3> 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对姑苏城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今天的苏州城很多地方都留有伍相的印记。他的功绩当然很大。 <h3>我们后来还来到了吴门桥,品味历史的踪迹;来到双亭廊桥,倾听流水的声音;来到千年夹石,领略风雨的沧桑……</h3><div><br></div><div><br></div> <h3>在东面不远处,运河与大龙江交汇的岔道口上,有“兴龙桥”飞架,轻盈飘逸,举目水环水,桥接桥,河道纵横,水流盘缠,绿浪环抱,如置身“船在波上游,人在画中行”的画卷,难怪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h3> 听着护城河“哗哗”的流水声,看着古人用他们的智慧造出的名胜古迹,我的心格外激动…… <h3>我们后来还来到了吴门桥,品味历史的踪迹;来到双亭廊桥,倾听流水的声音;来到千年夹石,领略风雨的沧桑……<br></h3><div><br></div> <h3>我们登上城墙,看见盘门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古朴雄伟。我们沿着城垣北侧坡道登上城墙,整个陆门、水门的布置和结构全貌看得清清楚楚,城墙上的雉堞、土炮、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一应俱全。</h3> <h3>我们走上了围绕在水陆城门四周的城墙,陆城门的周围都是一排排坚固的城墙,城墙上有:走马道、射箭口、铜炮等设施,城墙上布满了爬墙虎、青苔等植物,记录着古城墙悠久的历史,墙砖上清晰地刻着某某人制造。</h3> <h3>出水城,迎面便是古老的吴门桥,从吴门桥洞中穿出,便进入了宽阔的大运河。此处形势险要,水流湍急,是大运河绕过苏城西南角的一个急湾。北面城墙高耸,下临深渊,为古代舟师出没之所。  </h3> <h3>流水淙淙,城门耸立。盘门景区生动展现了苏州古城两年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br></h3> <h3>上午我们为观赏这一如诗如画的美景,怀着急迫的心情首先观看了鼋头渚和盘门景区,我们坐了船,游了太湖,盘门景区看了江南水乡等地....下午去了苏州老街七里山塘。<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七里山塘——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 为公元825年中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h3><h3><br></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白居易有诗赞美过七里山塘:“自开山塘路,水陆往来频;银鞍牵骄马,画船载丽人。”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h3><h3><br></h3><h3><br></h3><h3> </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苏州最具特色的老街有平江路与山塘街这两个。其中,山塘街是七里山塘中的一段,“七里山塘到虎丘”。她毗邻石路闹市,但也不失为红尘中一个悠闲清雅之处,有着如“城市山林”园林般的意境。<br></h3><h3><br></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幅水墨江南,也是一幅城市山水。黑瓦白墙灰砖,典型的江南民居格调;小桥流水亭子,浓郁的水乡风情韵味。疏林掩映,暗香浮动,流水有情,碎石无声。</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苏州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真可谓是让人“乐不思蜀”, “不知何处是他乡” 。<div>七里山塘——不仅过去在天堂里,如今,依旧在天堂里,浅吟低唱……。</div> <h3>第四天吃完早餐,我们坐上中巴车,踏一路风尘,牵一缕夕阳的思绪进入乌镇。久闻的江南水乡扑面而来。白墙青瓦的建筑风格,小桥流水的酣然惬意,石板小巷连接的秋水楼阁,一幅被涂抹了千年的水墨画跃然而至。</h3> <h3>乌镇,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这也是一个旅游胜地;这是更一个能勾起你无数遐想的文学起源。“没有乌镇,没有茅盾,乌镇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这样的江南古镇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象征。</h3> 典型的江南水乡,白墙黑瓦如笔墨勾勒的一幅画卷,小得不能再小得一方天地,却道尽了风雨缠绵的凄美,待多少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追寻。<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2003年,黄磊的一部《似水年华》让乌镇成为文艺青年们心中难以挥去的梦,沉醉痴迷其中难以自拔。有多少伤心过客循着乌镇,只为寻找一个答案,爱情里未知的答案。</h3><div><br></div><div><br></div> <h3>三百酒家,蓝印花布坊,晴耕雨读书馆,逢源双桥,太多的回忆,太多一个人走过的风景,太多一个人落寞的心情,太多一个人落魄的身影。