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日,笔者有幸拜赏傅增湘赠日本友人田中子祥的一件墨宝。释文是:许作赵郡鹿,犹胜常山粟;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题识是:集北史三国志语,寄赠子祥先生方家鉴。甲戍嘉平月傅增湘用梵经纸书。尺寸是:50.5×9cm×2这样的一副对联。<br></h3> <h3>可以说在日本历史上,有一家书店,它来自京都,盛于东京,成立于文久元年(1861),店名“文求”乃“文久”之谐音。它便是全日本最著名的汉学书店——文求堂。与“文求堂”命运相始终的一个名字是——田中庆太郎(字子祥)。他是文求堂的店主,自号“救堂主人”。1951年救堂主人因病去世,文求堂苦撑至1954年关闭,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中。他似乎是为了开一家百年老店而来到这个世界,他离开,也带走了自己和书店的传说。遗事散落各处,雪泥鸿爪,待人摭拾。
</h3> <h3>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四川省江安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917年12月至五四运动前,曾入内阁任教育总长。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一百五十种,四千六百余卷;元刻本善本数十种,三千七百余卷;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总数达二十万卷以上,是晚清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又一大家。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堪称一代宗主。<br></h3> <h3>田中庆太郎(1880-1951)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北京话说得极好,中文阅读能力亦十分出色,有丰富的汉籍版本知识。田中从中国购入汉籍,再运往日本销售,并由此结识了一批中国学者。
从文求堂旧藏中,可侧面呈现出了日本这家百年书店的风貌,勾勒出文求堂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形象,也使得中国近代学者赴日访书及与日本汉学界往来的史实得以浮现。1919年因内阁中有解散北京大学与罢免蔡元培之议,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傅增湘愤而辞职,后息影藏园,专事藏书、校书,以簒述自娱。傅增湘《己巳东瀛访书日记》中记载了他1929年赴日访书行程中,于11月9日访田中子祥的情况。田中与傅增湘的交游早始于清末民初,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及田中《羽陵余蟫》中均显示出二人对彼此的藏书状况了如指掌。
<br></h3> <h3>郭沫若曾说:在日本人中,但凡研究中国学问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田中庆太郎,恰如在上海,但凡研究日本学问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内山完造那样。1928年至1937年间,郭沫若流亡日本,致力于研究古文字, 期间所成《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九部古文字学著作全部由文求堂出版,在提供参考图书、查阅文献、编订文字乃至接济生活方面,田中庆太郎给予郭沫若相当多的帮助,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5年,郭沫若率团访日,曾特意到田中庆太郎墓地致敬!
事实上,发展时期的文求堂与中国学界联系十分密切,田中庆太郎与鲁迅、傅抱石、郁达夫、黄孝纾、余绍宋等都有过许多交往。</h3><h3>历经百年风雨,文求堂在关中大地震后新修的黑色三层大理石西式建筑、由傅增湘书写的店铺匾额,以及那位自由藏者东京学界的、吐着烟圈、爱去浅草看演出的主人,都已随风而逝,徒留下数纸繁华,似在与人低声诉说那些当年的故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