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上8点,我和老师、同学如约而来,再游沁阳市博物馆。</h3><h3> 晨风中,我站在博物馆门前的小广场上,放眼打量着这个神圣的地方。红墙绿瓦,朱红色的大门,清石铺的地面,到处浸透着浓重的历史气息。</h3><h3><br></h3> <h3>集合完毕,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导游叔叔的带领下,抬腿跨过高高的门槛,再次踏进博物馆。</h3> <h3>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宝塔,庄严肃穆的耸立在甬路的尽头。</h3> <h3> 我抬头环顾,博物馆大体分为东西两个院落,我们现在就处在主院的南边,中间有一条青砖铺成的甬路,两侧各有一排高大的碑楼,碑楼后是古色古香的厢房。</h3> <h3> 迈步走下台阶,我们开始正式游览,边走边听导游叔叔讲解博物馆的发展建造和文物收集珍藏的历史。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三圣塔下。</h3> <h3> 听导游叔叔讲,三圣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金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依然屹立不倒。塔高30多米,分13层,由基座,塔身,刹顶三部分组成。三圣塔建筑工艺精妙,外形是仿唐代样式,内部是宋代建筑结构。最让人感动到惊奇的,是它的建筑工艺,建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动过一刀一斧,整个塔身用砖,包括四边转角处的用砖,都是工匠经过精密计算,事先预制好的,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甚至现在建筑领域都是一个奇迹。</h3> <h3> 站在塔下,听着风铃的叮当声,我陷入沉沉的思考,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800多年前的天宁古寺,看到了繁华的怀庆府古城,感受到沁阳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h3> <h3> “快走了!”不知是谁的一声大喊,一下子把我惊醒了。同学们都已经跟着导游向后院走去,我也赶紧快步跟了上去。穿过一个小拱门,我们到了博物馆的后院——河内石院,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一个精致的池塘几乎占据了小院全部地方,池塘里有水榭凉亭、卧波石桥……</h3><h3><br></h3> <h3> 成群的五彩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畅游,池塘四周,临水建有半圈古色古香的挑檐长廊,整个小园宛如一个皇家园林。<br></h3> 穿过石桥,我们到了池塘对面的长廊下,不要小看这里,地方虽然不大,可收藏展示的文物可不了得,小桥正对面有一尊形态优雅的铜铸佛像。<h3><br></h3> <h3> 长廊南边,有雕刻精美的汉代石棺床、石辟邪,造型古朴的北魏石刻造像;还有一块黝黑的陨石,据说这么大块的陨石,整个中国都不多见。</h3> <h3> 长廊的北边和西边,珍藏着著名书法家王铎的延香馆碑贴和清朝康熙皇帝点翰林堂御书法贴,以及从北魏至民国年间的各种墓志石碑百余块,简直就是一座书法圣殿。</h3> <h3> 出了小院,我们还参观了李商隐纪念馆,这里陈列了大诗人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h3> <h3> 还有沁阳革命史展厅,这里有很多实物、照片、文献等资料,集中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沁阳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抗击侵略,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斗的光辉历程,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都安静的、认真的听着导游的讲解,每个人的小脸上都布满了崇敬之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