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北极探险之旅

嘉岐

<h1>2018挪威罗弗敦群岛+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探险之旅</h1><h1> 2018年7月1日,我们亲友6人和各地到广州参团的20多位旅游达人参加定制北极游团,开始为期18天的挪威罗弗敦群岛+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探险之旅。在广州白云机场乘晚上11点(北京时间)的土耳其TK073航班,经11小时左右飞行抵伊斯坦布尔机场,候机2小时再转乘TK1751航班,经4小时左右飞行抵挪威奥斯陆(与广州时差-6小时),当晚在奥斯陆住了一晚酒店。第二天(7月3日)重头戏是参观弗罗古纳尔雕塑公园。2011年7月我参加省中旅北欧团游曾到过奥斯陆,可惜那次参观弗罗古纳尔雕塑公园时正下大雨,只得匆匆而过,留下一些遗憾。7年后的今天再重游此地,天气格外好,天朗气清,蓝天白云,正是游览的好天气。弗罗古纳尔雕塑公园展示有雕塑家维格郎创作的“生命之柱”、“愤怒的小孩”等200多组7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体雕塑作品,表现了生命、人生、家庭、伦理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园中轴线,分为生命之环、生命之柱、生命之水、生命之桥四个主题。今天2小时的参观时间让我们可以细细观赏挪威著名雕塑家维格郎的作品,补偿了上次匆匆而过的遗憾。</h1> <h1>雕塑公园作品</h1> <h1>挪威奥斯陆市政厅</h1> <h1>奥斯陆郊外湖边</h1> <h1>7月3日晚上9点(当地时间)在奥斯陆乘挪威国内航班DY368经约2个半小时飞行抵达罗弗敦群岛埃沃内斯(Evenes)机场,随后到罗弗敦群岛北部城市哈斯塔德市(Harstad)的Scandic酒店入住。由于现在正是北极圈的极昼,凌晨一点的哈斯塔德市就如同白天一样。</h1> <h1>7月4日,清晨的港口小城市哈斯塔德市格外宁静,马路上除了我们同行的游客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h1> <h3></h3><h1>罗弗敦群岛 (Lofoten)是挪威北部、挪威海中的群岛。面积142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 北极 圈之内(北纬66°34'以上)。南北延伸约111公里,人口2.7万。岛上多沼泽、山丘,最高峰1161米。四周海域盛产鳕鱼、鲱鱼,捕捞后多制成鱼干和熏鱼。从高处看,群岛像被一条链子连在一起。罗佛敦群岛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世界上最美的三个群岛之一。我们这次5天4晚罗弗敦群岛的行程是从北部哈斯塔德市沿E10公路(欧洲10号公路,岛上唯一的公路)一直游到最南部A镇,中途在靠近南部的海边红色小木屋度假村住2晚,再返回哈斯塔德市住一晚,然后从埃沃内斯(EVENES)机场乘机回奥斯陆。</h1> <h1>上午9:30启程游览,这次挪威行整个行程,我们同车28人包了50多座的大巴,几乎可以一人两座,比较舒适。上午在精灵湾观景台观赏了罗弗敦群岛特有的湖光山色。从观景台望去,远处是还有白色积雪的群山,近处的蓝色海面上点缀着白色小渔船,海边是有一座座红色渔人小木屋的美丽山村,十足一幅幅漂亮的山水画卷,感觉比瑞士的湖光山色更大气。</h1> <h1>精灵湾</h1> <h1>中午到达罗弗敦群岛著名的斯沃尔维尔镇(Svolvaer),这是罗弗敦群岛最大的港口城市。从1918年开港以来,发展成为罗弗敦群岛的交通要冲。该镇北面山势险峻,景色优美。该镇的中心是从沿岸客轮到观光处一带发展起来的区域,不少海鲜餐厅、酒店和渔村小木屋等设施分布在港口四周。斯沃尔维尔镇也是罗佛敦群岛上最大的城镇和行政中心,有机场和能停靠大型邮轮的港口,是出入群岛的主要口岸。