<br></h3><div>  </div><div>  </div><div><br></div> <h3>老街两侧的老店铺是厚厚的实木板拼成的,门脸有多高门板就有多长,厚重沧桑。斑驳脱落的门栅前,曾承载过几辈人的期盼,影幻隔世多少聚散离合的景象。</h3> <h3>错落有致的古老民宅,青砖屋檐下的枕水人家,闲庭信步的踩在石板小径上,亦真亦幻的恍若隔世。</h3><h3><br></h3><h3><br></h3> <h3>青瓦白墙的房很高,精雕细琢的绣窗上,曾点燃过多少青春的梦,又留下多少千古的忧伤。</h3><div>  </div> <h3>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水相连。形态各异的石桥是古镇的脊梁,它弓着坚实的脊背任岁月冲刷,默默的链接着临水人家的生计。夜空下,无数座石桥被光装扮的闪闪烁</h3> <h3>走在丰源双桥上,从这边走过,又从那边折回。隔着镂刻凝望,仿佛隔山隔世般远离,却又是咫尺天涯的间距,这是否就是爱与不爱一颗心与一颗心的距离。<br></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h3><h3><br></h3><h3><br></h3> <h3>那些幽幽的水巷,摇曳着的乌篷船,及那斜风细雨中的一座座石拱桥,给这个与世无争的小镇平添了几份祥和跟宁静。<br></h3><div><br></div> <h3>乌镇的美,美的太不像话。在这样一个恬静优雅的江南水乡里,可以悠闲的在铺着青石板的巷子中散步,可以安静的坐在小桥上发一个下午的呆,然后跟心灵来一场毫无芥蒂的对话。<br></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乌镇承载了太多人的梦,似乎有一种人生若如初见的情怀。但人流比肩接踵而至,让这片静谧的乐土喧闹浮华,但依旧会让人迷失而又绝望,那是一种烟雨朦胧的凄美,让人欲罢还休。<br></h3> <h3>有人说,经过统一打造后的乌镇,似乎因太过精致,而少了一份历史沧桑感与生活气息。不能否认的是,那些属于吴越古镇的地方文化却因此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h3> <h3>弯曲的河流拥抱着古镇,家家门前流水环绕,你只要轻轻的推开木窗,莹莹的流水就会溢到你的眼前,触手可及,像古镇的血脉充盈流畅。站在临水的石阶上,你会听到水的呼吸,触摸到古镇的心跳,你会走进水的梦乡。</h3> <h3>狭长古朴的老街深沉宁静,空气中飘着桂花的陈香。坚实的青石板路上,层叠着多少艰辛的脚步,印刻着多少峥嵘的岁月。<br></h3><div>  </div><div><br></div><div><br></div> <h3>乌镇的小桥流水、石板小巷、明清建筑、古朴民风、传统技艺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喧闹的城市来到小镇,给人一种清心、愉悦、怀旧的感觉,我在想:这样的环境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会越来越少,古镇的环境保护更显得重要和迫切。</h3> <h3>第四天吃完早餐,我们坐上中巴车前往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h3><div><br></div><h3><br></h3> <h3>我们坐船游览西湖,西湖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br></h3><div><br></div><div><br></div> <h3>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h3><h3><br></h3><h3><br></h3> <h3>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h3> <h3>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h3><div><br></div><div><br></div> <h3>踏上断桥,传说与现实交织,那相依的神仙眷侣仿若就在眼前,那凄美的结局令人断肠。步上苏堤,遥望三潭印月,带来的是一种跨越百年的历史沉淀感。</h3><h3><br></h3><h3><br></h3> 花港观鱼,动植物的乐园,生机盎然,美不胜收。柳浪闻莺,春风拂面,带来阵阵鸟鸣与青草的气息,漫步柳荫间闲适惬意,直叫人忘却烦恼俗世。于是,曾经记忆中单薄的画面生动了起来,充满生气与灵性。 <h3>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br></h3> <div>我想西湖之上,不仅仅是流连山水,更是一种人文情怀,是对生命高度与人生境界的终极追求。</div><div><br></div> <h3>游完了西湖我们坐上中巴车来到了宋城。这座位于西湖风景区西南,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依据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原貌而建的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无论是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还是细节特色等都还原于宋代都市原貌,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h3><h3><br></h3><h3><br></h3> 而夜幕下的宋代城池,确是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如穿越了千年时空。