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桥!那路!

石润居

<h3>文字/石润居 图片/ 网 络<br></h3><h3><br></h3><h3>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罗马"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应该是为之奋斗的目的和目标,是为之实现的理想和梦想。虽然选择的路不同,但追求的东西,比如生存、生活、幸福、健康、自由、快乐、价值等,都是共通的。有的人走着走着迷了路,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放弃了,有的人选错了方向越走离目标越来越远,有的人虽然走得歪歪扭扭但达成了。</h3><h3><br></h3><h3>这也告诫我们每个人,选择和坚持都很重要,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说,做事做人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要学会迂回曲折,要懂得有些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办法总比团难多;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只要选准选对了路,加上有恒心、耐心和决心,永不放弃、决不言败,终能到达目的地。一一题记<br></h3> <h3> 那桥 那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自己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之路,似乎是平凡、漫长而又曲折,走过的大多数路和足迹慢慢消失淹没在岁月长河里,一切回归自然;但有些路随时间的积淀,却越来越清晰,似乎就在昨天。 故乡的路既是生命的原点,也是人生的起点。原点和起点无法选择,但人生之路完全可以选择。故乡的路,无论走出去多久,无论走出去多远,无论走得对错,也无论原来的路还在不在,都会清晰地铭刻心里,难以忘怀!<br></h3> <h3>从我记事起,印象中生活的村庄,通往县城只有两条路,一条土石路大概两米多一点宽,两辆手拉板车刚好能交互着通过。土石路从村口向南连接省道的马路,再向东便可到达县城,整个距离大概有近十里远;一条是三十公分到五十公分左右的田埂土路,距离县城大概是5里之距。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在我印象中,除了独轮车(就是淮海战役支前用的那种),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任何交通工具,所以从村里到县城赶集办事,大伙一般选择走距离近的羊肠小道居多。</h3><h3> </h3> <h3>这条曲折的小路,途中要经过三条河流(溪水)上的三座石板桥。 最险的一座石桥,只有二十公分宽,虽然石桥平时距水面只有一米多,但由于太窄,一般水牛都不敢过,有些牧童就是不信这个邪,每次一到桥边,总想把大水牛往桥上拉,水牛只要一个蹄子踩上桥面,第二脚再怎么拽、怎么拉,它就僵持着不往前迈。最后,牧童只好松开缰绳,让牛沿桥旁涉水,牧童从桥上与水牛并排过河。碰上胆小的小女孩过桥,每次都胆战心惊,经常一走到中间,调皮的男童经常会瞎起哄,吓得其扒在石桥面上直哭,待大人过来训阻玩童,才协助小姑娘过桥。就是这样的"独木桥",在父辈眼里,每天过往,已是了然于胸,就是挑上一二百斤重的谷子,也能如履平地,小菜一碟! 距村最近的是村口东侧一座宽约2米、长约20余米的石板桥,中间是由四五个石墩垒叠而成,河边是用石头砌的台阶,可以延伸到水面,河水自北向南汇入县城的母亲河一一永安溪。桥下溪水是全村洗衣洗莱洗澡的主要场所,每到夏季旁晚,大人小孩齐上阵,靠北点的上游一般是洗菜,妇女姑娘们在中间段洗衣聊天,靠南侧下游是一天劳作而归的男人们洗去满身泥土、汗水和洗除一天劳作疲劳的好地方;孩童们一般也借机在浅滩鹅卵石边抓鱼嬉戏玩耍,好不热闹非凡和自然纯朴。 第一座桥再往东不到100米是通往县成的第二座石桥,此桥紧挨着一座水上土石房。桥下是一条人工的引水渠,土石房子是村里的水力磨坊,这也是全村将稻谷、麦子加工成大米和面粉的唯一场所。 这三座桥连起了全村的日常生产生活,也连起了通往县城的主要交往、交流和交易。我所出生的村庄就是以此命名,以致后来改革开放后,所在城西公社改成乡政府时,也以"三桥"命名。<br></h3> <h3>过了三座石桥再往东,是一条三十公分左右宽的田埂路,路两侧是大片的粮田,往前三里左右便到了清水塘自然村和西郭洋村。两村中间有十几颗数百年之久的老樟树,有的说有近千年历史,树干五六个大人还围不过来,大部分表皮看起来还鲜活,树中间早已空心,有几颗树洞,大人都可以随便进出,古树有二三十米高,树枝虽不多,树冠也不太,但从树叶的色彩看,生命力还旺盛,粗看不出历史的沧桑,但能细观出古树的历史与厚重。古树下周边是几座雕工精致,建造豪华都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石雕古墓,不知是先有古墓还是先有古树,但古墓与古树倒相得益彰。县城以西周边附近下乡人到县里赶集,往返一般都会选择在老樟树下停留小憩。</h3><h3><br></h3><h3><br></h3> <h3>村边有一口老井,水质清澈甘甜,路人一般也会歇脚喝上几口解渴。 