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铸就高尚师德” 第二期师德培训

花果园第三小学

<h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法,从古至今始终将“为师有德”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h1> <h1>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的恩师,更要做传道教化的人师、为人师表的榜样。</h1> <h1>  花果园第三小学是一所以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的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底蕴与媒介,而这底蕴和媒介就是教师。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我校利用暑假放假时间,组织下学期进入花三小这个大家庭的新老师们,到复圣书院进行为期五天半的师德师风培训课程。</h1><h3></h3> <h1>  《礼记·学记》曰:教师的道德操守、为人品德、行事作风、行为举止,从古至今都受到世人目光的聚焦。</h1><h3></h3> <h1> 为师者,要有行为世范的师者之心,坚持立言与立行相统一,立起良师益友的好样子。可以讲,师德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相当重要的一环。</h1> <h1>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社会重视教育,时代推崇师德,人们尊重教师,在于为人师表者自身正气浩然、严于自律。</h1><h3></h3> <h1>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每个礼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善念。“礼”在生活中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培训课程中,老师们学习了我国传统的“见面之礼”、“入座之礼”、“行走之礼”、“饮食之礼”,并通过小品演绎“礼”,寓教于乐,将学习到的礼仪演绎得淋漓尽致。</h1><h3></h3> <h1>  在花果园第三小学,没有“我”,只有“我们”,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们似乎更深刻理解了“团队合作”、“团队力量”的真正内涵与意义。</h1><h3></h3> <h1> 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课后老师们也在认真力行,下地除杂草、打扫卫生。尤其割草,看起来是最没有成就感的工作了。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凡目光所及之处,必杂草丛生,且难连根拔起。今日割毕,明日又长,无穷尽也。其实,那无数次挥臂,无数次重复单调的动作,也是无数次回到内心、抓住宁静的机会。眼前杂草,就像生活中那些常常令人抓狂的小事,也是心头疯狂滋长的私念。很多人或粗暴抹去,或时时勤拔,终究还是落入日复一日的情绪陷阱。除杂草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农作物长得更好,还在于提醒老师们也要常常清除掉心灵上的杂草,让心灵这片净土长出更多善良的东西。</h1><h3></h3> <h1>  课程中,老师们也在认真的聆听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教师怎样提高自身师德师风。</h1> <h1> 时光转瞬即逝,回首这几天的日子,我们每个人在这里都有着各自的感悟与各自的成长,无论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插花艺术中感受到的喜悦、还是在《一封家书》里的真情流露、游戏讨论环节里的互动交流、田园里的辛勤除草、与小伙伴们心灵的碰撞,还是点亮心灯等等,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与升华。</h1> <h1>  虽然五天半对于我们的一生而言,它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相信这五天半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成长,一份温暖,在这里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宁静,在这里我们仿佛感受到沉睡了很久的自己慢慢地被唤醒,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亲爱的老师们,五天半的课程即将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希望老师们把接收到的善种子继续浇灌下去,让这些善良的种子,一直留在自己内心这片净土里面,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h1><h3></h3> <h1>  今天,我们的培训已经告一段落,今天,我们毕业了,但是我们所了解到的“五伦关系”、“阳明思想”、“儒家精髓”将会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并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像明灯一样的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h1> <h1>  老师们学习中国书法!</h1><h3></h3> <h1> 老师们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h1><h3></h3> <h1>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于个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于国家,师者,是百年大计的基石。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风雅见才情,博爱点心灯。</h1> <h1>  陈校长的肺腑之言与对我们的期望,对教育的热情,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无悔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心爱学生的成长。只有安于平凡,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h1> <h1> 让我们秉承着花果园第三小学“以人化人,静待花开”办学思想的精神,放下内心世界的贪嗔痴慢疑,在往后的岁月里,用博爱的情怀点亮学生的心灯,帮助他们扬起自信、自强的风帆。</h1> <h3>花果园第三小学新媒体部制作</h3>

我们

老师

教师

师者

之礼

传统

师德师

杂草

五天

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