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湖北利川清河古河床是《远方的家》曾经踏寻的地方,也是舒淇张震主演的电影《聂隐娘》的取景拍摄地之一。方圆十里无人烟,近十里的河道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河谷中保持着极为原始的风貌。百里绝壁、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原古村寨,美不胜收。也被户外爱好者推为国内最美的徒步线路</b></h1> <h1><b>清江古河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b></h1><h1><b>所谓喀斯特地貌是十九世纪末,西方地理学家在南欧的喀斯特高原发现一些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蚀后形成的包括溶洞在内一系列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b></h1><h1><b>中国地理学家发现,其实中国才是喀斯特地貌集大成者。尤其在南方滇桂黔川湘鄂省区,地表沉积了总厚度达10千米的裸露区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可溶性岩石。南方充沛的降水又加剧了岩石的溶蚀,滴水穿石的改造持续了亿万年,从未停歇</b></h1> <h1><b>水沿着岩石地表流动,切割出许多凹槽,凹槽愈溶愈深,形成了千变万化,犹如岩石森林,称为石林。</b></h1> <h1><b>湖北恩施的梭布垭石林</b></h1> <h1><b>这是湘西古丈红石林,紫红色的碳酸盐岩石上,布满了清晰的水流痕迹。</b></h1> <h1><b>石林之外,另一种溶蚀规模更加庞大,在极厚的可溶蚀性岩石区域,水流切割出连绵不断的群山,如果山与山之间基座相连,被称为峰丛。如果山体相对独立散布,则为峰林。。这张图片是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从高处眺望,9000多座海拔800米以上的石峰如排山倒海一般袭来,是世界上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喀斯特峰丛。</b></h1> <h1><b>位于云南的罗平则是典型的峰林代表,一座座山峰圆润得如同小馒头。</b></h1> <h1><b>同时地下的溶蚀也不容小觑,它制造出巨大的溶洞</b></h1> <h1><b>位于贵州的双河溶洞长达117千米,是中国目前已知最长的喀斯特溶洞。溶洞中还会形成殿堂般的洞穴大厅。</b></h1> <h1><b>当溶蚀继续,洞穴大厅发生坍塌,会在地表制造出特大型塌陷漏斗天坑。<br></b></h1><h1><b>天坑四周崖壁直立,宽度深度都超过百米。最大的甚至超过500米。全球位列前三的超级天坑都在中国。它们是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以及广西巴马好龙天坑</b></h1> <h1><b>实际上喀斯特地貌是极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其实南方降水充沛,由于地表几乎存不住水,大大小小的喀斯特孔洞像无底洞吸走了大部分流水,这些流水又形成了中国最庞大的地下河系统。多达2836条,总长1.3万千米。而在喀斯特地貌区却干旱频发。</b></h1> <h1><b>而且由于流水不断冲刷,地表表层土大量流失,而自然状态下恢复1厘米的土层至少需要100年。所以,在喀斯特地区生活的农民会精打细算的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了生存</b></h1> <h1><b>之所以这样详细的文字解说喀斯特地貌,是因为我们此次穿越的古河床就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区。我们在欣赏它们的时候,除了要对它的形成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也要爱护好它们,不要辜负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当然还有一个沉重的话题,就是喀斯特贫困,当然,那是政府考虑的。</b></h1> <h1><b>我们的穿越是从穿过一片烤烟种植田开始的。清晨的阳光洒在绿荫荫的烟叶上,你如何想象它最终变成焦黄的烟丝,吞云吐雾呢。</b></h1> <h1><b>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农家。</b></h1> <h1><b>黑洞。穿越古河床的第一站。据说古河床的形成是因为清江改道。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形成特点,应该可以略窥一二。黑洞处应该是清江在腾龙洞消失后,被鲸吞变为伏流潜入地下,至此浮出地面的。这暗河里面多少千秋,又将如何演绎,“一江东去”,万古不休…啊</b></h1> <h1><b>过黑洞前行不久,就到达了古河床。</b></h1> <h1><b>时光越千年,不改生命的怒放</b></h1> <h1><b>古河床内乱石嶙峋,或立或卧,穿越时手脚并用。</b></h1> <h1><b>古河床两边绝壁处,处处残留着洪水冲刷的痕迹,这种冲刷的力量,经历亿万年时光,刀刻斧凿,让人惊叹不已</b></h1> <h1><b>在大自然面前,语言苍白。