</h1> <h1>我们在港口著名的‘你好’粤菜餐厅就餐,丰盛的粤菜让我们胃口大开,其中有一道菜是油炸鳕鱼舌头,闻所未闻啊!餐厅老板祖籍广东佛山,他对我们说整个罗弗敦群岛就只有他这一间中餐厅,过两天的中午我们还是订了在他这里就餐。</h1> <h1>斯沃尔维尔镇景色优美。</h1> <h1>下午参观了罗弗敦维京博物馆</h1> <h1>还在能坐20人的仿古维京船上划船出海湾,当了半小时水手。</h1> <h1>在一个很美丽的海边巴尔斯泰小渔村木屋里用西式晚餐(前菜品尝了一小块烟熏鲸鱼肉,主菜是鳕鱼)</h1> <h1>巴尔斯泰小渔村的鳕鱼干</h1> <h1>到达罗弗敦群岛南部的Skreda海湾边的度假村小木屋,我们准备在这里住两晚。</h1> <h1>我们的小木屋有楼上楼下一厅三房(楼上两房有卫生间,楼下一房一厅有卫生间有厨房)共住六人,冰箱、厨房设备齐全,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再次有了温馨家园的感受。屋外有观景大阳台,从观景阳台可以观看海湾全景,真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h1> <h1>7月5日,一路往南游览,这天要看的景点较多,上午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海滩,似乎是一个海边农家牧场,牧场草丛里开满黄色、白色、红色各种小花。</h1> <h1>不远处还有一个小碉堡,是二战时德军建造的雷达站,算是罗弗顿群岛为数不多的历史遗迹。</h1> <h1>有名的白沙滩,炎炎夏日有不少人在沙滩游玩、晒太阳。</h1> <h1>景色优美的莫斯肯索亚岛渔村,进渔村就看到屋前的木架到处挂着晒鳕鱼干。</h1> <h1>渔村一大特色就是很多海鸥都在民居窗台上筑巢,也不怕人。</h1> <h1>A镇,也叫奥村,村口就有奥村的村标。A镇曾经是一个传统的渔村,村民们以捕获鳕鱼为生。但现今该村也开始以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点。</h1> <h1>罗弗顿群岛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每年2-3月是鳕鱼的捕捞季节,大批渔民会来到这里。我们在岛上看到的木架子,都是晒鳕鱼的架子。鳕鱼这么多,鳕鱼干加工业自然也就成了岛上的传统支柱产业。现在7月鳕鱼干已收获打包运走,只剩下鳕鱼头还挂着木架上,听说鱼头是作为廉价蛋白质销往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不知道尼日利亚人是否会用此鱼头干做鱼头汤呢?</h1> <h1>罗弗顿群岛群岛上最美的小镇,非雷纳(Reine) 莫属。</h1> <h1>这个峡湾环抱中的小村庄被评选为 挪威乃至欧洲最美丽的村庄。</h1> <h1>晚餐是在离雷纳镇不远的西餐厅就餐,晚餐是新鲜的鱼汤和一大份炸鳕鱼舌头。后回到海边小木屋酒店住。</h1> <h1>  7月6日,上午游览亨宁斯韦尔(Henningsvaer)小镇,上午的游览时间很充裕,足够游完整个小镇。</h1> <h1>亨宁斯韦尔小镇有山有水也算是美丽渔村小镇,海湾像一条小河似的从镇中心流过,可能昨天看的美景太多,加上天色灰蒙蒙,就有点审美疲劳了,没有觉得特别漂亮。小镇有邮局,可以从这里寄明信片回广州。</h1> <h1>7月7日上午11点乘坐挪威航空公司DY365航班回奥斯陆,午餐后乘渡船到离奥斯35公里的德勒巴克小镇,这是挪威人度假胜地。</h1> <h1>我们入住的房间窗口正对着海湾,窗边还配有望远镜让客人好好观赏海湾美景,在这里度假,真是人生一大享受。</h1> <h1>我们入住了当地有名的百年古堡酒店奥斯卡堡,并在古堡里用烛光晚餐,黄色的烛光、上好的红酒、美味的牛排、可口的甜点,真有古典浪漫气氛。</h1> <h1>7月8日,上午坐轮渡回奥斯陆,接着就行车两个多小时来到瑞典西部的海边小镇菲耶巴卡。