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之一:繁华大上海</h1><h1> 起飞,从彩云之南!</h1><h1> 又是一年的暑假,忙碌了一年,局促了一年,又是放飞身体和心灵的时候了。虽然明知外省此时酷暑高温,心里仍神往。读书或旅游,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仿佛还记得去年的八月我们在北海踏浪看海,在桂林赏奇山秀水的情景。于是我们决定冒着酷暑一路北上,从最南边生我养我的洱海之源出发,一路北上,直奔上海杭州北京,去感受都市的繁华和文化的积淀。</h1> <h1> 彩云之南下雨,天阴,暮色,虽没有白云朵朵,但没有想到高空竟如此美。</h1><h1> 手机,机窗,天空,美!</h1><h1> 角度不同,美也与众不同!人生亦如此,换个角度,美就在。</h1> <h1> 零点左右,飞机接近目的地——上海。透过机窗俯瞰,高空下的京沪大地,茫茫的黑黑的一片,隐约只见一痕。</h1> <h1> 渐渐地,渐渐地,仿佛又清晰了一点点,一线又延伸成几条。</h1> <h1> 飞机仍在下降,下降。</h1><h1> 渐渐地,线条呈现更多一点,纵横交错。</h1><h1> </h1> <h1>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化着“吉祥鸟”在上海上空一路俯瞰,京沪大地尽收眼底。</h1><h1> 飞机下降,下降!</h1><h1> 俯瞰,机窗外,夜空下,京沪大地宛若被纵横交错的线隔成大大小小的豆腐块,又若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田字。<br> 我也想学郭老,仿《天上的街市》来一首《人间的街市》。</h1> <h1> 凌晨四五点钟,天就大亮了,从住处的三十多层高楼的窗口平望,高楼呈现。此时我远方的故乡,应该还在宁静的梦里吧。</h1> <h1> 俯视,立交桥如带,车子如甲壳虫。</h1> <h1> 来到街道,仰望,高楼高耸入云。这就是大都市!</h1> <h1> 漫步在城隍庙一带的上海老街,我们仿佛回到了上海老时光。</h1><h1> 石板路,红墙,青瓦,雕花门窗,红木围栏,飞檐如翼,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老上海的过去。</h1><h1> 街道小摊随意可见艺人剪纸,微木刻,小泥人,皮影戏……银店铺里还传出“咣咣”的打银器声。各种小吃香气诱人。恍惚中,我们真的回到了三十年代的大上海。</h1><h1> 我们扇着小扇,随意地一路逛着,看看这,摸摸那,尝尝这,吃吃那,若不是高温,那真的很惬意。</h1><h1> 前面就是城隍庙了,外面已排成了长龙了。神应该是不分地域吧,应是广庇天下苍生吧。 我们也随着人流虔诚地走进城隍庙,拜了拜众神。庙里香火很旺,温度也很高,几个大大的风扇不停地转着转着,空调噗呲噗呲地喷着股股冷气。</h1><h1> 一圈逛下来,全身湿透如汪洋大海,脸上也汗流如溪,热不住了,就走进了一家星巴克,边蹭蹭空调,边喝杯抹茶、芒果星冰乐,边欣赏外面的街景,边慢慢享受这静静的时光。慢慢地,身上,心里渐渐清凉下来了,此时清凉就是小小的幸福。外省的夏天就这样,外面高温如火,屋里车里有空调清凉如水。没有比较,就不会珍惜。我们出生在云南大理,那里四季如春,碧水蓝天,风景如画,温度宜人,但习惯了这上天的眷顾的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气温稍稍一变 ,就觉得热不住或冷不住,“娇惯”不住。二十几度与三十六七度这一对比,方感恩不已,感恩上苍的恩泽。</h1><h1> </h1><h1><br></h1> <h1> 虽是酷暑似火,热浪滚滚,但上海科技馆内仍然游人穿梭不绝,男女老少,成千上万,兴致勃勃,在馆内感受着当前最先进的科技。</h1> <h1> 走进野生动物园,宛若真的走进非洲和南美洲,走进了动物世界。</h1><h1> 看,大象正向我走来,在巨象面前,我渺小如蝼蚁。大象的巨大的象牙翘着,那长长的巨鼻挥动,仿佛向我卷来,巨柱似的大腿仿佛踩扁我,我吓得闭了眼。</h1><h1> 忽然传了虎啸之声,远处麋鹿,斑马狂奔,不禁为这些小动物担忧起来。</h1><h1> 仿佛又来到了北方,只见白雪皑皑,憨厚可爱的北极熊立在眼前。</h1><h1> 走进植物园,仿佛走进了热带雨林。绿树葱茏,巨蟒爬行,蝙蝠飞扑,巨型蜘蛛悬挂……太逼真,有时吓得忍不住惊叫。</h1><h1> 野生动植物园包罗万象如此逼真,走进其他展馆,更是惊叹不已。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尽显本领,有机器人音乐家、机器人剧场、机器人各种服务、游戏,可以体验人与机器人比射箭,可以看到机器人画家;也可走进宇宙世界,去感受智慧之光;还可走进人与健康,去预约食物旅行;亦或走进地震体验馆去体验灾难……</h1> <h1> 暮色苍茫,酷热依旧,此时的黄浦江畔的外滩,依旧人山人海,灯火阑珊。