古树下古墓旁停歇的人多了,时间一久许多传奇传说、轶闻趣事也就多了。最有名的传说就是古时清水塘村有一酿酒卖酒的大善人王温的故事,因其大善感动上天,从而成仙的美丽传说,也就是现在有个成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就出自清水塘村。<br></h3> <h3> 穿过西郭洋村再往东2里就是县城西门老街。街的路面全是用石桥石块铺成,老街两边都是几百年或近千年历史的木结构瓦房,街两旁居民有卖各种日用品的或农具农产品的,一到三六九赶集日(县城一般每月农历逢三、六、九天),那老街必定是人山人海,有卖柴买肉的,有卖米换布的,有卖豆兑油的等等,似乎那时山区的小县城里生活气息更浓,而那时文革的武斗没像全国其它大城市这么厉害。一般乡下人为节省在外午餐开支,要么就一大早赶集,卖好东西再买回所需物品,当天午饭前回家;要么赶集时带上自家备好的简易干粮,中午也是舍不得花钱在饭店就餐。</h3><h3> 记得小时候,直至小学毕业,县城我也没去过几次。主要是大人进城要挑货卖货,回来又要买货担货,这都全靠脚力,加上集市人太多怕走丢、怕添乱。大人赶集时,大点小孩留家还可以帮忙照看弟弟妹妹或做些家务。</h3><h3> 记忆最深刻、最难忘的是爷爷、父亲带我到县城赶集的情景,也是成长里唯一一次三代人一起赶集的记忆。虽然记不得是哪年哪月,只记得是自己五六岁左右,春夏时节,气候暖和,身上穿长袖衣服,由于路不好走,途中大部分是父亲和爷爷轮流背着我到县城的,上午赶完集,正常情况是要赶回家吃午饭,考虑我第一次进城,就在十字街的一家"大饭堂"就餐,找了一张木制小方桌就坐,点了一大盘肉包子和一盘红烧猪蹄,那时我个子太小,坐方凳够不着桌面,所以我就站在爷爷和父亲俩人座位中间的方桌旁,父亲递给我一个肉包,爷爷抓给我一大块发亮滴油的红烧猪蹄,我就这样一手一口包子,一手一口猪蹄肉,真是香极了,至今还想念这种美味。</h3><h3><br></h3><h3>这也是我能记事的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味、最香纯的回味!只可惜,爷爷由于长年在水泥厂上班,长期吸入水泥粉尘,导致肺部出了毛病。病情严重时,家人怕我害怕就商量决定把我暂送到三姑姑家,之后没多久爷爷就离开了人世,等我再回到家似乎什么也没发生,大人只告诉我爷爷出"远门"了,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br></h3> <h3>从此我的记忆中就只留下两组爷爷的境头:一组就是带我赶集吃大餐镜头;一组那是怕我太小看到亲人离世时的恐怖和恐惧,家人决定让我先到三姑姑家暂住。当时,只记得与爷爷告别时,一双大而干瘪、皮包骨头的冰冷双手,把我一对细小红润小手对合放在他的双掌里,叫着我乳名叮嘱我要"听话,听大人话!"爷爷那时发出的声音已非常虚弱,我只能把小耳朵贴到他的嘴边才能听到。等我再长大懂事,才知爷爷早已"住"在村庄西北侧山上,坟头的草都长得老高了。<br></h3> <h3>通往县城的曲折小路,少了爷爷的身影,似乎变得更加泥泞。从此,养尊处优的年轻父亲,失去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柱和依靠,作为爷爷独子的细皮嫩肉的父亲挑起了一家子所有的重担,"懒汉"父亲被残酷现实击醒,一夜之间变成一头"老黄牛",变得更少言寡语,变得只知没日没夜干苦活、累活;从此,我快乐而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存储在了记忆中,留在了乡间的小路的泥土里,父背上再没有了我的身影,而有的只是生活生存压给父亲的重担,我也扛起了作为父亲长子对三个弟弟的的辅助照顾和帮家里干力所能及之事。<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三座石桥上留下了无数次干农活的脚印,这条通往县城的乡间小路,留下了父辈雨天泥泞的脚印、烈日下洒下过父辈们无数的汗水。直至我们长大,社会快速发展,乡间小路和成片的稻田逐渐被扩张的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蚕食,河渠已被整治拉直并砌筑上护堤,三座桥早已消失了两座,留下唯一的一座桥已改建成5米宽的石拱桥加钢筋水面路面,水磨房也早已废弃,城乡结合部的村民没有粮食可种也不愿耕田种粮,老村早已被新楼、厂房所包围。过去的成长小路和石桥只留在永恒记忆中。</h3><h3><br></h3><h3>通往县城的乡间小路早已没有了踪迹。古树古墓古井和那条老街也渐渐淹没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下,唯一能留的也许只能是过来人的口述和文字的记录。成语典故的由来,如今也无法实地去探究,只能靠后人去想象,这或许让人更加虚无缥缈……</h3> <h3>(2018年8月7日凌晨随笔于闽榕城)</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bewxp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最念是父亲</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irnln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石润居"是什么东东?</a></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