</h1> <h1>菲耶巴卡是通往瑞典西部韦德群岛的大门,这个美丽的小渔村是一个著名的摄影胜地。</h1> <h1>据说挪威人假日也开车到此购物,瑞典的物价要比挪威便宜不少。</h1> <h1>登上小镇山顶高处,整个海湾及红色小镇尽收眼底。虽然山路非常崎岖难走,但我还是登上去了,算有小小成就感。</h1> <h1>晚上21点半坐挪威国内航班SK4496前往北极大本营朗伊尔城。</h1> <h1>在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下飞机是凌晨1点,看手机气温显示是零上7度,不算太冷。进入机场候机厅,一眼就看见一只很大的北极熊标本,表示我们已经到了北极熊的故乡。</h1> <h1>机场外面的指路牌,指示到世界很多地方的路程,同时标出了注意北极熊的告示,保护北极熊!朗伊尔城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位于北极圈以北,北纬78°。整个斯瓦尔巴群岛地区据说只有原有5000头北极熊,超过了斯瓦尔巴群岛居民约2000人的数量,但近20年地球暖化,北极熊数量锐减,现只剩约3000头,极其珍稀了。</h1> <h1>现时正是极昼,太阳几乎不落,当晚入住朗伊尔城酒店,已将近凌晨两点,但天色还像白天一样.</h1> <h1>  7月9日,上午在朗伊尔城自由活动。</h1> <h1>朗伊尔城有很多采矿留下的设备和遗迹。朗伊尔原来是个美国人的名字,1904年朗伊尔来到斯瓦尔巴群岛,从挪威人手里买下了岛上的一个煤矿。两年后,美国人在煤矿附近造起了第一座房子,煤矿管理人员就用他们老板的名字,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朗伊尔城”。</h1> <h1>这个当年只有一座房子的地方,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200人的小城,城里有邮局、学校、银行、医院、报社、饭店、商场、博物馆等等。</h1> <h1>朗伊尔城的建筑色彩十分鲜艳夺目,深黄色、灰蓝色、青绿色、棕红色为主色调,将北欧的简洁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建筑的深黄色、灰蓝色、青绿色、棕红色在周围的冰雪天地的中,给人多少温暖的感觉。</h1> <h1>在路旁,在房前屋后,雪地摩托车随处可见,没有上锁,无人看管,现是夏季,基本排不上用场,冬季则可大显身手。</h1> <h1>小小的朗伊尔城居然有一所大学(图中红色房子)据说是环境保护和极地气候专业的。</h1> <h1>整个地面只见低矮的植被,没有高树。天气寒冷,风大,植物难以长大。倒是有一种白色的植物叫极地雪绒花,很坚强随风摇动,但不会被吹走。</h1> <h1>当天下午4点左右,在邮轮船长及邮轮公司船员的列队欢迎下,我们登上法国庞洛邮轮公司的五星级邮轮“北极熊”号,在北冰洋开始我们的8天7晚北极探险之旅。“北极熊”号是一艘豪华典雅的极地探险邮轮,2011年首航,2016年重新装修,总吨位10944吨,配备有多艘登陆橡皮艇,最高航速16节(时速30公里),可载游客244人,员工140多人,这艘邮轮为我们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探险游的交通工具。</h1> <h1>我们两人住4层的1间客房,面积约25平方米,带阳台的船舱可享受海景,房内生活设施齐全,浴室,卫生间,大衣柜,电视机一应俱全。邮轮在下午七点起航,登船后邮轮探险队员对我们进行了安全培训和逃生演练,并且学习穿戴救生衣。救生衣有两种,一种是在邮轮遇到危险需要弃船时使用,另一种是坐橡皮艇进行海上巡游和登陆时使用,都非常重要,以后的登陆活动都要在探险队员的带领下进行。晚餐可以在邮轮六楼餐厅用自助餐,也可以在邮轮二楼餐厅点用西餐,当晚我们在六楼餐厅享用非常丰盛的自助晚餐。</h1> <h1>这次北极探险之旅,实际上准确的说是北极圈探险之旅。