林立的店铺,穿着仿宋人的店员,真有点“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味道。 <h3>《宋城千古情》,以南宋杭州城历史背景为起点,由《良渚之光》、《宋宫艳舞》、《金戈铁马》、《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世界在这里相聚》几个板块组成,从古到今,反映出杭州的文化发展进程,气势恢宏,巍巍壮观。</h3> <h3>杭州宋城以宋文化为主题灵魂,在模糊了时空的概念里,让人独寻了这样一座寓教于乐的历史之城,体味着宋代所特有的自然山水没、园林建筑美与民俗风情美,在跨越古今的城镇之中以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忆与表述。</h3> <h3>宋城,一个美丽的地方;宋城,一个蕴含着宋代文化的地方;宋城,一个展现了宋代千古情的地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一展现了中国古代大宋王朝的京都风采,既具有皇城应有的威仪与气势,又具有都市的繁华与魅力,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br></h3> <h3>第五天吃完早餐,我们坐上中巴车前往西湖龙井茶原产地。龙坞,万担茶乡,千年茶镇,因是西湖龙井茶最大的原产地而闻名。三面环山的空间布局,像极了一个大茶馆,舀一壶西湖之水,品一杯龙井茶,茶香四溢。在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的名单上,龙坞是唯一以“茶”命名的“茶镇”,茶就是龙坞之魂。<br></h3> <h3>我们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原产地吃完午餐,坐上中巴车前往上海,傍晚我们到了上海金茂大厦。去上海旅游,我最感兴趣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夜登金茂大厦。金茂大厦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张照片就是我在楼上88层拍的。</h3><h3> <br></h3> <h3>听说此楼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全高405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h3><h3><br></h3><h3><br></h3> <h3>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金茂大厦共有79台电梯,观光高速电梯一次可乘35人,速度为每秒9.1米,由下到上只要45秒。 <br></h3> <h3>登上88楼观光的人非常多,上下都要排队,都要等好久。因为只有两部电梯给我们这些观光客来用,真不知其他77部都怎么了。也许正是为了控制上去的人数才这么做的吧。</h3><h3><br></h3><h3><br></h3> <h3>登上这著名的88楼,外面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美得只顾拍照,顾不得讲话。看吧,外滩的景色实在是金碧辉煌。而东方明珠电视塔,则变得好小好可爱,象个玩具了!<br></h3> <h3>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是去上海观光游客的必到之地。外滩自1943年起又名为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它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面是由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旧上海时期的金融中心、外贸机构的集中带,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br></h3> <h3>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总是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造型,令海内外游客唏嘘不已。“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灯光夜色注定是繁华夺目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那是陡然变得特别亮眼,而同时隔江相望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的美妙夜色同样尽收眼底。两岸在夜色下,展现着历史与现代的对比,昭示时代的不停变迁。或许,在夜色和灯光的照耀下,一切会显得越发的意味深长。<br></h3> <h3>在坐春秋航空公司9C8839的客机上我在想:华东五市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名人、才人聚居之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凡事只有亲生经历过了,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性,感受到它的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