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谨以此文回忆我们逝去的童年,也感谢那些在朋友圈分享快乐的人。</h3><h3> ———题记</h3> <h3> 六零后的我们,童年乃至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更多的是无拘无束、简单快乐。我们更多地分享了那个特殊年代父辈亲人们特有的善良美好。如今赶上了物质丰富、生活安康、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又享受着微信朋友圈分享的种种美好。</h3><h3> 微 信朋友圈里有天文地理,有文学艺术,有轶闻趣事,有亲情友情……微信朋友圈如大海如深山,亦如书店博物馆,应有尽有。如果你有敏锐独到的眼光,你是博学多识、见识不俗的寻宝人,同时你也肯光顾这方天地,你一定会收获多多,满载而归。</h3><h3> 欣赏朋友圈的美图,让人赏心悦目、开怀大笑,或潜移默化深受启迪,总是愉悦。那一次,一个年龄比我大许多的朋友,发来她晨练时神采奕奕的照片,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注重,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使萎靡颓废的我潜意识里受到感染,于是,重拾锻炼的信心,重新迈开锻炼的脚步。</h3><h3> 分享美文更是汲取精神营养:或哲理深刻 引人深思,或解开心结豁然开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阅读,让人更加充实和丰盈,“腹有诗书气自华”!</h3><h3> 分享美景,总能把人的心灵带向诗意和远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了美好的憧憬,本来平淡乏味的生活才充满情趣,丰富多彩,因为许多时候,所谓幸福不过是一场回揣美好期望的等待。想象着自己也和朋友在那里游览了一趟,岂不快哉?</h3> <h3>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分享了故乡巫山的花草树木、高山峡谷、雾霭彩虹,美丽异常,顿时,我浮想联翩:“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昔年图画常一见,欲见此山无路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儿时背诵的和巫山相关的诗歌一时全部涌上心头,禁不住摇头晃脑背诵起来。当时就查阅了许多关于巫山的资料,忙得不亦乐乎,又把美图发给最要好的朋友,她也是个热心人,我们当即约定:去巫山看彩虹!甚至还规划协商旅游路线。这一天便在匆忙喜悦和美好的期待中度过。从此,巫山的云、巫山的彩虹、巫山的花草树木,便在我的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结果。</h3> <h3> 那些日子,朋友圈里盛传家乡两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的消息,我这个当了一辈子老师,热衷于好学生好成绩好学校的人,高兴得不得了。好几天都觉得心中有什么特别喜悦的事情,总想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在最近,家乡阴雨连绵,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巨大水灾,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非常焦虑,只能每天神情紧张、忧心忡忡地关注着朋友圈的消息。在焦躁不安中,水灾的警报终于解除,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h3><h3> 亲人们在群里发了他们的照片,反眏他们最近生活的瞬间,我立刻收藏,视若珍宝。有几个孙子辈小孩的图片,他们发得多一些,我看了又看,闲暇的时候看,想家的时候也看。一张照片,看了五十遍,一百遍都有。通过朋友圈,为亲朋的高兴而高兴,为亲朋的担忧而担忧。有了牵挂,心灵才充实,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行走在红尘俗世,怎么能了无牵挂?除非石头一枚。</h3> <h3> 是朋友圈的分享,将我们本来相隔的千里万里之遥,变得近在咫尺。又将近在咫尺却因生活工作繁忙无法相聚的亲朋,变得好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彼此寒暄戏谑或说些悄悄话互相倾诉,成了随时随地、立马可就、翻翻手机、动动手指的事;同时,也让那些“十年修得同船渡”的有着一面之缘,一见倾心的朋友,能够常常交流,保持友情。</h3><h3> 看到朋友圈里的美食,对于一日三餐围着锅台转的煮饭一族来说 ,不仅大饱眼福,有时还解燃眉之急。说来好笑,有一次快到做午饭时候了,实在想不起该做什么饭,也没有一点点想吃饭的意思,很是郁闷。看到朋友圈里刚刚端上桌的金黄灿灿的家乡特色小吃———金皮洋芋馍馍,顿时眼前一亮,眉开眼笑,馋虫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哎呀!我怎么把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给忘了?