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北极点北纬90°,而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至北纬90°,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与南极不同,北极是海洋,周围环绕的是陆地;而南极是陆地,周围环绕的是海洋。北极地区虽然也是冰雪世界,但是其冰雪总量只接近于南极的1/10,且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而北冰洋(Arctic Ocean)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由于严寒,北极圈以内的生物种类很少,植物以地衣、苔藓为主,动物有北极熊、海豹、鲸等。北极秘境探险最精彩的区域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周围,素为一众资深旅客及首航旅客所趋之若鹜的旅游地点,这里有着纯净湛蓝的北极天空、最纯净冷冽的空气、优美而险峻的地势、遥不可及的极地位置,以及当地独有的动物花卉。这次“北极熊号”邮轮将带领我们追寻北极熊、海豹、海象、驯鹿,观赏北极狐和白鲸等北极特有动物,感受大自然的奥妙。</h1> <h1>当晚九点,邮轮广播响起,说邮轮前进11点方向发现有北极熊,我们赶紧拿起相机,走到六层甲板,果然看见在邮轮前进9点方向(邮轮一直在航行,所以相对北极熊位置有改变)的远方山脚下海岸边有一只北极熊在觅食,这时邮轮好像也停了下来,并派出探险队乘坐橡皮艇驶到离北极熊很近的海岸边近距离拍摄北极熊,看来是一头怀孕的母熊在海边吃鲸鱼的残骸。由于当天没有登陆计划,我们只能在邮轮上远眺北极熊。每一个来斯瓦尔巴的人都期待北极熊,但整个斯瓦尔巴群岛6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大概才有3000头北极熊,而我们只走群岛中很少的部分。北极熊数量实在太少了,依然很难看到,需要一些运气。能在起航的第一天看见北极熊,连船长和探险队都觉得幸运,当然也算是我们的幸运了。</h1> <h1>7月10日,天气有点阴沉。早餐后由探险队长对我们进行了行程安全注意事项及行为规范说明会,与全体探险队员见面,并发了救生衣、登陆防水靴(这是船方无偿借给我们用的,也是海上巡游和登陆时必须穿的)还给我们每人都赠送了质量不错的冲锋衣。</h1> <h1>下午2点左右,我们在3层大厅集合准备乘冲锋艇第一次登陆,在极地的每次登陆前都要走过消毒池,做好登陆防水靴消毒除尘工作,不能把任何不属于极地的物种带上北极大陆;同样,每次回到船上都要清洗靴子上的沙砾,避免把北极的物种带到不属于它的地方,破坏生物链的平衡。下冲锋艇时探险队员再次提醒我们,登陆时要背对着岸,先跨下一条腿,再继续转身带下另一条腿,与协助下船的人要采用 “水手握” 的方式。所谓“水手握 ”就是两个人相互握住对方的小臂下端,这样可以更好保持平衡,有利于在脚下不稳时保持上身的稳定状态,登陆后回冲锋艇及上邮轮也如此操作。这次的登陆点是斯瓦尔巴群岛西北角的卑尔根&amp;斯梅伦伯格林岛(Smeerenburg岛),这是我们与北冰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h1> <h1>登陆近距离看北极冰川,这岛的特色是有一条巨大的冰川,登岛走不远就能近距离接触到流入海滩的冰川前舌,冰川在阳光照射下泛蓝色。北极地区由于冰雪很纯净,随着时间推移,冰川累积的过程中冰被挤压,把里面的空气都挤出去了,当光线照射时蓝光被反射而其他的光都被吸收所以显现漂亮的蓝色。冰川底层的冰多是最古老的冰层所在,随时间的推移和压力的增大,其中含的空气更少而显现更漂亮的蓝色,所以,越加泛蓝的颜色一般存在于大型冰川的底部。</h1> <h1>我们登陆时,领队的探险队员都是背着长枪,以防万一这里的动物野兽袭击游客。</h1> <h3>北极冰川给我的第一印象:大气、壮观、冷峻、洁净、充满奇妙!</h3> <h1>回程时我们又巡游了一圈那冰川。