</h1><h1> 西面的万国建筑群那座座建筑更是灯火辉煌,我一直认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它如一本本历史书,又如一首首写意诗,亦如一幅幅风光画,令人品味,让人沉醉。此时的我就被这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建筑沉醉着,它们屋顶有如华贵皇冠的,有如神圣教堂的,有如时钟滴答的……看不完,读不尽,炫耀着我的眼,激动着我的心。哥特式、 罗马 式、巴 洛克 式、中西合壁式……一座又一座连成一片,在灯光中辉煌着,真不愧是“万国建筑博览群”。我们漫步外滩,望着座座风格迥异的高楼,感受到一种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我们仿佛漫游世界各国,陶醉于迷人的异国风情。又仿佛倒回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滩,当时这里可是租界,是“华人和猪狗等不得入内”的,是外国的天堂华人的屈辱,而如今国强民富,像我等一介草民都可以随意漫步在这外滩赏夜景,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那种屈辱已一去不复返,这里有的是独立自由,繁华与昌盛。</h1><h1> 伫立黄浦江畔,背倚外国楼,东眺东方明珠。在茫茫夜色中,它真如明珠璀璨夺目。江面不时有游轮通过,也是一片灯火辉煌,流光溢彩,高楼,明珠,游轮,彩灯,倒影,呈现梦幻般的色彩。</h1><h1> 外滩之夜,五彩,绚丽,魔幻,繁华,一场视觉的盛宴,让人流连忘返。</h1><h1> 大上海,大都市,愿你永远繁华似锦。</h1><h1> </h1><div> </div><h1><br></h1> <h1> 清晨,我们徜徉在多伦路,走近我所敬仰的鲁迅先生等文化名人。昨晚在外滩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繁华盛宴,今天我漫步多伦路小巷来一场灵魂的摆渡。</h1><h1> 清幽的小街,绿树成荫,我怀着敬仰之情,或伫立在左翼五烈士铜像前缅怀着,或围坐在鲁迅先生铜像面前聆听着,或走进先生旧居仰望小楼想象先生奋笔疾书,或默哀于先生的墓前……眼前仿佛呈现先生您“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却仍“横门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屈。先生,您那浓浓的眉毛,犀利的目光,倔强的胡须,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先生,您笔下的百草园,故乡,闰土,杨二嫂,孔乙己,祥林嫂,阿Q,狂人,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一个个鲜活形象如在眼前。耳畔仿佛响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生,您是基石,您是里程碑,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先生,您安息吧。我们已听到了您的呐喊,已不再彷徨,正在共筑中国梦,走在复兴之路上。</h1><h1> </h1><h1> </h1><h1><br></h1> <h1> </h1><h1> 徜徉于公园一角的世界文豪广场,近距离地感受泰戈尔、巴尔扎克、雨果、歌德、莎士比亚 、普希金、高尔基、裴多菲等世界文化文豪。在泰老铜像前的我仿佛化作了一只纸船,化作了一朵金色花,化作了一棵榕树,来到了对岸。“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一句句诗句响在耳畔。凝望着普希金的铜像,不禁诵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我最喜欢的诗,一切都会过去的。伫立裴多菲铜像前,我仿佛成了那在山间流淌的一股激流……在这世界文豪广场,走近文豪,走进经典,眼前仿佛出现了阿廖沙,浮士德,葛朗台,敲钟人卡西莫多,哈姆雷特,夏洛克,安娜……<br> 这是一方净土。</h1> <h1> 那通往鲁迅公园的小街,就是甜爱路,名如其街,一条流淌着甜蜜爱意的小街。绿树,白墙,特别是白墙上那一首首歌咏爱情的诗,牵动着我的心。从“诗三百”的首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其三《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外国的爱情诗:“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吟颂着这墙上的一首首诗歌,如走进了诗的国度,如沐浴着爱的阳光。若不是时间紧,小妹和侄女一再催促,吾将不须归。</h1> <h1> 之二:诗意浙江</h1><h1> 梦幻水乡——乌镇</h1><h1> 乌镇,梦中的江南水乡。