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情义重,各尽所能显神通

jingqiaoqiao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忆同学聚会</b></h1><h3><b> &nbsp;</b></h3><h3><b> 离校五十周年聚会结束了,我与张学文,梁立超三人自愿做联系人,寻找失联同学。学文做为群主建立了班群,邀请同学入网,指导聊天,转发信息,给大家带耒了欢乐。</b></h3><h3><b> 我们通过微信,电话家访,发动亲朋,等多种方式联系到了除王凤琴,李素洁之外的所有同学,终后确定26人参加聚会。</b></h3><h3><b> 8月1号前,同学陆续返黑,我们认从28号到3O号连续三天自费宴请先期到耒的同学,张学文同学从大连带来4瓶名酒价值3ooo元,30号午后,我们三人到班主任齐老师家看望,并邀请老师参加聚会,齐老师欣然应允。</b></h3><h3><b> 我们三人与老师一起去手机大排档为老师挑选了一部价值1590元的华为手机,用学文身份证为手机上了新卡,预交50元活费,经老师同意入了班群,网名园丁。</b></h3><h3><b> 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在黑山的高春德,张永君,贾斌分引承担了具体工作,王宝林带病为同学照像,制作美篇。特别是岳鲁与王宝志二同学分别捐款20o0元和10OO元,为给老师的礼物增加了厚度,使我们的两顿晚饭更丰厚,再此向岳鲁,王宝志慷慨解囊的义举点赞。</b></h3><h3><b> 问题是我们选的活动地点康乐饭店饭莱较贵,我们每人缴100元计2400元,加上捐助款30oO元计54o0元做为班级经费。除给老师买手机165O,水果80元,外两顿晚饭还差500元由我们三人承担了。</b></h3><h3><b> 2号中午王宝志同学在胜利温泉农家院宴清全班聚会同学,由原人大主位王志国和原政协主席马桂兰坐培,宴会后同学回厂返,聚会结束。</b></h3><h3><b> 此次聚会同学之间增强了友谊,加深了了解,意义深远。(本文作者为二年三班:赵世军)</b></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感 想 </b></h1><b><br></b></h3><h3><b> 我班老班长世军在网上发了“忆同学聚会”一文,读后感觉很好,如实反映了我班同学聚会的真实情况,我们黑山高中老三届同学微信群主刘绍春同学还为“忆同学聚会”发了题为“同学聚会情义重,各尽所能显神通”,的美篇。我读后有感而发: 1、我班同学聚会非常圆满成功,受到全校各班同学的点赞,我班班主任齐景禹老师做为全校唯一一位老师参会,我班世军等同学为大会成功召开做出重要贡献,我班同学所表现出的团结、奉献精神......,这一切一切都使我感动,使我自豪! 2、做为我班联系人之一,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与学文兄、世军弟比起来自愧不如,应该说,学文兄做为我班群主、联系人,他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非凡的组织能力;感人至深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将永远值得我学习和尊崇! 3、我们二年三班的良好形象,令全校同学刮目相看。我做为二年三班同学中的一员,深感骄傲和自豪,乐见我们二年三班同学所具有的团结、奉献精神继续得到发扬光大。 我们的关系应该更加亲密,我们的感情应该更加深厚,绝不让我们的快乐心情“贬值”。 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b><br></h3><h3><b>(梁立超)</b></h3> <h3>读斯文同学《为同学互相搀扶点赞》有感</h3><h3><br></h3><h3> 8月1日同学聚会一高中那天,我因腿伤不能独立行走,推着助行器免强而行。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关爱。每到一处都有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有熟悉的,也有叫不上姓名的,他(她)们都来问侯,协助。在去餐厅上三楼时,二年四班的张庶臣、侯贵森两人一直搀扶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缓慢而行,还有丁作刚等一些同学在后边协助,因为注意在足下台阶上,也记不起他们名字,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同学“。他们的关怀帮助照顾是友谊深情。从报到至分别两天多时间里,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都有同学用不同的方式照看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终生难忘。谢谢同学们,我告诉大家我腿伤已好,今日返回大连,欢迎同学到大连作客。</h3><h3><br></h3><h3><br></h3><h3> @王宝林(2·3)斯文也为你如愿、如期参加老三届的同学聚会点赞!记得当时,我和刘绍春看到有几个身体不方便的同学满腔热情、毅然决然的来到母校和同学欢聚,曾有过感慨交流,敬佩这些同学的同窗情谊,绍春还想摄下这样让人感动的镜头,但美好的画面在我俩私语时,不见了。今天你的一席暖心的话语,情景再现啦!诚然,也为搀扶过你的同学们点个大赞👍 ,向他们学习,致敬!</h3><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为同学互相搀扶点赞》</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斯文</b></h3><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举手之劳看似轻</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持之甘愿显真情</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无华小事难轰烈</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却也梧桐唤百灵</b></h3> <h3><b>  @斯文的诗《为同学互相搀扶》写的也好!好在他选材上,他看到聚会中,尽管有的同学身不适,但仍克服困难而来。到了现场以后,互相搀扶,互相照顾,所到之处,让人感动。</b></h3><h3><b> 当时我在现场,刚要举起手机,录下那动人的场景。终因距离太远,情景消失而作罢,留下遗憾。</b></h3><h3><b> 现在@斯文用诗来颂扬这动人的场景,为你点赞!</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