傍晚邮轮经过莫芬岛时,看到大概有30-50头海象躺在沙滩上,但因为那岛是保护区,我们也只能远远地观看,而不能靠近,400的长焦镜也只能拍下这模糊的照片,勉强能看到有两只长长象牙的海象与一堆肉的海象群,这就是极地游的无奈,有很多规定我们是不得不遵守的,因为这些地区本来就是这些动物的栖息地,是人类的到来骚扰了它们。</h1> <h1>7月11日,北极巡游第三天。从邮轮我们住的房间阳台看出去,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云彩也很美,远处是雪山冰川,海面还没有浮冰。邮轮一直往东北方向走,已到达北纬79度的地区,这天上午我们乘冲锋舟登陆了尤特尔 洛尔斯可亚(Ytre Noskcya)岛,在岛上停留了一个多小时,这岛是斯瓦尔巴群岛中最漂亮的,也是最北端的陆地,再往北就只有海水与冰架了。</h1> <h1>亲友团齐登岛</h1> <h1>美眉们在雪地上</h1> <h1>这岛的特点是植被丰富,岩石缝冒出的小花颜色鲜艳,品种多样。</h1> <h1>登顶小山峰,能看到一窝海鹦鸟。(此图为探险队员所拍)</h1> <h1>下午因为第二次发现在劳德弗约登的海边有北极熊在沙滩上活动,距离很远,我们在邮轮上用600长焦拍也拍到探险队的先头冲锋舟与那只北极熊邂逅的片,于是探险队组织我们这天第二次乘冲锋舟到沙滩边观看,可轮到我们组到达时,那只雄性北极熊已跑到半山腰,我们也只能拍到个芝麻点大小的熊影。</h1> <h1>下午天气好,夫人在邮轮泳池游泳,背景是北极的冰天雪峰,水温大概是7-10度吧,爽!</h1> <h1>7月12日,阴天,极地的天气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阴沉沉的,经常说风就风,说雨就雨。北极巡游的第4-5天。邮轮一直往东北方向走,越往北,海冰(sea ice)是海水达到-1.5度而冻结的的冰)越多,而且是一片片荷叶状的大块浮冰。</h1> <h1>中午,邮轮游走到冰川边缘,已经到达北纬81.57度,创了庞洛公司及这艘北极熊号邮轮能抵达最北的记录,邮轮在此时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h1> <h1>但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冰盖,也没有看到小冰山(icebergs 是从冰川,冰架分离出来的),更没有看到北极熊,如此薄的海冰,熊又怎能站在上面呢?可想而知地球暖化的状况是多么的严重!</h1> <h1>下午探险队安排了一次我们乘冲锋舟巡游于海冰中间。海面上漂浮着很多碎冰块,漂浮的冰块体积有大有小,在阴天里呈现出迷人的浅蓝色或深蓝色(冰川巨大的压力使新冰中的气泡消失,变成密度大的蓝色坚硬老冰,也叫做蓝冰),让人惊叹不已。</h1> <h1>今天就见到一块块带深蓝色调的晶莹剔透的大浮冰,其表面因为遇海水融化、风力的侵蚀部分融化后的形态非常美,简直就是大自然雕刻的一件件艺术品,刚好一艘冲锋舟经过,浮冰的缺口部分就像张开大口要吃掉穿梭于海冰间的冲锋舟,抓拍出的照片让我们叹为观止。</h1> <h3>蓝色浮冰</h3> <h1>我们刚好乘上探险队队长的冲锋舟,队长与他的助手还捞起一块千年冰块来表演争吃。此次巡游大概50分钟。</h1> <h1>7月13日,北极巡游第5天,邮轮调头往南,往回程方向走,全天没有安排登陆,只见广阔的海面整天都漂浮着大量一片片荷叶状的浮冰,没有看见北极熊,甚至也没有看见海鸟。</h1> <h3>手机也没有信号,没有WIFI(船上WIFI贵得惊人,一般人都不用),四周显得如此冰凉,如此寂静,真会让人感到压抑(这也是北欧国家抑郁症高发的原因之一),但我们到北极就是要寻找远离人世喧嚣的宁静,那怕只有短短几天的体验。</h3> <h1>下午3点,邮轮组织全体游客与船长、邮轮工作人员、探险队员一起拍了合照。</h1> <h1>庆祝这艘由中国人游北极的包船来到了近北极点北纬81.57度,离北极点只有约900公里了。</h1> <h1>7月14日,阴,北极巡游第6天。这天有3次离船的活动。