都好长时间没吃了!于是立即动手,洗洋芋、削皮、用擦子擦成丝、打上鸡蛋,拌上调料和淀粉,再倒些家乡拿来的土榨胡麻油,放在电饼铛里一边烙,一边剥葱剥蒜炒菜。时间不长,香喷喷,黄灿灿,酥脆松软的金皮洋芋馍馍就做好了。简单又容易,是人都会做。我食欲大增,吃得又香又高兴。心里面非常感谢分享美食的这位朋友!</h3> <h3> 至于那些介绍锻炼身体、保养身体的方式方法,生活小窍门,“老年人几要几不要”,虽不至于看了之后,便故步自封、邯郸学步,但或多或少都是知识,对生活总有借鉴帮助———“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需要凭着一双慧眼去取舍,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固然美好,但是更美好、更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是我们小时候,父辈亲人间那种至淳至善、至爱至美的 ,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分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困窘。我的家乡是产粮区,旱地水地都很肥沃。在全公社来说,我们村的口粮都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大米白面肉类还是比较稀缺。
那时候,村子里每家每户都要喂养一头或两头猪———一方面要完成给生产队上交肥料和生猪的任务,另一方面,一头猪便是一家人在一年里能够见到的荤腥。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娃大都有过给猪拾菜的经历。一放学便挎着竹篮背着背篓,呼朋唤友去挖野菜,故乡的哪一道山梁长什么样的草,哪一块田地长什么样的野菜,小伙伴们清清楚楚;猪吃了哪种野菜长膘,哪种野菜刮油,哪种野菜虽然好看,猪却闻都不闻,哪种野菜甚至有毒,每个小伙伴都是烂熟于心。
偶尔有个小孩偷懒不想去挖野菜,大人便会来一句:“不想过年时吃肉啦?”
那时候,猪吃的全是野菜和少量的麸皮,根本不可能给猪喂饲料和粮食。因为没得喂。一头猪要经过漫长的十二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喂养,才舍得宰杀。如果杀了不满一年的幼猪,村人会认为他做人不厚道,淡淡地说一句:“还没长成呢,白白损命!” 不像现在的肉猪用饲料药物催长,几个月就出栏,喂养时间一长 , 养殖户会觉得亏本———人们只考虑赚钱的时代。
最盼望的莫过于腊月快快的到来,一进入腊月,整个村子便弥漫着浓烈的肉香味,孩子们最为开心的时节来临了。谁家要是杀猪,大半个村的小孩都要跑去凑热闹帮忙。即使猪杀完了,所有的活都干完了,院子里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了,他们也不忙着回家。而是吸着鼻子,眼巴巴地盯着人家的厨房。此刻,主人家正在用新鲜的猪肉,烩一大锅萝卜白菜粉条的肉菜———一年里难得吃上几回的美味佳肴。条件好的家庭,还会蒸一锅白面里掺杂些玉米面的馒头。 肉菜加热气腾腾的馒头,大人小孩 ,来者有份。
一 锅吃完了,再烩上一大锅,给那些邻居族人一家端一碗。平时要是向邻居家借东西 ,骂死我都不去,但只要杀了猪给别人家端饭,我总是争先恐后,跑得最勤最快。<br></h3> <h3> 诺大的一个村子,杀猪匠只有一个,今天这家明天那家,谁家杀了猪都要给别人家端一碗。没有人会计较端迟端早, 端多端少。只是茶余饭后,饶有兴致地谈论一下谁家的饭菜肉最多,谁家的饭菜味道最好。</h3><h3> 要是哪一家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年猪,也不用犯难。村里人都记着呢,记得有一年 ,我们家因为爷爷生病把喂养的年猪老早卖了,结果在腊月里,东家送一块肉 ,西家送一块肉,我们家过年的肉,倒比往年自家养猪时还多。</h3><h3> 还有一年,有个村人患了重病,他们家人不知从哪里听来一个偏方,说吃了猪心病就好了,那一年,几乎全村人的猪心都送到了他们家,他们家人在感动的同时 ,觉得非常难为情,总是问这家问那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活可干。</h3><h3> </h3> <h3> 多么淳朴的民风 ,多么诚实善良的村人,他们的分享是实实在在的分享 ,是同患难、共欢乐,人心齐的分享。
诗人歌德曾说:“能分享他人痛苦的,是人;能分享他人快乐的,是神”。我那神一般的父辈们哟!
今天朋友圈的分享,虽然形式上不同于我们的父辈,但是亲朋之间相互带来的乐趣带来的喜悦,带来的关爱和帮助,带来的诗和远方是完全相同的。</h3><h3> 是的 , 时代在变,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跳跃式的变化。分享的方式也前所未有的改变着,但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亲情友情,人间真情<br></h3> <h3>(江春,原名孙荣华,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文学,喜欢与文字对话,用文学润泽心灵。有诗歌散文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