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2青岩一黄平</h3> 青岩说石<h3><br></h3> <h3>“猜猜,这是动物还是植物?”</h3><h3>踏进青岩奇石馆,指着迎面撞来镶嵌在镜框中的黑底白花,我考起了女儿。</h3><h3>“植物,百合嘛。”女儿乜斜我一眼,怨我小瞧了她。</h3><h3>“她是动物,叫海百合。”我洋洋自得,女儿不服气,扶住眼镜,拼命探出头去,仔细阅读镜框右下的说明文字,服气地点了点头。</h3><h3>哈哈,丫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年在南京博物院初次邂逅海百合之时,我也出过洋相。面对南博一二展厅过渡处2件2米多高的条幅状的海百合化石,我直感叹远古百合真高大,被讲解员甩了个“赤裸裸”的大白眼。</h3> <h3><font color="#167efb"><i>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
</i></font><br></h3> <h3><font color="#167efb"><i>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这些触手就象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度娘是亲娘😄)</i></font></h3> <h3>不过,对那2米多高,半米多宽的的海百合,讲解员都宝贝得不得了,似乎还说什么镇馆之宝,整个院中,就这2幅。</h3> <h3>看我青岩海百合化石,这么大,成簇成林</h3> <h3>这么大</h3> <h3>仔细看,隐于其中的我们其实太娇小。嗯,中午还可吃两卤猪蹄补补,鸡辣角呢?鸡辣角还吃不吃?这是个问题!</h3> <h3>还可以无障碍触摸。化石,文物吔,罪过,罪过!</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吔,青岩,你不得了,凭啥子如此任性?😤😤😤😤😤(且听下次分解)</b></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i> 在古代,海百合的种类很多,有5000多种化石种,所以在地质学上有重要意义。有的石灰岩地层全部由海百合化石构成。

在贵州东北部的一些村镇里,路面和台阶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成,石头都采自附近的山上,天长日久以后,这些石头的表面都被磨的十分光滑,如果仔细观看这些光滑的表面,你会发现一些美丽的图案,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同周围的石头完全不一样,假如你运气好的话,会看到鲜红的五角星,这些就是海百合化石。
</i></font></h3><h3><br></h3> <h3> 海百合在死亡以后,这些钙质茎、萼很容易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海水的扰动,使这些茎和萼总是散乱地保存,失去了百合花似的美丽姿态。但如果他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死亡以后,他们的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这种环境比较苛刻,所以这样的化石十分珍贵,不仅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也逐渐成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甚至被当作工艺品摆放。

在海百合类繁盛时期形成的海相沉积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丰富,甚至可以成为建造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但所见到的,多为分散的茎环。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的方解石,通常是白色的,有时会混入三价铁离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在青灰色围岩的衬托下十分美丽。含海百合化石十分丰富的灰岩被地质学家称为海百合茎灰岩,一些当地的居民,开采出这些岩石,磨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美其名曰“百合玉”,深受人们的喜欢。<br></h3> <h3> <font color="#ed2308"><b>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古生物王国”。</b></font>沉积和浅变质沉积地层发育,覆盖了贵州80%以上的土地,累计厚度达35km,形成时间约14亿年。从生物诞生之初,众多生物就在贵州的土地上栖息繁衍,让贵州成为古生物化石的天然博物馆。贵州发现的古生物遗址类型齐全,实体化石、遗迹化石、铸模化石、分子化石四种化石类型均有发现,其中实体化石数量最为丰富;贵州已发现古生物化石约20多个门类、200多个科、2000多个属,4000多个种及亚种,几乎涵盖了古生物学分类的主要门类。即从低等菌藻类到高等被子植物、哺乳动物及至古人类化石,均有代表。
贵州比较重要和重要的化石群多达10多个,已经发现了4个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古生物化石群,即:<font color="#ed2308"><b>关岭动物群、兴义贵州龙动物群、瓮安动物胚胎化石群和凯里生物群。</b></font>其中,关岭动物群被美国《科学》杂志称为“世界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贵州已成为世界上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br></h3> <h3> 关岭古生物化石群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面积26平方千米,保护区200平方千米,距黄果树瀑布52千米。关岭化石群的化石形成于晚三叠世的海湾环境。主要化石门类包括:鱼龙、海龙、檐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及海百合、菊石、双壳类、牙形石、鹦鹉螺、腕足类、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古生物学家把关岭化石群誉为<font color="#ed2308">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宝库。</font><br></h3> <h3>好嘛,任性!青岩海百合让我了解了不一样的贵州。不仅爽爽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