邮轮往回走,几乎已没有海冰的伴随了,但不缺裸露岩石的冰山与冰川。上午抵达弗拉姆布塔,第一次的登陆是斯拉姆冰川。岛上除了岩石并无见到动物,很少的苔藓植物与没有融化的雪地。</h1> <h3>近距离观看冰川</h3> <h3>透过冰块看冰川</h3> <h3>在岸边拍了些有倒影的照片。</h3> <h1>因为在这里很近的另一小岛见到一群海象躺在海滩边晒太阳,探险队组织我们第二次离船乘冲锋舟巡游,近距离观看了那堆海象,但这群懒家伙不怎么动,几十只懒洋洋躺着享受太阳,对我们的造访根本不屑一顾,只有一两只偶然抬起头露着长长的牙齿张望。出于对动物保护的考虑,我们不能太靠近这些海象,冲锋舟始终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观察和拍摄,以免打扰了它们。</h1> <h1>下午第三次的离船活动是登陆马格达勒内夫乔登岛近距离观看冰川,在这里我们真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这个冰川非常壮观,在光线的斜射下,冰川显得很坚实,白里透蓝,不过其间能观察到很多杂质的裂缝,说明冰川在形成时的冰雪不够纯净或是在冰川流动的过程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h1> <h1>那些茫茫的冰川看上去辽阔静止,实际上却深沉缓慢又无可阻挡地向海岸方向移动着,推移、摩擦、直至皱纹断裂,崩落入海,成为在峡湾里漂浮的冰山。当我们的橡皮艇巡游靠近冰川时就听见巨大的轰鸣声音,这是冰川边缘的冰开裂,掉落的声音,如掉落的冰块大的话,会发出巨大的响声,</h1> <h3>等待观看冰川倒塌一瞬间</h3> <h1> 当我们正在海滩边拍摄冰川冰块落下情景时,探险队员就十分紧张地喝令的我们赶紧回到高处,(当时我们离冰块塌落的位置起码是200米外)当我们还莫名其妙的时候,发现原来平静的海水,突然涌起一阵阵的大浪,一直延伸至很远很远。大浪很快把刚才我们站的位置的冰块都冲散,随激浪而去,好险!脑海马上闪出“海啸”的场面。真佩服探险队员的经验,也让我们多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h1> <h1>从我们拍的视频可以看到,当远处冰川的冰崩后两分钟,看似平静的海滩海水,就会涌起一阵阵的大浪,将岸边的浮冰打碎卷入海里。</h1> <h1>7月15日,晴,北极巡游第7天。邮轮回程已到北纬79度,上午我们抵达并登陆新奥尔松岛(Ny-lesund),这里是国际北极研究中心基地,有十五个国家的北极观测站。我国于2004年在这里建立了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中国北极黄河站。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的领土,为什么我国能够在这里设考察站呢? 原来1920年由挪威、英国、美国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等33个国家也加入了该条约,成为条约的协约国。该条约规定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 “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所以我国作为《斯瓦尔巴群岛条约》缔约国,具有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法律依据。邮轮能靠在新奥尔松岛的码头,不用冲锋舟的接驳。</h1> <h1>岛上有好几十座平房,听说总共不到一百人轮换到此工作,生活。到了我国北极黄河科学考察站,没有见到科考站的人员,也不被允许进入这些房子参观,只在黄河站标志点拍了照,我国北极黄河科学考察站是一座两层楼,长方型房子,看样子约千余平方米。登上几级木梯,是一个小门口,两边的白色石狮已是最中国的标饰,门口左边的小牌子写着“中国北极黄河站”。(其他国家的科考站连个牌子都没有!