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虚、阴虚、阴虚,4类虚症用什么中药调理?

人生药师

<h3>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到药店抓药以进行日常强身健体的习惯,中药调理往往也能收获很好的成效。下面,我们就针对几种常见的虚证人群来举例如何进行中药调理。 一、血虚 血虚,就是因正常的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血的不足而出现的病证,也叫血虚证。其出现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血的生成补充出现了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没有吃饭、造血的骨髓发生异常等等;二是血的消耗太过,比如经常熬夜、大出血等;三是中间的道路不通,血流受阻,比如血瘀、栓块等堵塞之后,血液不能达到该去的地方,使得“这个地方”出现血虚之证。 表现: 1.主诉有头晕眼花、心悸及月经量少等症状表现的人群; 2.心脏病及肝病患者; 3.观之,其面色萎黄,且口唇和指甲盖色淡者 用药推荐:当归、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熟地等,其中,血虚患者如因心血不足而致,建议首推龙眼肉;如肝血不旺,则可推荐制首乌。<br></h3> <h3>搭配方案: 三七粉%20丹参%20西洋参,可预防及改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 制首乌+决明子,适用免疫力低下,便秘,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人群。 二、气虚 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气虚之后,脏腑功能下降,就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之后,对津液的固摄作用下降,这时就会出现“自汗”。也正是因为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故而:肾气虚,说的就是肾的功能下降;心气虚,说的就是心的功能下降;肝气虚,说的就是肝的功能下降;脾气虚,说的就是脾的功能下降;肺气虚,说的就是肺的功能下降。 表现: 1.易感困倦乏力、气短、不愿多讲话或讲话无力、稍加运动即大汗淋漓等气虚症状的人群; 2.支气管、心脏病和脾胃病患者。<br></h3> <h3>用药推荐: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搭配方案: 黄芪%20山药%20太子参,适合有习惯性感冒,倦怠,自汗盗汗等症状的人群。 三、阴虚 人体之中血和津液(还有精)属阴,由于“阴虚则热”,也就说阴虚是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故而,当血和津液亏虚到一定程度出现发热的时候,我们就定为阴虚。因阴虚而出现的病证,我们就叫做阴虚证。以哪一脏的表现为主者,我们就叫这一脏的阴虚证。 表现: 1.有身体消瘦、头晕耳鸣、嘴唇殷红、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咳喘咯血、遗精等阴虚症状或经常干呕的人群; 2.肾病类、肺结核、慢支患者。 用药推荐:沙参、玉竹、麦冬、百合、枸杞子、石斛等。<br></h3> <h3>搭配方案: 白菊花+麦冬,适用于没时间保养的人,长期受电脑、手机、电视辐射者,两目干涩、眩晕者; 参须%20麦冬%20菊花%20枸杞子,可清心止渴,改善夏季烦热,皮肤夏季过敏; 灵芝%20莲子心%20西洋参,可改善失眠,虚汗,潮热等更年期症状。 四、阳虚 人体之中,气属阳。由于“阳虚则寒”,故而,当气虚到一定程度,人体能感受到寒的时候,这就叫阳虚。因阳虚而出现的病证,我们就叫做阳虚证。以哪一脏的表现为主者,我们就叫这一脏的阳虚证。 表现:脾阳不足和肾阳虚的患者,一般有四肢冰凉、无精打采、腰膝酸软、小便多且色清、晨泻及慢性腹泻等阳虚症状。<br></h3> <h3>用药推荐:鹿茸、冬虫夏草、韭菜子、杜仲、肉苁蓉等。 搭配方案: 肉苁蓉+虎杖,适用于饮酒过量,常感疲劳,习惯性便秘,冠心病,高血压等人群。 如何判断“进补”是否合适? 此外,有些人认为秋冬进补,多多益善,实际并非如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进补”是否合适: 一是睡眠情况,如果进补后很兴奋,睡不着觉,就是过了。 二是口腔内长疮、咽喉上火疼痛、口内有异味,也是补多了。 三是看大便,大便干结或溏泄均是补过的征象。建议进补时从小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不燥不虚为宜,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进补的目的。 中药进补,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使用中药进补则要慎重。即使是需要进补的人群,首先应确定是否有虚症。最后再根据虚症的类型,选择适宜的补药。此外,中药进补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健康人群、儿童及青少年人群应尽量避免滥用中药进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