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蝉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吴联平</div>
一场暴雨过后,就连蝉声也有些偃旗息鼓了,没有了先前酷热时候的高调和协奏,只剩下单调和独奏了。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地小精灵,却是夏天王国里独霸整个夏天的王者。</h3><h3>
《庄子·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其中的蟪蛄说的就是蝉的成虫,它的寿命极短,根本过不了冬天这道坎,更进入不到春秋两季,只能属于短暂酷热的夏天。但我觉得,即使不知春秋又能怎样,又有谁能比蝉更懂得和珍惜夏天的美好时光呢?
<br></h3><h3> 夏天一到,随着气温渐升,蝉就成为夏天的不速之客,蜂拥而至,树枝上、房檐下、岩壁上、草叶上,到处都是蝉的诗意栖居地,蝉声也就成为整个夏季的天籁之音。蝉,俗称知了,河南人称它为马寂寥,山东人称它为节溜龟,江苏人称它为机留狗,而我的老家方言却称它为“唧闹子”,大概是因为它唧叫的声音太吵闹的缘故吧。
</h3><h3> 据我所知,能在夏日一展歌喉的并非所有蝉类,会鸣叫的只是雄蝉的专利,而且也不是靠嘴发出声音。雄蝉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一旦受到震动,就会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它的盖板和鼓膜之间有巨大的空间,鸣肌每秒能伸缩万次以上,因此能起到共鸣共响共音的作用。
<br></h3><h3> 雄蝉鸣叫特别响亮,也特别具有号召力,每当一只领头蝉激昂高歌的时候,周围甚至远处的蝉就会趋之若鹜,跟着一起鸣叫,犹如千军万马,来势凶猛,那场面盛大空前,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交响乐,其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尖利、或温婉,或粗矿、或细腻,或单调、或合乐,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潮盖过一潮,将单声部、二声部及和声部都演绎得栩栩如生。
<br></h3><h3> 蝉的鸣叫声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有的像流行音乐一样欢快,有的像民歌一样欢畅,有的像美声一样宏亮,有的如马蹄声那么急速,有的如马头琴声那么婉转,有的如清泉水声那么流畅,有的如蒙古汉子的呼麦那么荡气回肠……
<br></h3><h3> 雄蝉每天叫个不停,并非无事生非,是为了引诱雌蝉来进行交配,书写一段爱情传奇。雌蝉因乐器构造不全却成了“哑巴蝉”,雄蝉和雌蝉在雄蝉美妙的乐曲中完成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小心翼翼地产在孔里。
<br></h3><h3> 令人悲情的是,几周后雄蝉和雌蝉就双双而亡,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在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爱情神话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比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送别场面,更诠释得温婉悲切。
<br></h3><h3> 蝉的一生,自由歌唱,不受羁縻,不受约束,不受左右,不受牵绊,从歌唱中开始,同样在歌唱中结束,虽日子短暂,但却以歌声伴随一生,唱响一生,也是蝉一生之幸事。比起人类歌者而言,蝉才是最自由的歌者,最单纯的歌者,最钟情的歌者。
<br></h3><h3>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时候,我和几个放牛娃骑在牛背逍遥自在的时候,就喜欢捕捉歇斯底里鸣叫的蝉,从这树追向那树,从这山飞越那山,掐去蝉的头部和翅膀喂食蚂蚁。观看一群群蚂蚁倾巢而出,抬着它们胜利的果实归巢,算是童年的一件趣事。
<br></h3><h3> 特别是被父母责骂后的孩子,一听见林子里的蝉声就难免心烦意燥,恨不得捏死鸣蝉出口恶气,就循着蝉声追去,即使蝉依附的树木再高,小伙伴们也会像一只只迅捷的小猴,沿树攀缘而上。但鸣蝉也不是天生的愚钝者,也会机敏聪颖过人,立即停止鸣叫,甚至展翅飞向远方,让小伙伴望尘莫及,空手而返。无端惹得小伙伴躲在深山一直生着闷气,即使傍晚鸟儿归巢了,鸡鸭进圈了,也不肯回家,害得大人好一阵着急上火。
<br></h3><h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鸣蝉歌唱并非皆为求偶,也有说唱丰年的时候。当天边一轮皓月爬上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树上的喜鹊,一习清凉的晚风送来夜蝉的鸣叫声,好像舞台上躁动的小青年在唱着Ruapu,和着稻田里的蛙鸣一起说唱着丰收的赞歌。即使再苦再累的乡亲们,只要一听到蝉鸣和蛙鸣的协奏,自然就会眉开眼笑、喜形于色。
<br></h3><h3> 蝉鸣也是思乡情结的真实写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当年,唐朝诗人王籍驾船在若耶溪上游玩,蝉声高噪,将山林衬托得更为宁静;鸟声高鸣,将青山衬托得更为幽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归乡情结悠然而起,即便有“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的美景,也顿生倦怠了。
<br></h3><h3> 如今,我每每听见蝉鸣,也如王籍一样,顿时会想起家乡的羊肠小道、家乡的一花一木、家乡的朦胧炊烟,以及家乡每一寸泥土的芬芳、每一片青瓦的温暖、每一次亲人的叮咛。蝉声响彻多远,我的思乡情结就会飞往多远。其实,我们追念的诗和远方,就在眼前每一首苟且的蝉歌里。
</h3><h3><br></h3> <h3><a href="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8-08/17/content_115332.htm?from=timelin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恩施日报发表网址</a><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h3></font></h3>