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80年12月,在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处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按前后位置编号为一号车和二号车。铜马车的大小约为真实马车的1/2,车、马、御手全用青铜铸造,通体彩绘,车马器和部分装饰则用金银制作。作为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马车,它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舆制度、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其中二号车辔[pèi]绳末端有朱书“安车第一”四字,由此可认定其为古代安车。在秦代,安车又称辒辌[wēn liáng]车。二号车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总重量为1241千克,单辕双轭,四马分两服两骖[cān]。马高90.2厘米—93.6厘米、长110厘米—114厘米,通体白色,仅鼻孔、口腔等处施粉红色。</h3> <h3>我们赞叹铜车马的精美绝伦时,发现一个问题?感觉这个部件很精美,但不知道这个部件叫什么?尴尬不?因此了解铜车马的构件的名称和用途很有必要。今天我们就先了解一下相关马具的知识,车舆的知识下期再讲。</h3> 先从马头部开始。<br>一、马头部的马具统称辔[pèi]头。<br><br><h3>马辔头,也称“羁”[jī],“络头”。由额带、颊带、鼻带、咽带组成。两带交叉处用一种十字形“节约”串联。。<br></h3> <h3>(1)节约,是用来连接络头和辔带的配件,考古文物中“节约”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它形制小,是单个铜管或是像三通四通的交叉的形制,“节约”套在绳带上时就犹如一个竹节连接主杆枝叶一般。马具“节约”是竹节“节约”的借用。<br>(2)当卢,马两眼之间,额带中央装“节约”处装饰饰件为“当卢”。<br>(3)镳和衔,马嘴处为“镳”和“衔”。辔绳不是系在镳上,而是系在衔伸出镳外的环中。看到镳字,人们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时候,会说:分道扬镳,其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现在我们知道了扬镳不是扔飞镖,是驱马前进的意思。。<br></h3> <h3>二、缨络是马颈下的一种装饰性马具。四匹马脖子下方都有。和其相似,是戴在最右边骖马马头顶上的缨饰,称作“纛[dào]”。是诸侯,王才能使用的装饰物。铜车马发掘报告称:“二号铜车的四匹铜马的项下颔革部位的链条上,各悬挂着一件铜缨络。缨络呈穗形,系用铜丝扭结而成。”</h3> <h3>脖子下面的缨络看上去是麻丝做的。实际是青铜低温拔丝而成的,一根铜丝直径仅仅0.1毫米。非常逼真!</h3> <h3>三、颈靼[dá]是指在车轭驾入服马颈后,用于缚结轭的双脚,固定车轭的皮带,是连接车马的关键挽具。至关重要。又名“鞅”。看到鞅字,让我想起个人:商鞅。也是至关重要对中国。还有不少古代名人的名字取自车马件或与其相关。下面还会提到。</h3><h3>马脖子下方像粗麻绳的,就是颈靼。</h3> <h3>颈靼和轭的连接处,很清晰。</h3> <h3>四、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安装了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着一根缰绳。《释名.释车》,缰,疆也,系之使不得出疆限也。,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汇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h3> <h3>服马和骖马中间链接,像一串项链的就是缰绳。由金银管铸造而成。十分精美。</h3> <h3>五、御官俑手中的绳称为“辔”,《释名.释车》,辔,咈也,牵引咈戾以制马也。二号车辔绳末端有朱书“安车第一”四字,由此可认定其为古代安车。驾驭时御者或紧或松辔绳可以由辔绳通过镳和衔将指令传达给马,使马听从指挥。辔绳也称攸。说文解字曰,攸,水行也。御者驾车,一张一弛,如流水。现代人称为缰绳。</h3> <h3><font color="#010101">六、靷[yǐn],《释名.释车》曰,靷,所以引车也。牵引车辆前行的皮带。一段套在马颈上,一段系与车轴上。配合轭,轭靷式系驾法这种牵引方法领先西方上千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代车驾挽方式分:颈带式系驾法,轭靷式系驾法,鞍套式系驾法。苏美尔乌战车用颈带把马的颈部固定在衡上,在曳车时,通过衡和辀来拖动战车前进。这样一来就是马跑得越快,呼吸就越困难,马的力量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这种系马的办法被称为“颈带式系驾法”,后来的希腊罗马也多用这一方法,最多在颈带之上加腹带,但仍难以解决颈带压迫马气管的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比起同时期的西方,我国从西周的马车就使用“轭靷式系驾法”,轭是指驾车时搁在马颈上的人字形木,靷是一头套在车上,一头靠在马的胸前的绳索,真正受力的部件是叉在马肩胛前面的轭,传力的则是靷,这样能够使马的受力点落在肩胛两侧承轭之处,颈部无需被系得很紧,只要起到防止马脱轭就可以了,曳车受力并不靠它,从而解决了压迫马气管的问题,使得战车的速度得到提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了唐宋时期,我国又产生了鞍套式系驾法,把车辕放平,这样支点得以降低,免除了木轭对马造成的磨伤,还可以充分利用马的肩胛两侧,既可以保持行车的稳定,又能增加马拉车的力量,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韅[xiǎn],《释名.释车》,韅,经也,横经其腹下也。驾车时套在马腹部(一说背部)的皮带。</font></h3> <h3>留下一些车舆未讲,下期讲😁。</h3><h3><br></h3><h3>图片来自网络,</h3><h3>参考文献:</h3><h3>1.秦始皇陵博物院网站铜车马简介。</h3><h3>2.刘永华著《中国古代车與与马具》。</h3><h3><br></h3> <h3>谢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