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说观九方禾谷艺术馆《高山景行 静水流深》"王盛烈书画精品展"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br></h3> <h3>王盛烈(1923.11一2003.11.14) 号橐子,祖籍山东青州。近现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家,美术教育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终身荣誉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辽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同泽书画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br></h3> <h3>其实说句实话,这么多年能让我迫不及待想去看个展览是不多见的。但这个展览我还是在约定的时间内提前去了,为什么要提前去呢?因为这么多年也没有很系列的看过王盛烈先生的展览。
<br></h3> <h3>通过对先生绘画作品的体会,我有三个方面的认识:</h3><h3>一方面先生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正大气象。
从先生的《八女投江》、《老农民》、《老支书》的作品中,无不看出时代声音,时代特征,时代风格。先生用写实的笔法,描绘出时代的风貌,讴歌时代的楷模,记录时代的符号,同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精神!<br></h3> <h3>另一方面先生作品是浪漫主义的师法自然。
从先生的《黄山丹霞峰左望》、《巍峨长白山》、《烟云来复去,山色有无中》等作品中,我们会很明显看出师自然师造化的绘画修养。我们都知道,宋画求真,元画尚意。先生在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中,通过对传统“六法"的理解,气韵生动的笔墨功夫,对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和郭熙《林泉高致》等等传统绘画的揣摩以及的潜移默化,使先生绘画达到了天人合一,大象无形的境界。先生完全到达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来感染人、启发人,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效果。我记得我已6次登黄山,其中有一次在山中遇雨,当雨停时,只见云雾笼罩的山峰忽现忽隐,人在雾中,峰在雾里,一派风吹云雾散,奇峰在眼前的仙境美景。这就如我们认为的"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画的境界。中国画难就难在"简"。用最少的笔墨表达出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先生已意思到了现实与抽象的关系。先生留学日本,因此先生的绘画也会受到西方抽象主义的影响。<br></h3> <h3>再一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画格"。"画格"是从"人格"中来的。“人格"不高,“画格"不会高。先生致力教育,广开学门,招贤纳士,外聘如赵梦朱、钟质夫、王心竟、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等,同时邀请蒋兆和、叶浅予、傅抱石、关山月等前来阶段性教学,更将王绪阳、李汉华、温读耕、许勇、孙恩同等人送到外地深造学习。</h3><h3>由此可见先生胸襟之广阔,人格之正大,气节之高迈,作品之不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