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叫湄潭

山鹰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名城遵义东南侧。东与凤冈县毗邻,西与遵义市的播州区、汇川区隔江相望,南与余庆、瓮安县接壤,北与正安、绥阳临界。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0",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地域南北狭长,东西最大距离25.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6.5公里,县城距遵义市区58公里、遵义机场35公里、省会贵阳188余公里。</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县下辖湄江街道办事处、鱼泉街道办事处、黄家坝街道办事处、永兴镇、复兴镇、马山镇、高台镇、茅坪镇、兴隆镇、西河镇、洗马镇、新南镇、石莲镇、抄乐镇、天城镇共3街道12镇。</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是遵义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银百高速、杭瑞高速、326国道、243国道、102省道、204省道贯穿全境。湄潭各个景区、景点交通设施良好,从省会贵阳、遵义到湄潭景区直通车已成功运营。湄潭至石阡的高速公路已动工建设,遵义中心城区到湄潭的城市干道、轨道交通和途径湄潭的昭黔铁路也在规划之中。</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是久负盛名 的“茶城、酒乡、烟县、粮仓”。这里有生态茶园60万亩,是贵州第一产茶大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二位。“湄潭翠芽”茶先后48次荣获国家级金奖,“遵义红”茶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会议用茶,在2015年第42届米兰世博会上,两个公共品牌均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窖酒”曾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湄潭是“中华”“熊猫”牌香烟优质原料基地。“茅贡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曾连续5届获国家十大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2014年12月在中国稻米博览会上再获状元米、金奖大米称号。</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近年来,湄潭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化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行茶+N、稻+N,精准对标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力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全面提升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生态、休闲、养生、静心”为特色,大力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打造农旅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工程。</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通过茶+N、稻+N的融合发展,在全县形成产业基地、加工集群、现代流通、电子商务、茶叶精品庄园等业态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积极拓展茶企业加工产品由单一的绿茶向其他茶品及茶叶深加工延伸,目前开发生产了茶多酚、茶叶籽油、茶树花、茶香酒、茶皂素、茶生物肥料等14类精深加工产品,是国内茶产品最丰富的县之一。</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全力推动“农旅一体”的精品景点旅游,湄潭县已成功打造“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国家4A级景区”、“湄潭县茶海生态园国家4A级区”、“象山茶文化综合旅游景区”、“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金花村七彩部落、田家沟村、核桃坝村等一批景区景点。在全县形成了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五张亮丽的名片,带动农旅一体化旅游呈“井喷”式增长。</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如今的湄潭,一二三产联动,产业田园融合,红与绿的生态致富协奏曲唱响茶乡大地,为一方百姓搭建起诗意栖息地、致富新起点。2017年,该县农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17元。</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地处乌江流域,因当地湄江、湄水河在城区汇入,形成深潭、弯环如眉而得名。由于拥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茶海”。</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重点县,自2002年开始启动退耕还茶,十几年来,扭住茶产业发展不动摇,从“退耕茶茶”到“六四五六”(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产值6000元以上)茶业提升战略的实施,把产业不断做大。如今,全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14年,依托漫山遍野的茶树,湄潭县又推出了“茶旅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就是在通过种植茶树美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茶叶种植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奇洞天一景</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县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把生态环境蕴含的发展潜力激发出来,不断探索转化的路径和方法,并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茶旅一体化”实现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县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农家乐、乡村宾馆、农家客栈相关标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同时努力打造2个国家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争取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个3A级景区,以大景区带动小景区的方式,推动“茶旅一体化”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浙大西迁文化、茶文化……</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是红军长征和文军长征的交汇地,走进湄潭县城天主堂内,“农民起来夺取地主武装!”、“贫苦工农自动起来当红军!”等标语赫然在目。这些红军标语,均为毛笔竖书,字体长宽为10至20厘米左右,笔划工整熟练,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28条。这是全国革命老区保存得最完整、最集中、最多的红军标语之一。</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天主堂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长征途中驻湄期间(1935年1月)的司令部住址,亦是浙江大学抗战西迁(1940年4月——1946年6月)湄潭办学的校址之一,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红九军团遗址和红军标语保留最多的革命历史建筑物。</b></p> <h3>  1935年遵义会议期间,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进驻湄潭,在东线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九军团驻留湄潭达半月之久,期间宣传组织群众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湄潭抗捐委员会”,举办了为期7天的有数十名青年参加的青工干部训练班,组织湄潭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湄潭的革命事业。<br></h3>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天主堂内,红九军团写有大量的宣传标语。为缅怀这段革命历史,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湄潭天主堂红军标语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委、市政府于1999年将这里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04年江泽民总书记题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旧址”。2006年6月,国务院将湄潭天主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说一支红军的长征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那么一支文军的长征则在这里开创了求是创新的摇篮。