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雪山峻岭,大漠孤烟,古道驼铃。西部风光依旧。而今我们将重走古老商路,观赏丝路文明。</h3> <h3>古人云:"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鸣沙山也就成为旅行第一站。走进景区,一座座的沙山矗立在眼前,在烈日下金光灿灿,绵延不绝。一座座沙山犹如金色大海里汹涌起伏的波浪,气势磅礴,一眼望不到边,每一座沙山像刀削了似的,山脊蜿蜒陡峭而险峻。它像一条巨龙似的横卧着,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凤凰一样美丽。举目远眺,碧蓝如洗的天空下尽是黄沙,除了金黄还是金黄。吹来一阵微风,沙子轻轻扬起,抹平了浅浅的脚印。天,是蓝的;沙,是五色的;白,红,黄,蓝,黑构成了别样的色彩。</h3><h3>在鸣沙山的怀抱中,有一翡翠般的清泉,形状酷似一轮明月。泉水碧波荡漾,岸上的塔楼倒映在水中,湖光沙色。蓝色的天,绿色的树,褐色的塔在树的掩护下,若隐若现,一道湾流包围着,似有小桥流水人家之世外桃源之相。</h3><h3>日落来临,绚丽的霞光布满了天空,照亮了近处,金中带红,华贵绚丽,耀眼中不失柔美,少了烈日的狂野,添了晚霞下的娴静。篝火晚会渐渐拉开帷幕,灯光打在舞台上,靓丽夺目,积极的同学们一个个登上舞台,用他们多才多艺感谢这片大地,太阳只剩最后一点余光,洒在鸣沙山上,篝火瞬间燃起预示着黑夜到来。</h3> <h3>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河畔,始建于366年,经历了十六国十个朝代。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中国时期广阔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生活场景,反应1000多年间的艺术流传及演变。</h3><h3>茫茫大漠,当三危山闪耀出摄人心魄的金光,当乐樽和尚在月牙泉的映照下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我的心,便已被束缚于此。似乎看到,看到窟内盘旋不息的色彩;似乎听到,听到鸣沙山的回响;似乎感到,感到莫高窟莫高的信仰。</h3><h3>莫高窟是死的,它只有色彩,却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朝代的兴衰,有辛酸,有苦涩,有幸福,有美好,有愤恨,渐渐地,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筑成了一个永久的神话</h3><h3>莫高窟是活的,它有生命,却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它是文明的精粹,是永恒的经典</h3> <h3>张骞李广俱往矣,秦燧汉关今犹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纵观城墙十数军旗矗立,迎风飘扬,猎猎作响。</h3><h3>嘉峪关,这个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河西走廊上明珠,将会永远放光芒。</h3> 梦想,拼搏,荣誉。这是航空人员的三大标准。因为有了梦想才会有拼搏,有了拼搏才会有荣誉。多少年来,中国为梦想而奋斗,人民为荣誉而战。即使失败了,也不顾一切奋勇拼搏,因为我们知道少年强则国强,祖国需要我们,让我们共创辉煌<br><h3><br></h3> <h3>丹霞山海拔不高但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低参差,许多是悬崖绝壁,直指蓝天。望着沐浴在夕阳下美丽的山野风光,任思绪飘向遥远的山峦,心情格外舒畅!群山,在晚霞的辉映下分外妖娆,山顶飘着缕缕艳丽的彩霞,如梦如幻如歌如诗……一幅精美绝伦的风景画,久久地吸引着我的目光,牵动着我的思绪。</h3> <h3>青海湖虽然没有大海那样浩瀚,却显得那么柔美,微风拂过。湖水似被一块绿绸缎裹住了!风平浪静的时候,蓝天,白云,绿树,鲜花倒映在水中,交相辉映。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兵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湖的蓝,蓝的纯净,蓝的深湛,蓝得温柔恬雅。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h3> <h3>有一种感觉,是油然而生的,对于我而言旅游并不是玩,而是身心体会这种感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悟。看看沙漠,水沙并不相互包容,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水沙共生,永不结合。看看莫高窟,山上有洞,洞里有乾坤,它是人类的瑰宝是艺术的象征,然而自以为聪明的王道师,将这些无价之宝转换为肮脏的金钱,去满足他那邪恶的内心,却深深地伤害了艺术,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看看长城,它虽然磅礴壮观,但不知压榨了多少贫苦农民。看看酒泉,虽然火箭登空,不过仅仅10秒,但背后的人为了这10秒付出了不止10年的艰辛。每一处景点都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