</h1><h1> 每次带学生赏析《周庄水韵》时,我都被那水,那桥,那船,那焰火,那水上人家所陶醉,总幻想有一天我也能坐上小船穿梭其中。</h1><h1> 今天,在烟雨蒙蒙中,我终于来到了乌镇,撑着油纸伞,慢慢地醉在这如周庄一般的乌镇水乡中。</h1><h1> 这里绿水绕白屋,白屋依绿水,绿水环小街,小街临绿水,水上横古桥, 古桥卧水上。街、桥、水浑然一体,纵横交错,处处相通。蜿蜒的道道绿水,青色的条条石板路,古老的座座小石拱桥,水畔的间间白墙青瓦的老屋,水中摇动的小蓬船,在烟雨中,宛若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犹如一首醉人的山水诗。</h1><h1> 雨停了,暮色浓浓,灯火阑珊,倒影,木船,此时的乌镇又如一幅彩色的油画,斑斓炫目,旖旎如梦。人们或立桥上,或摇橹而过,桥上的人往河里看,星光点点的光河如一条流动的彩色绸带;小蓬船上的人往桥上望,桥上的你成了黑色的朦胧剪影。桥下桥上相看两不厌都成了彼此最美的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船上看你。灯火装饰了你的流水,你装饰了别人的梦。”</h1><h1> 上海外滩之夜是雍容、华丽、高贵、大气的,而乌镇之夜是宁静、素雅、神秘、婉约的,如果比作一阕词,前者是豪放派,后者是婉约派。</h1><h1> 愿时光不老,让我驻足在这水上人家,枕着绿水,听着木橹的催眠曲,入梦,入梦。梦里依稀又见我的故乡。</h1> <h1> 醉美 西子湖畔</h1><h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到杭州,我的心儿早就飞向了西子湖畔。</h1><h1> “一湖二塔三岛三堤 ”的美景,古往今来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如今近在咫尺,我能不神往吗?可惜正午酷热无比,人要被热化了,我们只能躲在屋里吹空调,不敢出门。</h1><h1> 傍晚时分,外面仍然热气腾腾, 但我们终于按捺不住出了门,打的直奔西湖,本想去看雷峰夕照,但赶到时天已黑了,湖面犹如戴着神秘的面纱的女郎,无法掀起盖头一睹她美丽的芳容,只能隐隐约约望到了远处的二处塔影,大概是南边的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呈现“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h1><h1> 夜游西湖,顺着白堤一带漫步,看不清湖面,听着湖水声,湖畔柳条在夜风中吹拂。身旁不时地走过一队队夜走西湖队,有穿着绿衣的少年少女队,有穿着红衣的大叔大妈队,还有零散的夜跑者,不知是看着他们生龙活虎好像一点也不热的样子,还是吹着湖面拂过的阵阵风儿,我们竟然也不觉得那么热了。适者生存,这是永恒的法则!</h1><h1> </h1> <h1>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赶往西湖,雷峰塔景区此时已游人如织,艳阳高照,虽热浪袭人,但我们仍然攀上了雷峰塔,在底层浏览了古塔遗址,拾级逐层而上参观了在遗址上面重建的新塔,了解历史,看木制浮雕重温白娘子传奇,欣赏诗词书法品味西湖风光。登上了雷锋塔顶层俯瞰,西湖碧波荡漾、汪庄秀美端庄、南线新景点初见轮廓,湖心三岛绿意葱笼。</h1><h1> 历史也好,传奇也罢,如今重建的雷峰塔高踞在湖畔,愿它庇佑苍生吧。</h1> <h1> 平素徜徉于诗词文苑,沉醉于西湖的美景:初春与白公一起漫步白堤,赏白堤绿柳,“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听莺歌观燕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品花踏青“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六月里与杨公一起环湖赏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雪天和张公一起泛舟湖心亭赏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初晴雨后时,漫步苏堤,与东坡一起赏西子的淡妆浓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h1><h1> 今天,终于能亲身立于西子湖畔,一解我的西湖梦。沿着湖畔,走了一段,因天气太热,我们便坐上了观光车,环湖一圈。车子环着湖畔,慢慢地行驶着,风儿轻轻地拂面,每到一个景点电子导游感应配着音乐介绍着一路的美景和传说典故,此时此景真的让人沉醉。湖水粼粼,杨柳依依,芳草萋萋,荷花映日,二塔相对,白堤苏堤杨堤三堤环绕,孤山,湖心亭,断桥,苏小小墓……</h1><h1> 下了观光车,本想再在湖畔走走,但一因天气太热不可久居,二因行程紧要去机场乘机上北京,不得不离开。