眼前这景致。总让我想起柬埔寨的吴哥窟。沧桑而坚毅的模样。吴哥窟有纪年,但谁知道这古河床穿越了多少光年……</b></h1> <h1><br></h1> <h1><br></h1> <h1><b>穿过古河床就是二龙洞了</b></h1> <h1><b>这是二龙洞出口</b></h1> <h1><b>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银河洞,我们去的时候里面不让进。从洞口往里面去很深远的样子。</b></h1> <h1><b>古河床虽然乱石嶙峋,却到处充满了生机。我们奇怪,树枝上为什么会有塑料袋。不是说河床早已改道了吗?网上看帖子有说有一个银河洞,平时顺着它可以下到清江伏流,当暴雨时,伏流通行不畅时,清江水流会从银河洞中喷出,射向长空,再飞洒而下,直如银河倒挂,壮观无比,我们没有看到这景观,但这树枝上塑料袋,让人相信,这里从不曾真正干涸,一直有一条生命的河在流淌。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b></h1> <h1><b>回望二龙洞,远处不过猫耳洞。可见看山看景,距离与角度多么重要,看人何尝不是。</b></h1> <h1><b>古河床最有名的一处景点—独家寨。在篇头曾经说过喀斯特式贫困。独家寨真的是典型的例子。这里缺水少田。出行极为不便。看网上有帖子,独家寨只住着一户人家。按士大夫的想象,这是一处世外桃源,无人打扰,“花草用幽香表示着美好,鸟儿用啼叫歌唱着自由。这是它们的物语,那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景象。”但现实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所以,浪漫,田园,都是解决了温饱才有的追求。</b></h1> <h1><b>从独家寨望过去的一小片土地,被满满的利用,种了玉米。</b></h1> <h1><b>回望独家寨,掩映在一片绿色中。</b></h1> <h1><b>三龙洞</b></h1> <h1><b>三龙洞有一段距离是完全黑暗的,但洞穴里很大。有户外的朋友在这里安营扎寨。也有传说,兵荒马乱的时候,人们在这里躲避战乱。</b></h1> <h1><b>前方三龙洞洞口,洞里阴冷,适合避暑。洞外阳光灿烂,告诉你,这是你躲不过去的夏天。即便如此,利川常年温度也低于一般地区,是避暑胜地。。</b></h1> <h1><b>左下角就是我们这次一起穿越的朋友,老大、园丁,小冯。</b></h1> <h1><b>老大的足迹,都是中国最美的徒步线路</b></h1><h3><br></h3> <h1><b>这是我此次穿越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在时光的长河里,在大自然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然而,让我们活出精彩。</b></h1> <h1><b>即便是周围都是溶洞、缺水,少地,但人们依然勤奋努力的耕耘着,为了那一份收获而顽强的抗争着。而我们真的很幸福。</b></h1> <h1><b>这是毛家坪。</b></h1> <h1><b>我们有幸在这里看到反穿的几个姐姐。在草坪上欢呼雀跃。还有金鸡独立。</b></h1> <h1><b>好汉坡上开满了这种野花。查形色说叫“臭牡丹”花丛中有很多的蝴蝶飞舞着。真应了那句话,无论香臭,“你若盛开,蝴蝶自来”。</b></h1> <h1><b>那个象形的山体,也叫象鼻山。</b></h1> <h1><b>臭牡丹。可是并没有闻到臭味儿啊。</b></h1> <h1><b>好汉坡。穿过毛家坪可以右转捷径上公路。但我们选择了登好汉坡,从腾龙洞出口处右转再从一线天上来。重点是,这是我们唯一的一张好汉坡留影,是GOPRO的杰作</b></h1> <h1><b>登上好汉坡,远眺毛家坪,如今看似一个山谷,四周绝壁有300多米,想象一下,这是不是某年某月溶洞大厅塌陷后的一个天坑呢。</b></h1> <h1><b>这也是一个景点—竹海。我的最爱。许是小时候生活在南方,一直对竹子情有独钟。当然,现在穿过的这个竹海不是我家乡的那种毛竹,毛竹的主干更粗大挺拔。而这些竹子旁枝很多,没有特别的主干。是熊猫喜欢吃的那一种—箭竹。</b></h1> <h1><b>这就是一线天了。有大妈解释“所谓一线天就是两山之间一条缝,还要看见天”可谓通俗易懂。</b></h1> <h1><b>但这个一线天,偏偏多了一副高达数米的木梯,让你攀登时胆战心惊的。这也许是山里人家出外的唯一通道,那木梯,是一条生命的通道。</b></h1> <h1><b>穿越回来一直没有写游记。因为那份震撼一直在心中激荡。尤其是清江古河床的穿越。</b></h1><h1><b>前几天回看跨界歌王,里面有吴秀波翻唱的《儿时》,里面有歌词“姥姥又纳鞋坐院坝…晚饭后纳凉星空下,萤火虫微风弯月牙……茅草屋可有住人家…”也有“叶落池塘搬新家”。儿时记忆里美好的桥段被焕起来。一切都会好的,美景,一直会在那里。不只有憧憬。</b></h1><h1><b><br></b></h1><h1><b>因为是著名的户外徒步线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爱好者。更有慕名古河床,纯旅游的人们,老人孩子都有。很多户外线路,越来越多的被辟为了旅游景点,有的更是匆匆忙忙修栈道,破坏了景区的原生态。真心希望清江古河床能一如既往的美丽。祈愿!</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