如挪威的科考站)</h1> <h3>亲友团在中国北极黄河站前</h3> <h1>我们在地球最北端的邮局买了明信片盖了邮戳。</h1> <h1>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野生驯鹿和北极狐,还好见到不少的燕鸥。</h1> <h3>下午的最后一次乘冲锋舟是登陆了这里附近的7月14日冰川岛。然后巡游了一圈冰川,拍了些海鸥与小海雀的照片。</h3> <h1>幸运的团友还看到了海狮趴在浮冰上。</h1> <h1>7月16日,北极巡游第8天。其实这天上午游轮已返抵朗伊尔城港口,在离船前,我们刚好遇见了一群白鲸鱼,说是有近50头,但它们都一直没露头,没露尾,在倉房阳台就只是看到它们露出一点白背在水面上。</h1> <h1>探险队员列队欢送游客上岸,8天7晚的北极巡游就此结束。虽然早就知道北极游没有南极游精彩,主要是这里的动物品种与数量都很少,加上气候暖化,北冰洋的海上冰雪,冰盖与冰架都减少得很厉害。但能圆了游览过北极的梦,也就不觉遗憾了。</h1> <h1>因晚上才乘机返回奥斯陆,我们就又一次逛了朗伊尔这个地球最北的城市,我们走到了海边的工人住的木屋附近拍照,木屋的屋檐下有不少北极燕鸥筑的巢,是拍燕鸥的好地方,但要和北极燕鸥巢窝保持一定距离,离它们巢窝太近,北极燕鸥就会俯冲下来啄人,甚至拉屎。不过,冒一点被燕鸥拉屎到头上的风险,拍到被北极燕鸥追啄的照片,也值得了。</h1> <h1>午餐后我们外观了挪威政府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造的一个巨大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这种子库号称“末日粮仓”, “末日粮仓”建造在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 影响,该工程于2007年3月开始建 造,2008年2月26日正式竣工并举办启用典礼。据称,“末日粮仓”被用于储藏地球作物的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 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h1> <h1>由于自然保护措施得力,群岛上的动物群繁殖很快,在朗伊尔城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温顺的驯鹿悠闲地觅食。这次路上离我们很近的路边就遇到一只北极驯鹿,这一次可看得很真切。</h1> <h1>7月17日,昨晚才回到奥斯陆,这天有半天的游览时间,参观了阿克斯胡斯城堡。又一次来到维京海盗船博物馆。这次北极.罗佛顿岛之旅随之结束。</h1> <h1>总结18天行程,前一周是欣赏了北极圈中的罗佛敦群岛优雅和摄人魂魄的美景,留下心灵的震撼。在北极圈8天7晚的探险巡游中,我们的邮轮巡游了斯瓦尔巴德群岛西海岸环线,第一次到达了北纬81°57′的近北极点。沿途欣赏了北极地区壮美的极地风光,数次乘上冲锋舟,穿梭于漂浮着各形状海冰和浮冰的北冰洋海面,登陆或在海冰区巡航,欣赏了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大型冰川、冰山和冰川倒塌入海情景,观赏到北极熊、海豹、海象,北极狐、白鲸和各种海鸟,欣赏了各种顽强生长在极地的美丽苔藓植物,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亲身经历了还没被人类破坏的原生态,切身感受地球暖化的威胁,还体会了在当今信息社会多天没有任何通讯信息的失落、焦虑和无奈,也真切获得短暂的没有烦恼,没有干扰的片刻宁静,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我们此行只带走照片和回忆,虽然还多少带走一些遗憾,但也总算圆了北极梦,值得!下一个美梦是否会一路向南,直到南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