</h1><h1> 别了,美丽的西子!若再有缘,我将会长居湖畔,赏遍你的十景。三月春晓,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我会漫步苏堤白堤,赏柳浪闻莺啼观燕舞 ;春日里, 我还要来到苏堤映波桥西北,走进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赏落英缤纷,观锦鲤戏水,品“花著鱼身鱼嘬花” ;浪漫的夏日,我会流连曲院听风赏荷品酒,任荷香与酒香齐飘,也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晴朗的月夜,在那孤山和白堤间我要泛舟赏平湖秋月;如果有幸,我还想月夜游船登岛,去领略三潭印月和33个月亮的奇景;飘雪的冬日,我会邀友摇舟前往湖心亭看雪温酒吟诗;雪后初晴日,我要前往断桥一带,一睹断桥残雪的奇观,等待着白娘子与许仙的相遇;夕阳西下时,我要看看雷峰夕照;宁静的傍晚,在那南岸,我要听一听南屏山净慈寺的悠扬的晚钟 ,心儿随着它悠扬地传荡在岩石洞穴,飘荡在湖面;我想,我还想……面对多情迷人的西子,我能不贪多吗?</h1> <h1> 之三:古都北京——文化的沉淀</h1><h1> 小时候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引导我们向前去。”心里就憧憬,长大后要到北京,要去看天安门。</h1><h1>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北京,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到了雄伟的天安门,看到了悬挂的毛主席画像,心潮澎湃啊。</h1><h1> 每次在电视里看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都希望能有一天能到天安门看仪仗队升国旗,让自豪与骄傲在心里荡漾。真想高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红旗飘呀飘红旗飘呀飘……”为了这夙愿,我们第二天凌晨三点半就起床了,坐车赶到时四点过一点,而得到的消息却是天安门广场已交通管制了,不能下去看升旗了。同车的小孩急得哭了,我们虽然遗憾不已,但只能坐在车上静候,伸长了脖子远远地望,等待那神圣的时刻的到来,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h1> <h1> “去故宫里走走!”这也是我人生清单中的一大愿望。如今故宫就在眼前,怎能不激动呢?</h1><h1> 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着故宫,七座外金水桥横跨在河上。</h1><h1> 天安门前并排的五座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雕琢精美形似条条玉带,中间一座是当年天子行走的“御路桥”,如今每日的仪仗队就从此桥进出。我们今天也从这桥进入。</h1><h1> 天安门前金水桥前后各安置了一对身躯庞大雕刻精巧的白玉的石狮,瞪着眼睛,微微侧着头,半咧着嘴,头顶十三个疙瘩,身披缨络盘结锦带,胸授带上有环铃和缨络穗缀。外金水桥古朴的华表和雄伟的石狮构成天安门前巍峨壮丽的景色。</h1><h1>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是明清二代皇帝的正门,是“金凤颁诏”,皇帝大婚,将领出征祭旗等重大事件的地方。由城台和城楼组成,城台下有券门五阕,中间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皇帝才可从此门出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毛主席登上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真想登上城楼感受一下当年主席的那种豪迈。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两边分别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h1><h1> 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柱子,这“望柱”就是华表。柱身一条布满云纹的巨龙盘曲而上,在蓝天衬托下有一种巨龙腾空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雕满祥云的云板。华表顶上蹲着石兽“犼”,意寓“望君归”“望君出”</h1><h1> 。</h1><h1> 雍容典雅的外金水桥,威武雄壮的石狮,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在蓝天下浑然一体,显得和谐庄重威严。