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二:情迷丝路

房子 窗子

<h3>  别了,天空之镜; 别了,大美清海。<br></h3> <h3>  河西走廊,我将投入你广袤的怀抱,</h3><h3> 开启西北行的第二站:丝路之旅。</h3> <h3>丝路明珠金张掖</h3><h3> 张掖,古称“甘州”,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木塔寺、镇远楼、大佛寺彰显了张掖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h3> <h3>  “睡佛非佛睡,只是我未醒。”</h3><h3>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br></h3><h3> 谁能明禅意?</h3> <h3>七彩丹霞彩虹山<br></h3><h3> 七彩丹霞旖旎着我深深浅浅的梦,幻境中她磅礴绚烂。七彩飞霞、众僧拜佛、神龙戏火、神龟问天,维妙维肖,若丹青大家倾一世功力描摹而就,又仿佛神人仙匠精心涂画所成,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及至亲近芳泽,丹霞玉貌丰盈壮观震撼心扉。</h3> <h3>大扇贝</h3><h3> 亿万年前大海的精灵,经过大自然沧海桑田孕育锤炼,长成眼前这些由红色、灰白色、灰黄色条纹相间排列的砂岩岩丘群组成的巨大的“扇贝”,为干旱的彩色丘陵增添了几分海底世界的生趣。</h3> <h3>七彩飞霞<br></h3><h3> 这是一片典型的单斜山地质层,形成至今约有6000万年,主要由薄层状泥岩、砂质岩及页岩组成红、黄、紫、绿、白、灰等色彩层次分明,气势恢宏,正如“女娲补天遗彩石,织娘浣纱添彩衣;谁持彩练当空舞,金乌晨昏来添趣"。</h3> <h3>灵猴观海 由于岩石的风化差异性,相对坚硬的褐色砂岩因抗风能力强而被残留在顶部,在东侧平缓岩层的衬托下,近于直立的岩层作为褶皱的一翼,犹如“灵猴炼狱出重山,坐观火海不知年;金睛火眼看兴衰,几经沧海变桑田。”<br></h3> <h3>众僧拜佛</h3><h3> 浑圆的紫红色砂岩岩丘通过地质变迁和外力作用,被雕刻成身披袈裟的僧侣,历经亿万年的艰难修行与岁月洗礼,虔诚的跪拜在仰面而睡的大佛脚下。</h3> <h3>神龙戏火</h3><h3> 红白相间的岩体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形成单斜山,彩色山体之上,绵延数里的灰质岩山体好似一条清晰可见的神龙蜿蜒游离在波峰浪谷之中,正如“千里波涛神龙游,万里丹霞彩虹飞"。</h3> <h3>神龟问天</h3><h3> 红色砂岩在白垩纪时期受强烈的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形成塔状地形。犹如一只神龟仰头向天,既镇守降服的巨龙,又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巨变。</h3> <h3>  附: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br></h3> <h3>嘉峪关</h3><h3>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七律《出嘉峪关感赋》:“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依剑接崆峒。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是对天下第一雄关的生动写照。</h3><h3> 这座拥有六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楼,历经沧桑岁月,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碰撞出厚重的历史,融合出悠久的文化。</h3><h3> 登上嘉峪关关城,如同踏进了浩瀚历史的长河,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种梦回大明屯田戍边的错觉,那飞檐凌空的城楼讲述着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那坍圮破旧的城墙见证着沧桑岁月的变迁,那条石上深深的车辙诉说着昔日丝路的繁华。<br></h3><h3> 在嘉峪关关城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古今的碰撞,沧海桑田变幻中的我们只是一瞬间的过客,如果转换时空实现穿越,你是否能在大明王朝历史轮回中找到那个曾经的你? 只因在丝路之旅中看了你一眼 ,再也无法忘记你的容颜——嘉峪关。</h3> <h3>  附: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西麓而得名,比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依白雪能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华里,是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为古战场,关东有九眼泉湖,冬夏澄清,终年不竭。 明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经历了一百六十八年的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矗立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br></h3> <h3>梦里敦煌</h3><h3>  敦煌位于甘、青、新三省交汇点,文化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交汇的地方就是敦煌。”诚如其言,敦煌为东西交通的喉襟和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汇流之地。</h3><h3>鸣沙山 月牙泉</h3><h3> 茫茫戈壁滩无边无沿,无遮无拦,与浩瀚无边的蓝天、立体感特强的云朵遥相呼应,地势的抬高让荒漠上的天空不再遥远,光线密集而毒辣,带着白晃晃的霸气拥抱着每一位不远千里而来的仰慕者。它如此赤裸而滚烫的热情让我一时无法承受,一种怕被融化吞掉的恐惧感,促使我像一位羞涩的女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一双眼睛与其做着心灵的对接与交流,没有羁绊,自由驰骋。</h3><h3> 鸣沙山是一位壮实的西北汉子,而月牙泉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女子。鸣沙山在用厚实的臂膀、满腔的热情拥抱着这位明眸皓齿的女子,共同守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br></h3> <h3>佛都莫高窟</h3><h3> 走进莫高窟,就像是读着一本厚重的史书,她穿越千年,从远古走来,壁画、雕塑、藏经、传说……。她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人类灵魂的凝结。她是永恒,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中的一首壮美史诗。</h3> <h3>  在丝路之旅的最后,就用以下的话语来诉说我的丝路情愫吧。</h3><h3> 一泓清泉如新月,</h3><h3> 几缕西风沙山鸣。</h3><h3> 丝路文明世界同,</h3><h3> 飞天梦圆中华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