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从2009年至今,</h3><h3>慈善一直在路上……</h3><h3>随说是帮助别人,实则是在帮助自己。</h3><h3>心艺医疗美容及旗下养生馆“月月公益行”持续进行中……</h3><h3><br></h3><h3>让我回忆起我的慈善之路的起源,</h3><h3>这些年来,为什么一直坚守着我的慈善之路?</h3><h3>每件事情的都有缘起,记得2009年的1月9号,我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给予我生命启发的人,突然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无法释怀,他告诉我要“与人为善”“要雪中送炭”</h3><h3>是的,这是他对我的教育。</h3><h3>在他去世的一周我去聊城海会寺,接触到了当地的慈善团体正值为贫困家庭送爱心,每户是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一百元钱,那天我们从一早送到晚上,整整28户!</h3><h3>期间的每家的故事和心灵深处感受深深地印记在了我脑海里……</h3><h3><br></h3> <h3>慈善一直在路上……</h3><h3>奔走于每家,看到他们得贫困,生活的不济,灾难的降临,生命无常的变故,</h3><h3>总是已故的人已然故去,可活的人还要活着,可是老人,孩子又该如何活着?</h3><h3><br></h3> <h3>生命如此脆弱,生命又是如此渺小,</h3><h3>面对天灾人祸,又将如何面对?</h3><h3>慈善一直在路上……</h3> <h3>十年过去,故事的种种已是久矣,可记忆的深刻,无外乎就是最扎心的那个,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她和她……</h3><h3>慈善一直在路上……</h3> <h3>这个小女孩,是先天性唇裂,或许是先天缺陷,父母亲处于某种原因,将其丢弃,收养她的是一对夫妻,养父年纪已经很大,养母是精神有问题的妇女,这样三口组建的家庭,也是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那天我见到女孩,她害羞的跑到爸爸身后,躲着不见人,我们慈善协会的会长和我说,“你过去抱抱她,抚摸一下她的头,给她信心和尊重”,</h3><h3> 我微笑的接近她,揽着她的胳膊,抱抱她,笑着和说“孩子别怕,我们都喜欢你,”她由衷满足的笑了,我和她合影了,并且最后打印出来,最后送给她。</h3><h3>或许这是第一次,有人表扬她,</h3><h3>或许这是第一次给照相,</h3><h3>或许也是他人生中最开心的一次笑……</h3><h3>慈善让我懂得,资助不只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精神上的资助,每个生命都需要尊重,都需要呵护……</h3> <h3>故事还在继续……</h3><h3>这个小女孩,自小生下来,便以没有父母,跟着年迈的奶奶过活,奶奶劳动能力有限,以捡破烂为生,或许生活的富裕是无法想象和比拟如何的好,可是生活的不济也更是无法想象和比拟的坏,都说孩子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活,是呢,只要活着。</h3><h3>我无声的叹息着,活着,仅此而已。</h3><h3>或许我们改变不了她们的现实,只是雪中送炭,过个好年吧……</h3><h3>祝福她们……</h3> <h3>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h3><h3>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h3><h3>走访的每家都有着各自的不幸,我们的能量如此渺小,能力如此有限,只是伸一支温暖的手,让他能感受社会的温暖……</h3><h3>人间也有真情……</h3><h3><br></h3> <h3>这家是幸福的,有两头驴</h3><h3>只是主人要和驴住一起……</h3> <h3>不幸的人,也可以在一起彼此取暖,彼此给予情感慰籍,有你有他有我便是家……</h3> <h3>走出每一个家庭,或许那不像“家”,可他还是家</h3><h3>……</h3> <h3>我们资助是微不足道的,可对于需要的家庭,那又是紧急需要的,他们内心的感激是不加做作发自内心的……</h3><h3>不需要感激,彼此安好,便好……</h3> <h3>那天的资助走访还在继续……</h3><h3>到此我的内心已经释怀,贵人的离去,或许就是这样活在心里,生活中需要“雪中送碳”的人很多,我会完成您的遗志,并成为我终生的喜欢的事业……</h3><h3>慈善之路的缘起……</h3><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