</h1><h1> 我们就从中间最大的券门穿过,穿过端门,就是皇宫正门午门,从午门穿过,太和门前那五座精巧的汉白玉金水桥就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与外面外金水桥相应的内金水桥,是宫内最大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五座石桥随弯曲的金水河河道成弧形排列,中间是供皇帝专用的御路桥,汉白玉望柱上雕刻着蟠龙祥云,两侧是王公桥,再两侧是品公桥。五桥象征“五德”,寓意皇帝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在空中俯瞰,金水河如一副弯弓,5座桥如5支待发的利箭,捍卫着皇宫。</h1><h1> 平时虽在电视剧里电影里曾不止一次看过故宫,但当我们真正踏入,顿觉得这座古建筑群竟如此之大,布局竟如此谨严,秩序竟如此井然,设计营造处处渗透着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说,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正如其名“紫禁城”。据说天上有紫薇星垣,是天帝的居所,皇帝以天帝之子自居,故把自己宫殿称为紫薇宫,皇宫是百姓的禁地,故为“紫禁城”。踏入紫禁城,我们仿佛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脚小心地踏着古老的地砖,头虔诚地仰望着蓝天下高高的红墙和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以及庄严神圣的座座宫殿,惊叹不已。</h1><h1> 走出了太和门,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前三殿。为增强皇宫气势,聪明的工匠们用高高的三层工字型基石把宫殿托起。每层基石边缘伸出小龙头,每当下大雨时,三层一千多小龙头就会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太和殿的屋檐上有一排默默蹲坐的“骑凤仙人”领队的“五脊六兽”,十个小动物排排坐,长着角,翘着尾巴,神秘地静静地遥望湛蓝的天空。小兽按建筑级别增减,天下间,只有太和殿可见它们的全貌,寓意皇帝才配享有“十全十美”的待遇。太和殿就是金銮宝殿,是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才使用,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集“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可以得到协调”之意。故宫现存8700多间房,太和殿就占了55间,规模之大是木结构宫殿的典范。殿内地面铺着亮亮的“金砖”(京砖)。正中平台上的龙椅就是金銮宝座。宽宽的巨大的稳稳的龙椅象征皇权安稳,江山永固。靠近宝座的6根金柱,拱卫这龙椅,衬托着皇帝尊贵庄严。天花板上蟠龙井藻,龙嘴下面吊着“轩辕镜”,寓意天子受轩辕氏的保佑。太和殿外面宽阔的平台是丹陛,两边陈设着计时工具日晷,计量器具嘉量各一,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国家的统一,象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还陈设着举行大典熏香用的铜龟、铜鹤各一,寓意龟鹤延年,江山社稷万代相传。</h1><h1> 太和殿后四四方方像亭子一样的建筑就是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典前在此休息准备。</h1><h1> 中和殿后面就是“三大殿”的最后一座——保和殿,是皇家高级的宴会厅。重大节日皇帝在此宴请文武百官,每年正月初一、初五在此设宴款待蒙古、新疆等外藩王公大臣,以求边疆稳定。公主下嫁时宴请驸马及三品以上官员。自乾隆以后,保和殿就是皇家科举考场。童谣所唱“朝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中的“天子堂”就是保和殿,是读书人一步登天之地。</h1><h1> 保和殿后面台阶中间的巨型云龙石雕是很值得驻足欣赏的。你看,这块巨石上从上到下,九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游龙嬉戏于云海之中,显示着皇家的威严和气派。这块重200多吨完整的大青山是如何从100华里外的石窝村运来的?是聪明的工匠们借助冰减少摩擦用拉旱船的方法巧拉进紫禁城的。尽管如此,也动用了2万多民工,几千匹骡马,近一个月耗银11万两。我站在面前,不得不从心底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h1><h1> 穿过紫禁城内外的分界线——横街,向北就是“后三宫”,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沿着中轴依次是皇帝住的乾清宫,存放玉玺的交泰殿,皇后住的坤宁宫。