</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日军侵华战火,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教育家竺可桢率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踏上了漫漫西迁办学之路。1940年,浙江大学迁至湄潭,素有尊师重教文化观念的湄潭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浙江大学的师生们。湄潭县政府将办公用的湄潭文庙让给浙江大学做教导部,在县城、永兴两地,湄潭人民把浙江大学相中的房屋都让出来,以供浙大师生教学和生活之用。湄潭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使西迁至湄潭的浙江大学有了一个安静教学和科研的环境。</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办学的七年里,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潜心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到西迁至湄潭的浙江大学考察后,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周刊》上介绍说:“那里的科研氛围浓厚,是中国科学的希望。”他同时还评价“在湄潭的浙江大学是中国的‘东方剑桥’”。</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地处兴隆镇的田家沟,是湄潭花灯剧《十谢共产党》的发祥地。</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中国两院院士中有52位院士当年在湄潭生活和学习过。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回忆文章里,多次提及在湄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正是喝着湄潭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期间还成立了湄江吟社。竺可桢、苏步青等一批科学家写下了大量咏物言志的诗词,给湄潭人民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家领导人彭真把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称为“文军长征”。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回访湄潭时在文庙题词为“科学教育圣地,求是创新摇篮”。</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光辉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浙大师生与湄潭人民同饮一江水,同吃一锅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艰苦而又令人难忘的战乱岁月。</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湄期间,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代精英,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成就赫然。他们不仅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为黔北湄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醉人风光——铜鼓井</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茶乡妹儿好欢喜</b></p> <h3>  在湄潭,还有历史悠久的傩文化,曾多次远渡重洋演出……</h3>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中共遵义市五届五次全会决定,同意申报撤销湄潭县,设立市辖湄潭区。全会认为,遵义市确立了“构建大城市、建设大遵义”理念,提出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辐射带动绥阳、湄潭、桐梓、仁怀同城化发展,形成承载500万人口的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绥阳县、湄潭县、习水县撤县设区(市),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湄潭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是遵义旅游的一颗新兴璀璨明珠,园内以“秀甲天下茶品质、海纳天下茶文化、诚聚天下爱茶人”为主题,是“中国名茶之乡”的湄潭一道最迷人、最富有文化内涵的胜境。</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乡村振兴,湄潭先行。近年来,湄潭农村居住改善率达98%,其新农村建设及农旅一体化建设已成为了全国的一大亮点。</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童话世界——七彩部落</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国内各大媒体常组团对湄潭进行采访报道,多地党政部门也常来湄参观考察,不少文学艺术、摄影、书画团体也莅临湄潭采风创作。</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如今的湄潭正朝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做一个幸福的农民!</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地球家园,</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一条神秘的黄金地带。</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诞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也造化出神奇的人间胜景。</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我国西南腹地,</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云贵高原,</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没有最高的山,</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却是苍山如海、连峰际天;</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没有最长的河,</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却是细浪逶迤、瀑布飞谷。</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云雾之下潜藏着世间佳酿,</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绿水青山蕴藏着人间财富。</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一条茶叶的黄金地带,</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年四季,这里都飘散着茶的馥郁芬芳。</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低纬度 高海拔 寡日照 多云雾。</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洁净的空气 温润的呼吸</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贵州茶的天空,这是湄潭茶的天空,</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就是湄潭翠芽、遵义红的出产之地</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中国茶城湄潭。</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湄潭,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茅坪镇苗岭山寨民间文化活动</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复兴镇农民丰收节暨八角山风车艺术节一瞥</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9·石莲柚子节掠影</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朋友,要喝放心茶,要喝干净茶,就请到贵州来,请到湄潭来!</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多彩贵州,醉美遵义,茶海湄潭欢迎您!👏👏👏👏</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温馨提示:</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文中大部分文字及少量图片来自网络,若有涉及肖像权及著作权的,请与原创作者联系。</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联系电话:13985653889。</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简介——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盛朝友(网名笔名 山鹰),企退人员,摄影爱好者。中国民俗摄影协会(CFPA)会士(No.62499)、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摄影圈(No.10239)会员、大众摄影贵州立森摄影俱乐部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阳市摄影家协会(No.000657)会员、湄潭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摄影家分会会员、多彩贵州网通讯员,有作品多次获奖及展出。 </b></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