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枣泥麻饼

东方欲晓

<h3>要讲苏州枣泥麻饼,得先从伊拉克蜜枣说起。为啥现在60岁以上的人,总觉得现在枣泥麻饼没有老法头的好吃了?原因恐怕与伊拉克蜜枣有关。这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糖与油供应都很紧张。那年代,人们曾开玩笑说,糕点厂的饼能赶上砖瓦厂的砖头一样硬。我曾在食品厂呆过,听老师傅说,三年困难期间至“文革”期间,曾大批进口伊拉克蜜枣,那玩意的枣泥做糕点,又香又甜又糯,太好吃了。因而,说到枣泥麻饼,先要说说伊拉克蜜枣。</h3> <h3>故事的背景,是在“大跃进”之后,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了亏空,于是就多印了些票子。多到什么程度呢?按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的说法,一九六二年货币流通量达到了130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70亿元就够了,多出来的60亿元怎么办呢? 还是陈云同志有办法。他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 “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60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 究竟搞了些什么高价商品呢?——“动用外汇进口伊拉克蜜枣,然后出售,敞开供应,不要票证,还有20元钱一斤的奶糖,以10元一只高级洴。 陈云同志对“高价商品”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据分析:重要的是,放开价格的伊拉克蜜枣、高级糖果这些商品,并不是每个居民家庭非消费不可的必需品。这类商品,低收入家庭无力光顾,价格再高也“杀”不到他们头上。能出价、也肯出价的,收入水平一般不太低。由此可以看出,当年陈云的选择,也有收入分配方面的考虑。说“劫富济贫”可能过了,但让高收入家庭对回收货币作出更多的贡献。 伊拉克蜜枣呈橘红半透明状,光亮得有点蜡感,似糖水腌制过一样,有点儿像北京蜜饯。拿在手上,粘粘的、湿漉漉的,好多蜜枣会粘在一起。放进嘴里一咬,那厚厚的肉真叫甜,甜似蜜、甜得齁人。那蜜枣皮上有道裂纹似的线,牙一咬,线就裂开,舌头一搅就出来一个大枣核儿。不是红枣核儿那样大肚子两头尖,而是圆圆的硬硬的。<br></h3> <h3>这就是长伊拉克蜜枣的海椰树</h3> <h3>后来才知道,“伊拉克蜜枣”这个名字是个真假结合体。说它真,是因为这种果实确实与伊拉克有关,伊拉克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说它假,是因为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枣,更没有经过什么“蜜汁”加工,这货只是棕榈科植物海枣的干燥果实。说白了,它们天生就这个样子。因为伊拉克蜜枣的大树跟椰子树非常像,所以还得了个常用名——“椰枣”。 海枣的产量非常高,一般来说,一棵海枣树可以年产20到100公斤的海枣,这家伙甚至赶上了普通红枣的亩产量。另外,海枣的含糖量极高,干燥海枣的糖含量甚至可以达到80%,并且这些是实打实的糖——一半是果糖和葡萄糖,另一半是蔗糖。如此高的糖含量,让海枣看起来就像经过蜜汁浸泡一样。 在无锡这伊拉克蜜枣,就与敲瓜子等一样,发到居民家里,把核去掉后,就成为枣泥的代用品。就这样,伊拉克枣泥大批量进入食品厂,做出来的枣泥麻饼,比真枣泥口感反要好许多</h3> <h3>后来,人们纷传这种蜜枣带有肝炎病毒,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周围是有不少人得了很严重的肝炎,厂里也不用了,市场上这种蜜枣自然也绝迹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肝炎多不一定会与伊拉克蜜枣有关,中国当时是肝病大国,肝病多也属正常。 </h3><h3><br></h3> <h3>话归正传,回到枣泥麻饼。