东西侧是嫔妃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外东西宫。</h1><h1> 游完了庄严神圣威严雄伟的宫殿建筑群,可以学学皇帝嫔妃悠闲地逛逛御花园。沿着坤宁宫再往北就走进了御花园。长方形虽不大,却小巧玲珑,布局紧奏,竟有20多座不同风格的建筑。漫步其中,只见古树参天,遍地奇花异石,顿有“悠”之感。特别是钦安殿前那棵奇特的古柏,相依相偎,难分彼此,这就是“连理树”“合欢树”。皇家也有情,也希望夫妻合欢幸福。东西侧的万奏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四亭象征一年四季。东南角的绛雪轩更让你惊奇,雪何以成绛色(红)?原来当年此中种有5棵海棠,开花时节,一阵微风中,片片白中透红的海棠花纷纷飘落,地上如下了一场红色的雪,乾隆作诗赞美:“暇日高轩成小立,东风绛雪未酣霏”。那一角的堆秀山就更悠久了,是由江苏太湖石人工堆砌而成,那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据说已有近千年历史,比故宫还悠久。山脚下正中各有门洞,东西侧各有蟠龙喷泉。每逢中秋重阳,皇帝和后宫就在堆秀山顶的御景亭登高赏月、饮酒作诗。</h1><h1> 这一天在故宫中,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明清王朝,感受到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皇宫的威严神圣,封建等级森严,同时也不得不叹服古代工匠们的勤劳和智慧。</h1><h1> 若不是天气太热,全身湿透,我还不想从神武门出来,还想再走走再看看。 故宫如一部厚厚的巨大的古籍,记载了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后人细细品读。</h1> <h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清晨八点多,大汗淋漓的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 终于实现了我人生清单中的又一心愿——登上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们当了一回华夏民族的好汉啦!</h1><h1> 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巅,它气如长虹,势如腾龙,穿越时空,这血肉筑起之躯,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祖国的标志,是游子乡愁的载体。诗人席慕蓉《长城谣》所吟:“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h1><h1> 我们登上长城,踏着坚硬的石块,抚摸着充满历史痕迹的砖头,不得不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体力,如此的险要的天下九塞之一,这些建筑材料是如何运上来的?“修万里长城,筑万里人。”这是用血肉筑成的万里之躯,正如《孟姜女哭长城》中“十月里来雪飘山,孟姜看天路好难。不知我郎在何方,不知长城有多宽。”“十一月来把夫想,走遍长城哭断肠。有心接夫回家转,哪防我夫把命丧。”山峦层叠,地势险峻,修长城之难难于上青天,因难以完工好多人因此丧命。据说后经仙人指点,采取“修城八法”:“虎带龙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材料运上山巅,所以称为“八大岭长城”,后谐音为“八达岭”。当然这是神话传说,但可见修建之难,可见劳动人民的智慧。</h1><h1> 若是雪天,我若能登上长城,多想感受毛主席当年的豪情:“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h1><h1>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筑成了一道道“钢铁长城”,祖国如巨龙腾飞在这地球之上!</h1> <h1> 一路北上,欣赏了旖旎的湖光水色,目睹了大都市的繁华,走进了故宫登上了长城,感受到古都悠久的文化积淀,虽然天气太热,每天像做桑拿浴,人晒成了“朱古力”,仍无悔!</h1><h1> “倦鸟思巢,游子思乡。”身越往北,心尤思南。南方有我可爱的家乡,仿佛听见陶公曰:“田园将芜,胡不归?”归也,归也!乃一路南下,奔向我那彩云之南大理洱海之源茈碧湖畔。</h1><h1> </h1><h1> 文:凤舞</h1><h1> 图:豆灰包(侄女)</h1><h1> 2018年8月于洱海之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