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晚上出去乘凉,我坐着电动轮椅来到小区外的河岸边。这里有一个新建的休闲广场,建在两个隔河而望的小区之间的河道上空。作为本县城建的重点项目,投入一亿多元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部竣工,这个大型休闲广场就是该工程付诸实施的一部分,它就像桥一样横跨河的两岸,不过这个“桥面”的面积却不小于一个足球场。在这个酷热的夏天,听说每到晚上广场上就人山人海,像赶集一样拥挤热闹,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汗腥味儿。我便也很想进去看一看。但要进入广场先得上了人行道,而人行道高出车行道二十多厘米。我从河这边过桥直绕到河那边,却始终找不到一处可以让轮椅驶上人行道的无障碍坡道。隔着岸边护栏,我根本看不到广场上的情景,只能听到广场上传来的嚎歌声和节奏欢快的舞蹈伴奏曲。 </p><p> 上不了人行道,我只好停在车行道上看一看了,好在这儿的车行道很宽,被车撞上的危险性并不大。这里的人行道也很宽,只见在明亮的街灯下,能够进入广场的那一长溜人行道俨然是个热闹的夜市,摆设了不少小摊:各种烧烤、水果、饮料、儿童玩具等,还有滑梯、旋转车、蹦极跳床等儿童娱乐摊点……跟前有个卖烧烤的年轻女人,看了我一眼,停下手里的活儿,说:“你要上去吗?来我和她抬你上去。”她指了指旁边另一个卖凉粉的女人。我笑着说:“你俩哪能抬得动。”她说:“能了,你能有多重。”我忙说不用不用,说着离开了她那儿。另一处一个卖烤冷面和鸡蛋灌饼的男人让我又停下来,只见他双手一刻也不停歇,飞快麻利地忙碌着:擀面、焙饼、涂油、撒调料、切火腿肠……还一会儿磕一颗鸡蛋,一会儿又磕一颗鸡蛋,这边刚把饼面焙到鏊子上,转身又去擀开了面,擀好面又去翻鏊子上的薄饼——所有动作既有条不紊地按流程操作又能见缝插针兼顾其它,一点也不浪费时间。给他打下手的大概是他妻子吧,肤色白净,年轻漂亮。至于她在干什么,我一点也没注意,反正也不闲着。我不能确定他俩是不是夫妻,因为看起来女人比男人要年轻不少。他们的顾客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生意明显要比旁人好,我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咽了一下口水,正想也买个鸡蛋灌饼尝尝,忽听有人叫我。 </p><p> 我转头一看,叫我的是老熟人小军,他也在这儿摆摊卖水果呢。一见他,我心里一动,忙说:你找个人一起把我抬上人行道好吗?我想进广场看一看。他说这有甚不行的,转身吆喝一声,立刻走来一个男人,两人一下子就把我抬上了人行道。</p><p> 我兴冲冲地进了广场,才又发现广场还由高到低分为高中低三大区域,它们之间又是仅有台阶而无坡道!我进的是中间区域,轮椅也只能在这一范围内转悠了,我一时竟有点扫兴,这广场的设计是压根儿就没考虑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啊……小军说等一会儿你要想去那两边看看,我再叫人抬你,这也不费劲儿。我说不用了,我在这儿看看就行了。 </p><p> 展眼望去,广场上灯光明亮,有凉亭、有座椅、有尖顶帐篷。人们自带音箱一群一伙地跳舞或唱歌。还有人在鹅卵石铺成的环形跑道上一圈一圈地散步或疾走,人流形成一个旋转的圆圈……当然也有只是在周围坐着乘凉看热闹的。我随处转悠着,广场上男女老少都有,人是不少,可也没到了拥挤的程度,也闻不到什么汗腥味……</p><p> 隔了一会儿小军进广场来看我,他说今晚来的人算是少的。他还是问我去不去广场那两边,我说你就做你的生意去吧,别惦记我了。他说那你有事就出来找我。 </p><p> 人群中偶尔也会出现坐轮椅的,都是让人推着的。一个轮椅停在我面前,推轮椅的女人问我这电动的多少钱?我说三千多。坐轮椅的男人拍着他的车大大咧咧地说你那车架子可没我的粗,质量不如我这,我这七千多呢!我打量了一番他的轮椅,看那车架并不见得比我的粗,车已很破旧了,看样子像是电动的,可又没有电动装置。我就问你这不是电动的吧?他说是电动的,电瓶坏了,电路线也不通了,所以就把那些东西都拆除了,现在只能让人推着走了。我问电瓶电路是用了几年坏掉的?