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焦墨画我以画人物画为主,走向了与佛造像之路,中国焦墨画的发展重在创新,<br></h3> <h3>创新不仅仅需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更要有好的笔墨修养,要学习传统笔墨精神,还要立足当下我们生存的空间,因为只有表现当代的现实才是艺术家的重任。当代性的创作态度也决定作品的意义的长久性,焦墨枯笔墨优劣需要长久的修炼方可达高,<br></h3> <h3>所以自己拼命研究、探索、技术和思想需要完美统一。笔墨和风格追求不能远离传统,在此基础上需要有好的心态加强自我完善,<br></h3> <h3>体会枯笔渴墨的关系,站在古人的肩上审视当代焦墨艺术,将焦墨画笔法创造性的应用和表现在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上,<br></h3> <h3>我很注重佛的心灵,心灵与人的精神是佛造像创作的精髓。人物造型和笔墨的修练也是提升作品精神最重要的因素。<br></h3> <h3>传统与当代要结合,审美取向还是来自生活,从书法中体会笔力与线性,深入石窟坚持写生,<br></h3> <h3>提升艺术造型能力和自身的文学修为,将创作进行到底,热爱艺术而无功利是我的宗旨。
(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br></h3> <h3>个人简介,马培童,(笔名守一)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90年代拜张仃老师学习焦墨山水,先后就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和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在传承老师艺术思想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研究,获得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焦墨焦彩”中国绘画技艺和传统技法上,有突出贡献。特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在徐州汉王和沛县歌风中学建有马培童焦墨艺术馆。在北京房山区建有马培童美术馆和工作室。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画院研究员,英国牛津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