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华老师讲~《草原诗歌》讲座 绝句的格律(第二辑)

通辽散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韩志华老师讲课实录)</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  整理:闫升 制作:刘凤平</h3> <h3><b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讲绝句的格律 </b> </h3><h3><br></h3><h3> 大家晚上好我一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五绝,七绝的格律。由于用手机打字慢,我就不按教材那样细致的讲了,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跟大家共同学习,跟大家一起交流,有讲错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br></h3> <h3>  首先说一下平仄,平指平声字,仄,指仄声字,在新韵里面平,就是我们说的,汉语拼音中发,第一声,第二声的字,比如:中,第一声,通,第二声中,通,就属于平声字,简称为平,在新韵里面仄,就是我们说的,汉语拼音中发,第三声,第二四声的字,比如:渴,第三声,课,第四声。渴,课就属于仄声字。<br></h3><h3> 再说一下韵,在平水韵中,有106韵,这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把汉字分成106韵,古代写诗也就按照这一规定来写的。关于平水韵这里就不多说了,知道就行了。在新韵中,共有十四韵,按照拼音韵母划分的,比如:en,ou.an.ang等,我们新人学诗,我认为还是从新韵学起为好,新韵学好后,平水韵就好学了。<br></h3> <h3>下面说一下七绝的格律: 七言,意思就是每句有七个字,七绝,一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一共二十八个字,七绝的格式有四种,1.平起首句押韵,2.平起首句不押韵,3.仄起首句押韵,4.仄起首句不押韵。</h3><h3>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格式: 1.平起首句押韵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我们看首句的第二个字是平还是仄,就是说,以这句的第二个字为准,比如:北山风雨起苍黄,这句应该看山的平仄,而不是看北的平仄,第二个字山,是平声,我们就说这首诗,是平起的,否则就是仄起的了。<br></h3><h3> 再说一下韵,比如:北山风雨起苍黄,这个黄字,就是韵。七绝的第一句有的押韵的,有的是不押韵的,看是否押韵,看这句的最后一个字,最后一个字如果是平声字,我们就说这句是押韵的,如果是仄声字,就是不押韵,比如:北山风雨起苍黄,这个黄字,就是韵。如果这句改一下,北山风雨连天碧。最后一个碧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属于仄声,则这句就是不押韵的了。</h3><h3> 2.平起首句不押韵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对照一下,平起首句押韵,与平起首句不押韵的区别,看出来了吧,除了第一句不一样,后三句完全一样。</h3><h3> 3.仄起首句押韵的 &nbsp;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nbsp; 4,仄起首句不押韵的 &nbsp;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比如:两岸青山试比高,这句第二个字岸,是仄声字,我们就说,这首诗是仄起的,比如:两岸青山试比高,这句第二个字岸,是仄声字,我们就说,这首诗是仄起的,最后一个字是高,是平声字,我们就说这首诗是首句押韵的,就是仄起首句押韵的,比如:两岸青山遮日月,这句第二个字岸,是仄声字,我们就说,这首诗是仄起的,最后一个字是月,是仄声字,我们就说这首诗是首句不押韵的,这就是七绝的四种格式。其实,我们不用死记硬背这四种格式,你随便写: 第一句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则跟第一句的平仄正好相反,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就是第二句的第五个字与第七个字的平仄互换的结果,第四句的平仄与第三句的平仄相反。 第二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的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就是第二句的第五个字的平仄与第七个字的平仄对换的结果,以此类推。<br></h3> <h3>  今天就讲这么多吧,初学的可以自己找几首七绝,对照一下格律,从中找一下我说的规律。还有一个我们应该知道的就是,七绝的每句的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也就是我们写诗的时候,每句的第一个字的平仄都是不用考虑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