推轮椅的女人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人家用得不能用了才送给他的。女人说了这话后,男人就再也不吭声了。</p><p> 在广场的另一角,我看到了一个卖唱的残疾人,个子很矮,拄着双拐,话筒固定在胸口,站在音箱跟前唱歌,但嗓音一点也不宏亮,几乎被伴奏曲淹没了。音箱正面贴着一张纸,上面打印了几行大字,请求好心人捐助。他少气没力地唱着,人们经过时并不停步,有的看也不看他。我观察了半天,没见一个人往他钱箱里放钱。我很犹豫要不要过去帮他一点——我忖度着,比他残疾程度更严重的我给他捐款,对他是不是一种伤害?这时小军忽然出现在他身边,从身上掏出一张钞票放进了那钱箱。然后小军又东张西望,这才看到了我,向我疾步走来,说有人打电话找他有事,他得提前收摊,还得先把我抬下人行道,要不他走了谁管我呢?</p><p> 他和我边往外走边说:看见了吗?那个卖唱的残疾人,人家是拍抖音直播呢。我说哪有直播?他说有人在他后边用手机拍呢,你是没注意,人家就凭直播挣钱呢,挣得也不少呢!这话让我半信半疑。找人把我抬下人行道后,小军又要给我装苹果,我赶忙加快速度离开了他。</p><p> 天还不太晚,我又沿着人行道漫无目的地转悠起来,小车一辆接一辆地从旁驶过,有时我也当心它们会撞到我……我离开了广场那儿,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主干街道,街道两旁的店铺霓虹闪烁灯光璀璨。我又想到在这个县城,我更多时候只能在大街上逛逛,而不能进入门前都有台阶的店铺商场。我能进入的只有万家利和好又多两个超市,就购物而言,偌大的县城仅有这两家店铺设有无障碍通道,能让我自由地进出。我所居住的小区附近只有一家银行营业厅,外面也是两级台阶而没有无障碍通道,只是在墙壁上钉了一个有残疾人坐轮椅的图标牌,牌子上还有一行字:帮助残疾人。我曾问过那儿的保安,钉这牌子是什么意思?保安回答:人家要求银行营业厅必须要有无障碍道,咱这儿实现不了,就钉个这牌牌,表示要有残疾人进营业厅,咱们可提供帮助。我想是啊,银行营业厅还不同商场店铺,有些业务必须本人亲自办理。但我想不明白的是:这儿的无障碍通道为何就无法实现呢?那不就是个在两级台阶上的简单改造吗?</p><p> 实际上坐轮椅的残疾人虽然占比很少,而无障碍设计却是城市建设的现代理念,是现在城市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坐轮椅者是否实现通行无阻是社会进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的无障碍设施已普及到了公共厕所。本县的城市建设不可谓不先进、不可谓不现代化,比如那个休闲广场的出现也确实提高了本县城市建设的品位,是为打造文明城市而实施的重点工程,可是为什么会忽略无障碍设施这个细节呢?弱势群体的最基本需求怎样才能真正得到社会各界应有的重视呢?</p><p> 晚上的街道很无聊,十一点多了,可我转来转去还是不想回家,好像尚未尽兴,又似乎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是什么呢?我忽然想起,我是想尝尝鸡蛋灌饼来着。急忙又回头往广场那边赶去。还好还好,那里的热闹依然未减,孩子们还在蹦极跳床上一上一下地蹦跳着。我找到了那个卖鸡蛋灌饼的男人,他脸上汗津津的,背心也被汗水溻湿了一大片,但已没那么忙碌了,看样子已过了生意高峰期。他给我焙烤饼子时,用铲子从鏊子上铲起一点什么,顺手往地下一甩,身边的女人就哎呀尖叫了一声。他把那滚烫的油渣什么的正好甩到女人穿着高跟凉鞋的赤脚上。女人跺了跺被烫了一下的脚,瞪着他骂道:畜牲!而那男人却毫不理会,面无表情地继续忙碌……</p><p> 我想我应该能确定他俩是夫妻了吧?</p><p><br></p><p> 后记:此文为2018年所写,2019年广场上那上中下三个区域间有了无障碍通道,可轮椅还是上不了广场外的人行道,也就是说,坐轮椅的残疾人先要靠人帮助上了人行道,才能去享受广场上的无障碍通道。直到今年,广场外的人行道才终于有了一处(也是仅有一处)无障碍通道。不远处还树起了提示牌:前行30m设有无障碍通道。而那家银行营业厅外仍然是以“帮助残疾人”的牌子应付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