</h3> <h3>苏州枣泥麻饼是怎样做出名声来的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小一只麻饼,还有它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呢! 相传清朝时候,木渎镇上人家专卖“串芯饼”和“老爷饼”的糕饼摊。摊主是个铜钱眼里翻筋斗的家伙,摊上卖出的糕饼,不是斤两不足,就是甜头太差,因此生意越做越清淡。 一天,摊主早先汉当学徒时候的一个师兄知道了他的处境,跑来对他说:“串芯饼和老爷饼生意都被你做绝了,我看还是重敲锣鼓重开场,换个新花色做做吧。” 摊主知道这师兄做生意办法多,就央求他说:“只要师兄肯指点,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 师兄说:“如今木渎镇上的芝麻油酥大饼生意特别好。我想,如果用黑枣捣烂做馅,再加上猪油、胡桃、松子、瓜子等原料,仿照麻油酥大饼的样子,做成双面芝麻猪油枣泥麻饼,只要精工细作,讲究色、香、味,这种生意一定不会差。” 摊主一听,高兴提拍手叫好,马上试了起来。果然,这种麻饼还在烘制时,一股芝麻枣泥香味已经飘散开来。自此之后,生意好的不可开交。这时,摊主一个人既要做内作,又要跑外场,忙得团团转,就想请个糕饼师傅来帮忙。想来想去,想到了这位师兄做事情有办法,人又老实,就去和他商量。师兄听说枣泥麻饼已打开销路,一高兴也就答应了。 摊主有了好帮手,做起饼来更加得心应手,还把糕饼摊改成了麻饼店,取名“乾生元”。可是他的本性改不了,生意一好,心思又要在铜钱眼里打转转了。他怕师兄在用料上大手大脚,所以每天总是自己配好了料,才交给师兄去做。师兄知道摊主一个铜钱看得比磨盘大,每天用料越配越少,尤其是糖的分量。可是碍于师兄弟关系,又不便说穿,于是就不声不响地动脑筋,小心翼翼地用扫帚糖荷包上粘着的剩一点一滴刷下来,和在枣泥馅里。可糖荷包的剩糖毕竟是有限的,剩糖用完了,师兄也无能为力,只好由它去。不久,摊主发觉麻饼淡而无味,怀疑师兄偷了糖,心里十分恼火,就把袖子一卷,跑到作访里,自己动手做起麻饼来。一试,果然不甜,只得重新配料。但是他对师兄还是不大放心,就叫自己怕儿子去跟师兄学艺以便暗中防着他。 话说难主的儿子忠厚勤恳,聪明好学,对这位师伯十分尊敬。师兄看他一点没有爷老子的脾气,也就十分喜欢他,把自己的手艺统统教给了他。 过了几年,有一天,乾生元麻饼店作访里忽然起火,一场大火把店面烧得精光。摊主也葬身火海。那天,师兄和摊主的儿子刚巧出外讨账,总算逃此一劫。 外埠一些糕饼店闻得此讯,都纷纷来聘请师兄。师兄把摊主的儿子喊到身边,对他说:“大火可以烧毁万丈高楼,可毁不了人的志气!‘乾生元’这块金字招牌不能轻易放掉!这麻饼一定要做下去!” 摊主的儿子看到师傅要走了,心里十分难过。再看看眼前大火过后一片灰烬的惨景,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师伯拍拍他的肩,领着他来到原来作访里放台板的地方。只见师伯用铁耙在瓦砾堆里扒呀扒呀,很快就扒出十几只坛子;弄开封口的坛头泥,只见里面都装着满满的白糖。原来,这些糖都是师伯平时在糖荷包上刷下来的,他怕摊主在用料上再克扣分量,麻饼做了没人要,所以就一点一滴地节省,准备着。没想到今天用上了。 摊主的儿子马上跟着师伯整修炉子,重新开炉做饼。没相到这些白糖埋过土后,糖分起了变化,做出来的枣泥麻饼特别香甜,连灵岩山庙里的老和尚闻到这股香味,也没有心思念经了! 隔了几天,师伯要离开木渎了。临走的时候,一再叮嘱摊主的儿子说:“我在你爷老子店里做了这么多年,没什么门路教给你。只指望你今后做生意要记牢这四句话:粗粉细拌,用料准足,多做少赚,知足常乐。这十六个字是做糕饼的诀窍,也是做人的道理。你可千万要记住!” 摊主的儿子一门心思照着这些话做下去,生意越做越旺,连苏州城里几家有名的糕饼店都要向他定货,供应门市。这样一来,木渎枣泥麻饼的名声就不胫而走,闻名全国。<br></h3> <h3>细读以上传说,其中说到那乾生元大火后,师伯以地下挖出历年积存的糖屑,为何用这做出的麻饼更加好吃?其中有个奥妙,大凡糖等原料不是越新鲜越好,而是要用陈糖为佳。尤其埋地下,又经大火焙烤,燥性尽失,无意成为绝佳原料了。</h3> <h3>这些,仅是我听厂里老师傅的经验之谈。按现在《食品卫生法》,大凡陈年原料一化验,细菌肯定超标,绝对是不允许用了。再说枣泥,老师傅说,炒好后要装瓮,封好后隔一年用,做出来的麻饼才好吃,这在现在又违反《食品卫生法》。另外,传统手艺正在失传,能做出好吃的枣泥麻饼的人,越来越少了。故,现在要吃到老法头的枣泥麻饼,恐怕也会越来越难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